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84章

灭明-第84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

    “我!”

    ……

    四名工匠先后举起了手,瘦骨嶙峋,皱纹密布,又有些暗黑,士兵们虎口的老茧还要粗糙。

    李自成打量了一眼,从选出一名三十模样的工匠,预备让他做个领头人,“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草民……草民叫刘方!”刘方显然没想到李自成会找自己,一时情急,磕磕巴巴完成了答话,脖子一缩,想要隐藏到众人身后。

    “刘方?流芳百世,这名字好,”李自成哈哈大笑,“想要流芳百世也不难,须要拿出自己的本事,本大人现在交给一项任务。”

    “大人……”刘方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被大人盯了,喜的是大人并没要处罚他的意思,而且似乎还特别信任他,要是自己能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好了,可是现在的匠作坊……哎,他长叹一声,“现在要是制作兵器铠甲,恐怕……恐怕没有足够的人手,而且……而且匠作坊里的生铁,恐怕早锈迹斑斑了……”

    “难道匠作坊没有储存足够的生铁?”李自成皱起眉头,“兵器铠甲,暂时不需要添置,我需要的是农具,旱犁的犁头、犁耳、犁键等,还有铁锹、锄头、镐、二齿,凡是耕地用得着的,我都需要,你们能制作这些吗?”

    “大人,这些农具,制作也不难,关键是生铁,还有匠作坊、人手,怕是难以达到铸造的最低要求,草民等平时也帮着士兵们维修兵器。”刘方说话逐渐利索了,主要还是担心,随着大批工匠的逃亡,现在的匠作坊,几乎要报废了。

    “一会本大人亲自去匠作坊看看,”李自成没想到,匠作坊已是溃烂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像这西宁卫本身,他心长叹一口气,却将目光投向剩余的工匠,“你们又是哪类匠人?”

    “回大人,草民二人乃是烧烤匠!”

    “回大人,草民等三人乃是火器匠人!”

    李自成差点想起后世的烧烤,顿了一会,方才明白,应该是烧制某种物事,便问二人道:“你们会烧制什么?”

    “回大人,草民会烧制陶瓷,士兵餐所用的饭碗、汤盆,瓦罐等,草民都会制作,只是……”

    “只是缺少人手,匠作坊也难以达到制作所需的最低条件,是吗?”李自成摇头叹息,不知道匠作坊到底破烂成什么样。

    “大人……”两人立时惊呆,大人这是失望,还是知道匠作坊如今颓废的样子?

    李自成不再看他二人,而是将目光转向剩余的三人,“你们三人是火器匠人,又有什么手艺?会制作火#枪吗?”

    “大人,”三人头领模样的人,战战兢兢道:“我们只会修修补补,要想制作鸟铳,或是火绳枪,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且,我们的技艺……”

    李自成算是明白了,这些匠人,基本是废了,卫里本身为了节约银子,有意无意忽略他们的存在,除了必需的修缮,基本让他们处于长期待业的状态,而掌握关键技艺的工匠,早已逃亡,也许利用自己高超的手艺,还能混口饭吃,剩余的工匠,卫里本身不待见,加他们没有手艺,自然谈不收益,以致积贫成这种模样。

    看来自己指望他们大规模制作农具的计划,恐怕很难实施了。

    不过,李自成也没放弃,凡事不破不立,也许“破”到极处,正是“立”的最好机会。

    卫里的军官们,拿着饷银却无所事事,正好可以发挥他们的用处,也好检验他们的能力和忠心,卫里这些军官们,像杜有恒、沈道等,指挥打仗未必是好手,但处事应该普通士兵、百姓光溜些,如果合适的话,也算给他们一条出路。

    “沈大人,咱们去匠作坊瞧瞧,究竟是个什么光景。”

    “是,大人请!”沈道躬下身,用手一指,让李自成先行,自己陪在侧后方,听了工匠们的口述,他也估计匠作坊如今太不成样子了,不过也难怪,他都记不清卫里有多长时间没有给匠人们开过酬劳了,没有酬劳,匠人们又没有牧场、耕地等贴补家用,不逃亡只有等死。

    李自成的亲兵,还有这九名匠人,也是跟随在后,数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直奔匠作坊,算起来匠作坊除了成立之初,还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第102章 三天时间

    西宁基本是一次行性建成的军城,除了城门楼等各种装饰乃是后来点缀去的,整座石城一气呵成,以后再无多大改善,因此城内整齐感极强,功能区也是十分明确。全本小说网;HTTPS://。m;

    连接东西、南北城门的两条主干道,将全城分为四个部分,

    军营在西北角,靠近西、北城墙;东北集了几乎全城的市坊,是城内最为繁华所在,别说店铺,是普通的住宅,也是价格昂贵,多是商人们为了照看店铺,才会在此买房安居;卫里的军官们住在西南,这里算得是全城的贵人区,一些广有钱财的商人,为了体面一些,或是拉近与军官们的关系,也在此处购买了房屋。

    东南则是居民区,实则是贫民窟,不但房屋的质量差些,该修缮的没有及时修缮,是道路、环境,也是充斥着脏乱差,若非迫不得已,贵人与富人绝对不愿在此多逗留片刻。

    匠作坊位于东南的贫民窟,靠近东城墙,卫里对它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在匠人们指点下,李自成当先来到匠作坊,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宏大的房屋,不及细辨,感觉至少有十间。

    但仔细一看,李自成倒吸一口凉气,单看房顶,檐下挂着些许茅草,龙须般迎风飘荡,房顶的茅草,早已变得枯黑,宁夏驿站还要陈旧,而且顶的茅草高低不平,时不时出现一个凹陷。

