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277章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77章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冯云山点点头,曾观澜也平复了下心情,头脑更加清晰起来:“圣王,杨秀清封赏我圣国官员,虽说不得不防,但观澜又以为不能搞得风声鹤唳,无端猜忌将士们,反而中了杨秀清的离间之计。还是让范汝增他们派出细作,暗中监查即可。而对于前线领兵之将,若是背叛则危害太大,若有怀疑之人,还是召回广州,以回黄埔军校学习的名义,调换主将,以防万一。”

    冯云山见曾观澜心情激荡之下,还能迅速冷静下来,替自己谋划,不由点点头:“观澜你成熟了不少!便应当如此。只是,本王以前将拜上帝教改组为中华复兴会,看来很不成功。观澜你如今掌管庶务部,要多往这方面想想,如何才能彻底摆脱拜上帝教的影响,一来可以杜绝太平天国的渗透,二来,可以将后来的天地会党等真正容纳进来。”

    曾观澜却道:“圣王,这复兴会,想法很好,但总感觉缺少了那股凝聚力。圣王,要是真正想将复兴会发展起来,没有那些读书人和地方乡绅的参与,很难做到。如今圣国的政策也在往这方面探索,但步子迈得太大,又会遭到原来的廣西老兄弟们反对。因此……”

    冯云山默然!中华复兴会,有点是他的心病了。原本想仿照后世的那些先进政党,成立中华复兴会,将所有反清的汉人和中华同胞们,凝聚在一起,让自己掌控力更强,没想到,如今却不伦不类的,反倒还没有原本改良的圣教有凝聚力了。

    想到这里,冯云山就是一阵头痛,这个问题,实在是过于复杂,即便是后世也是反复探索,经历上百年还不能完善,如今自己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402 章 应对之策

    到傍晚时分,黄玉昆、谢享才、刘胜邦和范汝增、王辏г宋迦松笱锻炅烁笛停聪蚍朐粕礁疵

    主导审讯和搜查的是范汝增以及刘胜邦。

    禀报的主要是范汝增:“圣王,对傅学贤的审问,已经差不多了,这小子还没威胁他,便主动要求投靠我圣国,将他知道的都吐了出来。甚至和两名东王娘有染都招了出来,我已经让他签字画押,有了这个证据,以后他就得乖乖听我们的。不过,他吐露的都是些东王府内的事情。”

    “哦对了,有两个消息比较重要。说是去年占领天京后不久,英国公使文翰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驻华专员马沙利等洋人去了趟天京,洪秀全和杨秀清都未出面,而是派秦日纲出面接待,双方有些不欢而散,不过秦日纲做主向法国和美国分别购买了上万杆洋枪。前段时间,洋人回话了,因为欧洲发生战事需要用枪,只卖了小部分给天京。不过即便这样,天京方面也有五千多杆洋枪了。”

    范汝增不愧是搞情报工作已久,记忆力惊人,他接着说道:“还有一事,汝增也觉得值得一提。一事卢贤拔夫妇和陈宗扬夫妇因为夫妻同房,被东王发现,陈宗扬夫妇被当场斩首,卢贤拔夫妇也被革职严惩。当时天父还下凡附体到东王身上,让天王同意下诏叫圣王您回天京之事。”

    冯云山点点头。太平天国从洋人那里买洋枪,他一点都不奇怪。洪秀全和杨秀清一点都不排斥洋人,只不过是两人都自大了一些,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的天王东王,看不起这些洋兄弟。

    至于天王附体,这事还时常发生,冯云山知道这也是天王和东王发生内讧争执的主要因素。这些都还是跟历史上一样,没有变化。

    冯云山不再理会这些,他现在只想知道,杨秀清到底给哪些人发了封赏圣旨,想要拉拢哪些人?这些人的表现情况又是如何?

