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812章

灭明-第812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皱着眉,沉思良久,眉头忽地舒展开来,笑道:“曹公公,据说你在城头上防空炮,可有事实?”

    曹化淳一愣,没想到李自成这么快就知道这件事,忙到:“天命军来到城外,奴才就知道,京师保不住了,何必再造杀戮……”

    李自成绽开笑颜,从心底发出一丝笑意,道:“三位公公能认清大势,情系天命军,朕绝对不会有负你们,现在有一件事需要你们去做,不知你们能否尽心?”

    三人再次叩拜于地,“奴才等遵旨!”

    “你们将失散的宦官全部聚集起来,好生安抚他们,”李自成叹了口气,道:“他们都是苦命人啦,千万不要为难他们!”

    “奴才领命!”三人大喜,皇上连失散的宦官都要安抚,可况自己这些为天命军立过功的人?三人向李自成叩了头,欢天喜地去了,外面明朗的天气,似乎昭示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曹化淳等人一走,李自成立刻传出三道圣旨,暂时没有寻找大明的玉玺,用的还是从西安带来的玉玺。

    第一道圣旨是传给城内各营驻军的。

    京师繁华之地,财帛、女人等,都是边陲之地的士兵们所不曾见过的,天命军在战斗过程中不断扩编,良莠不齐,如果哪些不开眼的士兵在城内造了孽,不但有损天命军的名声,也会寒了百姓的心,如果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将来治理京师,就会人为增加难度。

    他原本想要按照进入开封、武昌时打出的旗号,“杀一人如杀吾父,淫一人如淫吾母”,但想到京师鱼龙混杂,该杀的混蛋还是要杀,便将口号改为“敢有伤害百姓及掠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这道圣旨不仅要迅速在各营传达至士兵,还要让京师的百姓知道,让他们安心正常的生活,必要的时候,还能帮着监督天命军。

    第二道圣旨,是传给第二营李过部,命他着人日夜护卫京营总兵官吴襄的府邸,任何人不得骚扰,违令者杀!

    第三道圣旨是招降辽总兵吴三桂的,这道圣旨有些麻烦,李自成并不知道吴三桂现在何处,便让亲兵将这道圣旨送给牛金星,让他去向兵部尚书张缙彦查问,尽快将这道圣旨送到吴三桂手中。

    三道最紧急的圣旨发送出去,李自成方才小憩片刻,在何小米的服侍下用了午膳。

    亲们将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房子都翻找了一遍,随即向李自成汇报:坤宁宫、昭仁殿都有被杀的尸体;整个紫禁城内,尚有不少宫女,现在已经全部收押,但太监极少,已单独收押;坤宁宫、昭仁殿各有一个受伤甚重的女人,经宫女确认,分别是袁贵妃和长平公主,慈宁宫发现懿妃傅氏、康妃李氏;此外,据宫女们说,城破之时,有两名宫女投水自杀……

    投水自杀,那是自己的信念问题,将来好生安葬便是,李自成立即传令,让太医院尽快救治袁贵妃和长平公主,让亲兵门善待懿妃傅氏、康妃李氏。

    考虑到宫女们的威胁较小,在临时无法一一甄别的情形下,先留下懿妃、康妃原先身边的宫女,继续服侍她们。

    坤宁宫、昭仁殿发现的尸体,甄别身份后,先行入殓,等时机合适时再行安葬。

    至于大批的宫女,还有少量的太监,李自成有些头疼。

    李自成暂时不打算向全国征集太监,宫里原先的这些太监,很难有家人收留,如果强行将他们撵出宫,衣食无着之下,对很多人都是死路一条,如果留下他们,这些熟手倒是可以使用,不过,他们曾经服侍过朱由检,忠心难以保证,须得甄别,或者洗脑,暂时登记下来,可以从事外围的跑腿工作。

    至于大量的宫女,要将她们全部赶出宫,她们恐怕很难找到依靠,再说,在大规模改革宫中规矩之前,暂时还需要宫女服侍着。

    将太监宫女收押起来,谁来给她们送饭?这只是权宜之计,显然行不通!

    李自成思索片刻,让亲兵团长卢阳去传令:明朝已灭,华夏已立,愿意继续在宫中服务的,必须尽心尽力;不愿意留在宫中,家中有依靠的,华夏将发放盘缠,让她们出宫与家人团聚。

    此外,就是发动太监、宫女,在宫中寻找朱由检,只要找到朱由检,无论死活,赏银五百两。

    李自成稳住后宫,便换上长衫,出了承天门,在吏部原址召见了宋献策、牛金星,让宋献策给城内的文武传令,愿意为华夏服务的,将于后日在皇极殿觐见,新朝将甄别使用;而牛金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整编降兵,尤其是三大营。

    宋献策、牛金星的手底下,暂时没什么人手,如果需要,可以从各营调用,将来再归还。

    出了吏部大堂,李自成想起了西安,便让可小米飞鸽传书,让西安的官员尽快来到京师,同时也传令渭南的南居益,让他来京师就职。

    李自成单独拨出第五营,不但接管了火器局等要害部分,还查封了內帑与户部的府库,所有钱粮暂时全部封存。

    不知不觉之间,半日的时间便过去了,李自成回到乾清宫的时候,已经是晚膳的时间,何小米已经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

    朱由检数了数,不觉皱起眉头,道:“小米,这是谁安排的?一百多道菜,朕吃得完吗?这也太浪费了!”

    “回皇上,这是曹化淳说的,”何小米讪讪一笑,道:“曹化淳说,崇祯帝原先就是这样的,皇上自然与普通人不一样!”