    这样的房子要是不漏雨,老天都是不容,难怪刘方说生铁变成了铁锈。再看下面的土墙,表层土坯松软,像是随时可能脱落,不知道是寒冷的天气霜冻所致,还是当初修建的时候,泥土根本没有压缩。

    李自成心底一凉,要想让匠作坊恢复开工,如果仅仅依靠这几名匠人,简直是痴人说梦,是调动卫里的一切力量,修缮起来,也是极为不易。

    关键不是银子,而是时间。

    “打开门,我们进去看看!”李自成看着锈迹斑斑的铜锁,不知道是否还能打得开。

    “是,大人!”沈道从腰间解下钥匙,看来,他已经接管了匠作坊。

    沈道费了好大的劲,硬是打不开铜锁,换了工匠们去帮忙,也是无可奈何,只得呆呆地立在门首,像个受了委屈的小朋友。

    既然铜锁已经失去了它惯常的作用,那没必要再留着它,李自成向何小米示意,何小米带着亲兵,找来一根贴条,将门的拉环敲了。

    大门“咣当”一声,被士兵们推开了,室内重见天日,一股酸腐臭味扑面而来,站在前面的人顿时捂住口鼻,不住后退。

    待到腐臭味淡了些,李自成抬步朝大门走去,想要入室内看个究竟,何小米几步前,“大人,让属下先进去看看!”不等李自成回应,已是扭开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燃了一根火把,一步步跨进屋内。

    李自成见何小米差不多走了一圈,火把火势不减,知道室内并无“死气”,也放心了,随后进入屋内。

    这件屋子相当庞大,至少抵得百姓的三间茅屋,前门距离后墙,至少有三丈,光线很难从前门照射进来,屋顶又无舷窗,所以屋内显得暗黑,若无火把,至少半间屋子难见光明。

    李自成接过何小米手的火把,在屋内巡视一遍,腐臭味虽然弱了些,但潮湿的霉味还是相当刺鼻,只得临时憋住呼吸,实在忍不住,方才出门大口吸气。

    他发现这是一个木器坊,整个屋子显得空荡荡的,间有数根立柱顶住房梁,在立柱的右侧,是一条沉重、厚实的木工用长凳,长凳还固定着几枚专用的铁件。

    房顶有几根椽子已经明显断裂,难怪屋顶的茅草凹凸不平,从室内向望去,几乎可以看到一丝亮光。

    靠近后墙的地方,堆着数件木工器具,斧头、刨子、锯条等都已经严重锈蚀,何小米捡起锯条,用手一捻,暗红色的粉末礼花似的纷纷飘落,他伸出指,在锯条用力一点,锯条顿时出现一个拇指还粗的不规则洞穴。

    在左侧墙角下,有一堆四五尺长的木料,木料像是从夜露取出似的,表面异常潮湿,李自成用脚踩下外侧孤零零的那根,触脚之处,松软得像马海毛,一踩到底。

    李自成一直沉着脸,待到士兵们将所有的屋子都打开,他一一查验过,屋子大小不一,大的如木器坊,抵得三间农人的茅屋,小的屋子,简直一间还小。

    在铁器坊,李自成还找到一堆生铁,不过这些铁饼、铁条的表面已经严重锈蚀,剥去铁锈,只有间不到一半的可用之材。

    李自成召来铁匠,“这些铁饼、铁条是否可用?

    两名铁匠用手扳去铁锈,仔细查验,又相互对视一眼,终于点头道:“大人,可用是可用,但需要回炉。”

    李自成点点头,沉思良久,方才问沈道:“沈大人,如果初步恢复匠作坊,需要多长时间?”

    “大人,要想让匠作坊恢复运转,整个房顶需要翻新,另外,这些立柱需要更换,属下做了思索,至少需要三个月,”沈道躬身作答,眉头紧锁,眼看着要进入冬季,不知道何时会迎来一场大雪,那时还不得不停工,“大人,如果要修缮土墙,时间恐怕还要久些!”

    “三个月?”李自成也是微锁着眉心,那该是新元之后了,如果赶下雪,又会影响工期,那赶种小麦的计划,会完全泡汤,思索片刻,沉声道:“沈大人,给你三天的时间,务必让匠作坊重新开工。”

    “三天?”沈道顿时苦着脸,带着哭腔道:“大人,无论花多少银子,三天之内都是绝不可能完工!”

    “沈大人,我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给你浪费,先让匠作坊运转起来,至于以后,哪怕是将整个匠作坊推倒重建,也是不再话下,”李自成右手握拳,缓缓伸出食指,“第一天,换下所有的立柱,并且将修缮所需的材料,包括椽子、茅草、房梁等,全部运到匠作坊;第二天,将所有的房顶拆了,并清除掉相关的垃圾;第三天,所有的材料必须送房顶,匠作坊初步翻修完毕,至于打扫各个房间,我再给出一天的时间,满打满算,四天足矣!”

    “大人……”沈道目瞪口呆,细细计量一会,似乎也不是不可能,便道:“大人,这需要大量的人手。”

    “人手不是问题,我让李过、梁成二人停训四天,专门归你调拨,若是有人不听指挥,斩!”李自成说得斩钉截铁,也不管身边的匠人一个个早瞪大了双眼,呆若木鸡,“关键是做好筹划,如何让这么多人不乱,从哪儿可以买到相应的材料,”说道此处,瞄了沈道一眼,“沈大人,不能等、靠、要,立即行动起来才是正道。”

    “大人,属下受教,属下先行告退!”沈道辞别李自成,率先离开了。

    四名铁匠,暂时没有开炉的条件,但也不能闲着,得做好开炉前的一切准备,将炉膛清洗,除去铁饼、铁条的铁锈,准备足够的黑炭等等,真正开炉的时候,人数肯定要增加,但现在只有这四名铁匠,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