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921章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921章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面,普鲁士的15万军队被沙俄军队和又重新投靠沙俄的2万名立陶宛叛军偷袭而击败,只剩下11万人,留守在普斯科夫一带,依靠普斯科夫湖和韦利卡亚河的天险据守着;芬兰的叛军已经因为沙俄答应他们的独立而采取中立政策,撤兵回去,忙于建设他们的芬兰大公国去了;而英国的2支强大的舰队封锁了整个波罗的海,并且帮助5万的丹麦大军攻占了大半个日德兰半岛,正磨刀霍霍准备将整个日德兰半岛全部收复,而普鲁士的军队则步步退守,采取以领土换时间的拖延政策,很明显,就算普鲁士军队众多,但训练有素的核心常备军就那么多,其他的预备役毕竟聚集的时间太短,而普鲁士陆军部则宁愿兵力不足,也要先多家训练,再派出来,也正因为如此,才会采取拖延时间的办法,争取多训练一个月算一个月。而已经趁机控制了整个波罗的海的英国舰队,在丹麦的重新组建起来的三五艘小军舰的带领下,继续往波罗的海内部进攻,先是占领了里加湾,再继续前进,终于来到了芬兰湾,将只有十余艘军舰的普鲁士皇家舰队封堵在圣彼得堡港内。

    英国舰队向普鲁士舰队发起进攻,但没想到普鲁士舰队虽然只有十余艘军舰,却炮火犀利,每发炮弹又狠又准,而每艘军舰上的火炮门数虽然不多,但炮弹的发射速度和命中准度都高出英军军舰一大截,而且火炮命中之后的破坏力似乎也不太一样,很明显,普鲁士舰队虽然军舰数量和火炮门数没有英军舰队的多,但火炮的威力似乎并没有逊色多少。再加上普鲁士舰队躲藏在波罗的海最深处的圣彼得堡港湾内部,摆好了阵型不动,靠着海岸的遮挡,变成了一座座固定的炮台了。

    而且,圣彼得堡的港湾两侧,原本的沙俄建了总共5处块炮台群,这个时候,圣彼得堡中还留守了四千多名普鲁士军队,早就在码头的炮台上准备好了,炮台的炮火和普鲁士军舰上的犀利炮火同时向闯进来的英国军舰开火,英国舰队本以为将这十余艘普鲁士军舰逼降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没想到这一疏忽,就吃了大亏,当即便损失了三艘军舰。幸好,英军舰队十分庞大,而且海军作战经验丰富,在舰队司令沉着冷静的指挥下,英军军舰不退反进,勇敢地利用移动和炮火密集的优势向圣彼得堡的炮台和普鲁士军舰发起轰击。

    不过,沙俄修筑用来保卫首都的炮台异常地坚固,而普鲁士的军舰火力也很强劲,英军舰队无奈之下,只能朝无法躲避的普鲁士军舰射击。一下子,双方互有损伤起来,而且,因为炮台和普鲁士军舰的双重打击,英军的舰队损失更重一些。

    英军舰队司令判断形势,知道自己就算将普鲁士舰队全部消灭,也会遭受惨重代价损失更多的英军军舰,实在是圣彼得堡的炮台太难进攻了。于是,他断然决定先行后退,转而要求沙俄军队从背后的陆地上进攻,等将圣彼得堡和岸上的炮台占领下来,再将港湾内的普鲁士舰队消灭,这样耗费的时间虽然长一些,但自身的损失也会小很多。

    没多久,圣彼得堡的东北面,从莫斯科顺着运河远途爬涉绕道而行的沙俄军队,在陆续收集了原本的圣彼得堡沙俄政府的残兵败勇之后,军势大增,悍然进攻圣彼得堡,守卫圣彼得堡的只有四千名普鲁士军队,知道无法抵挡,也不犹豫,直接放弃了圣彼得堡,转而提前朝南部撤退,退往普斯科夫湖方向与那里驻守的普鲁士军队主力汇合。

