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536章

大明1617-第536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温忠发说话的时候,成方微微点头,秃头抱着胳膊站在一旁,一脸的无所谓,只有杨义以前对这些东西接触不多,听到温忠发提起军情局过往时的云淡风轻,这时他才恍然在悟,原来在和裕升的体系内部也有这些见不得光的人或事,怪不得杨二曾经若有若无的提醒过自己,成方和当年的成方已经完全不同,而周大牛这个往日的部下已经改名周耀,在草原上建立了赫赫威名,甚至东边这边的骚鞑子也听闻了周耀的凶名,不少牧人拿周耀来吓唬晚上不肯睡觉的小孩。

    不过五六年的光景,不知不觉间,一切都变的翻天覆地一般,当初的杨义还是队伍的大哥,张瀚也对他的武功和忠义高看一眼,数次拉拢。而几年之后,自己的武艺还是这样,并没有进步太多,而眼前的能人贤士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似乎和裕升这边随便过来几个人就是罕见的高人异士,而旧日的伙伴们,也是把自己抛下去很远了。

    “我看这个毒疮要拔。”秃头抱着膀子道:“不然建虏随时会大举攻山,咱们内部再出内鬼,这可真是受不了。”

    “要拔。”温忠发道:“先下手为强,咱们不能等着他们发动。我看,今晚把徐名和赵立德叫上,大伙一起商量。”

    温忠发上山后成为军事方面的主管,民事仓储协调各方是徐名的事,成方管情报,赵立德是他的副手,成方主要是对外,赵立德是对内。

    要说起来也是有趣,赵立德这个前锦衣卫放在广宁的武官,在锦衣卫内部是总旗官,在明面上是广宁镇的仓大使,从九品官职,不管是从哪一方面都是比在和裕升干要强的多,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立德从广宁脱身毫无问题,只要回到京师,随便领个差事也能混的不错,况且他是有官职在身,就算是继续隐藏身份在关宁那边混,以现在那边缺乏本地官员的情形来说,孙承宗等大员也会给他一个相当不错的杂职,很可能会直接数级,直接跳到七品或八品也很有可能。

    这人算是放弃一切,和裕升这边先是提防他,半年之后赵立德通过了考验,终于加入到和裕升的体系之内,又过了半年经过成方的考核和教导,算是成功的转职成了和裕升军情局体系内的一员。

    以赵立德的锦衣卫家传来说,掌握成方授给的知识也不算太过困难。

    成方问过赵立德为什么执意加入到和裕升的体系之内,赵立德只是微微一笑,只回答了两个字:直觉。

    成方为之愕然,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这厮的直觉真的很厉害,别人可能不知道,负责情报的他最清楚和裕升的潜力有多大,而未来的发展又有多么恐怖,最少,定然比赵立德回锦衣卫当个总旗这样的微末武官可是要强出许多。

    ……

    “奴才见过大贝勒。”李永芳匆忙走进一座小院,在几个侍卫的引领下进入主屋,向盘腿坐在坑上的代善叩头行礼。

    广宁城已经被拆毁,城中的房舍当初要么被烧掉,要么也被拆除了很多重要的建筑,经过这么久时间后,城中荒草从生,经常有野兽出没。在当时的城市,如果没有人踪和必要的维护,衰败起来当然比后世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要快上很多,在围困十三山期间,后金骑兵也经常到此巡逻,驱赶那些在城内外活动的蒙古人,偶然也会抓到几个当初成功潜伏下来没有被抓走的汉民,他们可能隐藏在城中的隐秘地方,靠着积储的粮食居然熬过冬天,不得不叫人感慨着他们的生存意志有多么坚强,只是储藏再多的粮食也有吃光的一天,在他们不得不出来寻找吃食的时候噩运就降临了。

    在遭遇到后金骑兵时,这些汉民有过多少苦难,爆发出来的绝望和愤怒就有多强,经常有三五成群的后金骑兵被愤怒的逃民拼死一搏而遭遇死伤,后来毛巴利等负责的都堂或是总兵下了严令,进入城中需要一个壮达率领成队的披甲和相应的旗丁配合才能进入,城中就显得更加荒芜凄清。

