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小山传奇 >

第134章

抗日小山传奇-第134章

小说: 抗日小山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一名日军端枪借着地势比他稍高的便利向他刺来,莽汉拿枪一拨,日军的枪便歪到爪哇国去了,那日军只喊了一句力气好大然后就被莽汉挺身一枪将他穿透了。

    又一名日军持枪向他扑来,他听到了同伴临死前的呼喊,于是他这一扑借着地势便用上了全力,人到风到,声势骇人!

    那莽汉虽莽却有战斗本能,将枪一格一引,那日军由于前冲太猛,那枪就滑掠过莽汉的身畔,而自己的人已经奔莽汉贴了过来。

    这时就见莽汉倒持枪托就平砸了过去,于是敌人脑浆迸射!

    人说好虎架不住群狼,那是指一只虎,而现在却是三只虎,更何况后面跟着那也是一群狼,冲上阵地的日军很快就被这只生力军扫荡殆尽了!

    这时憨子他们的机枪声适时响了起来,刚靠到岸边还未来得及上岸的日军象下饺子样扑通扑通地栽到水里,吓得那船上的活着的鬼子划船就往回跑。

    更令人振奋地是此时就听“通~咝”一声响,从中国阵地后方一枚掷弹呼啸而去,正砸在那浮桥的边缘,爆炸声中,几名日军被掀入水中,木船的碎片横飞而去,吓得其余搭桥的日军扭头就向回跑。

    中方防御阵地上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甚至那突突的机关枪声都未能压住!

    沈冲回头冲后方一挑大姆指:“胖子好样的,没枉我那顿拳脚!”

    但这时霍小山的喊声却响了起来:“都臭美什么?快拿锹挖坑!”

    霍小山的这句话效力是如此之大!

    由于刚才拼刺刀包括霍小山在内已经有十多名士兵冲出了防御阵地,现在听了霍小山话集体打个激凌往回就跑。

    后面的没能听清霍小山说话的士兵搞不清什么情况的忙问“咋了咋了?头儿说啥了”。

    往回跑的士兵就边跑边说“都臭美什么?快挖坑!”

    “哦”才得到命令的士兵也马上转身往回就跑。

    于是,让幸存的桂军士兵们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刚才还嗷嗷叫着往前冲的中央军士兵们现在又全都掉转了屁股嗷嗷叫着往回跑!就好象有日本人拿枪在后面撵他们一样!

    还好,他们并没有跑回镇子,而是和四个从镇子边缘跑出来的人撞到了一起,那四个人竟然一人肩上扛了一捆工兵锹!

    于是成捆的锹砸在地上,分锹抢锹,拿到锹的人又往回向防御阵地上跑!那四个人则是把锹扔到地上又撒丫子往镇子方向跑。

    这时候刚才让挖坑的那个人又喊话了:“离阵地三十米挖坑!”

    这回所有人都听清了,估摸了下与阵地的距离,将刚才还视若性命的枪枝往旁边一扔,抡起膀子就挖起坑来,一时之间尘土飞扬好不热闹!

    这四个送锹的人是刚才神炮炸浮桥的郑由俭派出来的。

    他是在挖坑这件事上唯一一个能跟上霍小山思路的人,见掷弹命中竟然没有“啧啧我郑胖子这炮打得这个准哪”就告诉身边那四个人“快送锹!”然后和其余三个人拿着掷弹筒和最后两枚掷弹转移阵地去了。

    霍小山让士兵挖坑那是有在南京保卫战中守阵地防重炮的经验,在每次训练中都会强调防御工事的重要性。

    郑由俭能想到那纯粹是因为怕死而产生的敏感,出发时霍小山交待他多带工兵锹必须人手一把时他就想到了。

    所有中央军的人都在拼命的挖坑,头不抬眼不睁一锹接一锹,有的不小心把土都扬到了战友的脑袋上,被扬者竟然丝毫不理,仍是埋头戳土就是一个挖!

