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241章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41章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黄文金率领的八千余名太平兵便被击溃,死伤无数,只余二千余人在黄文金的率领下,奋勇冲出,逃至河边。

    而秦日纲等人,也才沿着河边行了数里,这时,却被一队骑兵堵上,却是胜保的二千骑兵,绕道追至这里。

    秦日纲见黄文金等人惨败而归,大惊失色,见又是一队骑兵堵住向东的去路,便一咬牙关,命令朱锡锟率领七千人顶上,拖住清妖,而他则和黄文金等率剩余的北伐军主力一万五千人,顺河往西而行。

    这时,天已经慢慢亮了。

    秦日纲等人未走一里,便突然听到一阵轰隆的马蹄声传来,连大地都震动不已。有大队骑兵在前迎面而来!

    秦日纲面色惨白,想从骑兵手下逃走,太过困难,既然如此,便拼死一战吧!

    秦日纲率领北伐太平军主力,摆好阵势,背靠河水,手持刀矛,等待骑兵的第一次冲锋。

    未多久,果然,几名身披明黄铁盔甲的蒙古将领,令旗一挥,朝秦日纲这边冲来,手中的弓箭搭在弦上,准备跑得近五六十步便来个漂亮的迂回冲锋和齐射。

    二百步!一百步!八十步!

    正当秦日纲想像太平军将士将会死伤惨重,闭上眼睛不想再看的时候,忽然,一阵轰隆隆震耳欲聋却连绵不绝的炮声响起,上百发炮弹从他们的头顶飞过。

    正准备加速的蒙古骑兵,迎面碰上如陨石般的上百发炮弹,顿时血肉模糊,一些战马受惊,半仰着前蹄,却被后面继续往前冲锋的骑兵撞在一起。

    紧接着,又是上百发炮弹袭来,每次都是数百骑兵死伤。蒙古骑兵哪里还顾得上冲锋与骑射,连忙散开,避过河边二里之外。

    僧格林沁和胜保两人也从后面赶来,只见上百艘战船横跨海河江面,船上火炮隆隆不绝于耳,大惊:“长毛贼寇何时有如此厉害水师?”连忙命令众骑兵离河边远点,免得被战船上的火炮所伤。

    而这时,战船后面,又出现上百艘木帆船,铺上舢板,将太平军将士全部接到船上。而僧格林沁和胜保两人,骑着战马,站立在一处高坡上,眼睁睁地看着北伐将士一个个上了船,离了河岸。

    “天意啊!天不亡他们!”胜保苦笑道。

    罗大纲领着船队,接上众人,又赶回大沽口炮台,命令众人将能搬走的中小型火炮全部搬至船上,将搬不动的炮台上的铁炮,全部想办法炸毁或者拆解。而后,又将在炮台缴获的火药分出一部分,让士兵在大沽炮台下面埋设巨量火药,进行爆破,将整个炮台炸得破碎不堪,不让清妖继续使用。

    第二天,胜保和僧格林沁的大军便跟着追了过来,立即进攻大沽炮台,很快便收复。望着逐渐远离入海口的长毛贼兵战船船队,两人郁闷地叹了口气,让到嘴边的北伐长毛贼逃走,不知道皇上会如何降罪下来。

    两人心里一紧,连忙写上:成功收复被贼兵攻打的大沽口炮台,并将长毛贼酋秦日纲等部全线击溃,秦贼生死不知云云。然后各自派快马,立即赶赴京城禀报去了。

    这一回,两人出奇的一致。

    而获救的秦日纲,感觉在做梦一样,原本以为这回定然难以存活,没想到,这南王的水师,从天而降一般,突然从海上出现,奇迹般地将他和其他兄弟们救了下来。

    秦日纲满怀感慨!而黄文金、朱锡锟更是如此!得知救他们的竟然是南王的水师,他们都大吃一惊,不知该做如何想才好。

 第345章 劝降秦日纲(感谢诸神之天下归心打赏)

