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491章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91章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云山对于这个大名鼎鼎的普鲁士和德意志名将,首创总参谋部,是德国最著名的参谋长,很是重视,原本想当即封他为副总参谋长,但毕竟他是洋人,又新来乍到的寸功未立,于是,冯云山即便是皇帝,也不好让手下其他讨虏军将士胡乱猜测,只能命其为作战处处长,位列原本同样是洋人的副处长卡拉格?夏尔之上。这样配置,冯云山也还算满意,毛奇擅长陆军指挥,制订作战计划,而作为爱尔兰人海军军官出身的卡拉格?夏尔,则负责海军指挥。

    “多谢皇帝陛下!毛奇愿为陛下效劳!”听完卡伦威翻译的毛奇,直接恭声叫道。

    卡伦威忙将这层意思翻译给冯云山。

    紧接着,他又将其余的十余名洋人一一介绍给这位中华帝国的皇帝陛下,就好像推销普鲁士的商品一样:“陛下,这三位是来自普鲁士总参谋部的军官,这二位是普鲁士陆军的掷弹兵军官,还有这两位,却是陛下曾经让我四处寻访的枪械制造工匠毛瑟兄弟。”

    冯云山一听,大喜,毛奇已经让他很是惊喜了,不过这毛瑟兄弟更让他出乎意外。相比较来说,这对日后能发明毛瑟系列步枪的兄弟俩,更让他重视。这种经典的杀人利器,达到同时代的步枪巅峰,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不过,印象中,这对毛瑟兄弟,还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设计出第一款旋转式闭锁枪机的后装单发毛瑟步枪,自己这个时候便将他们雇请道中国来,会不会就此没了毛瑟步枪的诞生了?冯云山不由有些忐忑起来。

    不过,既然这毛瑟兄弟出生于枪械工匠的世家,自小便在兵工厂内帮工,想必对枪械设计和生产极为了解,而后面只是借鉴其他步枪和吸收的过程,这段经历有自己在,完全可以弥补上来。凭借自己对这毛瑟步枪一知半解的了解,告诉他们设计方向总归比他们摸索来得快,而且,所谓毛瑟步枪,其实就是在以法国的夏塞波后装枪为基础,吸收后装的恩菲尔德步枪的设计理念,发明这种旋转后拉式单发步枪。虽然如今夏塞波后装枪这个后拉枪机击锤卡宾枪还要一年才会诞生于世,但冯云山却是可以直接将这个设计方向和创意讲给他们听,相信他们能受到启发,即便是不能生产出来,也就再过一年多时间,等夏塞波后装枪出来,总能启发他们了吧!

    为了表达对于众位洋人的重视,冯云山朝他们一一点头示意,让这些年轻的普鲁士军官和工匠们受宠若惊。来之前,他们对于被里里外外仔细搜身检查的埋怨,也早抛到九霄云外。看来,情况很不错,拥有比整个欧洲还大、人口还多的这个东方帝国的皇帝对自己重视,朝自己点头微笑,多么和善礼貌的皇帝,要知道,这可是决定着上亿人口生死的古老东方皇帝啊。

    原本冯云山只想点头微笑下,便准备让懂普鲁士语的李见微领他们下去休息,不料,卡伦威的介绍让他又吃了一惊:“陛下,这三位普鲁士总参谋部的军官,都是毛奇将军带来的帮手,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少尉,路易斯?马肯森少尉,他们两个虽是平民,但祖辈都曾经是普鲁士军人,想要恢复祖先的荣耀,都愿意长期呆在贵国,只要陛下付给让他们心动的薪水和职位;另外一个,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少尉,却是我们普鲁士的容克贵族出身,因为无法世袭贵族爵位,只能参军出来打拼。不过,他仍旧想在立功建业之后,回到普鲁士,因此想与贵国签订服务十年的协议。”

    冯云山惊呆了!他没想到,除了毛奇和毛瑟兄弟之外,卡伦威随意带回来的几个军官,竟然就有两个他知道的人物,这个叫施利芬的家伙,虽然自己连他姓氏都没记住,但关键的这几个字记住了,不会就是后来提出“施利芬计划”,让日后的德军在一战初期所向披靡的总参谋长吧?