    刘胜邦最了解冯云山的心思,低声禀报道:“当场从黄维江和傅学贤二人身上搜查出的几份封赏圣旨,是针对圣王王府中主要的部长副部长的,有司法部部长黄玉昆、财税部副部长周胜坤、外务部副部长吴如孝、警务部部长胡大妹、医教部部长黄益芸五人。”

    “这几名兄弟,一来本王都还是能放心的,二来他们还没有接到这封赏文书,便就此作罢,不用再提。”冯云山吩咐一声,这五人都在他眼皮子底下,而且都是对自己忠心耿耿,他毫不在意。他担心的还是带兵的讨虏军将领,特别是外出征战之人。

    刘胜邦接着说道:“圣王,东王封赏其他人的事情,曾钊扬并不知情。只是黄维江和傅学贤在操办。而根据傅学贤的交代,谢享才谢兄弟列了个名单,还请圣王过目。”

    后面的谢享才上前,将手中的名单呈给冯云山。

    第一批名字,便是林凤祥、李开芳、陈玉成、梁立泰、罗大纲、罗琼树、苏三娘、谭绍光八人,都是甲等师的师长。

    第二批名字,却有白晖怀、周胜富、林启荣、何贱苟、何禄、林始发、谭体元、李春发八人。不过,还只是驻守广州城的一名基层团长傅大江等几名普通廣西老兄弟,却没有在列。看来,这杨秀清是顶上了师长级别的将领和官员了。其他的,还没看上。

    第三批,却是一应旅长,除了一干廣西老兄弟外,还有王大才、黄中环、陈水太、郑元伯、张拔山、李石保、陈义和等天地会中人也都包含在内。

    冯云山觉得,这东王真够狠的,几乎是想将自己手下的原来廣西老兄弟们全部撬走啊,甚至连在湘南招收的天地会首领何贱苟、何禄、王大才等人都发布了诏令,可以说,只要是旅长以上的将领,除了像谢享用才、曾观澜这样的铁杆亲信,其余的全部在名单上。

    “这份名单,除了你们看过,还有哪些人知道?”冯云山问道。

    “只有我们几个知道,一问出来写好,便立即赶来向您禀报了!”刘胜邦回答。

    “行,这份名单要严格保密,决不能泄漏出去!这样,为了万无一失,从今天起,你们几个都时刻在一起,寸步不离。”冯云山谨慎地说道:“傅学贤他们也要严加看守,禁止任何人接近。”这样的要求,虽然有些过份,但冯云山也必须这样做,尽管他也非常相信这帮手下不会背叛自己,但必要的防人之心,还是要有。

    “关于太平天国来使者的消息,也不要泄漏半点出去!”冯云山又对范汝增嘱咐一声。“本王倒要看看,这些接到封赏的兄弟们,到底是应对的!”当然,这句话是冯云山的内心想法,嘴上是不会说出来的。

    在场的几人,都是冯云山的亲信,自然不会投降天国,但这名单上的,冯云山心中没底。他只能肯定,绝大部分的人是不会背弃自己的。

    但人性都是复杂的,谁又能保证一切?

    封锁消息,看其表现。这也算是一次考验吧。冯云山不希望有人背叛自己,但如果真有人投降杨秀清,充当其内应,冯云山却也不会手软。

    二个时辰后,苏三娘便慌慌张张地来找冯云山,将他拉到王府内院的一个角落,告诉他,有人托王府的女侍送了个东西给她,打开一看,却是一封密信,还有一张天国的圣旨。

    冯云山哈哈一笑,自己的女人怎么可能会背叛自己?便告诉她来龙去脉,害得苏三娘一阵小雨点般的粉拳捶在冯云山背上:“真是个大坏人!你怀疑谁也不能怀疑三娘啊,哼,这个月别想再碰三娘一下!”

