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618章

灭明-第618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晨的时候,草上的露迹未干,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刺眼的光芒,每走一步,士兵们都会破坏这些美轮美奂的光景。

    刘宗敏早已等不及,不住地要吆喝着让士兵们快些,不一会儿,已经有十门火炮架在城外两千步的地方,一个千户的士兵,已经在火炮的后方,做好了向城下进攻的准备,还有一个千户的士兵,隐在他们的身后,随后做好了出征的准备,队伍的最后面,却有一些士兵,准备着锣鼓器物,像是随时预备庆祝胜利似的。

    “团长,兄弟们已经准备好了,要不要先开炮攻城?”

    刘宗敏向聚集在城头的守军看了一眼,眼中满是轻蔑,“别急,先让他们看会风景,着人去城东城西,告诉将军,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是!”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东西两侧,几乎同时传来炮声,虽然持续不断,却只有零星的响声,刘宗敏叹道:“将军这是要节约开花弹呀,怎的只有这样几枚?”

    说话之间,炮声已经停下来,却是传来密集的枪声,刘宗敏这才转忧为喜,东西方向的枪炮声,一定会将城内的守军吸引过去,北城的守军就会减少,至少他们失去了大量的援军。

    “团长,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自然是要攻城了,将军亲自为我们做掩护,我们要是拿不下南阳,我也没脸去见大都督和将军了,”刘宗敏将手一挥,“传令,开炮,预备攻城!”

    “是,团长。”

    传令兵立即向炮兵传令,十门山地炮,早已安装、校准完毕,得到军令,炮兵们开始行动,填装开花弹、点燃引线,都是一气呵成,不消片刻,便是传来“隆隆”的炮声。

    听到第一声炮响,李自成却是带着亲兵,去了卧龙岗,越过十数道垄地,来到卧龙岗的最南缘,靠近白水岸边,在一块干净的石块上坐了,对着西流的白水发愣。

    何小米让亲兵们在四周列阵,护卫大都督安全,又亲自检查一遍,没有发现漏洞,方才松了一口气,轻声道:“大都督,刘团长能拿下南阳城吗?”

    “你说呢?”李自成一动不动,目光依旧盯着缓缓的流水。

    “依属下看,刘团长一定能拿下南阳,只是不知道何时能拿下,”何小米有些担忧,道:“只是……只是恐怕要死不少人,城内的守军无处出逃,必然死战……”

    “既然城内的守军一定会死战,那小米为什么认为,刘团长能拿下南阳?”李自成向白水中投下一枚小石子,在河面荡起一片环形微波,逐渐远去,被流水一冲,霎时就不见了。

    “属下也说不好,属下只是感觉,”何小米道:“刘团长似乎要拼命似的,再说了,天命军攻城,每次都能拿下,天命军的火器,比明军都要厉害……”

    “天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李自成淡淡笑道:“以前在甘肃、青海,都是边陲之地,坚城极少,明军又没有多少援兵,最重要的是,军士对朝廷没了多少忠诚度,到了河南,已经是朝廷的核心之地,这些情形完全有可能发生改变,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依仗火器,就像这南阳城,连城门都是厚重的铁制,火药包根本不能炸开城门……”

    “大都督……”

    “所以,这次来河南,我们不是以攻城为目标,能不攻城就不攻城,”李自成道:“在邓州,我们明明从城下经过,却没有攻城。”

    “大都督是担心兄弟们出现伤亡?可是,这是战争,伤亡是不可避免的……”

    “我自然知道,”李自成点点头,“最关键的是,即便打下城池,却也无法稳定固守,那兄弟们的伤亡,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属下明白了……”

    “你不完全明白,”李自成道:“这次来到河南,我们就是一支孤军,随时可能被明军的优势兵力包围,所以,我们必须要快速转移,不能被城池所累。”

    “大都督,”何小米四面看了看,见亲兵们离得很远,方才鼓足勇气道:“这次来河南,实在太过凶险,大都督真不该来……”

    “小米是担心为我担心吗?”李自成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块消小石片,侧过身子,用力一扔,在河面上打出四五个水漂,又将手上的泥灰拍去,“这次来河南,看起来危险,却也可能为天命军带来转机……”

    何小米道:“转机?什么转机?属下实在不明白……”

    李自成摇着头,却是没有说话,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他的心中,只有一些念头罢了,局势能不能按照他的想法向前发展,谁也看不透。

    何小米忍不住,又道:“大都督,既然我们无法占据沿途的城池,那有为何费力攻打南阳?南阳可是府城,比邓州更加坚实,守军也是多了一倍……”

    “等到拿下南阳,你就明白了,”李自成站起身,道:“小米,依你估计,捷轩多长时间能拿下南阳?”

    “原本估计要三日,”何小米曲起手指,算了片刻,道:“看刘团长发狠的样子,或许只要两日……”

    “或许只要一日,哈哈!”李自成大笑,“小米,着人去看看,城内现在怎么样了!”

    何小米正待起身,李自成又道:“着人去城北,我们该去武侯祠看看了!”