    坐在宽敞明亮的西洋军舰里,秦日纲有些羡慕地四下看了看,还用手摸了摸火炮甲板层的大炮架,心中暗道等回到天京后,也要找洋人买些这样的西洋军舰来。

    讨虏军水师船队将秦日纲等北伐军将士载上船后,便赶回大沽口炮台,恰好遇到数千骑兵正攻打炮台内的三个主力团讨虏军。不过,炮台地势险要,加上这些满清的骑兵又都是鸟铳和弓箭等,并没有火炮,因此拿炮台毫无办法,反而被居高临下的讨虏军将士用洋枪和鸟枪打死数百人。

    战船一到,才发射一轮炮弹,清军骑兵四散而逃。大沽口炮台的讨虏军轻松撤回战船上,只是一些巨炮和重炮无法运走,讨虏军将这些炸不裂的,便合力推入河中,不让清兵重新使用。

    船队离开大沽口不久,那名参谋便来请秦日纲换乘小船,至旗舰“虎门号”上,说是有老朋友相邀。

    秦日纲见北伐军将士都被安排在运输船上,在这茫茫大海之上,方向都没搞清楚,根本无力反抗,再加上他心中清楚,南王手下不会无故害自己,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来搭救自己这些人了。于是,他便跟随参谋来到这艘西洋军舰上。

    罗大纲出现在船舱门口,看着里面站在船舱边沿一动不动的高大挺拔的身影,旁边围着十余燕王亲兵,他一下便认出了对方正是刚被封为燕王的秦日纲。

    罗大纲原本想直接按照圣王的命令,将秦日纲和北伐太平军们,一起运至目的地便成了。但又压抑不住自己的想法,便来见上一面。

    “秦丞相,大纲这里有礼了!”罗大纲稍行一礼,便大步走上前,十数名亲卫紧紧跟随着罗大纲,一道上前。

    秦日纲转过头来。而他的燕王亲兵也堵在他身前,生怕罗大纲他们对其不利,一名亲兵头领显然是廣西老兄弟,认识罗大纲,还大喝一声:“大胆,罗军帅不得无礼!如今某家大帅已经贵为燕王,还不按天国王爷之礼重新参拜!”

    罗大纲身边的几名亲卫闻言大怒,手按牌刀刀柄之上,一副随时准备拔出模样,同时大声喝道:“笑话!我家师长德高望重,除了圣王,整个圣国就数我家师长功劳最大,用得着给你个什么不知道哪儿来的燕王参拜?不服来比划比划。”

    双方竟然有一言不合,便拔刀血拼的架势。

    罗大纲连忙喝止身边的亲卫,连声向秦日纲道歉:“燕王恕罪!罗某离开天国太久,已经不清楚,原来您已贵升为燕王,恭喜恭喜!”

    秦日纲也让身边的亲兵不要再纠缠,毕竟在人家的船上,主动权都在对方手里。

    “罗兄弟,本王明白,这不能怪你!不知罗兄弟如何知道本王和一干北伐兄弟陷入困境,前来解救?”秦日纲问道。

    “燕王,罗某乃是奉圣王命,前来搭救。圣王却是说,他早接天父谕旨,燕王和北伐将士们有此一劫,因此特命罗某紧急赶来,但路途遥远,加上海上风浪太大,罗某来的却是有些迟了。”

    “啊!?原来是天父显灵,告知南王?”秦日纲画了个十字,嘴唇喃喃而动,估计是在感恩天父皇上帝,接着道:“本王非常感谢南王兄的救命之恩!不知南王现在哪里,可有安排什么时候回天京,也好让本王好好当面拜谢一下?”

    “燕王,我家圣王如今却是在广州,过得挺好,至于回天京,现在还不是时候。罗某此次将燕王请来,却是有些机密要紧的话要跟燕王讲,您看,是不是……”罗大纲示意将身旁的亲卫们支开。

    秦日纲虽觉有些诧异,但还是点点头,转头朝亲兵头领低声吩咐一声。

    罗大纲也将身边的亲卫都支开,独自和秦日纲两人呆在船舱里。

    沉默了一下,罗大纲便直接开口:“燕王,罗某是个粗人,便开门见山地有话直说了。您觉得圣王和天王、东王他们比起来如何?”

