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无赖兵王 >

第651章

三国之无赖兵王-第651章

小说: 三国之无赖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也不可能胜的那么顺利。”

    “还没有胜。”曹操笑道:“子熔说的虽然有道理,却也未免有些托大。”

    “父亲明鉴,孩儿还真的没有托大。”曹铄说道:“虽然如今河北还没有拿下,可袁谭、袁尚相互争斗,只会令内耗增大。官渡、仓亭两场大战,河北已是元气大伤,如果他们兄弟俩同心同德,或许还能阻挡我军北上。可他们却不思大计,只看着眼前利益。用不两年,河北也就姓曹了。”

    “子桓在后面走着。”曹操向曹丕吩咐了一句,随后对曹铄说道:“你跟我过来。”

    曹丕应声停下脚步,曹铄则跟着曹操继续向前。

    “袁本初打算把河北送给你,你知不知道?”曹操向曹铄问道。

    “知道。”曹铄回道:“本打算稍后向父亲禀报,没想到父亲却先提了出来。”

    “你怎么想?”曹操接着问道。

    “缓兵之计,离间之计,借力打力之计。”曹铄说道:“我怎么可能会上当?”

    “你觉着他不是真心?”曹操问道。

    “当然不是真心。”曹铄说道:“河北地界辽阔,不说我目前还没能耐掌管那么大的地方,就算是有,也不该从他手中拿来。”

    “你想要河北?”曹操问道。

    “不想。”曹铄说道:“我只想要青州和辽东。”

    “辽东可是公孙度的家业。”曹操说道:“他没有招惹我们,我们也没必要把辽东拿来。”

    “我觉得很有必要。”曹铄说道:“公孙度当年自封辽东太守,多年不受朝廷节制,等到我们攻破袁家,即使辽东没有从中策应对手,他们必定也会忌惮父亲。一旦曹家转战南方,辽东公孙家就会趁虚而入。依着我看,要么不北上,既然要打,就要把北方一统。”

    “北方一统谈何容易。”曹操说道:“平定河北之后,即使像你说的那样夺下辽东,还有西凉等地没有归于我们曹家。”

    “早晚都要归顺。”曹铄说道:“我只求父亲答应把青州和辽东给我。”

    “你要青州和辽东做什么?”曹操说道:“青州我能理解,可辽东是苦寒之地,与乌桓、匈奴等地相接,那里可不是你投钱就能砸起来的。”

    “我知道。”曹铄脸上的表情陡然凝重,他对曹操说道:“要辽东,正是为了防范异族侵入中原。”

    看了曹铄一眼,曹操没有吭声。

    他的脸色同样难看。

    “父亲还记不记得当初李傕、郭汜祸乱天下的时候?”曹铄问道。

    “那时候你还年幼。”曹操说道:“难不成你还记得?”

    “我怎么会记得。”曹铄说道:“我只是听说过,尤其是最近得了一件东西。”

    从怀里掏出一方丝绢,曹铄说道:“父亲请过目。”

    接过丝绢,曹操看到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娟秀小字。

    浏览了一遍,曹操说道:“这是……”

    “父亲还记不记得蔡邕之女?”曹铄问道。

    “你是说那个嫁给河东卫仲道,后来被卫家赶出来,又被匈奴人掠走的才女?”曹操问道。

    “正是。”曹铄说道:“这是她作的悲愤诗,还有一首胡笳十八拍在我书房。”

    “你是怎么弄到的?”曹操追问了一句。

    “我派人去了河套。”曹铄回道:“是我属下的人从蔡琰那里得来。”

    “蔡邕当年追随董卓而死,他的女儿……”曹操迟疑了一下,向曹铄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我打算把她弄回来。”曹铄说道:“当然是在击破袁家之后。我打算亲自去一趟匈奴,把她接回来。无论蔡邕当年做过什么,他的女儿毕竟是我们中原的才女。中原才女,怎么能沦落到匈奴?”

    “你想要的恐怕不只是这么简单吧?”曹操问道。

    曹铄嘿嘿一笑:“父亲明鉴,我想要的确实不止是这些。”

    “当初汉武何等雄风,也不过是把匈奴人打怕打服。”曹操说道:“明帝时期匈奴见中原百废待兴,再次出兵祸乱。虽然明帝有灭绝匈奴的打算,最终也只是让他们分成南北两部。两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都没能做成的事,难道你能做成?”

    “汉武和汉明雄才大略不假,可他们却没有我无所不用其极。”曹铄回道:“他们是皇帝,要顾及的事情太多,我却没有那些顾忌。”

    “你认为能把匈奴人杀光?”曹操问道。

    “杀光当然不可能。”曹铄说道:“可我却有别的法子让匈奴人从此在中原消失,用不了多少年,世上再没有匈奴人。”

    “你打算怎么做?”曹操疑惑的打量着曹铄。

    他是没想明白,曹铄会用什么法子让匈奴人从此在世上消失。

    “还没到那天,说了也是没用。”曹铄咧嘴一笑:“真的到了讨伐匈奴的那天,等我做到了,父亲自然明白。”

    曹操也知道曹铄,事情没有做,他还不肯轻易说出口。

    点了点头,曹操说道:“我听说你最近招募了一批海贼,不知有没有这件事?”

