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443章

灭明-第443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四人,推举射塌天刘国能为首,刘国能伸出手去,却是久久没有落下,既然马守应抽取的不是凤阳,那他的机会更大了。

    高迎祥的手掌稍稍动了动,将外侧的纸阄对准他的手指,刘国能心一动,果断将手指向前一伸,勾住了内侧的那个纸阄。

    众人的视线顿时集到刘国能的手,刘国能嘴角含着笑,快速将揉皱的纸团打开,竟也是呆住了!

    平阳!

    刘国能识字不多,但这个“平”字,他是认识的,曹诏挺枪跃马的样子,顿时浮现在他的眼前。

    难到高迎祥做了手脚?他为何将外侧的纸阄伸向自己?

    刘国能呆愣了一会,在众人面前,他不敢耍赖,何况面对还是高迎祥!但见高原没有打开纸阄的意思,便酸酸地道:“恭喜闯王东行,闯王不妨将纸阄展现给大家看看,我等亦是同喜!”

    “哈哈,”高迎祥面含笑,双手曲起四指,用其余的六指将纸阄一点点展开,果然写着“凤阳”两字,“多谢国能,其实,我们的心意是一样的,都是关心对方!”

    刘国能心愧疚无,原来高迎祥是要将写着“凤阳”的纸阄留给自己,他则预备去山西、陕西对付曹诏,可自己还是以小人之心度之……

    张献忠、曹操恨不得呼叫几声,却是对视一眼,最终还是抑制住心的兴奋。

    刘国能面一红,终于道:“这是天意,闯王去凤阳,在下去平阳,老回回一定是去襄阳了!”

    这是天意,尽管有人心不忿,谁也不敢说出来!

    “的确是天意,”高迎祥苦笑着摇了摇头,“既然如此,明日一早,咱们分头行动,待破了都的皇陵,咱们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众人都是垂头丧气,各自散去,回归各自的营帐,张献忠见众人去得远了,方才凑近高迎祥,“闯王……”

    “慎言!”高迎祥狠狠瞪了他一眼,“你有实力去和曹诏、左良玉缠斗?”

    张献忠讪讪一笑,挠着后脑勺,便拉着曹操罗汝才回营去了。

    南直隶,太和县。

    知县吴世济像往常一样早起,正在县衙内用早餐,打算一会去城内巡查,属下的一个紧急报告,让他立即放下碗筷:“流寇”接近城下!

    流寇来袭的传言,终于成为现实!

    其实,吴世济已经在惴惴不安度过了半年。

    吴世济在溧水县做了六年教谕,去年六月刚刚被被任命为凤阳府颍州太和县新一任知县,能够获得升迁自然是一件喜事,可他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在五省总督陈瑜的指挥下,官兵一度将高迎祥、张献忠等逼得走投无路,但最后时刻,陈瑜却了高迎祥、张献忠的诈降之计。

    缓过劲儿来的流寇,重新开始迅速发展,河南的形势越发严峻,太和县在凤阳府的最西端,紧挨着河南,一旦农民军由河南东进南直隶,太和必然首先成为进攻的对象,战祸会蔓延到太和县。

    刚刚任,吴世济积极考虑如何“保境安民”,甚至打算请官兵来太和县驻防,但当地的乡绅根本不配合。

    乡绅们认为,“兵之祸甚于贼也”,与其请官兵,不如任贼劫掠,贼吃饱了,必定会自行离去。

    没办法,吴世济决定不依靠乡绅,他要自己单干!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昔日宁静的太和县,一下子忙碌起来,巩固城防、编练民兵、修造武器,在知县吴世济的亲自领导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不过,吴世济很快遇到了他难以解决的问题:没钱。

    按照规定,去年太和县应缴的各类赋税,总额已超过白银一万两,可是到了年头岁尾,还有最后一小批赋税尚未运走,而县库几乎枯竭了。

    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吴世济,向颍州提出“申请截留”,用于防范流寇。

    申请发出后,吴世济立刻陷入焦急的等待,留给太和县备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第534章 中都罹难

