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838章

灭明-第838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的缴获也是惊人,仅战马就接近三万匹,还有数不清的刀枪、铠甲……

    可惜,没有俘获一名鞑子。

    这或许是一种遗憾,不过,将来鞑子战败的次数多了,对汉人的心里优势消失,总有投降的时候。

    原本指望留下部分鞑子,给汉清部的人手培训鞑子的语言,没有鞑子降兵,他们只能向汉军旗的人学习满语了。

    当晚,李自成开了马肉宴庆功,也是为回归的汉军旗接风,不仅刘云水、李信,连吴三桂、洪承畴和汉军旗的几位固山额真门,都是酩酊大醉……

    李自成虽然没有宿醉,但酒水也是喝了不少,第二日起床后,感觉还是口干舌燥,连脑子都是昏昏沉沉的。

    亲兵服侍着梳洗过后,又喝了两开茶水,口中的酒气方才淡些。

    吃过早饭,李自成首先召见了洪承畴。

    洪承畴来到李自成的大帐,翻身拜倒于地,“罪人洪承畴,叩见皇上!”

    “免礼平生!”李自成大笑,“洪督是大明的罪人,不是华夏的罪人!”

    洪承畴也是笑,但笑得十分收敛,“皇上……”

    “坐吧!”李自成向对面一指,又让何小米奉上茶水,淡然笑道:“过去的事,咱们就不说了,还是向前看吧!”

    “罪人谢过皇上!”洪承畴落座后,又是拱拱手,不知道是谢座,还是感谢李自成翻过过去的那一页。

    “罪人一说,休要再提!”李自成话锋一转,道:“这么长时间,洪督对鞑子那边应该非常熟悉,今多尔衮新败,我们如何把握这个机会?”

    “这个,要看皇上的意思……”

    李自成笑道:“此话怎讲?”

    “皇上是否要恢复辽东都司?”

    “原来是这个?”李自成淡淡一笑,随即沉声道:“不仅辽东,便是奴儿干都司,也要恢复起来!”

    “小人明白了!”洪承畴目露精光,离座长身一揖,道:“如此小人提出两点建议:其一,趁着多尔衮新败,鞑子军心不稳,皇上兵发义州,重新夺回广宁;其二,沿着边墙向西、北方向渗透,威胁蒙古各部,让蒙古各部逐渐疏远鞑子。”

    李自成这次北伐,只想守住宁远,在关外保留一块土地,暂时维持现状,等到华夏一统之后,那时再腾出手来对付鞑子。

    没想到洪承畴更为激进,主张大军越过锦州,攻克鞑子占据的义州,恢复军事重镇广宁。

    他双目含笑,道:“洪督请道其详!”又向洪承畴摆摆手,让他坐下慢慢说。

    “过了锦州,有两条官道,一条通达医巫闾山以西的义州,然后出边墙;另外一条,经过大凌河堡、广宁卫,直达边墙以内的大小黑山堡,然后也是出边墙。鞑子在义州经营了很久,当时有不少耕种的汉人百姓,但鞑子的军队却是不多,只要一举击溃义州的鞑子,当地的汉人百姓必定回归华夏。”

    李自成微微点头,如果当地没有多少鞑子,就该趁虚而入,将边界推进至边墙。

    “只要天命军占据广宁,切断鞑子鞑子于蒙古各部的联系通道,又有当地百姓生产粮食,便是长期对峙,华夏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自成霎时明白了,不禁笑道:“鞑子与蒙古各部的联络被切断,也就无法直接掌控蒙古各部,而我天命军将士,则以边墙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一步步蚕食蒙古各部,斩断鞑子的臂膀,让鞑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皇上圣明!”

    李自成眯上双目,沉思良久,道:“朕原本打算让洪督回京任职,这样看来,洪督要留在辽东之地了……职务不存在高低,关键在于发挥个人所学。”

    “小人乃待罪之身,蒙皇上不弃……小人愿意接受皇上恩赐的任何职务!”

