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202章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02章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的位置,一处地基牢固之处,伫立起来了。

    没错,这就是宋铁生和克虏伯两人共同主持修建的,仿照普鲁士那边的炼铁炼钢厂式样进行了改进,又完全继承了桂阳正和钢铁厂那边样式,当然其中还包括了冯云山提出的一些现代冶铁工艺,提了一些修改方案。

    首先建立的是一座用来炼铁的高炉。

    这一座高炉,高六丈五尺,高炉容积约120立方米——比正和钢铁厂的那座初级的高炉要大很多,算是大清甚至这个时代最大容量的高炉了!

    要是冯云山在这里,他肯定要说,这要是在后世,国内200立方以下的高炉都必须强制关停,对面的倭国甚至已经在使用5000立方米的高炉了。

    但这个时候的120立方米,已经算很大的高炉了。也幸好矿工多出来很多,从中选出一部分人,再从正和钢铁厂那边调派一部分人过来,凑成上千人的钢铁厂工人,要不然,还真没办法应付这么大的高炉的产量规模。

    这回炼铁工艺段,很多其实还是宋铁生提供的改良方法,毕竟他一直在正和钢铁厂,最为熟悉其中的特点。

    首先他找来了一些高铝粘土,这玩意氧化铝含量高,研磨后加上石灰石煅烧,就是耐火水泥;直接压制成砖,在桂阳那边运来的焦炭的焚烧下,高温烧制成耐火砖。

    其实这要是像正和钢铁厂一样的,使用粘土筑造,再用火焙烧,或者用青砖砌都没很大问题,关键是宋铁生想提高它保温水平。将原本容易散失高温的炉子,换成保温效果好得多的耐火衬里。于是,在高炉内衬中,使用了圣王冯云山提供的这种高级耐火材料。

    而鼓风方面,当宋铁生提出风力不够,人力鼓风或者水力股份都是效果太差的问题。克虏伯很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

    克虏伯使用的是直接从普鲁士拉过来的蒸汽机带动的鼓风机,这个风力非常强劲。单单一台蒸汽机,就完全满足了鼓风要求。并且,随着后面从洋人那边订购的蒸汽机到货,克虏伯完全可以自制大型鼓风机,再连接上蒸汽机的动力便行了。

    空气预热方面,这对于现代钢铁生产中,是极为普遍的。但此时的欧洲,根本还没这方面去想过,还没这方面的思路。当克虏伯第一次听冯云山说起这种方法时,激动、兴奋、期待,总之各种心情都有,如今要真的实施钢铁厂了,反而不知道如何做了。

    幸好,有宋铁生在。他虽然不知道多少深奥的原理,但正和钢铁厂的所有工艺,他都记在心里。因此,在他的帮助下,很快,空气预热便得到解决。并且,与正和钢铁厂不同的是,这里的空气预热因为耐火材料的原因,做得更好。原本只能预热三百度不到的空气,能预热到近四五百度。

    除此之外,庞大的高炉炉身外面,还用扎实的铁架子搭建了支撑点落在地面的独立式检修塔。另用蒸汽机带动铁链条加滑槽、滑车和滑轮组组成了炉顶上料系统,也比正和钢铁厂的改进了许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正和钢铁厂的进料不多,还可以用人工家杠杆的方式将矿料倾倒在炉内,但如今这么大产量的高炉,这种落后的方法无法满足了,于是,新的连续类似皮带传送一样的供料方式被开发了出来。

    其他的,都跟正和炼钢厂差不多。只不过,规模比正和钢铁厂大上了许多。

    宋铁生又从桂阳那边运来上十万斤水泥,用来修建料场和料仓。

    而炼钢这边,原本正和炼钢厂的碱性平炉炼钢工艺已经是如今世界上最好的炼钢方法。产量多,操作简单方便,还可以将钢铁中的有害矿物磷、硫等除掉,提升钢的精度。

    不过,原本正和钢铁厂生产的钢材,估计含碳量是在百分之一以上了,所有硬度虽然强,但塑性和韧性还不够。

    而克虏伯的“罐钢”之所以精良,便是含碳量低,简单说起来,便是纯度高了,但又不是纯度最高的那种到了熟铁的程度,恰好是在中间位置。再加上估计是克虏伯的秘密配方,无意中添加了某些化学元素,恰好凑成了某种合金钢的配成,因此,克虏伯的“罐钢”性能才会如此优良。