    正月十五,原本是元宵佳节,但吴世济却是颇为烦乱,“申请截留”已经发出七天了,尚未等到州里的回信,不知道州里是否同意。(全本小说网,https://。)

    更让他焦急的是,城内已经有流言:一支八万余人的流寇军,正向颍州、太和县方向进发,甚至有人说,昨夜已经看到颍州方向硝烟滚滚、火光一片,颍州城怕是已经失守了。

    颍州城失守,流寇一定不在少数,而且,“申请截留”的事恐怕要黄……

    在他着咸萝卜吃着烙饼的时候,属下来报:流寇已经进入太和县,快要进入城下了。

    吴世济立即放下碗箸,率人赶到城头督战,流寇尚未攻城,他在四门巡视一遍,发现情况并非传说的那样严峻:城外的流寇,大约只有两千人,并不是先前传说的八万。

    “贼人不过是虚张声势耳!”吴世济吐了口吐沫,狠狠骂了一句。

    不过,两千余流寇,对太和县来说,依然十分危急,城内的乡勇,都是从普通百姓从抽调出来的,操训极少,没有作战经验,没有铠甲,甚至连武器都不齐整。

    别说打仗,看到城外的流寇,许多乡勇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关键时刻,城内的乡绅站出来了,颍州的大火,让他们彻底醒悟过来:官兵最多要财物女人,而流寇要的是全部,包括性命。

    生员侯功鸿、关寓卷、赵志鸿更是主动向吴世济请战。

    吴世济大喜,也不管三人是否有军事才能,立即分配任务:侯功鸿守北门、关寓卷守东门、赵志鸿守南门,他亲自带着部分乡勇镇守西门。

    乡勇们原本几乎吓瘫了,但有侯功鸿他们领头,胆子稍稍壮了些,真要危险,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乡绅们,还会冲在最前面?

    北门城头,侯功鸿见盗贼即将攻城,而乡勇们尚不敢靠近城乡,遂张弓搭箭,向城下射出第一箭,正一名流寇的膀子,那流寇顿时捂着膀子蹲下身去。

    乡勇一看,原来流寇也是血肉之躯,一样会流血,一样知道疼痛,胆子愈发壮了,纷纷拿起手的各式武器,靠近女儿墙,与攻城的流寇短兵相接。

    东门,关寓卷见有奸细靠近水道,欲待接应盗贼入城,遂冒着密如牛毛的矢石,飞身抢入水道,手刃奸细,闭了水道之门。

    吴世济亲自镇守的西门,乡勇在他的亲自率领下,一次次打退流寇的进攻,城城下,像是下了一场血雨。

    南城头,马夫孙学诗见云梯的流寇头戴兜鍪、身着甲胄,勇猛异常,估计是头目,遂将手的短棒一扔,操起一块做为滚石的磨盘,使出吃奶的气力,奋力向他砸过去。

    那头目在云梯的最部,正待攀城,一只手已经搭女儿墙,见沉重的磨盘砸来,想要躲闪,已是不及,被磨盘打在脸,当场脑浆迸裂……

    流寇忙着抢去那头目的尸体,攻城渐渐松懈下来,激战至午时,流寇终是未能攀城头,被迫撤退,在城外十里的地方扎了营。

    流寇像是为他们的头领复仇,又四次发动攻城,但都被城内的乡勇击退了,十七日,流寇见太和县久攻不下,遂撤围而去。

    吴世济方才从乱兵听到讯息,原来被孙学诗击杀的,乃是这一路流寇的首领九条龙,不觉大喜,连忙以军报的形式,派出快马奏。

    可是,吴世济尚未从兴奋回过味来,属下传来两条恶讯:新一年的税收任务下达了,依旧是去年的数额,一不能少。

    与赋税相,接下来的讯息,这是让他如坐针毡:正月十五,凤阳府仅仅抵抗了半日,被闯将张献忠攻陷了,守卫凤阳的两万余官兵,全部被歼,守将朱国正战死,知府颜容暄被俘,张献忠当众历数了颜容暄的罪行之后,跟着砍了脑袋!