    这个场景给当时正往下撤的桂兵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致后来他们评价霍小山这支部队时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这是我见过的最能打的部队“,第二句“这是我见过的最能挖坑的部队”。

    别小看霍小山当时灵机一动的一句“离阵地三十米挖坑”,这句话对保存他这点人的实力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桂军没有与日军匹敌的炮火,日军炮兵阵地根本就不用转移,对防御阵地早就调整好了射击诸元,说打炮根本就是装上炮弹就放,所以日军的炮弹很准确地就能砸在防守阵地一线上。

    正因为日军弹着点打的准,挖坑的地方往后三十米就避免了被炮弹直接砸中,单兵掩体就算未挖到预定标准但已是个足以把自己藏到地面下的坑了,也就避开了气浪的冲击与四处乱飞的弹片。

    而在日军炮火进行延伸射击时,重点打击区域又是距离河面三四百米的地方,那里一般中国军队都会配备重机枪等远程火力,所以在阵地后几十米的地方炮火密度并不高,甚至有时只是一带而过。

    在这里挖坑躲避敌人的重炮而又能迅速冲上防御阵地已经是目前情况下霍小山所能做到二者兼顾的唯一选择了。

    但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日军坐船渡河时我方没有火力阻击。

    一回放日军两条船过来,霍小山并不害怕,因为日军只要上岸,重炮就会停止射击,己方完全能与之周旋。

    但如日军过河船人多了,那么己方阵地就会面对强大压力了。

    所以霍小山在与敌人白刃战前就已命令粪球子带着另外一个人拿着旗子找到一个隐蔽能看到河面的地方去当观察哨。

    又命令郑由俭,带上一个班的人拿着他那两具掷弹筒和剩下的最后三枚掷弹去找一个既能看到粪球子旗语又能看到河面前来的地方,作为防止日军多只木船过河的疑兵。

    没成想郑由俭这一炮打的还真准,竟然炸到了日军的浮桥,这样日军认定中国军队也有掷弹筒就不敢肆无忌惮放很多船过河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九四章 霍小山的打算

    就在单兵掩体还未达到要求也只能算个坑的时候,日军的重炮就呼啸而至了,原本就被炸得支离破碎的阵地又一次经受了炮火的洗礼。

    然后是炮火延伸,灼人的气浪从头顶呼啸而过,溅落的碎石打得钢盔铮铮作响,好在这一刻时间很短,炮火就已打向纵深了。

    日军打向纵深的炮火密度很高,霍小山明白这就是郑由俭那一炮的作用了。

    日军发现中国军队竟然也有掷弹筒!

    这个对他们渡河的船威胁可太大了,一发掷弹炸不死几个鬼子却能炸坏一条船!

    船坏了不要紧,那船上的人大冬天的到池河里游泳吗?

    但日军哪知道中方军队手里只有三枚掷弹炸却又已用了一枚。

    而此时,手头只剩下两枚了郑由俭竟然不怕死了!

    他也不顾日军的纵深炮火正撅着屁股趴在一块石头后,伸着大拇指向河对岸驶来的四只木船测距呢!

    要问为什么郑胖子不怕日军重炮的轰击又能看到河面的情况?

    那是因为他转移阵地后的位置并不在镇子边缘的房屋等制高点上了,而是向前提了几十米,他在保命上的看法竟与霍小山惊奇的一致!

    霍小山赌的是日军把阵地当成炮击重点。

    郑由俭赌的是日军炮火延伸的重点是距河面三百米左右的房屋等制高点那里。

    敢情他俩不约而同地一个向后一个提前,都把隐身地选在了日军炮火相对稀薄的区域上,前者是日军的炮弹没够着,后者是日军的炮弹打过头了!!

    这正是郑胖子哪管屁股后面炮火硝烟,我自安然如山!

    就在日军炮火打向纵深的刹那,霍小山已经从单兵坑内越出,大喝一声:“快进阵地!”

