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1166章

灭明-第1166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皇上,修缮已经结束!”宋一鹤小心地道“只是……只是远远比不上京师的皇宫……”

    “罢了,朕先去看看吧!”李自成并不打算在兰州常驻,初步估计,大约三年时间,国都和朝廷的文武官员,就会回到北京,临时皇宫用不着奢华,能住就行!

    “皇上,请!”

    宋一鹤亲自在前方

    引路,引导着李自成来到老城的西北角。

    兰州城内的天命都督府,原先是朱识鋐的肃王府改建的,李自成再熟悉不过了。

    来到熟悉的府门前,原先的“天命都督府”五个大字,已经被撤除,换上金碧辉煌的两个更大的字——皇宫!

    宫门前有一队士兵驻守,不知道是第七营的军士,还是兰州的城防兵,看到李自成,军士们纷纷下跪。

    李自成摆摆手,让他们起身,这才翻身下马,穿过朱红色的宫门,身后的何小米,不声不响地让守卫的军士撤去,换上李自成的亲兵。

    第一进的青砖瓦房,已经用明黄色粉刷一新,大殿正门门楣之上,用宝蓝色油漆书写着“皇极殿”三个大字。

    宋一鹤见李自成举头细看,忙走过来道“臣根据皇上的意思,将此处修缮为皇上朝会的大殿……”

    李自成点点头,此处大殿面积最大,应该能容纳数百人上朝,他在皇极殿殿门前停住脚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还是去寝宫看看吧,最好能洗个温水澡。

    穿过中间的廊壁,后面是的花园和池塘还在,池塘水色青绿,清澈见底,枯萎的陈年残荷,已经被打捞一空,只有三两株嫩叶,露出尖尖的上角,真有一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感觉,走到近前,一只花背白肚皮青蛙受惊,“噗通”一声,跳入池水中,双脚一蹬,在池底翻出一股浑浊的泥水……

    李自成在倒数第二进挑了中间的位置做为自己的寝宫,将最后面一进,连同菜园地留给柳如是她们。

    何小米派出亲兵,将所有的房子搜索一遍,又布下明岗暗哨,方才让李自成入驻,一边着人去烧热水。

    宋一鹤将自己的厨子和预备的菜肴留下来,暂时给李自成准备晚膳,厨子会一直留在兰州的皇宫,指导宋玉莲她们来到兰州。

    李自成躺在温水中美美地泡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在何小米的伺候下穿衣起来,那边厨子已经备好了晚膳,他匆匆用过晚膳,连夜召见了甘肃省长宋一鹤、兰州知府陆先遥。

    宋一鹤可能知道李自成的心思,主动向李自成汇报,“皇上,去年甘肃省上交的赋税,一共是一百四十六万五千元,比前年增长了接近两成!”

    “一百四十六万?”李自成凝眉沉思,甘肃省人口少,但总量却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人均应该位于全国的前列吧?“这些赋税中,工商税和农业税分别是多少?增长率又是如何?全省还有多少尚未开垦的耕地?”

    宋一鹤不知道皇上为何一口气问了这么多问题,略一思索,道“回皇上,甘肃的赋税中,农业税占了大头,接近一百万,工商税超过五十万两,但增长速度上,农业税增长不足一成,还是工商增长更快,接近三成……”

    “三成?”李自成吃了一惊,三成的增长率,实在有些骇人,难道甘肃的工商业进入井喷时代了?还是华夏的工业革命,将率先在甘肃省打响?

    “皇上,甘肃省农田数量有限,每年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数量有限,所以,农业税比较稳定,增加的部分,主要是农业特产税,如茶税、葡萄税等,但工商税的增长,似乎没有上限……”

    李自成点头,农业税主要来自农田,农田不可能没有节制地增长,所以农业税一般会比较稳定

    ,如果不是发展茶叶、葡萄等特种农业,农业税一般不会增长,灾荒年份,因为减免的缘故,甚至还有下降的可能。

    工商税就不同了,工厂的产出,可能无限地增加,产出多了,税收也就随着增加,不过,赋税增加的同时,百姓应该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绝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百姓的利益。

    如果用暂时牺牲百姓利益的方法,帮助工商得到发展,等到工商业发展至一定的规模,反过来再哺育农业和农业人口,未必不是一种发展模式,但李自成不希望采用这种模式。

    国家要强大,百姓更要致富。

    国家的发展,应该建立在百姓富裕的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建立良性循环,那种牺牲百姓来提高国家税收的方式,绝对不会长久。

    甘肃是华夏的西部边陲,百姓的凝聚力远远不如华夏的成熟区,如果不能保障百姓的利益,百姓为何要跟着华夏?

    他看了宋一鹤一眼,淡淡地道“宋爱卿,甘肃赋税增加的速度惊人,百姓的生活呢?”

    “皇上放心,臣严格按照华夏的赋税执行,臣不会让利于民,但也绝不会为了自己的政绩,向百姓多征一分赋税,”宋一鹤向李自成一拱手,又道“甘肃百姓,多数是胡人归化而来,如果不能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民心必然不稳,赋税也就不会长久……”

    “宋爱卿真是百姓的父母官!”李自成微微颔首,“宋爱卿能将百姓放在心头,朕心甚慰!”

    “这都是皇上的教诲,”宋一鹤道“皇上曾说,天命军的存在,就是为了天下受苦的百姓,臣从来不敢忘!”

    李自成点头,他忍住要说说“鱼水关系”的冲动,看了眼陆先遥,“陆爱卿,兰州是甘肃的首府,经济情况如何?”

