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417章

大明1617-第417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都先住嘴!”卜石兔汗的脸色十分难看,他重重喝了一声,又用眼神扫视全场的人,不过他自己也看的出来,并没有多少人害怕他,只有卜石兔汗的一些亲信和直属的台吉们在配合他,劝说其余的台吉先止住话头。

    卜石兔汗看向阿成,问道:“阿成台吉,你是怎么看的?”

    阿成躬了躬身,说道:“大汗,我感觉塔布囊看到的不是张瀚。”

    塔布囊一下子涨红了脸,以他的性子应该立刻叫出来,不过近来塔布囊一直在阿成麾下听命行事,他对阿成比别的台吉更为敬畏,虽然一脸愤怒,却并没有敢出声反驳。

    阿成一脸平静的道:“张瀚是何等身份,呆在城里又没有危险,哪怕是瞎子也看的出来,我们并没有攻城之意,如果没有危险,他又何必冒着被在半途射杀的风险往外逃?这不合情理!”

    白洪大台吉思索着道:“阿成台吉说的有道理,张瀚确实没有什么必要在这种时候逃走。”

    卜石兔汗并没有表态,其余的台吉们将信将疑,只有习令色向塔布囊道:“塔布囊,你以前见过张瀚吗?”

    塔布囊道:“在青城时见过他好几回,我不会认错。”

    阿成语气平淡的道:“塔布囊你见他是在远处还是近处,可曾在近处说过话?”

    塔布囊一滞,说道:“没有在近处见,但也不是太远……”

    “嗯……”阿成点点头,说道:“这说明你还是有可能看错。”

    塔布囊脸涨成猪肝色,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习令色这时又道:“阿成台吉说的有理,但塔布囊当了十来年尖哨,从未认错过人,他自己也没有觉得认错。”

    阿成笑道:“平常时塔布囊当然不会认错人,不过现在每日都充当尖哨,昼夜都在外埋伏,人是很疲劳的,加上立功心切,认错了也不很奇怪。”

    阿成又接着道:“这事十分要紧,要确定之后才能决定底下的大事。”

    卜石兔汗道:“要如何确定?”

    阿成道:“事情十分重大,需要时间。”

    在座的人到是都赞同,白洪大台吉道:“阿成台吉老成持重,就按他说的办吧。”

    一时众人都起身,躬身向卜石兔汗告辞,塔布囊也被人搀扶着出去,他看到卜石兔汗还是盘腿坐着,右手撑着下巴,一脸不高兴的神情。

    塔布囊出来后,一时没有人理他,身边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但是台吉们都是自顾自的离开,没有人和他说话,只有习令色瞟了他两眼,接着便是一样离开,塔布囊感觉身上有些发软,他盘腿坐了下去,倚在汗帐边上,太阳很热,却是晒的他很舒服。

    黄昏时,有几个牧民骑马过来,摇醒了睡梦中的塔布囊,告诉他,阿成台吉要见他。

    塔布囊摇摇晃晃的起身,他的战马也十分疲瘦了,有个好心的牧心给战马喂了些豆料,战马看起来比塔布囊要精神很多。

    阿成台吉的驻地在西边五六里远,塔布囊策马在黄昏的斜阳下慢慢走着,四周多是些无精打采的牧民,和他过来时的情形不同,这一次感觉有不少牧民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甚至还有人对他指指点点。

    塔布囊猛然警醒!

