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851章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851章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刚才曾总理说的,像原本的南洋建设工程公司本来已经发展壮大到超过5万人,但如今那批最老的廣东老人因为有了些积蓄,都想回乡置业,剩下的部分也纷纷被一些私人建设工程公司给高薪挖走,如今整个南洋建设工程公司都只有3万人左右了,其中的大半被铁道司调至四川境内修西安至成都的铁路,导致一些修建马路官道的人员都少了。而铁道司下辖的另外两家工程公司,也是忙于修建那些已经开工的铁路,无力顾及这些边疆线路。

    不过陛下放心,微臣最近让交通部准备筹建成立一家中华帝国交通工程建设公司,其中很多底层工人呢招募的是勤劳的倭人和朝鲜人,如今逐渐到位,只要半年时间便能锻炼出来。还有不少私人创办的建筑公司和工程公司,虽然实力不强,但积极性很高,不行的话,微臣准备将一些不太重要的铁道修建工程转包给他们,而铁道司和南洋建设工程公司这样的,只针对重要工序和环节自行修建,对其他的工序只是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正常。

    一句话,陛下,只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保证修筑铁路的工人们俸禄、后勤,还有修筑的材料,主要是枕木和铁轨能及时到位,微臣敢立下军令状,最多8年内,有可能6年时间,将这条环西伯利亚大铁路修筑完成。”

    “好!有爱卿这句敢立军令状的话,朕就放心了!8年太长,朕就给你和交通部做个要求,最长不唱过6年时间,争取5年时间修建出来。5年后,朕要乘坐火车,前往西伯利亚和那奥伦堡甚至咸海去,西巡狩猎!”冯云山当即拍板,大声笑道:“至于南洋建设工程公司之事,今天工务部的曾爱卿没来,朕回头会让他予以解决。必须要加大这些建设公司的发展,只要我们中华帝国还在一天,他们这些工程公司就还得好好发展下去!还有,爱卿搞出的这个工程转包也很有新意,可以尝试推行下去,只要监督检查到位,确保工程质量过关,转包也未尝不可,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程爱卿,你要多少资金和钢轨等物资,才立军令状?”

    程恒生大喜过望,从皇帝意思来看,显然是他要多少资金和钢轨等材料,全部都会答应满足的意思,这样的机会,他哪能错过?毕竟,对于交通部来说,能越快地修建好铁路,也是他们自己的成绩和功劳。

    “陛下,微臣初步估算,这条长达12200公里的环西伯利亚大铁路,按照每米钢轨75公斤重量计算,一条铁路两条钢轨,每公里就是150吨,合计下来单单钢轨就需要将近183万吨钢轨,这还是理论下的情况,实际施工会有些浪费,加上一些车站多条轨道,还有每隔一段就要一段驳车线或存车线的轨道,实际可能需要将近190万吨钢轨之多!

    而资金费用方面,因为不像先前帝国刚刚成立时候的人工和枕木等都是免费,只需要购买钢轨的费用那么成本低廉,再加上如今的修建地点都是偏远的西伯利亚和西疆戈壁沙漠一带苦寒之地,材料运输和人工成本都大幅度增加,算是包含钢轨枕木以及人工俸禄等所有的一切,预计每公里修建成本需要10万圣元左右。合计下来,概算要达12亿圣元。”

    程恒生透露出的天文数字,让本还觉得自己国库充实的冯云山也大吃一惊!

 第1209章 帝国国库收支

    “12亿圣元,为何如此之多?”冯云山还没说话,旁边的曾观澜便提出质疑了,他是内阁总理,对各部的主要数据十分清楚,直接便对程恒生道:“程大人,我记得当初修建广州至韶州府的铁路时候,还是每公里一万两银子不到的成本,就算那时候圣元还没大规模发行,银子值钱一些,折算下来,最多也就是2到3万圣元的成本,为何现在短短几年过去,修建铁路的造价成本就高出如此之多?要10万圣元一公里了?就算是高寒地区的西伯利亚,人工成本也不会高出这么多吧?”

    程恒生解释道:“陛下,曾大人,这些目前只是估算。但应该不会比这个数字要低。成本大幅度提高,主要来自三块。一是钢轨的价格大幅度提高。

    世界上主要产钢国是英国,但如今因为英国接连发生两次远征我中华帝国的战事,均以惨败收场,并且,其国内发生两次内乱,大不列颠本土上的大量廉价劳力都是爱尔兰人,如今他们纷纷回到爱尔兰岛自己的国家生活,英国本土的工人运动一直没有停止,这些因素造成的英国国内的动乱,还是影响到了其国内的钢材产量。这几年,英国的钢材产量比前些年几乎没有多少增长,甚至还低了不少。并且,英国以前有超过三分之一产量的钢材都是出口,主要是欧洲和北美以及我们中华帝国和印度等地,但如今,因为我们中华帝国与其宣战,英国对我方进行贸易封禁,造成钢材进口严重降低,我们都只能通过法国和普鲁士等欧洲国家进行中转来采购钢材,这样一来,便造成钢材价格大幅度抬高了!