    但并不是说,这个“罐钢”方法就是先进的炼钢方法,它这炼钢工艺其实只是较为落后的坩埚炒钢工艺,只不过可能是因为炒得比较精细,将钢铁中的碳含量降了下来,再加上添加的化学物质,炒成了合金钢,这才达到后世那样能造成震惊全世界的克虏伯大炮。

    因此,炼钢工艺克虏伯和宋铁生都没有变动,只是将鼓风设备的动力换成了蒸汽机驱动。

    为了提升平炉的熔炼室内温度,这回宋铁生提前将焦炭生成焦煤气的工段搞了出来。并且进行了改良,通过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风机,通过转动风机叶轮带动焦煤气,提升焦煤气浓度,提高燃烧热值,从而达到提升熔炼室温度的目的。

    按照宋铁生估计,虽然只是提高了一点点煤气浓度,但可以将熔炼室提高到1600度以上。这样一来,脱炭的效果将更加提升。

    按照圣王的交代,宋铁生决定和克虏伯进行试验,准备直接在炼钢阶段便将将炭含量大为降低,然后分出一部分熔化状态的钢水至“铁罐”,再由克虏伯添加他那所谓的秘密配方,便直接可以炼制出克虏伯精钢了。

 第287章 订单到货(上)

    就在宋铁生和克虏伯、李见微三人在忙桌组建南洋钢铁公司第一钢铁厂的时候,冯云山急急忙忙和伍崇曜、曾玉珩、刘胜邦等人赶回广州城。

    原因便是那边传来消息,大批洋人的武装商船和木帆货船到了广州城外的珠江之上,原来是去年南洋公司成立的时候,招标大会上采购的一批订单都集中这个时候到货了。

    冯云山大喜。

    早就盼着订购的商品早点拿到手中,现在终于到货了。

    特别是那些机器,还有蒸汽机和武器,到货后赶紧要用起来。

    原本冯云山早就准备在广州这边兴建各类工厂,但都没有机器设备,只有等待着洋人运货到达。

    如今总算是到货了,冯云山忙赶回广州,都来不及回王府,便同伍崇曜、曾玉珩、刘胜邦,再加上早就前来迎接冯云山的曾观澜、吴如孝、胡大妹、周胜坤等众位王府的部长们,一同赶向十三行外码头。

    见圣王领人赶来,南洋公司的一些管事等连忙迎接上去,告诉伍崇曜,已经有大批粮食到货广州,停靠在十三行码头,其余的大型货船都让那些洋人,在珠江上等候,待圣王到了再处理。

    伍崇曜问清楚情况后,领着众人来到十三行码头。

    一名洋人带着一帮人已经在码头边着急地等待,见到伍崇曜等人过来,连忙上前打招呼:“伍浩官,贵公司去年招标的粮食,本人已经全部发货过来了。是否能现在进行交接?”

    伍崇曜一看,却是英国商人乔治,去年南洋公司在公司成立时,第三项采购粮食的招标便是他中标的。

    “乔治先生,我们的订单是粮食,面粉1000万斤,稻米500万斤。但要求在四至六个月内到货,但好像乔治先生你并没有履行合约,目前已经差不多八个多月了!”