    当然,冯云山也不排除此人只是和历史上的那个牛人同名同年龄而已,但另外一个叫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的家伙,此人的鼎鼎大名自己是记忆深刻啊,初中高中历史可没少背诵这家伙的名字,甚至还因为他记住了赛金花这名清末的名妓。

    当初这瓦德西作为侵华的八国联军总司令,虽然他还没赶到北京,懦弱的满清已经被列强在华不多的驻军兵力给击败,连北京都被占领并洗劫一空,但他毕竟是名义上的联军总司令,出面签订让整个华夏遭受巨大损失和侮辱的《辛丑条约》,华夏从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这瓦德西也因此被列入历史教科书的重要人物。

    不过,眼下这还只是个少尉军官的瓦德西,自己倒没必要为难他,而且凭他能得到毛奇的赏识,一步步升迁到德国总参谋部的参谋长的位置,必然有过人的才华,正好可以为己所用。

    而且,冯云山想到,若是那个叫施利芬的家伙,真的是后来的那个德国总参谋长的话,那整个德国的前三任参谋长,全都被自己挖来了!

    自己的这个决定,对整个普鲁士和欧洲影响可就太大了。

    不知道普鲁士没有毛奇,在后来的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中,普鲁士还能不能顺利击败奥地利和法国。这些,冯云山可管不了那名多了,他只知道,自己得到宝贝了。

 第713章 普鲁士人的任命

    因为将毛奇和毛瑟兄弟以及这几名普鲁士军官带到中国,冯云山高兴之下,答应提供一笔价值560万塔勒(普鲁士货币)的有息贷款,普鲁士王国以武器和钢铁等战备物资归还。

    当然,这笔560万塔勒的巨额资金,也不是以现银的方式,而是以生丝和茶叶、瓷器等商品的方式,以南洋公司出售的标准价格抵算的,直接分批由卡伦威雇佣荷兰和英国的商船将之从上海和广州运回普鲁士。

    当然,对于卡伦威乃至普鲁士来说,560万塔勒已经是巨额资金了。要知道,他们整个普鲁士王国,当下每年的收入也就8000万塔勒,可开支要近9000万,相当于每年都要增加近千万塔勒的财政赤字。这一次只不过送几个军官过来而已,便从这富有的远东盟国,借款数百万塔勒,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相当于80万英镑了。

    而且,用欧洲畅销的宝贵货物:茶叶、生丝和瓷器,只要一运到欧洲,便是暴利,而且,从去年开始,普鲁士乃至欧洲已经严重过剩的钢材,用来换取贷款,最为划算不过了。卡伦威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赶紧通知柏林的小威廉王子,还有那些众多的钢铁商人,这个远东的中华帝国,大量需要钢材,赶紧多组织一大批钢材送来。

    冯云山看向留下的毛奇和毛瑟兄弟,以及年轻的瓦德西和施利芬,还有另外三名普鲁士军官,脸上带着笑,脑袋里却是想着如何安排他们,尽可能地将他们的价值都发掘出来。

    这些洋人,其实早就应该到中国了。只不过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激烈,许多武装商船也被拉去运送战略物资,整个欧洲美洲的多余船只也都蜂拥着去运送粮食和战争物资去克里米亚半岛,一时半会毛奇他们竟然耽搁了好几个月,拖延至今才到。

    至于帝国克虏伯钢铁公司的副总经理李见微,伍崇曜将他也拉来自然是让他充当翻译的。像毛奇还好,英语法语俄语都精通的,其他人就只会普鲁士语了,因此,掌握普鲁士语的李见微就显得尤为重要的。