    “小米,你敢拿朕与崇祯比?”李自成狠狠瞪了和何小米一眼,道:“皇上也是人,一顿只能吃得下三碗,多了都是浪费,崇祯就是生活太奢华,才将大明弄没了。”

    “臣知罪!”何小米慌忙叩拜于地。

    李自成哈哈大笑,“小米,朕做了皇帝,你的胆子倒是小了不少,”挥手让何小米起身,道:“曹化淳来过吗?”

    “回皇上,曹化淳傍晚来过一趟,没见着皇上,便回去了,”何小米见朱由检没有要责罚的意思,方才开了笑脸,“知道皇上回来,曹化淳或许晚上还会过来。”

    李自成坐在餐桌前,看着百余道膳食,就像入了花丛,一时竟无法选择,只得由近及远,一道道尝试。

    膳食尚未尝尽,便觉得饱了,勉强吃了一个馒头,看着还剩下的大半饭菜,不觉摇头苦笑,菜肴是精致,然而没什么用,完全是浪费,既浪费银子,也浪费人工,难怪皇宫中有那么多太监宫女!

    如果朱由检在宫中节俭一点,至少能保证京师三大营的军饷,也不至于天命军攻到城下,朝廷却无兵可用。

    大明的朝廷,还有崇祯帝朱由检,可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他挥挥手,让何小米收拾碗箸,道:“小米,以后膳食不用这么麻烦,五六道菜肴,荤素搭配,够吃就行,不用讲究这些排场,朱由检讲究排场,只是让宫中的太监、宫女们知道,他天生就高人一等,我们需要这些东西吗?”

    “臣明白,臣遵旨!”

    李自成觉得何小米的话,听起来有些别扭,不过,入了京师,他已经成为真正的皇帝,这样的话语、气氛,他必须逐渐适应。

    现在还早,虽然有些疲劳,但根本睡不着,李自成打算去东暖阁坐坐,朱由检临时仓皇出逃,一定会留下许多书籍、资料,或许对天命军有用,再说,天命军刚刚进入京师,有许多事情要做,他得泡杯茶,将近期要做的事情好好整理一番。

    刚刚入了东暖阁,何小米便跑过来禀报,曹化淳来了。

 第965章 窦美仪

    曹化淳不过是太监,应该没什么大事,但李自成交代他将宫中的太监聚集起来,一来这些太监实在是可怜人,离开皇宫的庇护,很难生存下去,他们毕竟适应了皇宫内的生活;此次,将这些太监放出宫,在没有统一安排的情形下,很可能沦为社会问题。(全本小说网,https://。)

    恰好宫中也需要人手当差,只要他们能效忠华夏,效忠新皇,留下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是最佳的选择,将来如果宫中不需要太监当差,可以统一、集中为他们寻找出路。

    曹化淳在何小米的带领下,进入东暖阁,行了参拜大礼。

    朱由检随意挥挥手,让他起身,道:“让你寻找散乱的宦官,现在怎么样了?”

    “回皇上,奴才等找到了两千余人,现在集中于宫外!”

    为了服务皇帝一人,尽然有两千太监,应该还不止这个数字,战争当中,应该有不少伤亡,据说朱由检曾派了三四千太监上城作战,李自成虽然不喜欢这些太监的存在,暂时还必须用着,“先安置好他们的饮食和住宅,等甄别之后,再让他们入宫!”

    “奴才明白,”曹化淳道:“宦官当中,除了部分已经殉城,大部分都会忠于新朝,奴才会逐次安排他们入宫,”顿了一顿,又道:“他们都是习惯了皇宫的生活,一旦出宫,并没有生活来源,所以,奴才相信,他们一定会忠于皇上。”

    李自成点点头,道:“原先宫内有多少宦官?”

    “据奴才所知,宫内原先有宦官七千余人,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即便让这两千宦官全部入宫,还差着不少……”

    “不需要七千,”李自成断然道:“你先说说这十二监四司八局都是做什么的,朕酌情裁撤一些,绝对不需要七千人。”

    “十二监包括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李自成挥手打断了曹化淳的话,“你一个一个说,朕根据他们的用处,决定是否裁撤,或是减少宦官的数量。”

    曹化淳忙拱手道:“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人,秉笔太监数人,负责替皇帝抄写奏折上内阁的批文,传宣谕旨;总管所有宦官事务;兼顾其他重要官职,如南京守备,或专由司礼兼领,或为司礼外差等。”

    李自成沉思片刻,觉得司礼监暂时不能完全裁撤,至少需要小太监们跑跑腿,向各部传达圣旨,但掌印、秉笔、监管南京的事务可以免了。

    但御马监、尚衣监、都知监、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等,主要是供皇上玩乐,直接裁撤了,八局当中,也只留下太监养老的浣衣句。

    有些监局与兵部等职能部门重叠,而且这二十四司衙门本身就有不少重叠的部分,将合并一处。

    李自成比较感兴趣的,是负责饮食的尚膳监、打扫卫生的直殿监和种植蔬菜的司苑局,它们都得以保留。

    这样大规模的裁撤,肯定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没关系,在使用太监的过程中,再逐步完善,此外,太监的人数大规模减少,吃住等也就减少了消耗,像尚膳监、直殿监的人数,也就相应要减少。

    朱由检临时任命曹化淳为司礼监提督太监,不仅掌管司礼监,也是所有太监的总管;王德化为尚膳监掌印太监;王相尧为直殿监掌印太监;徐高为直殿监掌印太监;王之心为乾清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太监总管。

    太监们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了,朱由检便询问宫女的事。

    曹化淳道:“宫中的宫女,总数不下三千,除了少数宫女在慈宁宫服侍太妃,绝大部分都是……”

    “都是服侍皇上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