    看着苏三娘扭动着水蛇腰出去,冯云山苦笑不得。开夫妻店便会这样,正事和琐事分不清楚。

    半天后,在广州城里的谭绍光、周胜富两人也一前一后地赶来圣王王府。

    “圣王,绍光有一密事要向圣王禀报!”谭绍光行过礼后,神秘兮兮地低声说道。

    周胜富闻言也跟着道:“职下也有要事要禀。”

    冯云山心中早有计较,道:“都是自己兄弟,本王都相信你们,旁听一下也行,你们一个一个说。胜富兄弟先来。”

    周胜富:“禀圣王,东王写了封密信给职下,还有个盖有天王玉玺的圣旨,封赏职下为迎天侯,让职下偷偷前往天京。圣王待职下恩重如山,职下绝无可能背叛圣王,因此特来向圣王坦白,以表明心迹。”

    一旁的谭绍光听到这里,瞪大了眼睛!他指着周胜富,嘴里支支吾吾地道:“圣王!怎么胜富兄长也……绍光也是同样如此!”

    他看了看冯云山,伏地跪道:“绍光对圣王一片忠心,绝无二意,又岂会动心。绍光方才接到一客栈小二送来的密信和圣旨,说是一住店客人托其转交,绍光立刻领兵前去搜查,但已经不见了人影。绍光便立刻赶来面见圣王,一方面是担心引起误会,中了东王的离间之计;另一方面,绍光担心还会东王还会采用同样的手段招揽其他的圣国兄弟,特来报知圣王,早做防范!”

    冯云山笑了。谭绍光在总参谋部锻炼一段时间后,心思果然细腻了很多。

    “行了,本王知道了!你们没让本王失望!先回吧,记住,此事暂时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冯云山叮嘱道。

    第二天,白晖怀、林始发和谭体元又急匆匆地赶来求见圣王,也是禀报同样的事情。

    白晖怀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也是冯云山心腹之人。而林始发和谭体元两人都是冯云山在道州时,从后军的牌尾童子营里挑出,经过充当圣王亲兵、圣军卒长和讨虏军基层营长或副团长,如今刚从黄埔军校中毕业,尚留在军校帮忙准备迎接新生。

    第三天,李春发派人从韶州赶来,禀报圣王,太平天国招揽之事,表明自己心迹。也是,李春发如今身为曲仁煤矿矿长,干得意气风发,自然不会背叛。

    接下来的几天,除了远在济州岛海域的梁立泰外,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陈玉成、罗琼树、林启荣、何贱苟、何禄等人全部派人赶至广州,向冯云山禀报杨秀清招揽他们,同时表态坚决跟从圣王,开创圣国。

    他们也是很谨慎小心,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着的。

    。。。。。。。。。。。。推荐一下《篡秦》。

 第403 章 两个旅长的叛乱

    又过了几天,冯云山正准备松口气:第一批和第二批的这十余个重要的手下,都主动地或亲自或特意派人找自己禀报了情况,表了番忠心。他最重视的这些人起码没问题了。

    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驻守茳西袁州府的乙四旅旅长陈义和、驻守福键邵武府的甲九旅旅长张大光,两人准备率领本旅将士从驻地前往太平天国占领区。其中陈义和以及亲信被范汝增派出紧盯名单上人员的警务部和细作旅当场拿下,而张大光却率领三百余人,以急行军配合攻打浙茳金华府的名义,离开驻守的邵武州和建宁府,进入浙茳处州府境内。

    ……。

    陈义和是桂阳州的天地会首领,当初率领数百人加入圣军,正赶上圣军急速扩张的好机会,没多少功劳便直接被任命为旅帅、师帅,圣军改制成讨虏军后直接变成了乙四旅旅长。

    开始的时候,陈义和还小心谨慎,遵守军中纪律。可慢慢地,地方会首的习惯就出来了,加上身居高位,缺少约束,便想着追求享受起来。

    但讨虏军中规矩众多,即便陈义和是旅长,也无法说一不二。陈义和想找几名女子放纵一下都不能如愿,军中的旅执委、副旅长等制约太多,尤其是那名自恃是廣西老兄弟的旅执委,虽然只是个莽夫,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