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573章

灭明-第573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坎河,河流附近,都有面积不等的平整土地!

    有平整的土地,又有淡水,难道不能种植庄稼?

    李自成立即返回遵义,在路过桐梓县的时候,他召见了知县谭庐,让他在本县选址,增加三、四“里”,除了桐梓驿站、松坎驿站,另外的一、两“里”,让他根据地形地势做出选择,最好能开辟出官道。

    过了桐梓县,官道上又是极为忙碌,遵义本地的战俘,分做三组,正在桐梓县与遵义府之间浇筑水泥大道,初步估算,大约完成了总里程的六成。

    李自成心中甚喜,按照这个速度,从巴县至遵义县的“川黔古道”,最多明年六七月份就会完工,战俘们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沿着“川黔古道”,将水泥大道扩展至东西两侧的绥阳县和仁怀县,时间基本上足够。

    至于以后再要拓展,恐怕就要支付酬劳了,除非有新的战俘……

    回到遵义府,李自成见府城内外,都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心中十分高兴,播州宣慰司,除了最初的大唐时代,以后一直是中央之国的毒瘤,几乎就是国中之国。

    土司们打着归顺中央之国的旗号,实际上就是当地的一方诸侯,不但掌控着经济、民政、司法大权,还有自己的军队,连军事上都是独立于中央之国之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闹出叛乱、独立的闹剧,让当时的朝廷不厌其烦,稍有不慎,就要可能像安南那样,取得永久的独立。

    最近播州的杨化龙叛乱、永宁的奢崇明叛乱之后,大明朝廷在镇压了叛乱之后,都是趁机实行改土归流,在两地废除土司制度。

    李自成估计,中央之国并非不想永久解决土司问题,但常常面临着北方、西北方向游牧民族的压力,实在腾不出足够的力量,这才与土司们达成暂时的和平。

    但中央之国一向多事,即便处于大一统王朝时代,也难以彻底根除深山中的土司、教化当地的百姓……

    如果能一劳永远地解决土司问题,将当地真正纳入汉地,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他这次在遵义府(播州宣慰司)、永宁府(永宁宣抚司)大肆浇筑水泥大道,就是以军事为先导,通过经济、交通等手段,探索彻底解决土司的法子。

    当地人口太少,这些地区浇筑的水泥大道,短时间内很难在军事、经济上发挥重要作用,一切都是为了消除土司的影响。

    有大量的战俘做为最廉价的劳动力,浇筑水泥大道的费用,也会降到最低,战俘们只需提供一日三餐,顺带着还能在他们当中传承天主,只要这些战俘将来归为民籍,必能促进天主教的传播,逐渐消灭异族的原始宗教,直至完全湮灭异族。

    除此之外,水泥都是自家的厂子生产的,只需支付极少量技术人员的酬劳,大部分壮丁,还是由战俘充当。

    天命军这次放弃东征湖广、陕西、河南,改为集中力量消灭成都府周围的土司,川南、川西,甚至西北的松潘高原,也是不会放过,李自成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四川!

    虽然消灭土司、设置府县,让百姓“入汉籍、奉天主”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李自成来到遵义府城时,还是遇上一件头疼的事。

    辅兵们在运送但要的时候,向遵义城捎带了五百蒙古女人,李自成原本是要在四川设置水果楼,最近决定将她们赏赐给战俘。

    但战俘们距离服役期满,还有接近十个月的时间,在劳役期间,战俘们都是集中管理,不可能将这些蒙古女人娶回去,就是娶回去了,也无法安置。

    蒙古女人暂时被安置在遵义府城,但十个月的时间,难道让她们白吃白喝?

    李自成召见了遵义知府孔兰川。

    孔兰川这段时间,一直忙着登记百姓、分发土地,他不仅看到了解决土司问题的希望,甚至连百姓都是改为汉籍,不禁对李自成大加赞赏:大都督是如何想出来的?还有那个令人费解的天主教……

    听说李自成在军营召见他,忙屁颠屁颠跑过去,见到李自成,倒头便拜:“属下叩见大都督!”

    “快快起身!”李自成摆摆手,让孔兰川在对面的马扎上就坐,“孔大人,这段时间忙些什么?”

    “回大都督,属下这段时间,和府中的吏员们分赴各地,全力登记人口,尽快重新划分土地,”孔兰川从怀中掏出一大叠白纸,双手奉上,“属下已经给城外的十四‘里’重新划分了土地,剩余的两‘里’,最多明年正月底便可完成,这是属下登记的名册,大都督要不要看看?”

    李自成看着厚厚的一叠文书,不禁头皮发麻,这是府里备用的材料,自己要看到什么时间?他哈哈一笑,道:“这段时间,孔大人辛苦了,文书我就不看了,待登记全部结束,我会着专人查看!”

    “不辛苦,不辛苦,这是属下的职责所在,”孔兰川将文书重新塞入胸前的棉衣内,向着李自成双手一揖,道:“属下跟随大都督,方才知道,只有彻底抹去土司,这些深山老林才会真正属于汉地……水泥大道、天主教等等,属下闻所未闻,却是归化彝人最有效的手段……”

    李自成心中暗笑,这些不过是辅助手段,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利益,如果百姓们不是得到更多的土地,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真心跟着天命军走?

    打倒土司,瓜分他们的土地,天命军没有带来任何财物,只是对原先的土地重新分配,就能吸引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百姓——毛太祖的这招,应该好使!

    他淡淡笑道:“孔大人,百姓们怎么样?他们愿意‘入汉籍、奉天主’,真心跟着天命都督府走吗?”