    “有。”曹铄回道:“助父亲成就大业必须有一支能在海上纵横驰骋的海军,成立海军的事,我已经交给沮授去办。”

    “沮授倒是个能办事的人。”曹操点了点头:“当初他不肯投我,却投了你,也是造化弄人。”

 第1144章 感觉不太对劲

    (全本小说网,HTTPS://。)

    几乎和曹操进入寿春的同时,沮授来到了海西。全本小说网,HTTPS://。m;

    海西隶属于徐州南部。

    内陆虽然在曹铄的掌控下,沿海一带却时常还会被海贼袭扰。

    为了防备海贼,海西地方军和沿海军户这两年几乎是疲于奔命,沿海经济也始终发展不起来。

    曹铄早就想整治海贼,只是曹袁之战当时箭在弦上胜负难料,才把这件事暂时给搁置了。

    仓亭之后,沮授去了沿海。

    他得到的命令是能够招抚就尽量招抚,如果海贼不从,那就动用一切力量,把他们彻底抹掉。

    虽然是海贼,沿岸只要部署大军,他们就没有机会上岸补给。

    再适应风浪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在海上而不登岸。

    只要把他们困死在海上,即使不打,海贼早晚也会消亡。

    沮授在青州招募郭祖倒是省心,可他却犯了个大错,错误的判断了郭祖和管承之间的实力对比。

    本打算用郭祖来要挟管承,却没想到管承的力量远远超出郭祖。

    已经宣誓向曹铄投诚,郭祖麾下的海军起初并不服从约束。

    最近一段时间,沮授一直在约束军纪。

    奖罚分明的体制之下,海贼渐渐也有了些当兵的样子。

    唯一让沮授不放心的就是郭祖。

    这次到海西,他以观摩造船工坊为名,把郭祖也给带在了身边。

    眼看就要到达海西城,还是没有见到造船工坊,郭祖问道:“沮公,说好要去观摩造船工坊,怎么还是没见?”

    “郭将军还觉着战船不够?”沮授问道。

    “当然不够。”郭祖说道:“公子是要建立一支海军,虽然补充了一些兵员,与强大还有着不小的差距,战船自然是越多越好。”

    “公子确实是要建立一支强大海军。”沮授说道:“可是造船需要时间,而且海军的兵器……”

    “兵器怎么了?”郭祖问道。

    “郭将军不觉得海船只是有箭楼远远不够?”沮授又问了一句。

    “沮公的意思是……”郭祖被他问的迷糊了。

    沮授说道:“公子是打算建造可以投石的海船,离岸边很远,投石车也能攻打岸上的目标。”

    虽然常年在海上,郭祖也曾听说过投石车。

    尤其是投效曹铄之后,从新补充到海军中的将士口中,他听说曹铄用过无数新式兵械,在战场上几乎是所向披靡。

    “我虽听说过投石车,却从没见过。”郭祖说道:“还真想见识一下。”

    “有机会的。”沮授微微一笑:“造船工坊虽然还有数十艘战船,却都是为管承准备。郭将军就不用再想了。”

    “只怕管承不肯投效公子。”郭祖说道:“此人性情暴戾,恐怕不是肯屈居人下的。”

    看了郭祖一眼,沮授没再多说。

    “不过既然沮公来了,我觉着还是有些可能。”郭祖说道:“蓬莱土人向来不好与人相处,没想到他们居然肯为沮公做事,还肯宣誓投诚公子。”

    “他们茹毛饮血,到了冬天经常会因为缺少粮食而饿肚子。”沮授说道:“冬天寒冷,饿肚子可不是好受的。我给他们带去了种子,让人传授耕种的法子,又给他们带去了桑麻,让他们懂得怎样织布制衣。他们要的其实很简单,只是没人真正用心去体会他们想要什么罢了。”

    “沮公说的是。”郭祖应道:“也只有沮公能想到这些。”

    “这些可不是我想到的。”沮授说道:“公子时常和我们说,百姓活着,需求其实并不高。只要让他们能吃饱肚子,能住的起房子,能穿的起衣服,男人和女人之间能毫无顾忌的繁衍后代,百姓也就满足了。百姓满足,地方必定长治久安,军中必定不会缺少精壮。他们繁衍的越多,公子管辖的地方就越强盛。”

    “沮公的说法我不是很懂。”郭祖说道:“不过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说着话,他们已经快要到达海西城外。

    县令早就带着一众官员等在那里。

    沮授等人走近,县令带着众人迎了上来。

    行了个大礼,县令说道:“司马刺史令人送来书信,说是沮公要来,我早就做好准备,还请沮公进城。”

    “所有准备都做了?”沮授问道。

    “都做了。”县令说道:“给管承的信也送了去,只是管承不肯来到海西,非要和沮公在海边会面。”

    “他倒是谨慎的很。”沮授笑着说道:“进了海西,他的命就把握在我们手里,在海边见我,如果我们暗中舍下埋伏,他可以立刻退回船上。只要他上了船,我们拿他也就没了法子。”

    “沮公说的是。”县令说道:“我已告知县尉,要他多派人手保护沮公。”

    “海西县有多少驻军?”沮授问道。

    “两百多人。”县令回道:“不过这里军户不少,凑起来应该会有近千人。”

    “管承手下可不止千人。”沮授微微一笑,对县令说道:“凭海西这点兵马还不能把他怎样。我来这里是要和管承商讨投效,而不是要剿灭他们。”

    “话虽这么说,可沮公身边也得有人保护才是。”县令说道:“万一沮公有什么差池,海西全城也担待不起。”

    “我既然敢来,就是有把握。”沮授说道:“县令不必多虑,只要能见到管承,我必定会说服他投效公子。”

    “沮公可能还不了解管承。”陪着沮授进城,县令说道:“管承手下海贼不少,此人性情粗暴,向来是桀骜不驯,恐怕没有那么好说服。”

    “别人说服不了,我借着公子威名,难道还说服不成?”沮授说道:“管承能够聚集这么多海贼,虽然粗暴可他却不傻。只要不傻,他就知道该怎么抉择。”

    “沮公说的是,可……”县令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沮授摆手打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