    而这个时候,躲在圣彼得堡港口内的普鲁士舰队知道马上要失去岸上炮台的保护,便索性直接朝港口外突围,准备拼死一搏。不过,英军舰队早有准备,双方在圣彼得堡港口外发生了激烈的海战。虽然普鲁士舰队炮火猛烈,但毕竟军舰数量太少,而且军舰的等级防护和规模,与英国舰队相比都不在一个数量级的,因此,普鲁士舰队遭受重大损失。不过,这些普鲁士海军不愧是从陆军中挑选出来的英勇无畏的战士,直接不管不顾朝英国军舰发起自杀式地进攻,在丝毫不防守的情况下,居然打出一波有模有样的进攻来,更在火力凶猛的火炮支持下,竟然英军舰队击沉多艘,击伤上十艘。不过,英军也不是白痴,迅速调整战术,便躲避边开火,三个小时之后,普鲁士舰队的十余艘军舰,只剩下遭受重创的4艘军舰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只能接受被俘的命运。

    这只是欧洲的北面战场。

    而欧洲的东面,奥地利不但将军队压向普鲁士占领的波西米亚地区中心城市布拉格一带,还派出大军从克拉科夫入境,准备占领原本早就属于普鲁士王国的西里西亚地区。除此之外,奥地利的军队还兵临西部的巴伐利亚王国,准备将巴伐利亚重新纳入其羽翼之下。

    不过,奥地利毕竟也与普鲁士同族同宗,而且前些年才被普鲁士军队击败过,并不想真正开战,他们摆出的这幅姿态,只是趁着普鲁士四面受敌的时候,威胁一下而已,逼迫普鲁士王国屈服,将奥地利帝国已经看中的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地区交给奥地利帝国。并且,最好是普鲁士遭受打击,承认失败,退出德意志联邦,而其他的各联邦成员纷纷抛弃普鲁士,由奥地利帝国重新牵头组建一个新的德意志联邦,主导德意志世界。

    因此,奥地利军队行军也不太激烈,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步步紧逼的冲击感,迫使普鲁士自动屈服。

    而欧洲西面的战场,可就与东面奥地利同普鲁士之间的战事完全不一样了,这才是欧洲的主战场!

    法国的夏龙军团和皇家近卫军以及第6军总共17万人在卢森堡一带会合休整之后,一直等待欧洲其他反普联军对普鲁士王国发动进攻的机会,但眼见在此休整了近一个半月,普鲁士王国却丝毫没受多少影响,也丝毫没有从西线战场调走军队,这让拿破仑三世十分郁闷。虽然在这期间,听说了沙俄军队似乎在距离圣彼得堡不远的地方同普鲁士军队交战了一次,获得大捷,但似乎对面的普鲁士人并没有过多的惊慌,不但没撤退,还四处调集战备物资,一副准备即将大战的样子。

    而且,英国那边似乎也只是派出海军袭扰普鲁士的沿海港口,不过普鲁士原本就没怎么发展沿岸港口和海军,严格来说是一个典型的陆军强国,这样的袭扰,对普鲁士影响并不大。

    甚至连奥地利信誓旦旦地说要收复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王国等,剪除这两个如今成为普鲁士王国领导的德意志联邦的左膀右臂,如今也没有丝毫消息和动静。

    这些,都让拿破仑三世有些心中不安了。

 第1327章 为难的奥斯曼帝国

    但让拿破仑三世更为郁闷的是,身处巴黎代理他监国的欧仁妮皇后再次发来电报,督促他率领法军尽快发动进攻。

    而就在拿破仑三世有些忍耐不住,准备再次组织兵力,向普鲁士国境发动进攻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东方的中华帝国宣称与普鲁士王国缔结过兄弟友好国的攻守同盟,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帝国对普鲁士宣战,便是对中华帝国宣战,作为回应,直接向奥斯曼土耳其和奥地利帝国宣战!一直驻扎在黑海的亚速海湾内至里海沿岸以及伏尔加河流域下游的中华帝国西征大军连同仆役国军队共20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兵力12万,从黑海的东岸越过高加索山脉,攻入奥斯曼帝国的东北部地区;而另一路兵力8万,从黑海的亚速海湾登录,攻打已经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的克里米亚半岛。