    让吴世济气得浑身发抖的是,张献忠把凤阳府库里的粮食,分给当地的贫苦百姓,让他们砍光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拆除了周围的建筑物和洪武皇帝出家的龙兴寺,然后掘了皇帝的祖坟,同时将凤阳富户杀的一干二净……

    听到这些讯息的时候,吴世济几乎晕倒,在他抢着喝口水压惊的时候,又有军士来报:颍州城破,知州尹梦龙、州判赵士宽被杀……

    更让吴世济想不到的是,随着流寇的到来,太和县境内的土贼,亦是闻风而起,大小十余股,其最大的一股,头目叫王本仁,几乎在一夜之间,属下贼寇扩张至千人,连乡勇都不敢前去剿灭。

    ………………………………………………………………………………

    正月二十五日,三部八千余骑兵,在河西总督府汇合,李自成也是来到河西总督府所在的龙首府,亲自给三部送行,当晚在龙首府设宴,宴请了三部的主官高一功、王俊卓、李过。

    李自成告诫他们,到了贺兰山,粮草须得瓦他卜囊部供给,但瓦他卜囊部并非天命军的仇人,只要他们愿意“入汉籍、奉天主”,尽量不要制造杀戮。

    他最希望的,是瓦他卜囊部能像黑水府虎骑兵、龙首府狼骑兵那样,既能接受归化,又能为天命军拱卫着这一片草原。

    以天命都督府现在的状况,根本无力向贺兰山大量移民,再说,算有汉人愿意在此落地生根,他们吃什么?贺兰山适合农业生产吗?

    即便贺兰山适合农业生产,汉人能够自保吗?在草原,最有战斗力的,还是游牧民族!

    高一功、李过都是点头答应,王俊卓迟疑了片刻,见高一功、李过已经表态,方才勉强同意了。

    李自成知道,王俊卓的身,满满流淌着蒙古人的鲜血,让他立地成佛,根本不可能,反正厮杀的双方,都是蒙古人,再说,以游牧民族的性子,如果没有足以让他们恐怖的屠杀,想要让他们乖乖听话,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他故意不说破,只是让三人便宜行事,将领出征在外,不必事事请教,须得根据战场的情形即使做出反应。

    李自成的话,实际是允许王俊卓杀戮、掠夺,但不能过分,更不能让贺兰山护卫的西套,成为不毛之地。

    次日天明,三部立即从龙首府出发,兵分三路:王俊卓的狼骑兵,出东北方向,沿着圣泉山以北,再折而向东,走的是北线,目标是狼山,然后向南从贺兰山返回;

    高一功的虎骑兵,也是出东北,越过石羊河,再横穿沙漠,经过盐池,从路直逼贺兰山;

    李过的第三营,这是走南线,从沙漠南缘绕过,再北贺兰山。

    三部成功突破后,在贺兰山护卫的西套汇合,如果瓦他卜囊部肯臣服天命都督府,三部在做必要的安抚后,留下李过的第三营,接应汉人官员去任职,虎骑兵和狼骑兵回归,如果瓦他卜囊部没有完全臣服,须得集骑兵作战,直至臣服为止。

    王俊卓、高一功、李过三人,率领各自的骑兵,踏着漫漫黄沙,去寻找各自的猎物,李自成暂时没有回兰州,而是召见了河西总督武大伟。

    武大伟原本是一名普通的百姓,因为识得几个字,被天命都督府征召,在梁成属下担任吏员,河西都督府成立的时候,随着郭世俊去塞外任职,担任副手,郭世俊回到兰州,他便接任了河西总督。

    说是总督,并没有隶属于自己的军队,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