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无赖兵王 >

第1544章

三国之无赖兵王-第1544章

小说: 三国之无赖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带回一些匈奴勇士,要把他们编入军中。”曹恒对郭嘉说道:“还请丞相劳心。”

    “回到长安,将士们自有人安顿,太子只管放心就是。”郭嘉回了一句,随后对曹恒和曹毅说道:“太子,二皇子,请随我来!”

    郭嘉领着曹恒和曹毅进宫殿,看着他们的背影,赵云向马超问了一句:“陛下这么晚不睡,难道是特意在等着太子和二皇子?”

    “太子与二皇子领军出征,半夜回到长安,就算陛下已经睡了,也会把他们叫过去说话。”马超说道:“这次讨伐去卑,他们两位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陛下叫他们过去,只会是好事,绝对不会是坏事。”

    马超随后对将军们说道:“诸位也是辛苦,既然已经回了城,各自回家歇着,明天一早我们早朝上见。”

    众人纷纷应了,进城之后各自带着贴身卫士回家去了。

    大军则有专人接应领去军营。

    曹恒和曹毅来到皇宫后院,快到曹铄书房的时候,他们发现书房里居然还亮着灯火。

    “父皇怎么这么晚还没睡下?”曹恒向郭嘉问道:“难不成特意在等着我们?”

    “自从太子和二皇子出征,陛下就没怎么睡过囫囵觉。”郭嘉说道:“他每天都要关注着前方战事,做好随时调拨将士前往河套的打算。”

    “看来父亲并不是很信得过我俩。”曹恒笑了一下说道:“其实到了关外,与匈奴人厮杀几场,我就发现他们的优点不少,可是弊端很大。

    “太子觉着匈奴人用兵的弊端是什么?”郭嘉问了一句。

    曹恒回道:“不说军械,只说匈奴人的骑兵。他们虽然是骑在马背上,却也只会一些猛冲猛打的战术。战马没有护甲,而且匈奴人不知为什么,多半不实用马镫。没有这两样,骑兵只能执行探查和迂回的战术,可他们却偏偏要把勇士调到正面。与我军抗衡不敌,他们又会毫不犹豫的撤走,把后背完全暴露在我们面前。匈奴人的战法太简单,这是他们的弊端之一。其二,匈奴虽然号称人人都能上马杀敌,可拼命和职业军人在战场上遇见,平民就只有被屠戮的份。他们却偏偏仗着人多势众,根本不对勇士加以操练。双方厮杀起来,”

    听着曹恒判断匈奴人的弊端,郭嘉点了点头:“太子说的这些,当年陛下征讨匈奴的时候已经发现。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匈奴人还是一成不变。”

    “匈奴人的性情和我们中原人很是不同。”曹恒说道:“他们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往里面钻,即使明知此路不通,还是会继续钻,就好似用他们的脑袋能拱出解决之道似的。相比于他们,我觉着中原人要聪明的多。”

    “那是当然。”郭嘉笑着应了。

    说话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书房门外,郭嘉朝等在门口的邓展和祝奥点了点头。

    邓展转身推开房门走了进去,随即他又退出来对郭嘉说道:“请丞相与太子、二皇子一同入内。”

    太子毕竟不是皇帝,在丞相的面前,多少要收敛一些。

    郭嘉请曹恒和曹毅先走,俩人都是不肯,推让了两下,郭嘉这才先一步走进书房。

    向曹铄躬身一礼,郭嘉说道:“启禀陛下,我把太子和二皇子领来了。”

    曹铄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后目光落在曹恒和曹毅的脸上扫了一圈。

    兄弟俩人向他行个躬身大礼,一同说道:“见过父皇!”

    “大半夜赶回长安,不在城外驻扎一晚,偏偏要在下半夜进城,搅闹的四邻不安。”曹铄脸上没什么表情,对兄弟俩说道:“以后不管多急着回家,只要入了夜,也不要忙着进城。守城门的将士因为你们回来,还要打破宵禁给你们把城门打开。大半夜的,大军在城内行军,百姓也是睡不安稳。以后这种事,还是不要再做。”

    “父亲教训的是。”曹恒回道:“是我急着返回,所以下令将士们连夜回到长安,与二弟是没什么关系。”

    “我跟随皇兄出征,但凡皇兄做了不恰当的决定,我都可以劝阻。”曹毅说道:“皇兄让将士们连夜回城,我不仅没有劝阻,反倒表示赞同,应该与皇兄同罪。”

    “你俩这是做什么?”兄弟俩争着把罪责揽到自己头上,曹铄说道:“我又没说要治你们的罪。把你俩叫过来,是有另一件事要说。”

    曹恒和曹毅都没再吭声,面相曹铄把头低了下去。

    “先前太子曾给我写过一封书信。”曹铄说道:“书信里提起封二皇子为淮南王,我寻思了一些日子,认为也是可行。只不过大魏封王,以后会有一些改变,我先征询你俩的看法,再做出决断。”

    “敢问父皇,大魏封王有什么改变?”从曹铄的话里,隐隐听出大魏这次对封王的改变会有不小的影响,曹恒问了一句。

    “所有封王不过是个封号,领取俸禄。”曹铄说道:“至于封地以及征募兵马的权限,从今往后则是不会再有。”

    “父亲这是要动摇封王的根基。”曹恒吃惊说道:“倘若是这样,只怕那些叔父……”

    “我要是不解决他们,早晚会交给你们去解决。”曹铄说道:“你俩觉着,我这么安排,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把握?”