    “武侯祠?”何小米不解,现在是攻城的关键时刻,大都督不去督战,却要去武侯祠,难道武侯祠中能找到破城之法?虽然不太明白,他还是赶过去传令,然后带着一个小旗的亲兵,随着李自成去了武侯祠。

    武侯祠在卧龙岗的西南,坐落于两道垄地之间,原本是为了祭奠三国时的蜀国武侯诸葛孔明,可能诸葛孔明在百姓的心目中地位太高,列朝列代,武侯祠不但没有损毁,还不断得到修缮,现在的武侯祠,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比原先都是大大增加。

    大明时代,道教兴盛,南阳地区出现了许多道教的教观,武侯祠也成为道教的活动中心,加上“武侯”在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武侯祠香火也是十分旺盛,盖过了另一个道教中心玄妙观。

    武侯祠的正门外,两颗青翠的老柏树,就像是两个身着铠甲的忠贞士兵,护卫着整个武侯祠,门口一名小道士,不断踱着脚步,他单手持着佛尘,一会低下头念叨着什么,一会抬头看看远处的南阳城,神色极为不安。

    看到身着铠甲的李自成,后面还跟着一群士兵,顿时呆了一呆,回身一看,武侯祠的大门紧闭,这才稍稍心定,小心地迎过来,“几位施主,是要入武侯祠上香吗?”

    李自成摇摇头,“我们不信道,只想见见你们的观主李治强。”

    “啊……”小道士大惊,“那是我们观主的俗家姓名,施主如何知道?”

    何小米大怒,喝道:“让你传言,你尽管去,如果迟了,惹得兄弟们性起,一把大火烧了武侯祠,看你们去何处容身?”

    “罪过,罪过……”小道士虽然口中念个不停,却还是回转身,匆匆打开侧门,一溜烟入了武侯祠。

    不一会儿,武侯祠正门打开,一名身着蓝灰色道袍的中年道士,从正门出来,后面跟着四五名颜色不一的道袍,显然不是同一辈分的。

    他出得观门之外,仔细看了李自成,双手缩在道袍里,奉着佛尘,连着抖了三抖,算是向李自成行礼,“施主要见贫道?”

    李自成迎着他的目光,淡淡地道:“你就是李治强?”

    “那是贫道俗家之名,”李治强稍稍躬着身子,佛尘几乎凑到鼻尖,“在武侯祠,贫道唤做玄虚!”

 第738章 眼见为实

    李自成点点头,现在是在武侯祠,他自然就是玄虚了,“玄虚道长,我有几句话,要和道长说说。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施主请随贫道进来吧!”玄虚向李自成行了一礼,却是看了李自成身后的亲兵一眼,并不说话,显然是不欢迎他们进去。

    “他们都是我的亲兵,自然要和我在一起,”李自成并不是担心玄虚有什么不轨,只是向他表明,自己不是来上香的,“玄虚道长有什么不便吗?”

    “兵器乃是大凶,武侯祠已经成了道家胜地,见不得血光之物……”李治强微微躬着身子,尽量不惹怒这些官兵。

    “既然不便进入武侯祠,那就在外面说话也无妨,”李自成微微皱眉,这武侯祠,原是后人纪念诸葛武侯,现在却被道士所占,后人要瞻仰诸葛武侯,难道非得信道不成?便不客气地道:“玄虚道长,能否借几条木凳坐坐?”

    “那倒无妨,只要施主不介怀!”李治强察言观色,眼前的这些士兵,显然是不信道教的,便向身后的道士耳语几句,身后的道士答应一声,忙转身进去。

    他很快就回来了,身后跟着几位小道士,分别搬了桌凳,放到其中的一颗柏树下,又奉上茶水,李治强道:“施主这边请,贫道没什么好招待的,只有这杯清茶……”

    李自成看他肥头大耳的样子,平日不像是吃素,但也无暇管他平日的生活,便靠着柏树坐下,恰好在阴影里,李治强也在对面坐了,“不知施主有什么话要问贫道……”

    “本都督是凡人,平日不信道教,”李自成端起茶水杯,揭开杯盖,却是一股异香,观杯中水色,一片青绿,估计是新茶、好茶,便微微颔首,道:“本都督想要问问道长,道家修道,为的是什么?”

    “于个人来说,是为了长生,达到元神合一;于道家而言,则是教化于民……”

    李自成伸手打断了李治强的话,道:“本都督虽然不信道教,却也知道,道长这些话,无论于个人,还是道家,这都是‘小道’,真正的大道,乃是为着万民百姓!”

    李治强顿了一顿,道:“施主可是指南阳城外的战斗?”

    李自成点点头,“玄虚道长已经知道南阳城外的战斗,不知有何感想?对于这样的事件,道家又是如何应对?”

    “道家讲求‘无为而治’,还事物本来的面目……”李治强忽地扫了眼李自成的铠甲,道:“道家不管凡尘俗世,战斗是军士们的事,贫道无法过问!”

    “战斗一起,便是血流成河,昨日活蹦乱跳,今日可能便是与家人阴阳两隔,一旦城破,城中无辜的百姓,更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他们或许还是武侯祠的香客……”李自成正色道:“玄虚道长是说,这样的人间苦难,与武侯祠无关?道长也是不屑去管?”

    “不是不管,贫道实在管不了,”李治强的脸上,微微变色,他避开李自成的目光,道:“流寇正在攻打南阳,施主平日吃着粮饷,此时不去守城,却是来到武侯祠……”

    “你以为本都督是逃兵?”李自成冷声道:“如果说平日的粮饷,难道武侯祠的道士,都是自己耕种吗?你们的香火钱,难道不是来自附近的百姓?你是南阳府道纪官,平日管束南阳府所有的道观,恐怕还有俸禄吧?这些钱粮,难道是地里长出来的?”

    “那是百姓们自愿奉送的,”李治强道:“战争一起,我们这些出家人又能做些什么?难道流寇听了我们的劝说,就会放下屠刀?”

    “既然不能将百姓充苦难中解脱出来,那要你们这些道士何用?百姓平日还要来道观上香、还愿做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