    代善抵达后,先和阿敏各率两千骑兵先往义州卫,再继续向北,和奥巴台吉会面后又沿途扫荡,大约斩首有四五百级,都是那些没得到风声还在继续作死牧民,回到广宁后,阿敏继续往锦州一带扫荡,大明失去这一大片土地后,这里成了权力的真空地带,后金方面没有办法对这么一大片土地进行管理,于是残留的汉民和大片进来打草谷的蒙古人填充了进来,现在代善和阿敏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乱搅和的势力一扫而平,而手段无非就是杀和烧,估计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刚刚恢复些元气的地方又会彻底成为蛮荒地带,进入边墙的蒙古人固然要死上不少,那些勉强苟活下来的汉人运气可能就更差了,阿敏可是有名的残暴,当然代善也不遑多让,在这两人所领的铁骑践踏之下,广宁到锦州和前屯一带又将是生灵涂炭。

    代善到义州卫时曾经见过李永芳一面,不过未曾有空细谈,待代善回到广宁之后,李永芳也从义州卫赶了回来,第一件事当然就是来求见代善。

    “抚额额顺坐。”代善还是盘腿坐着,他坐在坑上,向李永芳点了点头,然后对身边侍立的一个包衣道:“搬个凳子来。”

    李永芳态度恭谨的谢过了,然后拿眼打量着屋中的情形。

    暮春时节最为舒服,时近傍晚,屋中早早就点亮了好多盏油灯,这也是代善的习惯,可能是早年间经历过贫困和苦难,代善现在特别喜欢明亮,他在辽阳的府邸就是城中有名的一景,到了晚上就灯火通明,在辽阳,代善还养了一班子城中士绅家养的小戏班,每天晚上锣鼓声吵闹的厉害,杂剧,小戏,代善都能看的津津有味,虽然他屠杀汉人时毫无手软之意,但对汉人的东西他并不排斥,包括金银首饰,家俱,古董,田庄,绸缎,瓷器,林林总总,当然也包括汉人的戏曲。

    李永芳略看几眼就半阖上眼皮,在代善这样的大贝勒面前,他态度并不宜太过放松。

 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拢

    “额附可喝酒?”看到李永芳沉着稳重的模样,代善念头转动,感觉对眼前的人还是要稍加拉拢,李永芳现在不属任何派别,做事也很用心,在征伐辽南时和代善也有一些香火情,要紧的是这一次的任务十分需要眼前这人。

    李永芳闻言看向代善的面前,天气和暖,代善还是盘腿在坑上,不过并没有生火,这宅邸也荒凉的厉害,摆设都积了很厚的一层灰,只有代善坐的坑和眼前的小方桌是擦洗过的,看起来还算干净,小桌上摆着一碟炒兔肉和一大盆水煮羊肉,还有一碟炒黄豆,李永芳虽然还没有吃饭,看着也没有丝毫胃口,代善这些女真贵族,在身份上已经远在李永芳这样的投降明将之上,但在吃食这一类的事情上,还是保留着蛮荒本色,根本毫无享受可言。

    就是喝的酒也是最劣的烧酒,明清易代之际烧酒已经出现,并且在民间流传多年,但在讲究的官绅家族肯定是不会喝这种劣酒的,烧酒的普遍流行,得是清末甚至是更久远之后的事情了。

    对女真人来说,这种汉人士绅眼里的劣等酒倒是很合适,劲大,入口之后如有一股热流从口到喉咙再到胃,几口下肚全身都暖洋洋的,不象那低度白酒或是黄酒,喝上一坛子也没有什么感觉。

    “大贝勒请自用。”李永芳欠身道:“奴才年老已经不饮酒了。”

    代善瞟了李永芳一眼,说道:“数年前你和我一起征伐辽南时,酒可是整坛子喝。”