    陆先遥忙拱手道“回皇上,兰州是甘肃的首府,又是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地方,经济在全省自然首屈一指,甘肃省的赋税,三成来自兰州,兰州工商税则是占了全省的一半以上……这都是当年皇上打下的基础,论起功绩,都是皇上的……”

    李自成摆手,“谁的功绩并不重要,陆爱卿现在是兰州知府,在增加赋税的同时,更要保障百姓的富足,百姓富足,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臣受教!”

    李自成品了口茶水,又道“两位爱卿,甘肃省和兰州府发展形势喜人,有没有什么不足之处,或是有什么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存在?”

    宋一鹤与陆先遥对视一眼,犹豫片刻,终是道“皇上,制约甘肃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人口。”

    李自成点头,陇地多山,耕地相对较少,这是全国尽知的事,耕作山地,花费的劳动力相对较多,但甘肃省毕竟是华夏的西部边陲,是华西族与异族争夺的交界之处,长期遭受战火的洗礼,人口自然不足。

    不过,随着华夏的扩张,甘肃省已经成了华夏的内陆,又有了西部的出海口,人口、经济必定得到发展,但需要时间。

    他想到当年在西宁建立割据政权的时候,当时便将河西走廊控制在手中,但沿袭了大明时代军镇的某些做法,继续在河西走廊三府征兵,这个政策一直沿用至今,隧道“从即日起,华夏停止在河西走廊和整个甘肃省募兵,甘肃省军镇的地位,完全废除!”

    灭明

 第1377章 华夏的胸怀

    废除甘肃省军镇的地位,停止从甘肃省募兵,并不表示华夏会停止募兵,普通士兵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自然退役,而且,每次战斗,军士都会有伤亡,必须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全本小说网/https://。/

    华夏国防部建立的军事预备役制度不会废除,但募兵的对象,主要转向人口大省,甚至还包括刚刚归化为汉人的边疆百姓。

    像甘肃、青海东部这种需要修生养息的地方,不仅要减少募兵的指标,还要利用经济上 的优势,将别处富余的百姓吸引过来。

    甘肃省已经失去大明时代军镇的作用,转而成为华夏“工业立国”示范地!

    李自成与宋一鹤、陆先遥商谈一番,除了经济上的优势,并没有特别的法子吸引人口入甘肃,便打起了河西都督府的主意。

    河西都督府原本就是一个过渡时期的省级地方官府,迟早是要与周边省份合并的,不是与青山都督府合并,就是与甘肃省合并。

    现在甘肃省人口不足,那就与甘肃省合并。

    合并之后,除了增加甘肃省人口,也能将成熟的汉地扩大至大戈壁的南缘,消除游牧民族滋生的土壤。

    现在的甘肃省,西部已经延伸至瓜州府,恰好与河西都督府无缝对接。

    李自成当即决定,撤销河西都督府,以龙首、黑水、贺兰三个府的形式,加入甘肃省。

    河西都督府成立以大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已经度过了十八个年头,土地上的蒙古人,早已归化为汉人,如果与甘肃省合并,成为甘肃省的一部分,汉化会更加彻底。

    河西都督府的面积很大,抵得上成熟汉地的一个省,但人口并不多,加入甘肃省,只能部分解决甘肃省人口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将三府的青壮吸引至比较成熟的汉地,可以适当减少牧民的数量。

    河西都督府北靠戈壁山(戈壁阿尔泰山),南邻甘肃省河西走廊和会州府,是大戈壁荒漠向高原地区的过度地带,境内有金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格兰沙漠(腾格里沙漠),土地荒漠化非常严重,草原并不多,零星分布在沙漠与高山之间,如果条件允许,李自成一直想治理这些沙漠。

    这次撤销河西都督府,减少当地牧民和牲畜的数量,适当缓解原本就比较荒漠化的土地。

    特别是荒漠化最严重的贺兰府,最好将所有的牧民都迁走。

    河西都督府是华夏第一个被撤销的都督府,也是李自成心目中唯一一个原本就不打算立省的都督府。

    李自成又问了当地的道路问题,迁都昆明的时候,他在昆明修筑了大量的道路,不仅打通了华夏成熟汉地环形大道的西环、南环,还让交通闭塞的云南省,一举成为华夏交通最为便捷的省份之一,与周边的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南原、青海各省,联系的通道大大加强。

    可是,甘肃省的交通,已经非常便捷。

    当初将天命都督府移驻兰州的时候,李自成就在甘肃省修筑了

    大量的水泥道路,陇右的兰州、巩昌、洮州、陇南四府,不仅有大道与陕西、四川、青海连接起来,内部的大道也是纵横交错,府府相通,大部分县城也都通了大道。

    河西走廊地区的凉州、甘州、肃州,也有横贯东西的大道,加上新立的瓜州府有通往哈密的大道,干道已经全部贯通。

    兰州府北面,完全依靠陕西汉人移民立下了会州府,如今的会州府,也有主干道直通贺兰府。

    甘肃省的交通,比李自成想象的要好,而且全省主干道全部打通,失去大规模修建道路的意义。

    宋一鹤、陆先遥离开之后,李自成摊开华夏的大图,将目光落在山西、陕西两省。

    第一路桥公司的人数不多,但一直在北京周边修筑道路,现在整个河北省的道路,已经比较发达,甚至边墙内外的张垣府、大宁府,都已经通了大道,而且延伸至关外。

    夹在河北省与甘肃省之间的山西、陕西两省,就成了北方交通最落后的省份。

    因为华夏环形大道的存在,山西、陕西两省,已经有了横贯东西的干道,但南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