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545章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545章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战后又勾结一起,一南一北相呼应?”

    冯云山点点头,觉得范汝增所言有理。后世历史上的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罗斯便趁机趁火打劫,打着居中调停的幌子,从满清瓜分了大批领土。并且,实际上他们早就派出少量兵力出兵外东北,一步步侵占中华的领土。

    幸好英国有印度的叛乱拖住了,否则,尽管自己将这历史已经改变得面目全非,可看这样子,历史有他的修复功能,还真的又有朝原本的轨道驶去的迹象。既然如此,自己就给他来个彻底的砸它个稀巴烂,将原本的面目弄得面目全非才行!

    想到这,冯云山问起印度的情况,其实也是问英国。

    “印度的起义怎么样了?”

    “启奏陛下,印度那边的义军,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义军败局已定,被彻底镇压只是时间问题。”

    “怎么会这样?”冯云山奇怪了,看向范汝增道:“朕的一番布置,范爱卿应当都清楚。怎么还会这样?朕原本以为,至少能拖住英国人四五年的。”

    “陛下,英军刚开始只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加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造成驻印兵力不足,如今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从国内和克里米亚半岛调动大量兵力前往印度镇压,加上英军的确战力也十分强大,如今,虽然那几个主要的地方叛军都还没彻底消灭,但都被分割围困着,依靠熟悉的地盘和坚城,加上当地支持的百姓苦苦支撑而已,若是这个时候英国稍微收买下人心,再增派些兵力加紧镇压,只怕这些叛军坚持不了多久。”范汝增看来派了不少人手前往南洋甚至印度一带,不过显然打听到的消息并不完善,有些模糊。

 792章 炮台群

    不过,至少那些叛军还在坚持,那英国便没办法空出手来——单单法国,就算号称陆军第一强国,但不还得海军运来么——冯云山还没放在眼里。

    即便那个拿破仑三世对墨西哥那么重视和渴望,入侵墨西哥时候刚开始也只派了七千余名法军登陆,甚至这其中还有些北非的外籍军团在其中。即便是最后在墨西哥的普埃布拉城惨败之后,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的拿破仑三世用尽力气,也就派出3万多兵力的法军。这说明,法国人根本没有多少远征兵能派出来。

    至于那北方的俄罗斯,还有些麻烦,但也难以成为心腹之患——他们还够不上——当初是满清太弱或者干脆是那帮没了血性的满清贵族们不想要外东北的那些土地了而已,否则,不会那么容易一下便被割占过去。

    这样想着,冯云山心底渐宽。他刚想问下左宗棠如今帝国的兵力到底能战的有多少了,如今帝国的军队一直在飞速扩招与训练当中,每两个月便不一样了,如今的他,都得时不时问问总参谋部才清楚自己的家底到底多少。

    范汝增忽道:“陛下,微臣的那名印度手下,派至印度西北部的那名叫萨米特。库玛尔的家伙,可能已经背弃了帝国。已经半年没有送来消息了,而特务司派去的几名暗线,也断掉了。如今的印度叛军当中,就数这家伙势力最大,吸引了超过四万的英军主力。

    其他的几支叛军各自为战,已经被英军各个击破。特别是南方和中部的那些叛军,在一听英军援军赶到,纷纷逃散投降。不过英国人想要彻底平定印度,怕是还要些时间才行,如今那些叛军已经也有所醒悟,比如那占西女王被英军击败后便从占西逃往瓜廖尔与那里的坦地亚?托比义军会合,两支叛军合并后势力大增,已经能勉强抵挡英军进攻。而比哈尔邦的昆瓦尔?辛格兄弟虽然被加尔各答的英军攻占,但剩下残军逃往坎普尔,纷纷加入那那?萨希布领导的叛军,造成坎普尔叛军势力大增,又攻占了勒克瑙城,虽然不久又被英军反攻回去,但至少有余力进攻英军,算是第二大势力。也就是说,如今的印度地区,主要剩下的便是旁遮普锡克王国,以及坎普尔与瓜廖尔这三处叛军。”

