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1119章

灭明-第1119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尔羌汗国的位置所在,乃是汉唐时代的西域南部,后世叫南#疆,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地域太大,人口倒是不多。

    第七营只要在嘉峪关以西留下一个团的兵力,依托城墙,足以自保!

    李自成思索良久,道:“爱卿说得不错,给第七营传令,在格尔木留下一个团的军士,带足粮食,由汉清部协助,向北直取沙州!”

    “臣遵旨!”

    牛金星告辞离开,李自成还在查看大明时代的哈密八卫地图。

    哈密八卫包括哈密、赤斤蒙古、沙州、罕东、罕东左、曲先、安定、阿端八卫,其中哈密卫太过偏于西北,位置比较独立,其余七卫,应该属于甘肃、青海两省的交界处,其中赤斤蒙古卫、沙州卫、罕东左卫明显属于河西走廊在嘉峪关外的延续,只是北方缺少连续的山脉,无法建立稳定的边墙,逐渐被游牧部落侵占。

    看到地图上的沙州、瓜州、玉门这些名称,李自成和愤青似的,不觉热血沸腾,汉唐时代征服西域的一幅幅战争画卷,再一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皇上,汉清部王大人求见!”小太监王廉的话,打断了李自成的沉思。

    “王安平?”李自成睁开眼,“快传!”

    “奴才遵旨!”

    少顷,王安平跟在王廉的身后入了内书房,“臣王安平叩见皇上!”

    “安平快起身!”李自成向对面一指,“坐下说话!”

    “臣多谢皇上!”王安平落座后,方才小心地道:“皇上,兄弟们从朝#鲜传回讯息,继位不久的李淏死了!”

    “死了?”

    “回皇上,李淏的确死了!”

    李自成思索片刻,“李淏是如何死的?”

    “回皇上,李淏是在王宫内被侍卫刺杀的,侍卫已经自杀,刺杀原因不明,不过,朝#鲜的大臣们正在调查刺客的出生、背#景……”

    朝#鲜能调查出什么,那是朝#鲜的事,只要不牵涉华夏就行!

    李淏被杀,朝#鲜不能一日无主,不知道朝#鲜的大臣们,这会有什么说法?

    朝#鲜前任国王李倧,原本有三子,长子李溰死在满清的盛京,刚刚继位不久的次子李淏被刺杀,王室的继承人,只剩下一个李濬。

    金自点应该扶植李濬登基吧?

    “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回皇上,李淏被刺杀的时间,是在六日前,兄弟们得到讯息,立即飞鸽传书,连华夏常驻朝#鲜使节苏清河都没有传回讯息。”

    李自成起身,在内书房踱了两步,自己是不是要准备册封的文书了?不知道李濬登基后,会不会加快传播汉话、传承天主……

    (本章完)

 第 1321章 南原省

    朝#鲜境内究竟发生了什么,苏清河稍后会禀报更为详细的讯息,而且,李濬要想顺利继位,必须得到华夏的册封,以金自点的老谋胜算,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向华夏派出使者,既要说明朝#鲜国内的局势,让华夏安心,也会请求册封李濬。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得不到华夏的册封,李濬也不会是合法的君主。

    如果李濬得不到册封,朝#鲜王室岂非断了继承人?

    李自成的心中忽地闪过一丝亮光,第三营从陆路向朝#鲜北部集结,北海舰队从海路向朝#鲜南部靠拢,能不能假戏真做,趁机将朝#鲜纳入华夏的版图?

    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华夏要征服朝#鲜,将朝#鲜的版图全部纳入华夏,并非军事上的问题,而是战争过后的管理问题。

    与吕宋,以及华夏北方的土著不同,朝#鲜立国千年,又不断从华夏吸收文化上的给养,百姓已经形成了民族向心力,国内的精英也会为了各自的利益,拒绝加入华夏。

    华夏如果吞并朝#鲜,会出现三种可能的结局:其一,像对待东吁那样,将朝#鲜国内的精英、贵族屠尽,再辅以一定的利益,割裂民族的历史,让百姓迅速遗忘过去;其二,华夏能掌控朝#鲜的国土,但要面对朝#鲜国内无休止的叛乱,一部分军队被牵制在朝#鲜,还要不断投入银钱平叛;其三,像大明时代的安南那样,十年或者数十年之后,朝#鲜重新独立。

    李自成在征伐东吁的时候,那是孤注一掷,不考虑后果、不计较银钱的得失,为了印度洋方向的出海口,东吁一定要纳入华夏,哪怕没有大明时代的“三宣六慰”做借口,哪怕东旭王朝并没有入侵国大明的事实。

    征服东吁,付出一些军士的伤亡,付出一些银钱,背上一些历史的骂名,结果是值得的,华夏得到缅甸省,不仅为未来赢得了战略利益,还有当前的经济利益。

    实兑府的明光贸易有限公司、大光府的文隅造船厂,还有实兑港口的贸易等,都能为华夏带来实实在在的赋税。

    以大光府沙廉为母港的西海舰队,已经将华夏的触角伸向印度洋,在西洋人大规模东侵之前,或许能为华夏抢占一切战略利益,提前为西洋人入侵布局……

    对华夏来说,朝#鲜的战略地位就差多了,除了北海舰队通行的对马海峡,几乎没有任何战略上的利益,而且,现在的对马海峡,并非日、朝共有,而是公海,至少华夏的北海舰队可以自由通行。

    没有战略上的利益,又没有经济上的利益,华夏为何劳军费钱?难道是为了拯救朝#鲜的百姓?

    对于朝#鲜,或许温水煮青蛙更为合适!

    朝#鲜国内的君臣,应该已经知道,他们实际上就是华夏的藩属国,内政、外交、国防,都要看华夏的脸色行事,国内向华夏看齐,推广汉语汉话,改奉天主,不出十年,就是一个“小华夏”!

