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20章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0章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氏一族,在道州名声不恶,何氏宗族人员亦众多。因此,对于何氏的祠堂,冯云山特意交代不要损坏。倒是城中的陈立纪,颇有家财,又曾协助清妖知州办团练,正好以此借口,抄没其家资。

    当下黄玉昆大喜,异常热情地询问揭发乡民被欺凌的事情巨细,立即命令数百将士抄没陈家,可怜陈立纪前日还装做亲善太平军,主动捐献了二百余两银子,以为可以躲过一阵子,没想到才两天便遭清算。

    百余将士跟随这些乡民,抄没陈立纪所有家资,遣散其妻妾老幼,押陈立纪全城游街示众。冯云山得知后,也赶来,在城中空地召集乡民,亲自主持开批判大会。让曾受其欺压的乡民大声诉说陈立纪的种种欺男霸女、侵占良田的恶行,一时众人群情激愤,高呼处死陈立纪。

    冯云山见效果达到,便命将士干净利落地将其斩首。又让黄玉昆将陈立纪家中抄没的钱财,取其中的一部分,分发给众苦主,引得城中穷苦百姓感激连连。

    见乡邻百姓如此仇恨朝廷清兵和乡绅,被太平军小恩惠轻易收买,围观一旁的刘长佑不由惨然叹道:“朝纲法纪,皆坏于此类官兵和恶绅败类手中。”同时,他更加为大清朝廷感到担忧。

    他原以为太平军只是一伙跟以往土匪造反没什么两样的流寇,烧杀掳掠只为钱财,未料这伙太平军竟然与其他反贼不同,居然懂得收买人心,尤其是贼酋冯云山,用心深沉,颇知政事,跟其他太平贼酋有很大不同。

    冯云山和曾观澜很快便带刘长佑、江忠濬、江忠淑回云道殿。对于这三人,江忠淑年纪最轻,已有些降意,但冯云山最看重的是刘长佑。昨天发布檄文时,刘长佑见自己名字在檄文上时还欲寻死,但现在仿佛已经接受这个事实,甚至眼中不时闪出一丝期盼。

    原因很简单。昨日刘长佑准备继续寻死时,冯云山在他耳边悄悄说了两句话:

    “子默兄,堂堂大丈夫,一未侍奉尽孝家中老母,二未造福一方黎民百姓,三不能为我大汉光复出力,就此为满清胡妖异族枉死,空留金石老家慈母幼子,世间受难,何忍?”

    “云山几日前已派人至金石老家,不日便可接汝家慈和妻小来道州相聚,盼子默兄知我苦心!”

    当时的刘长佑浑身一颤,不可置信地望着冯云山。

    一方面,他对冯云山有些恐惧。调查他这么详尽,又派人去老家接他家眷,若他不归降,家眷必无幸免,他又是至孝之人。另一方面,冯云山如此一番动作,言语恳切,却也表明对他何等重视,竟让他有遇伯乐错觉,还有些许感动。

    刘长佑心思忐忑,尽管多年修习的儒家理学提醒他,不可背弃朝廷纲常投奔贼匪,但心底深处却时时又有股声音在呐喊:你只是个小拔贡,未食朝廷半分俸禄。为了生你养你的家母,为了刘家香火传承,忍辱负重降了吧。何况,你也是汉人,何必非要给满清做奴才!

    一时间,他满脑各种念头,思虑万千。

    黄玉昆将剩余三百名未曾作甚大恶的清兵俘虏,和在女营关押、早前在全州境内俘虏的四百名清军,全部交与罗大纲,挑选愿归降者,编入后一军中,又增兵力六百多人。剩余一百余人未降,继续关押,每日少许稀饭,又无食盐,身体羸弱无力,苦不堪言,不几日,除病死几人外,余者竟纷纷投降,加入圣军队伍之中。

    梁立泰、苏三娘、黄益芸、何见机等人在道州城外四乡立大旗招兵。有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三篇檄文的传散,加上太平军女营及牌尾街头巷尾村寨圩集四处宣传,道州境内各处乡民和会党皆踊跃加入太平军队伍。

