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768章

大明1617-第768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慎明沉着脸不出声了,修这种大城和宫室都是王朝国力盛时才有的精力财力,象朱棣当年修北京城,几十万上百万的民夫工匠修了十九年才大体完成,其后又花费多年功夫慢慢修葺,到仁宗年间朝廷还考虑过再迁回南京,可想而知盖出这种规模的都城要费多少功夫和财力了。

    张瀚和李慎明还罢了,梁兴几个却是挤眉弄眼起来,看来对田季堂的话很是上心。

    军司今年收入连贩卖俘虏的牛羊达到了五百万以上,加上各种意外增收之后收入到了六百五十万左右,这样一来,亏空只有不到五十万,随便腾挪一下也过去了。到明年,牛羊是卖的差不多了,但由于台湾那边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海贸收入也在增长,主要是少了颜思齐这么一个竟争者,一年收入加好几十万是肯定没问题的,台湾那边的平安状收入,明年预计也有一百万以上,这一笔银子算是军司收入增加,全部运到北方,加上铜矿收入,布匹收入的增加也是百万以上,还有另外一些开源收入,明年的收入预计还是六百五十万或是更多,这样的话几乎没有亏空,而明年可以结束到买卖城的大工程,又是省下好几十万两一年的开销,可以说,明年只要不再搞跨越式的大扩军,也不打大仗,可能会有小亏空,甚至会有节余。

    梁兴等人想起这事只是激动和高兴,田季堂却是有点要泪流满面的感觉……好几年了,打从前年大扩军开始就没有消停过,打仗是有收益,而且是天大的好处,可大扩军后打大仗,这银子可就真的如水般的流走了,自己这个管财务的,按照张瀚教导的记帐法来记帐,到了年尾就是大片的红色赤字,这心里的滋味也就只有自己明白。

    “可千万别扩军,也别打仗了……”田季堂在心里发狠道:“宁愿修这中都城,反正明年辎兵民夫要是没事干了也得给他们找事做。”

    “明年要把防线修到独石口外到野狐岭一线,”仿佛听到田季堂的心声,张瀚站在殿门口,展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心怀大畅一脸笑容的道:“野狐岭我还没去过呢,也算赫赫有名的地方,金兵五十万被蒙古人尽歼于此,听说百年之后逢阴雨雷暴天气还能听到人的哭声,太惨了。”

    李慎明无所谓的道:“多半是乡间的野狐之谈,当不得准的。不过从地理来说,青城到中都,再到野狐岭,再到察罕浩特和白城,再是科尔沁部,咱们只要把要紧的点给占了,草原这盘棋的面也就有了,何谓点,无非就是那几个重要的地方。”

    张瀚转头对李贵道:“考考你,说说除去漠北之外,控扼草原最要紧的几处地方是哪里?”

    李贵笑道:“这个属下还真知道,卫拉特和羌藏势力不说,要控制蒙古,最要紧的无非是三处地方,其实也是太祖高皇帝在洪武年间的布置,最为精妙。东边,降伏朵颜三卫,以大宁为核心,控制三卫则辽东和奴儿干都司无事,在当时的北京,现在的京师正北方向,则是以开平卫为主,开平也是旧元上都,北元四都,和林,中都,上都,大都,都是要紧地方,开平卫一设,就把旧大都,当时的北平现在的京师给拱卫起来了,包括张家口紫荆关都给保护起来了,西边则在黄河地势高处建东胜卫,东胜卫城建于要害地方,足可控制河套和限制土默特和套部等北虏诸部,然而从太宗皇帝靖难时起,先迁宁王与辽王诸王,弃奴儿干都司,再弃大宁和令朵颜三卫自立,再弃开平卫,最后再弃东胜卫,这样长城沿线就真的成了前线,京师其实也是前线,二百年来,京师已经被围了几次了?从后方基地之一变成前线,弄成了天子守国门的尴尬境地,老实说,太宗文皇帝虽然也是一代雄主,但论起真正的韬略来,比太祖高皇帝差的远哩。”