    冯云山听完范汝增的禀报,并没有感觉诧异。

    哪怕是自己布置一番,让印度这些叛军提前了一年起事,但还是改变不了这些起义军被英军镇压的命运。对于这点,冯云山早有心理准备,他要的只是这个时间而已,起码能延缓英军势力扩张到东亚的步伐。当然,事实上,还是有些改变的:起码,叛军没有像历史上那样,一年多就被基本平定下去。如今虽然没有像前阵子叛军刚刚爆发的时候那样形势大好,慢慢地英军占了优势了,义军被压缩在印度北方三地,但事实上叛军势力还是很强大,别的不说,单单那旁遮普锡克王国,便抵住了英军的几番进攻,而坎普尔的叛军,也是集聚了近十万人,英军一时间还真攻克不下。看着样子,虽然叛军已经被死死地限制在叛乱地区,迟早要被英军围歼一空,但至少看样子还能坚持一两年,这便意味着至少一两年内,英国在海外无法有大的行动,看来,自己还有至少一年时间能好好发展。

    对于那名投降过来的名叫萨米特。库玛尔的印度籍英军的叛变,冯云山虽然有些惋惜,dna并不吃惊。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更何况是一向劣根差的阿三?

    但自己和特务司还是要吸取教训才行。冯云山想到这里,便道:“先暂时不要动他的家眷,也不必惊动,只是暗中加派人手牢牢看牢他家人,绝对不能让其逃回印度。目前,还不急于跟他翻脸,甚至,还可以秘密地给他们点帮助,毕竟还需用他拖住英国人呢。但以后,特务司用人要慎重,尤其是外族人,尽量摸清秉性,用那些顾家之人。”

    “对了,左爱卿,曾爱卿,沿海一带的各处海防炮台修建得怎么样了,地方驻守防备如何布置的?”冯云山想到自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便让工务部配合总参谋部在沿海的各处险要地点修筑炮台,当然,更多的是在原有满清的海防口翻修炮台,重新埋设岸防大炮,也不知道如今怎么样了。当初他便想到军舰不够多,科班出身的海军将士更是没有,强大的海军一时半会难以建立起来,便还是通过海防炮台来加强防守。这虽然被动,但万一真的遇到大规模的舰队来袭,至少,通过炮台可以延缓对方进攻速度,特别是广州湾和长江口岸处,更是可以通过大量的炮台,加上军舰与来袭敌军抗衡。

    左宗棠忙回道:“启奏陛下,有工务部的曾大人督办和财税部及时拨款,征调民夫和讨虏军将士十二万之众,但也只完成了一半多的主要炮台的修建与设防。因我中华海防线不下万里,如果像满清那样处处设防,均衡驻兵,则不仅所费浩繁,而且兵力分散,无法真正形成有效海防。因此,微臣和毛副总参谋长商议后,将原本满清的小型散乱炮台全部废弃,代替以军舰护卫。而集中力量修筑和翻新主要的几大炮台群。沿海由南至北,广东以珠江口虎门为中心的虎门炮台群,福建以厦门岛和闽江口为中心的厦门岛炮台群和马尾炮台群,浙江以定海、镇海和乍浦为中心的三处炮台群,江苏以长江口为中心的吴淞口炮台群,山东以登州为中心的登州炮台群,直隶以天津大沽口为中心的大沽口炮台群。准备修筑与加固炮台342座,合计大炮近二千门,其中所有新修筑的炮台均采用新式水泥掺和铁筋浇筑而成,坚固无比,外敷一层泥土缓冲,比原本满清最好的砖石炮台还要牢固数倍。而且,新建炮台全部采用帝国克虏伯钢铁公司生产的新式克虏伯大炮,其中有小半是最新的线膛岸防炮,特别是巨炮,一门便重达数千斤,一发便能击沉一艘普通军舰,有之坐镇,若是那洋人的军舰敢来侵犯,定教之有来无回!”

