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797章

大明1617-第797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田季堂的话说就是银子反正都是张大人自己的,左手进右手出,反正和记这份家业都是张大人一手创下来的,怎么用也是便宜不了外人不是?

    话虽如此,张瀚心中却不能不感觉抱歉。

    家里现在好歹象个样子,但距离真正的享受还差的远,别的不说,常氏也是爱听戏的,北方的晋剧,川剧,秦腔,皮影,还有昆曲的折子戏,老人家都挺爱听爱看,只是一核计,养个家戏班子一年要花好几千,老人家砸砸嘴,断然拒绝了张瀚张罗家戏班子的打算。

    各种生活起居,若以大同的代王府当标准,那可真的是差的远了。

    若是张瀚没有,也就罢了,明明身家千万,家人过的日子也就是普通富商家庭的水准,这就有些歉意,这是种微妙的情绪。

    “其实每个男子都想家人过的很好。”张瀚感慨道:“以我的能力,暂时只是能做到这样。”

    三女齐声道:“这样已经很好!”

    众人对视,均是笑将起来。

    ……

    傍晚时分,雪仍然未停,整个青城都笼罩在茫茫雪野之内,张瀚后来出二门去应酬了舅舅和三叔公一个多时辰,后来孙安乐也赶了来,加上老周掌柜,一群老人喝到傍晚时分,孙安乐和老周掌柜张瀚都没叫走,叫人打扫了客房请他们住下了。

    这宅子卧房就有好几十间,不要说住几个老人,住一营兵也挤的下,张瀚两世为人了,有了儿子后感觉自己更重亲情,平时也没有什么空和这样的机会,散席时,常进全倒是将他一阵猛夸,地位与当年截然不同,反而比当年对人更尊敬恭谨,确实是个成大事的样子。

    张瀚笑着听舅舅夸赞,看到常氏也是笑意吟吟的,便是感觉所做一切都是值得。

    倒是常进全打听重修旧中都之事,张瀚一直笑而不语,打着哈哈不肯吐露实情。

    常进全颇能代表一些亲朋旧友的想法,便是感觉张瀚已经臣服北虏,拥有控弦数十万,麾下还有精兵十余万,控制了数千里地域的地盘,又有和裕升富可敌国的财力,尽可以挑明此事,向朝廷要一个王爵之封……顺义王就挺好!

    对俄木布洪能当顺义王,这些人都是满心的不服。

    对这股风潮,军中是以压服,百姓间却是以默许甚至鼓动为主。

    就象张瀚此前考虑的那样,大义所在,一尺之水未必能一跃而过,而早早开始造势,不言造反,只说邀封,这却是上上下下都喜闻乐见之事……凭什么俺答当年能受封,他的这些没出息的子孙能够受封,张瀚这样的却不能受封?

    这也算是早早开始舆论造势,算是一步一步的慢慢来,张瀚当然看不上顺义王,不过拿这顶王冠来造舆论,却是相当的适合。

    两个孩子,小的那个还在睡觉,天黑之后会醒一阵子,还有得闹腾,大的却是因为父亲回来,慢慢儿又熟起来,缠着张瀚不放。

    这时各院里渐渐都点起灯笼来,张瀚站在檐下看着,漫天飞雪,四处雪白,一盏盏昏黄的灯笼次第点燃,有一种温馨之感,油然涌上心头。

    抱着儿子,张瀚穿过廊檐,走上后院一处高台之上。

    这里原本是佛寺高塔的塔基,佛塔拆了,底基拆了却是浪费,张瀚叫人改成了亭子,一路由游廊慢慢走上去,这个时候整座府邸尽在眼前。

    从外门,大门,仪门,正堂,二门,后堂,再到后院,甬道一路笔直,穿透南北,两边各有跨院,正堂和后堂都是不启用的,只有在家宴和大宴宾客时才会起用,今日和一群长辈就是在正堂左侧的跨院里的大客厅里举行,右跨院则是常进全和张学曾等人所居。