    张瀚用赞赏的眼光看了一眼李贵,点头赞道:“说的不错,已经得其中三味,看来你可以直追夏希平。”

    李贵窘道:“其实这些事,和地图思索,一半也是和希平聊天时得到的提点。”

    夏希平擅长思索考虑,在大的策略上屡有建言,张瀚对夏希平也是极为满意的,相比已经三十多岁的李慎明和孙敬亭,二十来岁的夏希平是小字辈,相差十来年呢,算是第二梯队里张瀚最满意的一个了。

    “那你说说。”张瀚叫人搬来一把椅子,军方大佬和随员们分列两边,张瀚对李贵笑道:“既然你是和夏希平商讨了不少东西,今天索性叫你一次卖弄个够。说说看,林丹汗西迁,咱们和东虏也动过手了,底下的大战略应该怎么走。你也不要紧张,说错了也是不打紧的。”

    “是……”李贵咽了口唾沫,当着这么多大佬叫他侃侃而言,说不紧张也是假的,军事侍从官这个差事果然不好干,不过干好了前程也是大好,张世雄这个营指挥已经兼了大队指挥,再往上就是团指挥,有几个军官能升迁这么快的?和裕升辎兵和战兵加上军司军校体系有十几万人,真正的实力和兵力都抵得上大明九边好几个军镇,又是新兴团体,大伙儿都是一心向上,想在这个体系里冒头,可完全没有想象的那般容易啊。

    当下按捺住各种心思,李贵侃侃道:“既然军司明确了林丹汗定然西迁,而察哈尔部又战力孱弱,不足为患,我想下面应该分几步走。”

    “哦,这个开头不错。”张瀚笑谓诸人道:“你们也仔细听着。”

    梁兴笑呵呵的不言语,反正只当是凑趣,朵儿有腮帮子咬了咬,脸上却也做出兴致很高的表情……他头上还顶着雷呢,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弄张瀚不高兴,就算心里感觉李贵不过是在纸上谈兵,脸上可是露出一副沉思的表情。

    “第一步是稳固和确定咱们的边界防线在哪,把底线确定好,这个底线怎么定,得看军司的后勤能力和财力物力的支撑,要是财力充足物力足够,不妨前推些,要不然的话,北到安固里淖,中到野狐岭,南到开平卫,独石口,这条线用来防御正好,可以当成我们两到三年内在草原上东线的防线。”

    这一下连朵儿也轻轻点头了,不管怎样李贵确实是参谋人员中的高级人才,这个东线确定的位置还是很正确的,从后勤到防御点的确定都很合适。

    “确定东线只是把自己的脚步立稳了,下一步就是要确定,咱们对察哈尔,到底是怎么个章程?”

    任敬闻言道:“这还要想?对林丹汗这头饿狼,就是一个办法:打!”

    “团指挥说的不错……”李贵只是一个营级参谋身份的侍从武官,和任敬这样的军方大佬差着好多层,当下也不急着反驳,先是笑着应了一声,并没有因为张瀚点名发言的骄狂。

    任敬点点头,说道:“我插话不对,你继续说。”

    李贵微笑着道:“指挥说的是不错,打是唯一选项,但怎么打,是小打还是大打,是守备为主,还是主动出击,直接挥师东向,直接灭了左翼蒙古?”

    众人这时均露出深思之色,张瀚笑骂道:“李贵你别卖关子,赶紧说吧。”

 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

    “是……”李贵答道:“既然要分析,就得从全局来看,先看自己……咱们和裕升现在堪称兵强马壮,不吹牛的说,林丹汗那小十万人过来,咱们出一万人都能满草原撵兔子……但咱们的短处就是骑兵不足,步兵充足而实力强劲,北虏万万不是对手。短处就是步兵在草原活动不易,会战不易,追击就更不易了。此前打土默特是咱们修好了堡等他们来打,后来又把军堡军台合龙,将土默特困在几条线里,这才完成了歼灭。要是在更广袤的草原与察哈尔人还有左翼蒙古打,一路修军台军堡过去……这工程量,已经大到我们承受不住,完全不可想象的地步了。再者,咱们如果锐意进取,底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步骑配合,迈数千里之远,同时还能防住东虏的滋扰和大举进袭?恕属下直言,不考虑到怎么应对东虏,咱们就根本不能东进!”