    “辽宁……辽东安宁!”李自成笑道:“洪督从即日起,担任辽宁省省长一职吧!”

    “辽宁省?”洪承畴一愣,没想到皇上不但不会弃了辽东,还要在辽东立省,这完全是要将辽东变成华夏的熟地。

    “不过,现在的辽东省,只有宁远、锦州两府,”李自成笑道:“其余的府县,只能向鞑子讨要了。”

 第995章 军魂

    李自成原本在宁远整顿军队,但听了洪承畴的话,让他改变了一些想法。全本小说网,HTTPS://。m;

    这么好的机会,如果只想着守住宁远,实在太保守了!

    他立刻召见了刘云水和汉军旗的诸位固山额真,令他们的骑兵迅速北上,刘云水的第一营出医巫闾山以西,目标主要是义州,将战线推进至北面的边墙;汉军旗的骑兵,出医巫闾山以东,北面推进至边墙,于第一营汇合,东面推进至辽河。

    第三营的步兵随后也会北上,先推进至锦州,接应两部骑兵,吴三桂部的辽兵,留下副将杨坤和五千士兵驻守宁远,其余的三万士兵,做为后军,晚一日出发。

    李自成带着亲兵,随着第三营一同北上。

    行至锦州,看着残破的城墙,不禁唏嘘不宜,前年的松锦大战,似乎就发生在眼前。

    洪承畴更是默然无语。

    他实在没想到,华夏国这么快就收复了锦州,如果不是大明灭亡了,这是绝对不敢想像的事,大明在辽东失地千里,啥时收回了故土?

    幸好这次带着汉军旗在前线反水!

    吴三桂部暂时驻扎了锦州,士兵扎好营帐之后,便立即动手修缮城墙,不指望将城墙加高、加厚,只须将残破的地方修缮一番,保证城墙的完整。

    洪承畴也是留在锦州,新的辽宁省,暂时以锦州为首府,做为新任省长,自然以锦州前线为主要活动区域,现在的锦州,最是需要他。

    一直随军的原大明吏部郎中左懋泰,也是留在锦州,出任锦州府知府。

    可能是前年的松锦大战太过惨烈,锦州周围的汉人百姓并不多,不过,听说华夏国取代大明,军队将驻扎锦州,百姓们都是喜出望外,可以看得出,辽地的百姓,内心还是向着华夏的。

    在华夏国,他们是普通的百姓,但在鞑子的满清国,他们属于某个旗贵人的包衣,连人身都是属于主人。

    洪承畴、左懋泰立即着人登记人口,建府立县,并按照华夏的律法给每户百姓重新核发耕地,吏员人手不够,便从军队中借用文书和识字的士兵。

    现在的锦州府,属于地广人稀,土地大大富余,洪承畴没有迁移百姓,而是根据人口集中的程度,将西面的塔山堡立为塔山县,不过,塔山县距离宁远府更近,便由李自成做主,将塔山县划归宁远府,从府中抽调刘泰临出任知县。

    新的锦州府,将随着军队向东北方向发展,洪承畴、左懋泰暂时只能安置锦州城附近的百姓。

    李自成将锦州府完全交给洪承畴和左懋泰,他更关心军事上的发展,前方传回的讯息,证明洪承畴的判断十分正确。

    第一营赶到义州的时候,城内上千鞑子并没有抵抗,而是追随着多尔衮的步伐,沿着官道,从大清堡逃出边墙。

    汉军旗的骑兵,先是占据了广宁,然后扫除了广宁以北的鞑子,与第一营胜利会师于医巫闾山以北的镇靖堡,随后主力沿边墙南下,将残余的鞑子完全驱逐至辽河以东。

    刘云水以正常的心态驱逐了义州的鞑子,天命军打胜仗,原本就是家常便饭,而汉军旗的士兵,则是遇上了久违的胜利,能秋风扫落叶般将鞑子驱逐得干干净净,以前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这些受尽鞑子凌辱的士兵,对鞑子的报复,也是令人心惊,他们不接受战俘,鞑子的散兵游勇,被砍得七零八落之后,都被隔了首级,没有一具全尸。