    “以父皇的威望,解决起来不难。”曹恒说道:“只叔父们心底肯定会不爽快,难免不会给父皇找些不自在。”

 第2404章 派外差就跟你走

    (全本小说网,HTTPS://。)

    曹铄提起要改变给封王的好处,曹恒和曹毅都觉着有些难办。(全本小说网,https://。)

    他们那些叔父,有很多是当年曹丕封的。

    曹丕死了以后,曹铄也就沿袭了他给的封号,并没有多加改变。

    当年曹丕封的王,都是曹家兄弟。

    他们到了地方,各自招募兵马,为巩固曹家倒是也起了一些作用。

    “父皇突然要收回封王的封地,只给一个虚爵。”曹恒对曹铄说道:“诏书一旦颁布,我担心会引起一场不小的动荡。”

    “你担心的和我担心的也是一样。”曹铄说道:“你们那些叔父,手中可是有着不少兵马。他们一旦把兵马聚集起来,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所以我才说这件事不容易办。”曹恒说道:“父皇要不还是找个借口,把叔父们请到长安。他们都在长安城内,然后突然收了他们的兵权,把封王令也给收回来,让他们调动不了兵马。如此一来,岂不是轻而易举?”

    “其实我现在下令让他们交出兵马,他也不敢不给。”曹铄说道:“用你的法子和用我的法子,都是一样会惹来不少麻烦。被他们诟病是避免不了,我也想明白了,要是我担心诟病而把这件事一直悬而不绝的话,等到你登基以后,再想来解决他们,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觉着父皇果真打算这么办的话,至少应该请任城王商议此事。”曹恒说道:“任城王与父皇向来相善,父皇要他做什么,他应该不会不做。”

    “削减他的兵马,你认为他会答应?”曹铄问道。

    “儿臣觉得他一定会答应。”曹恒回道:“任城王虽然擅长领军,也正因如此,他才知道反对父皇收回兵权的后果是什么。只要他肯答应,其他封王也都只能交出兵权。”

    “如今地方封王还没强大到我们收拾不了。”曹铄说道:“我正是考虑到这些,才决定趁着眼下的形势把封王的兵权收回。要是不收回他们的兵权,倘若有一天他们壮大到了难以应对的局面,大魏也将走向与汉室一样的下场。”

    “父皇如今这么做,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曹恒说道:“只是这样一来,封王就再也没有任何意义。儿臣以为,应该至少把食邑留给封王,他们不能再参与地方军务、政务。一旦地方官府有不当之处,他们可以直接向朝廷上书。保留着这些权限,一来封王威胁不到地方。二来,还能帮着朝廷监管各地。”

    “你说的这个法子倒是不错。”曹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一直没言语的曹毅问道:“你觉得怎样?”

    “但凡父皇和皇兄的决断,儿臣都鼎力拥戴。”曹毅回了一句。

    “看他那模样。”曹铄笑着说道:“我和太子谈论收回封王实权,你的脸色就变的难看。说来也难怪,你以后也只是封王,当然不希望我颁布这条诏令。”

    “其实儿臣在想,要是封王不能豢养兵马,可以不可以养一些家中的护军?”曹毅对曹铄说道:“每个封王可以养五百到一千护军。这些兵马每年要上报兵部,由兵部派人审核。要是连护军都不给封王留下,就怕地方官府遇见官员品行恶劣的,总是想着去找封王晦气。倘若是那样,父皇应该每天都会被前来哭诉的封王烦死。”

    “我都不打算让他们去封地。”曹铄说道:“只不过那些地方的赋税,又一半用来养着他们罢了。不去地方,还要护军做什么?”

    “要不这样。”他想了一下,对曹恒和曹铄说道:“每个封王可以养百名卫士。超出此数即为非法。封王身边没有一些人保护确实不行,然而给他们的卫士太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给朝廷找些麻烦。我在的时候还好说,一旦我不在了,你们的这些叔父可都不是好缠的主。”

    “等到父皇不在,各地封王应该也都不在了。”曹恒回道:“其实父皇并不需要担心这些。”

    “我当然担心。”曹铄说道:“我比你们那些叔父可是年长了不少。等到我不在,他们中的一些,甚至还有正值壮年的。要知道,我在的时候,他们什么都不敢做。一旦太子接管了江山,那些人就会想方设法给你捣乱。倚老卖老,可不是好对付的。”

    “父亲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曹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曹铄接着说道:“我打算明天廷议,册封二皇子为淮南王,趁着这个时候,把诏书颁布下去。”

    “孩儿资历尚浅。”听说要册封他为淮南王,曹毅愣了一下,对曹铄说道:“封王一事可以暂缓。”

    “封你为淮南王确实可以暂缓。”曹铄说道:“可我要收回封王的兵权,这件事却是刻不容缓。要不是恰好赶上,封你为王,至少还得三五年以后。”

    曹毅明白,他恰好赶上了曹铄打算收回封王在地方的权力和兵马。

    当初曹恒写的那封书信,应该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书信提起封曹毅魏王,让曹铄想起,他应该在把朝堂交给曹恒之前,为曹恒扫清以后的障碍。

    大汉朝立朝的时候,没有传承大秦的郡县制,恢复了一定的分封制。

    到了武帝时期,封王权利过大,引发动荡,促使武帝平定各路封王,最终才开始削弱封王的权力。

    即便是这样,后来大汉朝封的王侯也是不少。

    “明天一早,你俩来参与廷议。”曹铄向曹恒和曹毅吩咐:“可千万不要迟了,明天廷议,除了为得胜归来的将士们表功,最重要的就是削减封王的权限。”

    “父皇放心。”曹恒和曹毅齐声应道:“儿臣明白!”

    “天色不早,你俩先回去歇着。”曹铄吩咐兄弟俩。

    兄弟俩应道:“儿臣告退!”

    等到兄弟俩走后,曹铄招呼了一声等在门外的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