    众人皆是点头,李贵说的确实是事实。当初修各堡是从新平堡一路北推过去,抢了几个重要的点,而且张瀚蓄力已久,积累了很多物资财富,人力充足,距离也近,所以半年时间完成了大体的工程,然后战兵和辎兵入驻,摆出了守御的架势,等土默特部反应过来,和裕升已经成了绞索,勒在他们脖子上叫他们不能动弹,最终和裕升完成了绞杀,也使得半个内蒙落在和裕升的掌握之中。

    对左翼蒙古显然不能这么做了,和裕升对草原的经营还得几年才见真正的成效,后勤补给能力不能和当年的新平堡等地相比,人力和物力皆不充足,而要一路修堡到察哈尔部根本不可能,地方太大,左翼各部的腾挪空间也大,想用修堡的办法再搞定一次根本不可能,所谓可一而不可再,堡垒战术适合对土默特,但没有办法对察哈尔。

    另外李贵也点出骑兵战力不足的缺陷,和裕升的骑兵训练一直没有停止过,但骑兵可不是步兵,训练几个月的步兵就能称精锐,骑兵得一直训练,最好还不停的打仗,这才称的上精锐。目前来说,只有枪骑兵团和猎骑兵营算是合格的骑兵,两个铳骑兵团的战斗力原本以为很强,但经过对东虏的战斗之后,军司高层已经明白,铳骑兵团可以包打北虏,但如果对上东虏就很吃力,甚至会吃一些小亏,不过说东虏能如打明军那样打出漂亮的战损比来,军方高层也是不相信的。

    可以被击败,但不会被击溃,更不会被消灭。

    李贵提出的东虏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对察哈尔大举进攻,不可避免的要进入东虏的势力范围区域,这两年东虏之所以消停,并未大举进攻辽西,除了有老孙头重新经营有功,辽西防御一路推回锦州和大凌河外,十三山牵制有功,东江镇牵制有功,登州镇和水师牵制也有功,各方牵制,加上东虏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蒙古上头,这两年辽西是没有被侵袭,但左翼蒙古各部可是经常看到女真大军的身影,连续多次出兵,算是把不服从的左翼各部都犁了一遍,察哈尔的林丹汗又立不起来,不仅不保护诸部,还趁火打劫,当初炒花率五部联军被代善击败,残部立足不稳时,林丹汗又逼了过来,将残余的内喀尔喀五部牧民全兼并到自己麾下,炒花逃走,后来被和裕升的骑兵救走……现在炒花还养在青城,也算是和裕升扯的一面大旗……只要商团军进入左翼蒙古的地盘,和东虏的大规模冲突就不可避免,贸易受损是小事,粮食的收入并不高,但各人扪心自问,商团军准备好了吗?

    十三山和巴林部的一战,叫军方高层中最骄傲的一群军官也是明白过来,东虏的战斗力是北虏不能比的,历史上皇太极四千人追十万人的察哈尔人万里之远,四千人战兵加几千辅兵和几千蒙古仆从兵,不到两万人进入畿辅围困京师,击败多股明军主力,不管是辽镇还是宣大兵皆不是对手。不论阵战之法,弓箭,军律,个人战技,还有连续多年胜利之师的自信和傲气,这些加成都是北虏没有的,和这样一支虎狼之师做战,步兵没有后勤保障,骑兵人数少而且不及对方精锐,这仗怎么打?

    李慎明平时在军事问题上不怎么发表意见,这时也忍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