    罗大纲、吴如孝两人原是天地会众,当下找到城中新加入太平军的名叫吴玉的会众,一问得知,道州附近出名的天地会头目名叫何贱苟,道州蒋居人,吴如孝率人赶至州城东南四十余里的蒋居何贱苟家中,却得知他昨日已离开家中,率几十人,前往州城前来投靠太平军。

    吴如孝赶回州城时,罗大纲已经与前来投奔的何贱苟见过面。报请冯云山同意,授何贱苟师帅职,命其四处联络附近天地会旧属,没两天,蒋居、岩头村、癞子山、清塘等地三千余名会众在何贱苟部下何禄的带领下,纷纷来投。

    梁立泰、苏三娘等人又在各圩集布施米粥,宣讲满清兵差的恶行,太平军中皆兄弟姐妹,不愁吃穿人人平等的美好,又兼黄益芸免费帮乡人诊治杂病,何见机现身说法,号召读书人和开明乡绅加入太平圣军。至五月初十,道州附近加入太平圣军的乡民和会众青壮竟达一万二千余人。

    罗大纲这时才发觉,自己有些看不透南王。先是抓住机会与天国主力分兵,尔后直奔道州,仿佛早就知晓道州城内无兵把守,轻易攻占道州城。更发布讨胡檄文,又轻而易举扩编招兵上万。仿佛一切都在他的计算之中,莫非,南王真的有天父提点,预先就知道了这一切?

    不管怎么样,罗大纲兴高采烈地向冯云山禀报,道州太平军将士合计已经达到一万八千余人。继而,又不无担忧地道:“南王,将士众多,统属不清,指挥难免混乱,罗某建议分营设置。还有,人多耗粮亦多,眼下粮食虽看似充足,但日耗巨大,还盼南王早日谋划。”

    “大纲兄弟不愧我圣军中统兵多年的大将,能一下察觉这两点隐忧,提醒云山!云山这两天仔细考虑,决定对我太平将士进行整编,还望大纲兄弟能全力助我!”冯云山很是欣慰。

    “属下必定竭尽所能,助南王开创太平盛世!”

 第二十三章 圣军整编(上)

    第二十三章圣军整编(上)

    农历五月初五中午,冯云山召集众人,正式宣布:从即日起,对拜上帝教进行改组,日常称之为圣教,废除自己太平天国南王称号,改封太平圣王,日后太平军一律改称为太平圣军。他宣称,圣教所拜天父皇上帝,乃是华夏上古天帝,昊天上帝,圣教教众可简称之为天帝。

    昊天上帝是华夏自古以来的至高天神,历代皇帝祭天,都是在祭祀昊天上帝。昊天上帝全称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由于称号太长,不便百姓记在心中,所以,自宋以来,民间百姓开始称呼昊天上帝全称的最后四个字,“玉皇上帝”,简称玉帝!

    说到这,见众人都是满脸钦佩地望着他,冯云山知道自己已经糊弄住了众人。这不奇怪,原本,他冯云山就是整个太平天国中读书最多,最有学识的一个。

    原本,天国早期,他冯云山就是整个拜上帝教的灵魂人物,教中的教义、教规都是他制订和解说的,现在,只不过是他重新解说一次而已!

    拜上帝教,表面上说是洪秀全创造,实际上说到底,是他冯云山一手打造并发展起来。只不过当初刚开始传教,为了让人相信,便找个不在gx的洪秀全,当做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名义上的教主,加以神化。

