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779章

灭明-第779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的边患?”

    “……”

    “蒙古人一直危害汉地,归根到底,是由于他们的大汗尚在,各部落聚集在成吉思汗后裔黄金家族的大汗周围,”李自成朗声道:“如今黄金家族的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已经在西宁附近死亡,林丹汗所属的部众,遵照遗嘱,全部归化为汉人,本都督以这些蒙古人为班底,组建了虎骑兵和狼骑兵……也就是说,蒙古人已经已经正式覆灭,虎骑兵和狼骑兵都是汉人的骑兵!”

    孙传庭思索好一会,方喃喃地道:“如今用虎骑兵去对付宁夏的回回人……”

    “回回人不是汉人,”李自成道:“如果回回人能归化为汉人,改奉天主教,本都督会将虎骑兵撤回关外,不会让他们在汉地肆虐,否则,虎骑兵在宁夏嗜杀,本都督睁只眼闭只眼,反正不是汉人,很难归于华夏的大旗之下!”

    孙传庭打量着李自成,过了好久,脑中似乎理顺了各层关系,方道:“原来大都督早就在谋划关外……或许大都督能得天下,或许大都督得了天下,是华夏之幸,但本督……本督还是不能为天命军效力!”

    “其实,天命军发展至今日,已经拥有甘肃、青海、四川、河南、湖广数省,加上还有一个关外的河西总督府,并不在乎孙大人是否替天命军效力,”李自成笑道:“本都督让孙大人招降士兵,只是不忍看到汉人之间自相残杀,一场完全没有意义的自相残杀!”

    孙传庭低头沉思,李自成的一番话语,信息量实在太大,他要细细琢磨,这些年来,朝廷确实不太了解天命军,尤其是天命军在边陲的所作所为。

    如果李自成说的是事实,或许天命军真的能推翻朝廷也说不定,天命军不像是流寇,更像是割据一方的政权!

    他轻叹一口气,道:“大都督所说的河西总督府,又是怎么回事?”

    “河西总督府在黄河以西,河西走廊的北面,”李自成道:“或许孙大人听说过大汉时代的黑水河!”

    孙传庭奇道:“河西都督府就在黑水河附近?”

    “的确在黑水河附近,不过要比黑水河流域广阔得多,”李自成让何小米给孙传庭松了绑,道:“西达嘉峪关以西,北到戈壁大漠,南面是河西走廊、甘肃省的陇右,东面以贺兰山为界,隔着贺兰山,便是陕西的宁夏军镇!”

    孙传庭并没有拒绝松绑,还在李自成的对面坐下来。

    李自成的一席话,让他刚刚结冰的血液,暗暗沸腾起来,他曾巡抚陕西,对陕西周围的地界,自然烂熟于胸,即便

    没有行军地图,他也能知道河西都督府的大致位置,除了大汉,即便强大如大唐,也未能将这一片区域囊括入中原的版图,而李自成紧紧凭借一隅之地,在人力、财力都远远不足的情形下,却能掌控着这一片游牧民族的土地……

    但愿这一切都是真的!

    孙传庭并不理解这一片区域的战略意义,但李自成能向游牧之地扩张,说明他不是流寇的眼光。

    他碰了碰何小米奉上的茶水,却没有端起来,面上现出一丝尴尬,忙道:“这河西总督府……”

    “河西总督府的土地上,原本没有汉人——即便有汉人,也早已游牧化了,”李自成道:“但河西总督府的百姓,无论原本如何,现在都已归化为汉民,本都督从汉地调拨了官员,帮助当地的百姓学会耕种,变游牧为耕种、畜牧的生活方式,”轻叹一声,又道:“可惜时间太短了,如果本都督有时间和财力移去部分汉民,必会事半功倍,到时候,此处将成为真正的汉地,甘肃的北面,再也不会有游牧民族作乱了!”

    孙传庭的双目中,早已是精光闪动,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李自成装着没看到,淡淡笑道:“孙大人读书之人,应该熟读典籍、史书,本都督冒昧问一下,大明最大的敌人,究竟是谁?”

    “大明的敌人?”孙传庭心道,大明最大的敌人,就是你们这些流寇,一点点将北方数省掏空了,朝廷不但没了赋税,还要花银子招募大量的士兵!看到李自成淡淡的笑意,心中一动,忙道:“难道是蒙古人?”

    “自大明立国以来,蒙古人一直是大明北方的边患,即便有了万里边墙,北方的百姓也没少遭受蒙古人的入侵,不过,”李自成沉吟片刻,道:“随着蒙古人的没落,大明的国患,已经不是蒙古人,而是辽东关外的鞑子!”

    “鞑子?”

    “对,鞑子!”李自成断然道:“朝廷如果击败天命军,本都督或许身死家灭,大明得以延续;亦或本都督侥幸推翻了大明,建立新的王朝,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无非是朝代是否更替而已,但辽东的鞑子,却是对我汉地虎视眈眈,难道他们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鞑子不是在关外吗?有山海关天险……”

    “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关隘,”李自成摇着脑袋道:“鞑子已经五次破关肆虐京师,稍有不慎,京师一失,朝廷将何以面对?如果鞑子有汉人的智慧,从南向北攻打山海关……”

    “从南面攻打山海关?”孙传庭也是吃了一惊,是呀,鞑子已经进入京师的城墙下了,完全有可能从南面攻打山海关,山海关城的建立,主要就是为了为了对付北面的敌人,所以北面的地势落差甚大,而南面是为山海关提供兵员和粮草补给的通道,关墙与外面的地形落差很小,如果鞑子从南面攻打山海关,后果不堪设想!