    消息已经泄露出去,也不知道是谁干的,今天会议时外头布满甲兵戒备,里头全是台吉和寥寥几个的伺候的人,散会时卜石兔汗再三强调不准泄密,结果才过来半天不到的功夫,可能所有的牧民都大约知道塔布囊带回来的消息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

    现在牧民们可能只有一种疑惑,就是塔布囊带回来的消息是真是假,不管怎样,对这十余万大军的士气都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塔布囊先是愤怒,但这一次愤怒的情绪很快消失掉,接着他就是感觉一阵窝囊,一种无能为力的挫折感。

    过来这么久,他已经不象几个月前那样容易把愤怒保持很久,换个角度来看,连他这样强悍的尖哨头目也失去了锐气。

    阿成台吉的毡包和普通牧民的一样大小,只是外头有一些站岗的甲兵,看到塔布囊过来也无人检查,塔布囊骑马到毡包几步外下了马,直接进入到毡包内。

    外头斜阳正好,毡包内已经黑乎乎的,好在生着火,阿成台吉盘腿坐在火塘边上,火塘是在毡包正中挖了个坑,十几块木柴燃烧正旺,上头是煮沸的奶茶。

    闻到熟悉的奶茶香味,塔布囊使劲嗅了嗅鼻子。

    阿成刚硬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道:“一会儿多喝两碗罢!在外头你受苦了,看的出来,你瘦了好多。”

    这是塔布囊回来后第一个贵族对他表示关怀的话语,塔布囊这种缺乏人类情感的铁汉也有些感动,他道:“多谢台吉关心。”

    阿成不出声,有人进来拿着银碗装了一大碗奶茶,送到塔布囊跟前。

    那人退出去拍,阿成突然道:“塔布囊,我知道你看到的就是张瀚。”

    塔布囊道:“台吉说的是,我不可能看错。”

    “你是我们蒙古人中的鹰隼,”阿成感叹道:“请原谅我对你说了一些不信任的话。”

    塔布囊道:“台吉你有什么用意,请直说吧!”

    阿成一时没有说话,半响过后,他才道:“你应该看的出来,在这里的大军士气已经低落了。如果这时再宣布张瀚已经逃脱,按眼下的局面,不管是继续围困还是南下都没有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各部散去,是不是?”

    塔布囊道:“按台吉们的说法就是回去休养生息,明年开春再聚集大军……”

    “那是放屁。”阿成重重一拳砸在地上,他怒容满面的道:“今年都打不下去了,明年和裕升不会扩军,不会继续造堡?我们的空间越来越小,人家造的军堡就是锁链,明年我们就如狗一样被人拴在草原上,再过一年,各部的台吉就要骑马到张瀚的驻地,用九白之贡承认他草原之主的身份了。”

    塔布囊闭嘴不语,他明白阿成说的是真的,他也宁死不愿看到有这么一天,可是他一个尖哨头目又能做什么?

    阿成冷然道:“各部不能散,在这里耗也不能散,散了就彻底完了。留下大家的唯一理由就是张瀚还在,所以无论如何,我不能承认你说的是事实,就是你自己,往下去也只能说可能看错,绝不能坚持。”

    塔布囊道:“台吉你可知道和裕升也在设法隐瞒张瀚已经逃走之事?他们也想把我们拖在这里,我想不明白为什么。”

    “你不明白?”阿成道:“他们在等最佳的时机和我们会战。”

    塔布囊一震,直起腰身,看向阿成。

    “是的,这是很明显的事情。”阿成道:“他们想把我们吸引在这里,拖疲拖瘦,然后两路夹击,在这里打一场会战。”

    阿成冷笑道:“和裕升战兵万余人,想和我们十几万人会战,好啊,既然他们有这种想法,那就一定要成全。”

    塔布囊这时才明白,阿成虽然明白对方要会战,故意拖延,而他也是有意配合,故意要留在这里。

    “台吉,这不是中了敌人的狡计?”