    乔治连忙解释道:“非常遗憾。伍浩官,原本我以为从印度购买粮食运到广州来,只用三四个月就可以了。但没想到,印度那边发生动乱,影响了本人的粮食采购,甚至有一半稻米还是从其他地方凑齐。”

    “乔治先生,不管怎样,都是你违约了。究竟如何处理,恰好我们圣王在,伍某去禀报让圣王来决定如何处理。”伍崇曜不动声色地的说道。

    “圣王殿下也在?”乔治一阵头疼。以他对圣王的了解,这可是个不愿吃亏的厉害人物。

    他连忙寻找,终于在众人簇拥之中,找到了那面沉如水的圣王,连忙谀笑道:“圣王,小本生意人,耽误了圣王的大事,愿意受罚,但求圣王看在我主动认罚的份上,减轻惩罚,我日后一定戴罪立功,圣王需要什么货物,我一定给圣王带来广州。”

    “原本像乔治先生的这种违约行为,南洋公司怎么也得扣除8万两货款。既然乔治先生如此有诚意,本王便从轻处理。”冯云山似乎不在意地笑笑道:“便只扣除乔治先生的货款1万两白银,略施惩戒。以后,还未乔治先生能遵守合约,多多为南洋公司提供优质货物!”

    乔治心里暗惊,圣王这轻轻一动嘴皮,便扣掉了他一万两银子,偏偏还说是给他面子了,若是他再多说什么,只怕就不止一万两了。于是,他只好满脸笑容假装感激地道:“多谢圣王饶恕。我这就让人将那些粮食与伍浩官交接。”

    冯云山点点头,让伍崇曜派南洋公司的管事带领早就准备好的上千名船工和数千讨虏军将士与之交接,验货付款。

    粮食说起来很多,其实冯云山觉得还少了。一千五百万斤,其实也就勉强够七八万人吃个一年而已,这还是省着点吃才行。因为冯云山好像记得在历史上,接下来的几年两广有些地方经常发生蝗灾之类的,严重影响粮食产量,造成上百万人口受灾,无数人饿死。

    手中有些余粮,心中才不会慌。买些粮食作为储备,万一受灾也有粮食可以赈灾。这便是冯云山的想法。

    不过冯云山听说过,前些年,由于英国本土也受旱灾严重,造成粮食严重减产,也造成粮食紧缺,爱尔兰甚至还因此饿死不少人丁。因而,印度的粮食也不是很多,所以,乔治去印度采购粮食也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正因为如此,乔治能运来粮食,说明此人还真算神通广大,有点功劳,冯云山才只罚他一万两白银。

    让上千名船工和数千讨虏军将士从乔治的货船上卸下,运至广州城巡抚衙门旁边的一处原来的官仓内,不过粮食太多,估计起码要一两天以上才能卸完。

    冯云山刚想问问伍崇曜其他到货情况,乔治气吁吁地跑来,道:“圣王,伍浩官,差点忘记了。小人还有圣王的两样订单需要交货!”

    “一是那份蒸汽机的采购订单,一共一百台中大型功率的蒸汽机,并要求提供配套的零配件等,小人和美洲行、丰泰行、史密斯他们三家联合起来,以72万两银子的价格,拿下了这份大订单。因小人鱼史密斯的供货份额最多,如今史密斯又有事耽搁,便委托小人前来结算。”乔治陪着笑脸。

    “史密斯特意交代,圣王曾经答应过给他百分之十的补贴,不知圣王是够还能兑现?”乔治问道,心里却在无比嫉妒,也不知道这个该死的美国人史密斯究竟给了这圣王什么迷魂药,让圣王如此优待。要是自己那些粮食也能得到这么多的补贴,岂不是可以多赚2。8万两了。

    “没问题!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机器类商品,本王都给百分之十的补贴!”不待伍崇曜回答,冯云山直接笑道:“乔治先生,不过以后的蒸汽机等,本王便会不给予如此优惠政策了,因为本王已经买了够多了。倒是粮食类,本王也可以对你实行一成的补贴,不知乔治先生还能否帮忙采购一批粮食?”

    “没问题!但是圣王,你知道的,欧洲最佳也受灾,粮食并没有多少富余,小人还得去新大陆想想办法。所有,具体能运来多少数量,小人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