    并且,不仅仅是东方的中华帝国方面。还有一支卡尔梅克牧民组建的1万人的骑兵军队和3万哈萨克以及哥萨克人组建的联合骑兵部队,越过第聂伯河沿岸,袭击毫无防备的在此滞留守卫的少量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和奥地利军队。

    同时,更让整个欧洲惊讶的是,古老而衰败的波斯卡扎尔王朝的第四任君主纳赛尔丁*沙直接宣布,跟随中华帝国对奥斯曼土耳其宣战,并且从宣战的当天,便下令早就已经秘密准备妥当的8万波斯大军攻向奥斯曼帝国的最东部地区巴格达省和库尔德斯坦地区,幼发拉底河及其支流上的巴格达和摩苏尔等重要城市遭受致命威胁。

    这些虽然不是土耳其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地区,但一向人口众多,富饶无比,特别是巴格达作为阿拉伯帝国的历史首都,宗教及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奥斯曼绝不能容忍失去这里。因此,奥斯曼帝国立刻作出反应,凑集10万军队赶赴东面国土,以阻止波斯大军的进攻。

    然而,奥斯曼帝国虽然人数众多,但经过十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和与沙俄的战争之后,前段时间又被欧洲几个国家围攻,精锐部队已经所剩不多,如今在服役的军队大多数都是临时拉来的训练松弛的士兵,武器也比较落后,10万军队加上巴格达省等地方驻军,虽然多大15万人,但能不能击败那8万波斯大军,还真不好说。虽然波斯人的武器一向也不大好,但不同的是,波斯人作战勇猛,悍不畏死,而且如今又有中华帝国的支持,奥斯曼方面可是知道那中华帝国有上好的武器,原本奥斯曼帝国向沙俄发起进攻的时候,就从那中华帝国手中购买过一些,可惜的是数量太少了,而且没弹药了。

    奥斯曼帝国另外更有些担心的是,欧洲的那几个邻国,说不定又突然袭击自己了。前段时间,原本那欧洲数国都签署了秘密协议,奥地利帝国和独立出去的希腊王国以及前不久刚刚独立的塞尔维亚王国就派出军队攻打奥斯曼帝国。还有那强大的法兰西帝国,也借口攻打奥斯曼帝国下属的突尼斯贝伊政府。

    要不是中华帝国突然停止了进攻,同沙俄达成了协议,只怕欧洲这些国家已经将沙俄和奥斯曼这两个帝国全部瓜分了。中华帝国的停战,让沙俄有了一丝元气恢复,而奥斯曼帝国也不好再攻打沙俄,这才收回军队,加上又承认塞尔维亚王国的独立,以及让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这两个公国纳入奥地利帝国的怀抱,加上承认法国在突尼斯的最惠国待遇和另一重事实上的宗主地位,这才让欧洲稍稍停歇,没有再继续进攻奥斯曼帝国。

    没想到,即便是沙俄让出巨大的利益,割地给奥地利和普鲁士,普鲁士还不放过,继续进攻沙俄,准备将整个沙俄的东欧平原全部占领,而且,从这方面,欧洲诸国都察觉到普鲁士王国巨大的军事力量,这才意识到保留着一个已经被削弱的沙俄,对他们的好处最大,并且可以抵御来自东方的威胁和欧洲内部普鲁士王国的威胁,也正因为这样,欧洲的攻击方向变了,变成一起针对普鲁士王国,而这个时候,奥斯曼帝国立刻投靠了原本的老“宗主国”英国,进而形成如今的局面。

    因为普鲁士王国曾经与欧洲其他列强签署过秘密协议,瓜分沙俄和奥斯曼帝国,因此,奥斯曼帝国对于这普鲁士可是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而且,奥斯曼帝国也不担心中华帝国会帮助一向关系友好的普鲁士王国,因为前不久普鲁士王国秘密与欧洲列强签署协议对付奥斯曼,也算是“背弃”了中华帝国。奥斯曼帝国唯一担心的本来是害怕中华帝国会干涉,但毕竟那个国家距离这里太过遥远,而且自己也是被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