    “汉人就喜欢弄计谋。”阿成道:“然而最终有用的只能是实力。十五万大军对一万人,胜算当然还是在我们这边。就算输,也是轰轰烈烈,如果这样窝囊输了,我们就是死了也是无脸回到长生天的怀抱。”

    现在草原红教和黄教流传很广,信仰长生天的贵族已经不多,原始的萨满教完全不是喇嘛们的对手,阿成算是一个特例。

    他说话时,神情肃穆,表情也异常的凝重,塔布囊有一种感觉,阿成并没有他说的那样有把握,但又毫无办法。

    塔布囊最终道:“如果有人问起,我只能说不敢确定,但不能说没有看到。”

    阿成深深看他一眼,说道:“你这样说很好。”

    ……

    五月的京师十分炎热,在当时这座城市是罕见的大城市,人口众多超过百万之数,在当时欧洲的所谓大城市很少有超过十万人口的,更遑论百万。

    庞大的城市群带来治安和环境的极大压力,悲剧的是随着大明国力的下降,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也顾不上了,在热气蒸腾的时候,身边是明沟里臭水横流,街角堆积着如山高的垃圾和粪便,加上热浪蒸腾,愿意在这种天气出门的人,要么是不得不出来揽货找吃食的下苦人,要么就是有不得不出门的要紧事情。

    王发祥和李国宾两人就是有着不得不出门的理由,尽管他们坐在轻便通风的马车里,热气还是不曾放过他们,汗流浃背的同时还得忍受街上的恶臭,两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从和裕升商号所在的前门大街过正阳门,再往右走进崇文门,进入内城,一幢幢的小院开始多起来,大街上的招牌幌子也减少了,到了东单附近,再往北,在靠近东安门大街的地方转进一个小巷,在这里民居渐渐稀少,多半是整幢整幢的房舍,道路两边的垃圾一类的脏物也少很多,空气中的臭味也减少了。

    “住京城,夏天可真是不易。”王发祥忍不住发着牢骚。

    “冬天又容易?”李国宾可是在京城长大,不象王发祥这样的外来者感觉难熬,他笑着道:“夏热冬冷,不过各有各的好处,一会儿经过灯市口,叫人下车买两碗冰镇的酸梅汤,你当年在大同拍花子当喇虎,可没享用过这个吧?”

    “倒是真没有。”想到酸甜冰洌的酸梅汤,王发祥的怨气也少了很多,这时车辆驶到一幢三进的小院门前,王发祥道:“这位主儿今天不知道来不来。”

    “第三回了。”李国宾道:“反正东主交代必须办成,一次不行就两次,再就三次,五次,总得把事情办好。”

    “可能也是怕牵连。”王发祥感叹一声,说道:“事态炎凉啊。”

    自从张瀚被弹劾一事出来后,不管是无党的京官或是勋贵,太监,还是原本与和裕升关系很好的那几个东林党人也都是避之不及,刘国缙借口研究辽东之事,避门不出,姚宗文已经奔赴辽东,其余几个也都是不肯沾这个包,王心一背后是汪文言,也有杨涟和左光斗等人,这样的势力岂是寻常人敢惹的,再者说张瀚涉及的也是逆案,只是现在朝廷还没有定论,京师的和裕升也就没有被查封,但近来分号外头已经多了很多扎眼的人物,很明显都是东厂的人。

    “那几条狗都走了。”王发祥看了一下窗外,有个灰袍汉子向他做了一个肯定的手式,王发祥吐了口气,笑道:“他们一路跟过来,没想到是跟到这里,肯定都吓的屁滚尿流。”

    李国宾道:“听说魏大官有可能接任厂督,这些番子当然不敢在这里惹事。”

    皇帝对魏忠贤的信任是全方位的,不仅叫他做了司礼秉笔太监,而且还有意将东厂交给他,魏忠贤现在身边已经聚拢了一批太监势力,接任王安的掌印太监也是魏忠贤一伙,魏忠贤在内廷其实已经是老大,在外廷现在魏忠贤在内阁中安插了一个大学士,在六部和都察院也开始安插人手,被东林党打的无还手之力的三党人士已经发觉了魏忠贤这根大粗腿,大量的政客开始攀附到魏忠贤麾下,总体来说,魏党实力还在东林党之下,然而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不是那么悬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