    “幸好鞑子每一次破关,只是为了劫掠,”李自成面色十分凝重,道:“到目前为止,关外只剩下一座宁远孤城,鞑子几乎侵占整个辽东,辽东都司的土地上,数百万汉民,上亿亩良田,都为鞑子所用,此消彼长,山海关、京师被鞑子攻破,应该不会是太遥远的事!”

    (本章完)

 第926章 无解的难题

    李自成的话,虽然耸人听闻,但不是没有道理,孙传庭的心中,霎时变得沉重起来,是呀,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池、关隘,无非是时间长短而已,就像这潼关,迟早会被天命军突破!

    朝廷怎么办?真要朝代更替了吗?

    即便没有天命军,朝廷能挡得住辽东的鞑子?似乎这些年的战斗,鞑子一步步逼近山海关,朝廷文武都是束手无策。(全本小说网,https://。)

    山海关终究是人为的关隘,不可能永远挡住鞑子的步伐,况且鞑子完全可能绕过山海关,从大同、宣府等地破边墙而入关……

    孙传庭的血液,一点点冷却下来。

    脑子冷静了片刻,想到李自成可能有了对付鞑子的法子,他不是灭了蒙古人的最后一任大汗吗?“大都督既然将鞑子看做最重要的外敌,可有守卫山海关的法子?”

    “虎骑兵和狼骑兵!”李自成淡笑道:“无论用什么法子击败鞑子,最终消灭鞑子的,必须是骑兵,只有骑兵才能彻底将鞑子的骑兵歼灭!”

    孙传庭心中一阵悸动,李自成这番话,似乎很是狂妄,却也很有道理,朝廷为了对付鞑子的骑兵,就是不惜重金打造了数千“关宁铁骑”!

    原来李自成早就不声不响组建了虎骑兵和狼骑兵,这些骑兵并没有出现在关内的战场上,就像李自成所说,应该是为了对付鞑子的骑兵而组建的。

    李自成利用蒙古人和他们优良的战马,不但组建了更强的骑兵,也省却了大把的银子!

    难道代表中原、代表华夏实力的,不是大明朝廷,而是李自成的天命军?

    在鞑子的骑兵面前,朝廷的军队根本不敢出战,崇祯十一年,鞑子的十万大军破关,直逼京师城下,他亲率陕西的勤王大军,亲眼看到朝廷的各路勤王大军是如何避战的,然后用百姓的人头向朝廷报功……

    鞑子是朝廷的大患,如果自己帮着歼灭鞑子,似乎也没有背板朝廷……至少为华夏族立了功……

    李自成见孙传庭目光闪烁,知道他已经不再像原先那般抗拒天命军了,遂淡淡笑道:“孙大人是忠义之士,自然不会背叛朝廷,让孙大人替天命军效力,掉头对付朝廷……”

    “……”

    “其实,早些推翻朝廷,或许不是坏事,至少可以结束战乱,”李自成悠悠地道:“与朝廷对峙,本都督倒是不担心,本都督担心的是,天命军与朝廷进行拉锯战,让关外的鞑子捡了便宜,一旦突破山海关,鞑子的骑兵,在河北平原上,很难有对手!”

    “大都督,”孙传庭小心地道:“大都督既然深明民族大义,为何不肯接受朝廷的招抚?这样也可集中力量,对付关外的鞑子?”

    李自成哈哈大笑,似乎从未听说过如此好听的笑话,孙传庭的话,与他今日的总体心思,确实格格不入,接受朝廷的招抚,将自己的生命交给朝廷?任由朝廷这帮酸儒继续祸害华夏?

    在孙传庭目瞪口呆之时,李自成幽幽地吐出八个字:“嗟

    尔大明,气数已尽!”

    孙传庭默然不语,或许李自成说得对,大明真的气数已尽。

    无论面对关外的鞑子,还是面对国内的流寇,官兵都是节节败退,似乎天命军从来没有大败于官兵,否则李自成也不会如此张狂……

    只说眼前,天命军只要攻破潼关,整个陕西都会变天,天命军的地盘,又会增加一省,以这般的速度,朝廷恐怕撑不了三年……

    李自成见孙传庭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遂笑道:“孙大人应该明白,关外的鞑子与关内的流寇,朝廷一个都解决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灭亡!”

    果然如此,李自成心中跟明镜似的!

    孙传庭被说破了心思,呆了一呆,拱手道:“大都督请道其详!”

    “先说说关外的鞑子,”李自成道:“自从努尔哈赤在建州兴起,萨尔浒、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广宁,还有最近的锦州,哪一块土地,不是大明的耻辱?如今关外,只剩下一座宁远城,试问孙大人,朝廷可有实力,或者计划,收复这些故土?”

    “……”

    “没有,大明没有夺回辽东的实力,朝廷众臣几乎忘记了辽东的存在,只有吴山桂坚守着宁远孤城,”李自成虽然平心静气,但心中却是非常压抑,“文臣只会在朝堂内斗,武将醉生梦死,这样的朝廷,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吗?大明不是气数已尽,又是什么?”

    孙传庭思索片刻,道:“大都督再说说流贼的事……”想到天命军也被朝廷称做“流贼”,后半句却没有说出来。

    李自成不以为意,大明朝廷无法在战场上打败天命军,便从称呼上贬低天命军,倒也情有可原。

    “流贼的烽火,起于陕西,如今已经遍布十余省,朝廷剿贼十余载,总督、督师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流贼的实力,却是越来越强,地盘越来越大,朝廷不但不能治本,连治标都做不到!”

    孙传庭心中明白,李自成的话语虽然不中听,但叙述的却是事实,便道:“依大都督看,除了‘剿’与‘抚’之法,还会有什么法子……”想到这是让李自成教会别人对付自己,他的眼中现出一丝落寞。

    “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便是崇祯知道了,他也做不到!”李自成笑道:“孙大人可曾探索过流寇的根源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