    如今,自己要重掌教权,就必须从去洪秀全化,逐渐消除他的影响,让自己成为上帝的代言人。

    幸好,圣教是自己一手创建,身边这些教众也基本上是自己亲手传教,自己的亲信,怎么解释教义,怎么修订教义,都是自己说了算。

    原本,拜一个从未有人听说过的、西方传来的天父皇上帝,大家心里还有些不解,只不过,当成一个脱离现实困境的一个救命稻草,有点虚无缥缈。

    但是这个上帝,就是昊天上帝,或者是玉帝,就不同了。

    大家都开始觉着,上帝也不是那么遥远,其实一直就是注视着我们华夏这片土地,一直就在众人身边。

    如今,冯云山将圣教所拜的上帝,明确为华夏自古以来就有的玉皇上帝,抛弃了以前的西方来的上帝,修正为地道的本土耳闻能详的玉皇大帝,其实就是将以前的拜上帝教给淡化,认为拜西方上帝是种错误,如今才回归正途。如此一来,便将圣教与洪秀全他们的拜上帝教彻底区别开来。

    见众人的表情,知道大多数人还是认可自己的解释。冯云山还算满意,他又接着告诉众人,自己在全州城外遇袭时,蒙昊天上帝垂青,御赐圣神风,成为圣体,灵魂不灭,是故为圣王。

    加上前夜,天帝突然下谕旨给他,云:天国乃是天堂才有,乃天帝亲建,宇宙唯一,人间不许也不能再建立天国。又提点他,让他整编太平圣军,重组圣教和太平圣国,开创人间盛世,将来就可带领一帮圣国子民,去往天国参拜天帝。

    这话一说出来,林凤祥、李开芳、梁立泰、黄玉昆、苏三娘、胡大妹、黄益芸、周胜坤等众人望向冯云山的神情立马变了。渴望、热切的眼神!又带着一丝狂热的敬仰!

    难怪南王,哦,不对,是圣王!难怪圣王遇袭却能平安无恙,难怪圣王能知晓江妖头的埋伏,难怪圣王几次三番收到天帝传谕,原来是因为圣王就是天帝指定在人间,建立圣国的人。既然是天帝指示,我们当然要遵从,辅佐圣王整编太平圣军,重组圣教,建立太平圣国!众人心头同时转过这样的念头,一时间,既振奋,又欢喜。

    其实冯云山之所以要改称圣王,目的就是断绝和天王东王之间的关系。

    南王乃是天王所封,若再用此称号,那就无法将圣教与原来的拜上帝教脱清干系,势必还要屈居天王东王之下,若不受其节制,又势必对冯云山名声有损。不如趁此次将军队整编之际,顺道改换称呼,同时将太平军改为太平圣军,与洪杨两人的太平军既有区别,又未彻底撕破脸面,底下将士亦能接受。这样有助于他彻底掌管这只队伍,不受洪杨两人干扰。而且,满清会以为太平圣军只是太平军的一个分支,注意力,还是会集中在太平军主力身上,这样也会减轻圣军的压力。

    冯云山也是知道,他带出的太平军将士大多都是他原来的老教众,改良教义、换个称呼,不会有人反对;而新入乡民会党,都是生活所迫,反抗清廷,从众心理,才找他这个平台,更不会关心他是否与洪杨的太平天国脱离关系。至于个别暗藏军中的天王、东王等暗探,如今自己势力初成,已不足为虑了。

    作为后世穿越者,冯云山深知,一支军队要想战无不胜,最根本的就是将士,要有奋不顾身不怕死的精神。而太平天国初期,太平军信仰上帝,认为战死也不过是提早上天堂去拜见上帝,故而每战皆不退缩,以至于清军认为“太平贼兵皆吃药,悍不畏死,伤十数处仍不觉痛,拼死不退,不可敌!”

    由此,冯云山准备将套用后世无敌军的方式进行改编,再加上用宗教思想来武装部队。保证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掌控,确立了“圣王指挥圣教,圣教指挥各级军队”的基本原则。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必定不可小视。

    主要通过在“圣军中每卒必须建立圣教小组,维护士兵利益,对一卒将士思想传教。”“官兵人格平等,不准随意打骂兵士”等一套治军方略,来提高冯云山对太平圣军的控制力,加强圣军对士兵的凝聚力,将各级将士紧密团结起来,爆发强大战斗力。

    圣军编制仍旧大部分采用原有太平军编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