    “如今已经完成159座炮台的翻新与新建,其中新式克虏伯大炮362门,甚至有万斤甚至3万斤以上的克虏伯海岸巨炮12门。预计再有半年时间,便能完成所有的炮台修建。不过陛下,即便是这样,也只能防卫住这几个重要的河口,倘若真有外敌从海上入侵,避开炮台群而从其他海岸登陆,这些炮台便都失去作用了。因此,微臣还是觉得尽快壮大帝国的水师舰队,大力编练海军将士才是正理。”

    工务部副部长曾玉珩接着说道:“启奏陛下,左大人说的有理,微臣附议。工务部征调大量人手,调运数百万斤的水泥,数万斤铁筋,耗资三百余万圣元和大量粮食,也只完成一半的炮台修建,虽然这些是必要的,但毕竟不是成为海上强国的根本。”

    冯云山笑笑,曾玉珩的意思他自然明白,不外乎看见这么多的水泥和钢筋用来修建炮台,有些惋惜,按他的想法,都建成工厂或是矿山才好,再不济修成官道。如今帝国这么强大,按曾玉珩的想法,很难有外敌能威胁到了。

    但冯云山却是明白,如今暂时还不得不修建炮台,至少帝国的海军还只是非常弱小,可能最多相当于欧洲的二三流小国的海军水平。等四大船政总局都大量投产建造军舰了,海军将士在三大舰队的训练也差不多了,那时,帝国海军力量提升几个等级,也许这些海岸炮台的作用才可以降下来。不过,眼下冯云山最盼望的还是吴如孝他们,早日从美国购买军舰回来。

 793章 布尔布隆抵达圣京(求订阅)

    太圣四年夏,一阵雷雨后的下午。

    伍崇曜求见,冯云山将其唤入皇宫内后不久,便让人将左宗棠和曾观澜两人相继请入。

    伍崇曜是特意从广州陪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等人,赶来觐见冯云山。

    说起事情的来由,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乘坐军舰从港岛出发没多久,便被南洋舰队的三艘兵舰给围住了,倒没有正式开炮,但威胁与摩擦不可避免。

    南洋舰队认为洋人的军舰必须将大炮卸下船,确保不会威胁到沿海各港口的安全,才能放行,否则,就乘坐两广远洋公司的商船前往。

    布尔布隆本就是要耍下威风,吓唬中华帝国的,没想到才出港岛便遭遇这般打脸之事。自然不愿照做,在他看来,当初满清那么不可一世,还不是被英国人的一支远洋舰队便打得屁滚尿流,割地赔款委屈求和,自此以后西洋列强无论军舰还是商船都畅通无阻,想到哪里便去哪里,什么时候有个领海的概念了?

    就算如今的这个中华帝国比满清强点,有几艘欧洲军舰和百余艘可笑的本土兵船,可那又如何,自己可是代表法兰西帝国皇帝而来,自然该当乘坐法兰西海军的军舰前往。

    南洋舰队司令罗大纲率领南洋舰队主力正从琉球赶往广东的路上,现场主事的是南洋舰队的一名团长,一边围住法国军舰两边僵持下来,一边派人禀报离得最近的广东巡抚伍崇曜。

    双方虽闹得不可开交,但若要说交火,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

    南洋舰队的主力随罗大纲在外未归,而且上头也没指令,自然不愿轻易开战。布尔布隆也是不大想将自己陷入险地,毕竟他此次的目的只是恐吓一下,所图不过是换取些诸如茶叶贸易份额多一点、在中华帝国境内开辟教区之类的实际利益而已,若真的开战,法国在远东的军舰总数不过三艘,如今那中华帝国的海军还真不是满清能比的,没有必要真的开战。

    如此,便为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