    在此过程中,华夏向朝#鲜开放边界贸易,让朝#鲜的百姓感受到华夏的强大、富足,进儿对华夏生出羡慕、崇敬之心,甚至以加入华夏为荣。

    华夏常驻朝#鲜使节、汉清部等,可以暗中在北部靠近辽宁的边境,扶植、培养亲近华夏的官员和势力……

    多管齐下,水到渠成!

    即便是最坏的结果,造成朝

    #鲜的分裂,华夏可以趁机将亲近华夏的北部地区先行纳入进来,一步步蚕食朝#鲜的国土,挤压朝#鲜国的生存空间。

    如果朝#鲜退出《亚盟》,那就再好不过了,离开《亚盟》,朝#鲜不再是华夏的盟国,与华夏没有任何关系,华夏对朝#鲜用兵,连道义上的责任都没有了……

    李自成思索片刻,心中已经做了决定,等到朝#鲜的使者来到昆明,建议双方开放边界贸易,加强物资交换。

    思路离开暂时离开朝#鲜,李自成又开始思索西南的战争,他并不担心战争的胜负,天命军的军士都是职业士兵,列装的又是最先进的北京步枪,比图鲁拜琥的“当雄八旗”至少领先两代。

    倒是移民的事,有些不省心。

    移居乌思藏的百姓,是分批出发的,第一批百姓,只有一千壮丁,加上所有的家眷,还不到五千,原本是要移居甘孜府的。

    甘孜府并不隶属于乌思藏,而是隶属于朵甘都司,但甘孜恰好将乌思藏和四川生生切开,是乌思藏与四川之间的过度山地,只有将甘孜汉化,四川的百姓才能源源不断移民乌思藏。

    不过第四营第三师进入芒康后,已经征服了甘孜地区,金沙江以东部分,整合为甘孜府,隶属于四川省,既然是四川的地界,那就不需要移民,便是要移民,那也是四川省内部的事。

    这第一批的移民,只能迁居更西面的芒康了。

    芒康是四省交汇之地,需要人口支撑着县城、粮食、道路,不过,芒康只是一座县城,五千汉人实在是太奢侈了,还是向周边移居一部分吧……

    现在的芒康县,还是一座独立的县城,并不隶属于任何一府,关键是,周边都没有立府。

    府城立在何处为好?

    李自成的目光,在藏东一带打转,最后定来澜沧江的源头上。

    扎曲、昂曲两条大河,在客木汇合为澜沧江,客木就是三江合流之处,是天然的立城之所。

    客木已经立城,被图鲁拜琥击杀之前,白利土司顿丹多吉就是以客木为统治中心。

    “客木”这个称谓,明显是藏语,还是改用后世的称呼吧,昌都!

    包括芒康县在内的昌都府,将是藏、青、川、滇四省的交汇之地,北通青海省玉树,南接云南省忠甸府,东面是四川省甘孜府,西面有通往拉萨的官道。

    驻守在芒康的第四营第三师贺锦部,只要沿着澜沧江北上,占据昌都地区,很快便能在玉树与南下的第七营汇合,稳定青、藏东部的局势。

    乌思藏的行政区划尚未定型,但贺锦部常驻芒康后,乌思藏与四川省之间,以金沙江为界,与云南之间,以忠甸府为界,已经划分了省界,只有与青海省玉树地区,尚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未来的乌思藏地区,肯定要抹去藏人和藏传佛教的痕迹,无论是府县还是山川河流,只要不是太过响亮,一定要汉化。

    澜沧江源头的扎曲、昂曲两河,藏化非常明显,藏语中的“曲”就是汉语的“河”……

    扎曲、昂曲更名为扎河、昂河,是最简单的更名,不过,这两河交汇于昌都,李自成便将扎曲更名为昌河,昂曲更名为都河。

    “乌思藏”的称谓,也是要不得。

    李自成更改地名,汉化当地,主要有两个原则:

    优先选择当地的河流、山川,以山川河流命名;如果没有合适的山川河流,就从《诗经》寻找两个字,直接割裂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

    乌思藏地区,名山大川很多,但藏人生活久了,藏化非常明显,如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他念他翁山、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等,借用山川河流明显不行。

    只能从《诗经》中找了。

    思索了很久,最后决定叫南原省,从缅甸新台府调史可法去出任省长。

    雅鲁藏布江的名声太大,又很响亮,改名不好,不改名也不好,只好沿用它最上游的汉名:马泉河!

    李自成又对着地图思索了一番,方才收拾一番,离开内书房。

    晚膳后,李自成在乾清宫踱了两步,正在思索晚上去谁的寝宫,忽地看到一个娇小的身影在宫门外逡巡,仔细一看,原来是李雅,不禁奇道:“景妃,天就要黑了,你不回宫就寝,来到乾清宫做啥?”

    李雅支支吾吾,最后道:“皇上……”

    “嗯?”

    李雅抬起头,鼓足勇气道:“奴婢能和皇上说两句话吗?”

    李自成一愣,随即道:“你是朕的妃子,有什么话就说吧,来,去朕的书房!”

    李雅福了一福,“奴婢谢过皇上!”

    李自成带着李雅入了内书房,以为李雅有什么要紧的话,便让太监宫女们离开,王廉奉上茶水后,也是带上门出去。

    李自成微微笑道:“雅儿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吧?”

    李雅知道,内书房只有皇上和她二人,没有皇上的允许,谁都不会来打扰他们,方才小心地道:“皇上,听说天命军在乌思藏作战……”

    李自成哈哈一笑,“奥,雅儿啥时关心国家大事了?”

    “奴婢……奴婢原本不会关心国家大事,可是这次天命军征伐的是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