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1034章

灭明-第1034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上退下来的文物众臣,都可以进入国政部,继续为华夏发挥余热,老将军想要清闲,可得等到迈不动腿的那一日……”

    “国政部?”秦大年面上一喜,“皇上,这国政部的做什么的?”

    “可以什么都不做,每日喝喝茶吃吃酒,也可以什么事都做,”李自成笑道:“华夏的天下,有你们一份功劳,所以,你们可以帮着朝廷监督百官,如有不法之徒败坏华夏的法制,你们可以来找朕,也可以直接予以呵斥,甚至将他们交给国家监察院、国家法院,也可以向朕提出任何建议……”

    “原来如此!”秦大年拱了拱手,“老臣多谢皇上!”

    “老将军,朕丑话说在前头,”李自成还了礼,“老将军从第三师副将的位置上退下来,只能守护华夏,但不能干涉文武百官正常的工作,除非有了证据,华夏是讲究法治的国家,一切都得依法办事!”

    “老臣明白,老臣自然知道分寸!”

    “好,好,好,”李自成不住点头,“朕就知道,老将军是识得大体的人,老将军是第一个从主要岗位退下来的人,这国政部长一职,非老将军莫属。”

    “臣多谢皇上!”秦大年离开座位,想要起身行李,被李自成止住,“老将军不必多礼!”

    秦大年暗中思索,国政部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将来的国政部内,都是华夏的开国之臣,参政、建议之权,应该不会少,甚至还可以做为皇上的咨政,总比赋闲在家要好,而且国政部长,总归是部长,他的脸上笑出一片皱褶,“皇上,老臣担任国政部长,那国政部有多少人手?”

    “不瞒老将军,等老将军回到北京,国政部只有老将军一人在职,朕会派出几人供老将军驱使!”

    “光杆部长?”秦大年顿时苦着脸,“皇上,老臣总不能每日独自喝茶饮酒吧?”

    李自成哈哈大笑,“老将军放心,很块便有一些老臣前来陪伴,到时候他们都是你的属下,”顿了一顿,又道:“此外,回京之后,朕打算敕封老将军为安远侯,老将军不会推辞吧?”

    “老臣多谢皇上!”秦大年不听劝告,非要恭恭敬敬给李自成扣了三个响头,“老臣得皇上如此厚恩,此生再无遗憾!”

    “哈哈哈……”

    “哈哈哈……”

    李自成这才有时间询问王光恩,关于海州城的有关状况。

    海州原本是这次北征的粮草中转基地,不过,天命军连续攻破了辽阳、沈阳两城,从城内得到大量的粮草,北京已经停止向东北运送粮草,海州也就失去了原先的重要作用。

    不过李自成认为,海州是辽西、辽南、辽东和辽北的结合部,虽然整个辽宁省已经归属华夏,海州失去了战略上的地位,但交通上的枢纽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

    明年开发整个辽宁省,海州向南可以修筑通往盖州、复州、金州的大道,将整个辽南连成一片;向西,可以渡过三岔河,修筑通往锦州的大道;向东,可以连接鸭绿江畔的九连城;向北,隔着辽阳府便是辽宁省首府沈阳。

    如果海州的交通枢纽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出来,辽宁省在沈阳之外,极有可能再出现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当然,大规模建设辽宁,应该是明年的事了。

    当下最重要的事,便是华夏与朝#鲜的协议,如果协议得到朝#鲜国王李倧和朝#鲜朝臣的认可,已经驻扎在鸭绿江畔的第一师,才会渡过鸭绿江,前往朝#鲜境内聚歼平壤城的鞑子。

    要聚歼不到一万鞑子,第一师就足够了,需要多长时间结束战斗,李自成并不关心,反正战斗在朝#鲜境内进行,对华夏没有多少影响,权当让第一师练兵了。

    李自成在海州城等了两日,金自点和李濬方才匆匆赶到。

    金自点一如既往,带着李濬行了叩拜大礼,“臣下金自点,叩见上皇!”

    “金大人无需多礼,起身吧!”李自成从金自点的脸上,看到了不少希望,不过,在签订正式的协议之前,他的脸上,并没有多少期待,“小米,赐座,给两位使臣上茶!”

    “臣下多谢上皇!”金自点却是迫不及待地袖出一份文书,“禀告上皇,在臣下和麟坪大君的尽力说服之下,我主和朝臣们终于接受了这份协议!”

    “两位幸苦了,”李自成竭力克制着心中的喜悦,但脸上还是堆着笑,“为了朝#鲜,也为了华夏与朝#鲜的长久友谊!”

    他接过文书,打开一看,李倧果然在文书上签了名,而且还是用汉字签的。

    金自点小心地道:“这份文书,还需要上皇签字认可……”

    “朕知道,”李自成道:“小米,笔墨侍候!”

    “是,皇上!”

    李自成在两份文书上都签了名,然后还给金自点一份。

    两国的国主都已经签字,文书立即生效,不过,这不是长久的条约,除了朝#鲜归还平安、咸镜两道,其余都是临时性质,所以李自成并没有将文书上升到正式的条约,而是以“协议”命名。

    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华夏与朝#鲜之间,还会有一份正式的条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朝#鲜不再是华夏的藩属国,华夏也不需要藩属国。

    要么与华夏合并,要么成为华夏的盟国。

    成为华夏的盟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李自成心中已经有了盘算,火候到了,才会对外公布。

    金自点等墨汁干了,小心地将文书收进怀中,“上皇,华夏的军队,何时渡过鸭绿江……”

    李自成淡然笑道:“金大人,根据这份协议,朝#鲜应该先支付第一批四十万银子吧?”