    “绝大部分百姓都是真心的,属下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没有遇上多少阻力,即便有少量的百姓不太理解,也是采用劝说的法子,根本没有动用军队,”孔兰川猛地一点头,“大都督放心,绝大部分百姓会跟着大都督走,剩余的一小簇,属下会继续教化他们,他们人数太少,即便有异心,也不会对府里造成多少损失!”

    “只要真心造福他们,绝大部分百姓,都会追随天命都督府走,”李自成点点头,道:“但一小簇冥顽不化的人,必须坚决严惩,驻扎在遵义府的天命军,绝对不是摆设!”

    孔兰川一拱手,道:“属下明白!”

    李自成沉思片刻,道:“孔大人,滞留在府中的五百蒙古女人,打算如何处置?”

 第685章 川黔古道

    “蒙古女人?”孔兰川愕然道:“大都督不是预备将她们赏赐给浇筑道路的战俘们吗?”

    “是要赏赐她们,”李自成道:“不过,须得等到战俘们服役期满,这还早着呢,难道一直让这些蒙古女人在府中白吃白喝?她们总得为天命都督府做些贡献……”

    “啊……”孔兰川知道,李自成一向热衷于传承天主,遂笑道:“大都督,她们现在关押在府里,的确是白白浪费粮食,不如让她们早日奉了天主……”

    这的确是一个法子,这些蒙古女人奉了天主,将来嫁了人,也会促进他们的男人对天主更加虔诚,不过,李自成觉得,实际上根本行不通,“孔大人,这些蒙古女人,应该不会汉话吧?如何将教义传授她们?”

    “这个……属下倒是没想到,”孔兰川讪讪地笑笑,沉默片刻,方道:“大都督,城内有不少空地,要不让她们学着种植蔬菜,用种植的蔬菜交换粮食……”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李自成大喜,道:“还要教会她们养殖鸡鹅鸭,养殖肥猪!”

    孔兰川不解,“大都督,这是为何?”

    当然是为了发家致富!李自成淡淡一笑,道:“此处多为山地,百姓生活艰难,在同样的土地上,鸡鹅鸭猪的产出,远远高于牛羊,学会了这些技术,她们将来也能帮着贴补些家用……”

    原来如此!孔兰川心中一惊,传说大都督一向关爱百姓,果然名不虚传,这些蒙古女人尚未出嫁,连汉话都不会,大都督就想着让她们学会汉人的技艺,帮着自己的爷们持家……

    朝廷为何没有这样的官员?

    孔兰川似乎明白了,为何朝廷江河日下,失去的土地越来越多,局势越来越烂……

    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跟着大都督走,实在是一种幸运的选择!

    李自成见孔兰川沉吟不语,以为他不好安置,便道:“孔大人,此处有什么难度吗?”

    “啊……没有,没有,”孔兰川醒悟过来,忙道:“属下备下粮食,然后将这些蒙古女人,寄宿于百姓家中,让她们跟着百姓学习这些技术……”

    深入至百姓家中,倒是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学会相关的技术,不过,李自成还有一份担心,“孔大人,我已经将他们赏赐与战俘了,一定要保证她们的安全。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大人放心,属下会交代当地的里长、甲首,如果有谁打她们的主意,不但会有牢狱之灾,还会没收所有的耕地……”

    李自成点点头,对百姓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土地,只要有了足够的土地,就会源源不断生产粮食,保障全家人不会挨饿,孔兰川拿土地要挟他们,实在是打中了七寸。

    唯一有些遗憾的地方,便是这些蒙古女人不会汉话,否则,倒是可以趁机让她们宣扬天主……

    想到此处,李自成忽地心中一动,在綦江县扩展官道的战俘,足足超过三个千户,而虎骑兵和狼骑兵带回的蒙古女人,不过千余人,还有大约二千的缺口,陕西不是有许多难民吗?只要给她们一口饭吃……她们都是汉人,即便方言有所不同,使用汉话进行交流,应该没有障碍……

    孔兰川起身离开,走到门口,忽地停住脚步,回身道:“大都督,属下有一事不明……”

    李自成淡淡一笑,道:“孔大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属下谢过大都督!”孔兰川先是躬身行了礼,方道:“大都督沿着‘川黔古道’,浇筑了宽阔、平坦的大道,属下知道是为了方便军队的及时调拨,但花了许多银钱,将大道延伸至各‘里’,不知为了何故……”

    “自然是方便百姓和过往商贾的通行,”李自成心道,也包括及时调拨军队,“有了宽敞的大道,深山中的百姓,就可以将自己生产的粮食、采集的药材、储存的兽皮等,及时运送至市集出售。”

    孔兰川道:“大都督的意思,是要增加百姓的收入吗?”

    “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草药等,可以换回银钱,然后从市集上购买必须的生活用品,如盐巴、布匹等,”李自成点点头,道:“百姓一旦从交换中得到好处,将来谁还有时间作乱?”

    “啊……”孔兰川思索半响,忽地深深一揖,“大都督的智慧,属下佩服……”

    孔兰川告辞离开,李自成也是出了军营,他要在城内逛逛,可惜,整个遵义府城,还是一片萧瑟,丝毫看不到新元到来之前的热闹迹象。

    遵义立府时间太短,商品又是匮乏,连商铺都难得见到几个……

    慢慢来吧,只要百姓逐渐富裕起来,商人们迟早会进来,从而加速本地的汉化!

    翌日早饭后,李自成带着亲兵离开遵义府,去了南面的遵义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