    事实上,我们这些年一直都是急切地钢材采购,让那帮洋人钢材商们赚大了,让整个世界的钢材贸易市场价格都不断攀升。

    从帝国刚刚建立时候修建的曲仁煤矿至乌石镇、大宝山铁矿至乌石镇这两条短途货运铁路的时候,因为那时候的美国大小约翰两人组建的美国中部铁路公司十分渴望与南洋公司合作,打入国内市场,因此报价都十分低廉,而且当时他们从英国法国购入钢材,价格比高关税的美国要低廉得许多。那时的钢轨才60银元一吨,折合如今算上通胀程度,也就是70多不到80圣元一吨的价格,可如今,钢材价格已经涨到150美元每吨的程度,标准钢轨价格更是直接涨到165美元一吨。”

    “除此之外,以前的修筑铁路都是除了从南洋建设工程公司的工人之外,还大规模从沿线的乡民抽调人以近乎免费劳役的形式提供廉价的石块,开挖山地土方,修筑路基,购买的枕木也是附近提供的廉价木料,一切都是非常的便宜。可如今不一样了,在遥远的边疆,特别是极寒之地的西伯利亚等地,雇佣的劳工费用,还有开采石料、开采枕木及运送,都是大笔昂贵的费用开支,这些这算起来,10万圣元一公里已经要比较节省的了。”

    听完程恒生的解释,曾观澜说不出话来,他无法反驳了。

    而冯云山也是点点头,他是清楚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的艰难的。历史上,美国修建横跨西部大陆的太平洋铁路,总共才三千公里出头,还是环境相对来说还算适合人生存的地方,也是由三家公司共同修建了6年才全部完工。可如今,美国内战的历史进程因为自己的原因,被强行中断,而原本一力主持要求修建横跨西部太平洋铁路的总统林肯,也提前被刺杀,一切都变了,如今美国西部一带更是变成了中华帝国的河西地区,更是不可能由美国人主导修建铁路了,要修建也是自己来主导修建。

    而如今的环西伯利亚大铁路所处的环境远比美国的太平洋铁路要艰难得多。环境艰难,自然造成各种费用都要成倍的增加,因此,对于程恒生的解释,冯云山接受了。

    冯云山对程恒生道:“12亿圣元!虽然是非常庞大的天文数字,但对于我们中华帝国来说,也还拿得出来,只是有些吃力而已。但只要爱卿能将这条环西伯利亚铁路修建起来,12亿圣元就12亿圣元,朕出了!只是这190万吨钢轨,如今我们中华帝国能凑得出吗?”说到这里,冯云山看向曾观澜,问道:“曾爱卿,帝国内部的钢材产量是多少,每年进口多少?”

    曾观澜哭丧着脸,回禀道:“陛下,12亿元我们帝国不止是吃力,而是要动根基了。财税部去年的总税收收入接近5。2亿圣元,而参股各大贸易运输公司和国有厂矿工厂的非税收收入是3。4亿圣元,合计8。6亿圣元,支出是7。8亿圣元,其中单单军费和各级官员的俸禄便达将近5亿圣元,盈余8千万圣元。要不是前些年从满清和各地的贵族手中缴没了将近35亿圣元的财富,还有从攻占北京城的缴获,以及后来陆续从印度、美洲等占领各地的缴获超过2亿圣元,积攒了点家底,否则我们连投入各大贸易公司和中华帝国圣油总公司等这样的国有公司的本金都没有。

    而这些年陛下推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已经陆续投入了超过20亿圣元。当然,目前慢慢地开始有了产出,让帝国的财税收入和其他非财税收入也大幅增加。但毕竟是从国库真金白银地拿出去了。如今再又是如此大的投入,一次性就12亿圣元,陛下,会不会太多了?事实上,西伯利亚那里,太过荒凉,没必要。。。。。。”说到这里,曾观澜停住了。

    冯云山脸色阴沉下来。

    这个曾观澜虽然是他的心腹,一向谨慎小心,为人也精明细致,但却是小心得过头了,老实说,他并不具备担任内阁总理的才能。但因为毕竟跟随自己的时间最长,又是唯一不可多得的读书人,自己便将其一力提拔,强行推到内阁总理的位置上。但没想到过了这么些年,他还是如此不堪,没有整个国家整个世界形势的大局观,越来越跟不上自己的步伐了,看来,是时候让其换个位置了。

    冯云山暗自想着。原本他将其放在内阁副总理的位置上,也就是副首相的意思,并没有一下将其置于总理的位置,其实就有些考虑。这几年看起兢兢业业地,虽然不显著,但至少也还算可以,将内阁各部的大体工作都能维持协调好正常运作,去年便让其转正,晋升其为总理,但没想到,他还是停留在维持帝国运转的最基础的职责之上,没有打开思路大力发展,这样无疑已经不适应帝国的发展节奏了。

    不过说起来,自己也有不是。冯云山开始审视自己。

    当初自己就不该让曾观澜转正,甚至就不该任命曾观澜为内阁副总理,毕竟当初他本人也拒绝过数次,是自己勉为其难地非要让他担任,这个老实人就此将这个原本他并不擅长的位置扛了下来,而在此之前,他本只是自己的幕僚而已,并没有经过太多的锻炼。

 第1210章 新的内阁总理人选

    冯云山想起,他原本给曾观澜的历练,其实也不过是当初刚刚攻下广州城时,让曾观澜留守永州府的一段时间,主持那里的政务。而如今中华帝国,面积和人口何止小小的永州府的百倍之多,对曾观澜来说,的确有些为难了。

    既然这样,冯云山开始思索起来,该断就断,是时候将其换个位置了,免得反而影响以后帝国的发展。哪怕是自己知道他是自己的心腹,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太过任人唯亲了。

    当初是刚刚统治这个江山,没有太多的人可以依靠,能相信的,就只有自己的心腹。而如今不一样了,如今的中华帝国,在自己的统治之下,已经走上了向工业化发展的正确道路。百姓们不说安居乐业,至少也比满清时代要强得多,而且,随着这几年帝国军队的逐渐强大,野战兵团东征西讨,将中华帝国的版图扩大到比当初元蒙帝国还要辽阔的地步,自己在帝国的正统地位已经深入人心,而中华帝国自建立以来,也还没有超过万人以上的叛乱发生,这已经充分说明,自己和帝国的统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