    “上皇放心,银子很快便到,”金自点道:“汉城与华夏的辽东,中间隔着鞑子占据的平壤,所以银子是从水路过来的,最多两日,船队便会到达鸭绿江口,不知道在何处交割为好……”

    “既然是船载,那就在九连城交割吧,溯鸭绿江而上,直接在九连城登陆,最为便利,”李自成道:“朕这就给将士们传令,让将士们尽快准备,最多数日,将士们便可出征,朝#鲜的船队进入鸭绿江,恰好协助他们渡江!”

    “朝#鲜境内,我王与黎民百姓期盼如渴……”

    “救兵如救火,朕明白这个道理,”李自成笑道:“华夏的士兵,集结起来需要数日,等到银子交割完毕,将士们应该就可以渡江了,对了,金大人,朝#鲜提供的粮食,现在何处?根据协议,朕得派人过去看看,华夏将士一旦进入朝#鲜境内,便需要第一批粮食……”

    “上皇放心,我主筹集了数十万石粮食,已经从汉城向北运输,只是被鞑子阻隔了要道,运输速度不会太快……”

    “那就好,”李自成道:“华夏与朝#鲜达成协议,金大人与麟坪大君功不可没,朕会记住两位……”

    金自点忽地压低声音,道:“好叫上皇得知,这第一批四十万银子,除了一小半来自国库,其余都是向王公重臣们借的……”

    “借的?”

    “所以……所以不少人对华夏有些不满……”

    “不满?”李自成怒道:“华夏将士,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朝#鲜的百姓,他们竟然不满?”

    “谁说不是呢?”金自点道:“这些人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却忘了朝#鲜的百姓,更忘了华夏与朝#鲜队的友谊……”

    李自成冷哼一声,“既然这些人心怀不满,那就让他们去对付平壤的鞑子……”

    “上皇,万万不可,”金自点忙道:“我主已经呵斥了这些目光短且之徒,上皇心中有数便成……”顿了一顿,又满怀期待道:“上皇,朝#鲜何时能成为华夏的藩属国?”

    “藩属国的事,稍后再说,先歼灭了鞑子再说,”李自成道:“不过,将来出使华夏的,除了金大人和麟坪大君的人,朕一律不回召见!”

    金自点这才转忧为喜,“臣下多谢上皇,臣下愿意为上皇效命!”

 第1220章 为了华夏

    李自成立即给周凤梧部传命,让他将第一师集中于九连城,一旦朝#鲜人将第一批四十万两银子交割了,第一师便要渡过鸭绿江,前往平壤剿灭鞑子。(全本小说网,https://。)

    和朝#鲜人还会有接触,包括后期的银子、粮食、国界的划分,李自成遂留下秦大年,交代一番后,立即书写了敕封文书,让他以国政部长的身份出任使者,等到自己回京之后,再派出一位文官副使,协助他与朝#鲜会谈。

    会谈仅限于落实华夏与朝#鲜已经达成的协议,以及朝#鲜派兵参与围剿鞑子之事,至于战争之后,朝#鲜若是主动要求成为华夏的藩属国,或是以其它方式确定两国新的关系,则不在使者的职权范围之内。

    李自成将朝#鲜问题处理得差不多了,将这边的事情交给秦大年,自己便要回京了。

    国政部长秦大年、海州知府袁行致、第三师师长王光恩都是出城送行,李自成勒住马缰,向四面扫视一番,“三位爱卿,东北被满清侵占日久,华夏几乎以倾国之力收回整个辽东,但整个东北只收回一半,实属不易,你们要善待当地的百姓。”

    “臣等会铭记皇上的教诲!”

    “百姓的利益,就是华夏的利益,”李自成特别告诉袁行致,“百姓不仅会为华夏缴纳赋税,也是华夏的子民,官府应当无条件协助他们,帮助百姓解决困难,眼下已经进入冬季,如果哪些百姓缺衣少食,官府必须行动起来,切不可让百姓受冻挨饿,让百姓体会到,华夏朝廷,是为百姓服务的。”

    “臣领旨!”

    “袁大人要早做准备,”李自成想到,东北不缺乏建设用银,趁着机会,将新式教育推广至辽宁省,让辽宁省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华夏,然后发挥中心作用,尽快辐射至周边的各个都督府,“朕回京之后,便会招募教员,明年开春之后,辽宁省内便会大规模兴办教育,沈阳、宁远、锦州、海州,将会首批开办新式学堂,袁爱卿要尽早为学堂准备场所,招收学子的事,也要尽早准备。”

    “臣会记住皇上的教诲!”

    “天冷,都回去吧!”李自成略一思索,到底还是忍不住,“无论在那个岗位上,都要铭记自己的职责,这次回京之后,朕便对全国的官吏进行整治,追逐名利和权力、欺压百姓、贪赃枉法之人,朝廷一定会严惩,子孙三代不得为官,”顿了一顿,又道:“朕希望,你们都能恪尽职守,为朕,为华夏,看守好辽东之地!”

    “臣等必恪尽职守、忠于皇上、忠于朝廷之事!”

    李自成的目光,在三人的脸上分别停了一小会,然后缓缓拨转马首,双腿夹住马腹,在马臀上抽了一鞭,“驾!”

    亲兵都是催动战马,紧紧跟随在后,不过眨眼间,城外只剩下一片烟尘。

    秦大年看着骑兵的背影,口中喃喃地道:“皇上戎马出身,既不失拳拳之心,又杀伐果断,对臣下,对百姓,始终记挂下头,但对于贪墨之人,却是零容忍,这次回京,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罢官消爵、人头落地……”

    袁行致、王光恩二人,都是眯起双目沉思,心中却是暗暗侥幸。

    李自成归心似箭,但哲哲、罗秀娟、罗玲三人,都是乘的马车,即便罗秀娟、罗玲可以骑马,哲哲还是马车,速度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