    天命军的军功里,并没有首级这一项,但汉军旗的士兵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将鞑子的首级割下来,用石灰腌制,然后集中起来向天命军请功。

    鞑子首级与汉人明显不同,至少脑袋上那根长长的猪尾巴,是做不得假的,不存在杀良冒功。

    李自成赶到广宁的时候,汉军旗的骑兵已经将辽河以西清扫一空,还奉上百余颗鞑子的首级。

    广宁城依山背河,实在是军事要地,但鞑子进入广宁之后,将城墙捣毁,恢复起来十分困难。

    李自成沿着原先城墙绕行一周,不觉皱了眉头。

    广宁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但交通算不上便利,甚至不在官道上,如果在广宁开府,实在有些牵强,最多只能立县。

    李自成与洪承畴、左懋泰商量,边墙以南、辽河以西,全部划归锦州府,整个锦州府的版图,初步确定下来。

    义州在锦州向北的那条官道上,人口比较集中,改义州为义县;在锦州东北方向的官道上,原先的大凌河堡,立为凌河县;官道与边墙的交界处,原先有大量的军堡,其中以大黑山与小黑山最为著名,立为黑山县;加上两条官道之间,靠近医巫闾山的广宁县,锦州府暂时下辖四县。

    辽东的战斗暂时告一段落,天命军不仅重创了多了滚,还在保住宁远的基础上,收回了锦州、广宁,实在出乎李自成的意料。

    幸喜之余,他已经在考虑战后的的辽东了,除了废除军堡,开府立县,就是驻军问题。

    最难做出选择的,便是吴三桂与高起潜的四万五千辽兵。

    这些辽兵常年与鞑子作战,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他们当中以当地的辽人为主,如果留在辽东,再合适不过了,将来退役,就在辽宁省落叶归根。

    可是吴三桂与李信,都是名将,一山难容二虎,如果将他们都留在辽东,很可能产生一加一小于二的内耗效应。

    李自成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吴三桂和辽兵分开,辽兵留在新的辽宁省,而吴三桂则将回到京师,另有任命。

    翌日上午,李自成在广宁召开了军事会议,这次会议,是对辽宁省的军事进行新的部署。

    首先是汉军旗的安置。

    汉军旗现在尚有八九千骑兵,经过精简,只留下五千余人,合编为骑兵团,做为第一营第五团,以李国翰为团长。

    其余的士兵,必须强制性退役,解甲为民,安置在锦州附近,轻伤兵无法从事农业生产的,则安置在府县充当衙役、捕快。

    正红旗的固山额真战死,正黄旗固山额真祖泽润、镶黄旗固山额真刘之源、镶红旗固山额真石廷柱,分别出任凌河、义县、广宁知县。

    其次是讨论四万五千辽兵。

    吴三桂离开辽宁,回京另有任命。

    从辽兵中挑选出两万余精锐,合编为师,以杨坤为师长,隶属于第三营,正式编制为第三营第五师。

    这次的宁远之战,缴获鞑子战马接近三万匹,全部交给第五师,第五师为骑兵师。

    山海关的一万士兵,将一分为二,敕封陈永福为果毅将军,领五千士兵镇守山海关;敕封唐通为果毅将军,领五千士兵镇守宁远。

    其余的一万五千辽兵,强制退役,解甲归田,官府发给耕地、农具、耕牛等,军方协助他们建造房屋。

    最后是锦州府的驻军。

    李信的第三营驻扎锦州、广宁和义县,护卫着整个锦州,山海关的陈永福部、宁远的唐通部,都受第三营节制。

    李自成特别叮嘱李信,天命军很快便要南下长江,一统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