    “自然都是英明神武。原本天王东王更胜一筹,如今南王也能获得天父的谕示,加上西王升天,南王便是仅次于天王东王的第三王。”秦日纲回答中规中矩,让罗大纲有些不乐意。

    罗大纲直接盯着秦日纲,定定地看着他,也不说话,让秦日纲心里一阵发毛,不禁讪笑道:“秦某打心底敬佩南王,能率领一批老弱病残的牌尾,发展成今天的模样。旁人很难做到。”

    罗大纲脸色微霁,也不再转弯抹角,径直问道:“燕王,你有没有考虑过,换一个方式推翻清妖,辅助圣王,奉圣王为主?”

    秦日纲脸色一变,惊慌失措得连声音都颤抖了:“什么?你说什么?”

    罗大纲大声道:“罗某想请你考虑下,离开太平天国,率领北伐的兄弟们,加入圣国,侍奉圣王!”

    秦日纲脸上阴晴不定,警惕地看着罗大纲:“你…这是叛出天国?”

    说完,秦日纲有些担心地看了下船舱外的卫士,见罗大纲不为所动,没有要为难他的意思,便安下心来,道:“秦某一直跟随天王与东王,不忍心背叛。还请罗兄弟转告南王,秦某谢谢他的好意。若是罗兄弟不高兴,大可随便处置秦某。”

    罗大纲一听,面色一暗。

    本来,圣王冯云山并没有让他劝降秦日纲,但罗大纲自己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想着若是能劝降秦日纲,将他手下那些身经百战的北伐太平军将士,都加入圣国阵营中,无疑是个极大的助力,能大为加强圣国力量,同时,也能弥补讨虏军中廣西老兄弟不足的问题。于是,他便尝试着劝降一番,没想到,秦日纲还是不大愿意。

    也许秦日纲清楚,他在太平天国已经是燕王,算是跨入顶级高层,但投入圣国,则毫无功劳不可能给他封王,再加上要背负背叛天王东王的恶名,得不偿失吧。

    双方话不投机半句多。

    罗大纲告罪一声,走了出来,直接让人将秦日纲和亲兵们送回原来的运输船中。他自己则哑然失笑,暗道自己有些天真了。当下打定主意,还是按照圣王交代的,参谋部制订的计划行事。

    。。。。。。。。ps:大家新年好,看水浒类小说《大宋好屠夫》,杀猪过大年!

 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纲的野心

    秦日纲呆在一艘由拆下了火炮的大型战船改成的运输船上,心里有些担忧起来。

    自从那天和罗大纲不欢而散之后,罗大纲再没有见过他。就这样一直呆船上,在茫茫海上航行了二天。

    虽然手下将士每日二顿能吃饱,并没有多说什么,但秦日纲却想着,这罗大纲要将自己运至哪里?

    不单是他一个人担心,这天,另一艘船上的黄文金和朱锡锟也坐不住了,特意坐小船到秦日纲这艘大船上来,找他商议。

    最后,秦日纲决定找罗大纲问个清楚,要求他将自己等北伐军将士直接从海上送回天京。

    叫来船上的水手,让他去传话给罗大纲,要求见面商谈。

    二个时辰后,水手回来了,带回罗大纲的答复:罗师长事务繁忙,暂时无暇相见;而船队粮食已经严重不足,有十余艘船被海浪和礁石撞坏,需要修补,马上就要靠岸寻找补给。

    秦日纲闻言,一看船上的余粮,果然只够两三日之用,只好让众人耐着性子再等等,但他心中却更加惊疑不定起来。

    水手传完话后没过多久,果然,秦日纲看见了陆地。这时,秦日纲不清楚这是哪里,他从未出海过,已经完全搞不清楚方向,只是看见太阳从大海上升起。

    又航行了半日,到午时,船队已经接近陆地。

    看来,罗大纲他们准备在这里靠岸,寻找补给。

    但奇怪的是,船队到了陆地边上,却不直接靠岸,而是围着陆地海岸边,又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