    常氏住二门东侧的一个跨院,也是五间正房,对面各三间厢房,有北房和庭院的跨院,山石,水井,树木,花草,一应俱全。

    一个个院落都在点灯,外院是男仆和小厮们拿着长竹竿挑着灯笼下来,点着了再挂回去,沿着外门和大门,四周的院墙十来个人不停的做这件事,估计还得忙活两刻钟功夫才能把灯点全部点亮。

    府邸四周有一些小型的房舍,只有一间或两间,也是点起了灯笼。

    常宁和玉娘两人也跟了过来,杨柳身子沉重,已经回自己的院子里休息去了。

    这时张彬问道:“爹爹,那些小房子里都是住着谁呀?”

    张瀚一笑,说道:“那都是住着我们商团军的将士,是专门住在四周保护我和你们的忠勇将士们。”

    “天这么冷,他们住在这小屋子里,会冷不?”

    “有炉子的。”张瀚道:“也有热食,换班站岗,不会太冷的。”

    常宁“呀”的一声,说道:“他们还要出来站班吗?”

    “当然要站了。”张瀚道:“每一个时辰换岗一次,一次大约是一个中队吧,沿着我们府邸外围划好的线路巡逻,还有一个中队是固定岗,不巡逻,只固定守在要紧的地方,比如正门口,院墙隔段设岗,还有几个路口岗等等。”

    常宁和玉娘对视一眼,说道:“我们去过外头,人家都说铺舍就是小草棚子,铺兵都又冷又困又饿,不是人容易当的差。当初在老家时,普通人家都害怕被点成铺兵更夫,反正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我和玉娘出去看过,现在的铺舍都是砖房,里头有坑有炉子,我们姐妹心想挺好的了,谁知道他们还要出来巡逻站岗,那可真是辛苦啊。”

    玉娘也道:“这般冷的天,执矛而立,身被铁甲,都多半是二十不到的后生,可是真辛苦。”

    “这算什么?”张瀚淡淡一笑,说道:“你们夫君我也吃过这样的辛苦,无非餐风饮露,眠沙卧雪,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这世间事,没有哪件是容易做出来的。”

    这时众人果然在几处地方看到持枪或是火铳肃立着的商团军将士,或是穿军袍的火铳手,或是披甲执锐的重甲步兵,不远处隐隐有战马嘶鸣,这些士兵竟是枕戈以待,随时可以上马冲阵搏击。

 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

    两个年轻的妇人对视一眼,都是看出对方眼眸中的震惊之色。

    玉娘咬着嘴唇道:“以前我爹和大哥在灵丘矿上也练兵,矿上的矿工也有团练,号称比边军还厉害,今日才知道真正的军队原来是这样……”

    常宁道:“一会我们下去,安排下人多熬几大锅姜汤,这样的天,定然会有不少将士受了风寒,给他们去去寒气也是好的。”

    张瀚微微一笑,并不去阻止妻子的好意。

    这时天色渐黑,风雪越来越大,一队骑兵却是顶风冒雪自城中的小兵营里出来,原本是灰色的军袍和大帽,在风雪中走了一阵之后就已经全身雪白。

    在张瀚怀中的张彬惊叫道:“爹爹,这些人好厉害,他们敢在雪地里骑马……”

    常宁也有些吃惊,说道:“这种天气,还要出征吗?”