    “数年前奴才也没有如此忧心操劳。”

    既然代善一直在示好,李永芳感觉也该有所表示,他终于收敛了那副奴才嘴脸,很沉稳的道:“当时奴才只管领兵,奉命出征即可,现在却必须独当一面,管这些情报细作之事,奴才当然不敢不尽心竭力去做好这些事。”

    代善捻了一颗黄豆入嘴,嚼了几下后用一大口烧酒送下,脸上一脸淡漠的神情。李永芳的话意思很明显了,如果代善能够叫他能当一个独当一面的驻守总兵,就象爱塔那样,或是象佟养性那样总理汉人军民事物,李永芳当然能考虑投靠,若是自己办不到这样的事,那他为什么要投靠自己?大家就是合作的关系,李永芳还是会尽本份,不过拉拢的话,代善还是不要继续白费功夫了。

    “额附的话我明白了。”代善面无表情的道:“下面说说细作方面的进展吧。”

    代善没有继续拉拢,这叫看好皇太极的李永芳松了口气,不过他心里也是有些失望。

    在后金这边几年,他对这些大贝勒还是了解的。

    皇太极确实本事最大,也最象一个雄主,可表面温和的面孔下就是铁面无情的枭雄,代善打起来仗来很厉害,屠杀汉民也不手软,并且是一个典型的满洲贵族……自负,残忍,自大的表象里头藏着深深的自卑……代善是万历十一年生人,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大明还在吃着张居正改革的老本,国力相对强盛,辽镇边军屡次清剿女真各部,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代善肯定都是看在眼里,表面的仇恨之下是无尽的畏惧,在万历二十年时大明出兵朝鲜征倭,女真部落对此都看在眼里,当时的建州部可是不敢对大明天兵有丝毫冒犯,相反还要做出忠心耿耿的模样,免得触犯逆鳞后部落不保。这些东西,可是深深的烙在代善的骨子里,不象皇太极,虽然表面上礼贤下士,其实骨子里十分自傲,若是代善愿意不惜代价把李永芳拉至麾下,其实远比跟着皇太极舒服,人身安全也相对要保险的多,可惜这个两旗之主生性谨慎,看来是不必指望了。

    李永芳收拾起复杂的情绪,振作精神道:“目前最大的进展就是熟悉了绕道到东隘口的道路,我们表面上还是做出顺着山道强攻,一直在清扫山道,每日都死伤不少,其实山上的人已经带我们试着绕道,在东隘口的坡下多次试探,摔死不少人,但好歹找到一条可以由轻兵攻上的道路,一次可上数百人,依奴才之见,如果挑选死兵锐卒,山道正面强势,一二百人由秘道翻上去,奴才在山上的内应毕麻子他们再举兵配合,隘口和坡上东西相对的寨子都可以攻下,只要咱们上的去,整座山拿下来就是指顾间事了。若不然,大贝勒恕奴才直言,这般的险峻地方,纵兵强攻最少要死伤数万人才拿的下来,未免得不偿失。”

    代善对李永芳的话也是十分赞同,眼前这事就是老八和老五两人撺掇出来的,当然代善也承认他们说的有道理,十三山只要在,随时都可以到草原上威胁粮道,将来还可能会割裂后金与蒙古方面的联络,有十三山在,就等于广宁白打了,日后几年女真努力的方向就是蒙古,如果不是东江镇牵扯着,老汗也早就迁都到沈阳了,现在真是诸事不利。

    代善问道:“那个毕麻子靠的住吗?”

    李永芳有些疲乏的答道:“奴才暗中去山上见过这人,他算是色厉内荏,看似残暴,其实自私和胆怯的那种人,奴才也打听过,这人原本就是喇虎头目,以打行名义赚那些不法勾当的钱,上山组建团练只是舍不得权势和自保,现在奴才已经许诺,他只要投降,大金就给他一个游击将军的前程,还会赐给他官庄和钱财,他的部下也给他留下核心精锐,用来保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