    毛奇他们一到广州,李见微便被征调了过去,一路交流了解,顺便一路教他们学习汉语,毕竟要在华夏为帝国服务,不会汉语可不行。

    “李爱卿,克虏伯钢铁公司生产情况怎么样?”见到李见微,冯云山随口问道。

    “启奏陛下,帝国克虏伯钢铁公司发展势头很好,如今每月产出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后装线膛火炮近二百门。康格里夫火箭炮和臼炮也有不少。军舰也开始研制了,不过,在北江上见面狭小,克虏伯先生让李某禀报陛下,能否让克虏伯钢铁公司开办一家分厂,地点便设在长江沿岸的某处铁矿处。另外,同在乌石镇上的帝国第一兵工厂生产的枪支也产量大增。”李见微禀报道。

    冯云山点点头,对于克虏伯钢铁公司生产情况,他其实很清楚,讨虏军总参谋部的后勤处每月都从克虏伯钢铁公司运走刚生产出来的火炮,装备到各讨虏军队中。他只不过随口问问,想不到,克虏伯公司还真开始生产军舰了。

    要说条件,主要是缺少钢铁。克虏伯钢铁公司本身并不生产钢铁,只是从南洋钢铁公司第一钢铁厂那边运来生铁,再加工成铸钢,制造大炮。如今,国家又一直在修建铁路,需要大量铁轨,各地除了第一钢铁厂,其他的都是些小炼铁作坊,难以满足需要。

    甚至修建铁路的大量钢轨,都是从靠从美国的大约翰那边高价购买的。

    因此,对于李见微提起的问题,他很重视。如今中华帝国已经基本统一整个华夏大地,有条件可以四处开采铁矿,大肆发展钢铁厂了。而且,熟读地理的他,深知华夏大地哪里有大铁矿,像距离圣京不远的马鞍山铁矿,又在长江边上,便很是适合办一家大型钢铁厂。

    不过,如今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接下来,冯云山会将大力发展钢铁的事情布置给工务部。

    先将眼前的这些洋人安置好再说。这个事情,还真只有自己亲自操心才是,内务部谢享才,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谁有专长。想到这里,冯云山朗声道:“传朕的旨意,授予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少尉、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少尉和路易斯?马肯森少尉三人均为上尉军衔,均跟随毛奇少将供职总参谋部的作战处。而他们两位,都是掷弹兵,暂时进总参谋部的作训处,担任作训军官,军衔也是上尉,负责帮助帝国组建掷弹兵部队。至于毛瑟兄弟两人,调往圣京机器制造总局,在总局下设立以你兄弟二人命名的毛瑟兵工厂,主开发步枪等枪械,便由你们负责此厂。至于俸禄,由伍爱卿负责交涉。”

    通过李见微的翻译,了解皇帝的命令之后,瓦德西等人和毛瑟兄弟均满脸惊喜。他们本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被调来这远东,多少心里是有些不情愿的。不过,如今能得到这个大国皇帝的重视,深感荣幸。而且,都是跨级晋升了,还都负责重要的位置,比人才众多的普鲁士军队中,说不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毛瑟兄弟更是内心震惊得无以复加。他们当初听到卡伦威的话,还以为是在忽悠他们,后来见到毛奇和瓦德西他们,才知道确实是真的要去遥远的东方。

    毛瑟兄弟生活穷困。他们的父亲,是奥本多夫符腾堡皇家兵工厂一位著名的枪械制造工匠,但收入却并不很高,要养活十多个孩子,日子过得苦巴巴的。毛瑟兄弟两人在众多兄弟中排名十二十三,因为最小,家底早就被掏空了,为了维持家计,他们少年时期就在父亲所在的兵工厂内做临时工。前几年,才刚长大,兄弟俩便正式受雇兵工厂,开始了他们充当枪械制造与设计的学徒工作,领着微薄的薪水,日子看不见头。

    听到穿着体面的卡伦威的劝说,又拿出小威廉王子的亲笔信,毛瑟兄弟终于动了心,连父亲都没告诉,便偷偷跟着卡伦威一路辗转,费时一年,才来到这遥远的东方。

    如今亲眼见到这个古老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