    张瀚看了看,说道:“这是马武他们,在青城训练和休整至今,他们奉命去组建一个龙骑兵营。”

    马武原本是个连级武官,转战万里回到商团军,军司也并没有给他们升级,只是按规矩记录功劳,不过马武和林南星两人都被授给一等勋章,也是和裕升商团军体系内罕见的几个一等勋章的获得者,有大功记录和勋章,谁都知道他们的前途异常光明。不过伤势养好之后,他们就一直留在青城训练,张瀚在青城时亲自接见过这些青年军官多次,军训司也在这些军官身上,包括十三山调回来的几个步兵军官,还有前一阵巴林部骑战之后也调回一些军官,一起参谋研究,针对东虏的特点进行技战术的训练……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张瀚本人在内和军训司参谋司的军官们对东虏的威胁都是保持着相当的从容淡定,或许东虏是商团军最凶恶的敌人,也或许是别的势力,张瀚没有用自己知道的历史进程刻意影响部下,而商团军将士们也并没有因为东虏在辽东的战绩就感觉畏惧……说破大天,东虏不还是蛮夷?也就是和辽镇学过几招,兵练的凶,仗打的多,甲胄比大明边军和北虏要精良一些,弓箭准头足些,劲力大些,说到底不过还是弓箭骑射加阵而后战而已。

    这些东西,合格的大明边军也该做得到,没有什么稀奇!

    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这也是商团军高层对东虏的态度。

    十三山之战,重甲步兵能挫建虏锋芒,巴林骑战,最少是双方都全身而退,各有损失不同,铳骑兵团只是略有小挫,若不是商团军固有的傲气,以三四百人的损失,换取女真人八十多白甲的战损,其实认真来说就是个平手。

    当然,战术上确实是要改,最近这几个月青城这边的分司一直在着手进行这事,周耀接任军训司之后,行事十分果决,也是雷厉风行,一直主抓龙骑兵团的组建和编写新的训练大纲,这两个月下来,部队都是被军训司折腾的不清……周阎王之名,连不少蒙古人都是知道了。

    张瀚好奇心大起,说道:“我要去军训司看看,周耀这一阵子在搞什么名堂!”

    “周司官不在城里。”常宁看到张瀚心急火燎的样子,突然想起几年前见到张瀚时的模样。当时张瀚还只是自家表哥,见面时就是一副久居上位智珠在握对任何事都云淡风轻的模样,就是那晚遇刺,他将自己救下来揽在怀中的时候,才听到他激烈的心跳声,叫常宁感觉到张瀚毕竟还是个正常的青年人。

    这么多年下来了,张瀚这种沉不住气的猴急模样,可是好久没见过了。

    好在这副表情不是对什么女子绝色,而是想着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凶残汉子,常宁也不知道是好气,还是好笑?

    “李庄官校搬过来了。”常宁解释道:“三百多学员被周司官带出城拉练去了。出城前就乌云密合,人们都劝周司官过一阵子看看天时再说,老王哥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周司官当时就板着脸说道:遇虏则战,难道还考虑天时?平时训练都害怕天气不好,打仗时老天爷会照你们的意思安排晴天雨雪?这么一顶,连老王大哥也不好再说什么,任由他把那些小子们带出城去了,这冰天雪地的,怕是要受大苦了……”

    “这事周耀做的对。”张瀚不以为然的道:“他说的话不错,平时训练都怕雨雪,打仗时怎么办?王长福边军出身,样样都好,论实际的本事周耀不及他。但论打仗练兵,王长福都拉在了后头,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他心太软!慈不掌兵,这不是瞎说的!”

    张瀚凛然而言,一妻一妾都被他的态度震住了,好在说到最后,张瀚自己也醒悟过来……这是在家,不是在外领着众人开会。

    当下哈哈一笑,将张彬抛了一抛,吓的常宁玉娘花容失色,张瀚落了好一通埋怨,他也不反驳不顶嘴,笑嘻嘻的将儿子抱在怀里,四周院落和甬道的灯笼都点亮了,星星点点犹如天上星光落地一般,张瀚只觉得内心平安喜乐,抱着儿子,慢慢儿的走了下去。

    ……

    张府点灯的时候,毗邻不远的汗王宫也点起了灯笼。

    相比灯火如繁星的张府,汗宫的灯笼数量不多,似乎是不怎么舍得点的样子……汗宫的用度开销现在也是和裕升的财务上负责,这半年来财务上捉襟见肘,能保持着向蒙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