    于是,散兵坑里爬出被炸得象灰猴子一样的他的士兵,一个个端着枪,嗷嗷叫着就往前面那已成废墟般的阵里冲。

    进入阵地一看,日军的船果然已经靠岸了,共三只船,日军士兵正端着枪哈着腰向阵地上冲来。

    而远处的河面上有一只残破的木船正向下游漂去,显然那是被我方唯一的炮火击中了,正有落水的日军往河对岸的缓坡上爬呢。

    霍小山不知道郑由俭用了一发还是两发掷弹打坏了那只船,但无论如何,这也是绝对划得来的买卖!

    这船打得可太不容易了,要知道那船可是运动的,涉及到一个提前量的问题,胆小怕死的郑由俭在打炮上如此有天赋这还真是个意外之喜啊!

    “机枪不要开火,盯准日军机枪,步枪自由射击!”霍小山下令。

    日军正在一步步逼近,日军的四挺歪把子疯狂地扫射着,给中方军队的射击间隙很有限,于是中方的射击就变得稀疏起来,给人的感觉那就是中方已被炮火轰得缺乏反击之力如同强弩之末一般。

    八十米七十米六十米,马上就要进入冲锋的距离了。

    就在日军指挥官扬起指挥刀,所有日军士兵全都直起腰来马上要前冲的刹那,霍小山大喝一声:“开火!”

    爆豆般的枪声响了起来,刚直起腰来的日军仿佛被一股飓风吹折的蒿草齐刷刷地栽倒下去,四挺歪把子同时也哑了,因为他们遭遇到了中方的人盯人,那个举刀的日军少佐也倒了,因为他是被霍小山用中正式瞄着的。

    这一刻日军死者已去,活着的人都呆滞了!

    中方军队怎么还会有如此强的火力?!

    过了一会,醒过腔来的日军的掷弹才咝咝而至,但中方所有的机枪都已转移了,只是枉自掀起一片尘埃瓦砾。

    霍小山这次反击组织的如此出色,他的士兵们又是如此的令行禁止,取得的战果也是惊人的!

    过河的日军竟已无力再组织起进攻了,中方士兵看到这批日军的残余部分已经掉过头向河边撤去。

    “机枪加大火力,一定撵他们过河!”

    “所有步枪瞄准河边的那个山包,有发现露头观察的必须打掉,发现从山包后撤退的的鬼子必须打掉!不能让鬼子的掷弹筒回去!”霍小山连下了两个命令。

    他猜郑由俭已经不大可能有掷弹了,这种东西用处很大,自己又不能造,就只能从日军的手里抢,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在观察日军的掷弹筒藏在哪里。

    本质就是一种轻型迫击炮的掷弹筒,其自身有效射程并不远,三百米左右,甚至还没有步枪打的远。

    但它的优势是曲射且杀伤力强,所以掷弹手总是藏在隐蔽物的后面,通过观察测距后调整诸元再发射,这样对方就是明知道掷弹筒就在那里,由于隐蔽物的阻碍枪械根本就打不着。

    知道了上面这些知识,鉴于河岸到防守阵地这一段开阔地相对平坦,可供掷弹筒藏身的隐蔽物也就那么数得过来的几个,从而推断出过河日军将掷弹筒架在哪里并非很难的事情。

    霍小山正是判断那个山包后藏着日军的掷弹筒,所以霍小山让步枪盯紧那个山丘的目的有两个。

    一个是不让日军冒头测距,用掷弹筒给撤退的日军做掩护,一个是他想如果击毙了操作掷弹筒的鬼子看看半夜能否偷偷把那里的掷弹弄回来,这样神炮郑胖子就有用的了

    果不其然,由于霍小山他们机枪的火力很猛,残余日军在缺少掩体的开阔地里终于承受不住中方火力全开的压力,开始向河边撤退了。

    所有步枪手都紧盯着那个山包,但一百多米的距离想要发现捕获一个只露出脑袋的观察哨并不容易。

    就在这时,一声枪响,不知谁先打响了第一枪,此时所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