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332章

大明1617-第332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看到了张瀚,大人们脸上露出紧张之色,顺带着把小孩子们也管住了,叫他们不要在吵闹。

    “老丈,”张瀚向一个老农模样的笑道:“在这里吃的怎样?”

    那老人要跪下,张瀚旁边的护卫扶住了他,叫他站着回话。

    “回大人,”老头战战兢兢的道:“一切均好,每天三顿粥,都很稠,还给发杂粮饼子,隔几天放一回肉汤和麦饼,不怕大人笑话,比草民在家里吃的还好些。”

    “哈哈,”张瀚爽郎一笑,说道:“你们既然来了,当然要管饱。”他接着问道:“住的还好?医生来看过病没有?”

    “先生来过,有病的都去医院治了,咱们身子都还算好。”老头一脸感激的道:“吃的好,住的也行,还管看病,哪里的善人也没有这般对人的。咱们将来回去后,一定给大人立长生牌位。”

    “有没有不好的?”张瀚听着这话,看看四周,知道这老头是语出至诚,他自失一笑,又是发问。

    “嗯……”老头说道:“就是茅房远了些,规矩也大,出来还得洗手。隔十天就得强迫洗一回澡,人太多,轮着了多半只是温水,怪冷的。”

    张瀚笑道:“这是防疫病,这么多人挤着住,难免有些人身上有病没查出来,大伙吃的碗筷混在一起用,住的也近,还是小心些好。”

    老头一迭声道:“对,对,大人是天上人,当然说的对。”

    张瀚又转向旁人,笑着道:“救急不救穷啊,我也不能成年的这么供给大伙,男子们赶紧养好力气,这边做活的地方很多,薪酬也高,干上一年回家就能起个房哩。”

    各人听的都是眼发亮……李庄这里是富裕地方,这是任谁也看在眼里了,从灵丘一路北上,越靠李庄这边近,地方越是富裕,田亩平整的很好,到处是水渠和小河,还有大量的水车,甚至最近一些核心的村落在搭建风车,张瀚知道这东西,也知道中国人有磨面的法子,不过晋北这里一到冬天,风刮的入骨三分,这么大的风力不利用也是浪费,何不把人力省下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各个庄子都几乎全在盖房,而且多半是瓦房,吃的也好,到了吃饭的时间,各处炊烟冒起,香气四处乱飘,把流民里的小孩子馋的直叫唤。

    要是能在这样的地方落下脚,安下身,那可真是再好不过。

    所有人眼里都是带着希翼,甚至有人眼里泛起泪花,这些年的年成一年比一年差,地方上催科的厉害,那些青皮无赖被衙差带着,几乎把人欺负的受不得。李庄这里不仅富裕,地方的治安还好,是真正的好地方。

    回程路上,李东学笑道:“大人来一趟比我们跑十趟还管用,以前和他们说,都是怀疑咱们哄他们。”

    张瀚道:“不是你们做的不好,是因为我是官,又是大东主。”

    夏希平道:“人们还是愿意相信最有本事,权力最大的那个人。”

    张瀚看了夏希平一眼,说道:“希平能说这样的话来,见识算是不凡了。”

    ……

    回到签押房后,张瀚刚刚坐定,李梦年便过来道:“大人,那个郑芝龙过了午时就来求见,刚刚又来过一次。”

    “哦?”张瀚想了想,笑道:“叫他来吧。”

    张瀚见过的历史名人还不算多,他也并不盲目的的信任名人。名人能够青史留名,必定有出众的地方,但张瀚认为人的成功有必然的一面,也会有很多偶然。有时候不仅是自身的本事,还要有人脉,天时地利缺一不可。

    郑芝龙的成功不一定是偶然,但现在他有多大本事就只能靠他自己发挥,张瀚不会因为他的名气就提防疏远,也不会因为这种名气就提前的委以重用。

    一切按实际的情形出发,张瀚觉得这才是最妥当的。

    李国助等人已经即将回程,他们先到天津,然后郑绍来带他们先到平户,接着李家出船队一起到笨港。

    常威和蒋奎等人会跟着一起去,船上当然还会装运着一船铁器。

    张瀚现在已经有三艘船,一艘是郑绍来当船长的那艘,已经从原主手上买了下来,用银四万两,还有两艘船较小,一艘载重八十吨,另一艘六十吨,其实在福船中也算大船了。

    郑芝龙一身军袍,进门后按规矩取了大帽,发髻梳理的很整齐,配上浓眉大眼和略高的个头,果然是一个很不错的帅小伙模样。

    放好大帽后,郑芝龙便是行了个军礼,他的军礼也是学的有模有样,张瀚笑着回了一礼,说道:“听说一官找了我几次,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是,大人!”郑芝龙站的很直,朗声答道:“蒙大人不弃,委以在下到南洋寻找相关技术人员的重任,在下十分感激。”

    张瀚笑道:“也不是委你一人,而且要监管的,一官也不必太高兴。”

    郑芝龙正色道:“在下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在李庄这里久了,大人和部下的能力在下等都看在眼里,现在就算是在下的兄弟和其余各人,也只是想效力奔个前程,此前有些糊涂心思的,也早就放下了。”

    “嗯。”张瀚微笑点头,表示对郑芝龙话语的信任。

    他没有急着再问,知道郑芝龙是个醒目的人,不会在这里浪费他的时间。

 第四百零九章 蹊径

    “在下最近和那群俄国人学习俄语,每天都找他们闲谈……”郑芝龙接着道:“听到一些话,感觉重要,又不知道和谁说,干脆还是来找大人禀报。”

    张瀚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对方居然是来说俄罗斯人的事情。

    “他们在那个托木斯克的定居点,顺着叶尼塞河一直北上,可抵达一个出海口。听他们说,那里比大同这边还要冷的多,几乎是终年积雪不化,只有夏天最温暖时,那个海口的冰面冰冻化开,现在俄罗斯还是一个内陆国,缺乏出海口,发现这个出海口后,这帮家伙如获至宝,禀报了其国沙皇,由他们的中枢拨下一笔资金,就在他们所说的这个北冰洋的出海口出海,现在他们在托木斯克召集了大量的工匠,开始研究造船之事……”

    “你说的这个情况,太重要了!”张瀚猛站起身来,对窗外的李梦年道:“请李先生孙司官李司官他们都过来!”

    “是,大人。”

    李梦年答应着离开,张瀚才又向郑芝龙微笑着道:“这一下你自己可把自己套牢了啊,一官兄弟。”

    “啊?”

    郑芝龙有些不解,嘴巴张开老大。

    对俄罗斯的历史,张瀚了解的很少,只有最著名的几个历史点还隐约记得,炮击冬宫等等,对沙皇俄国的扩张史他并不了解,后来自己看书时也看的不多。

    但他隐隐记得,俄罗斯追求出海口的过程十分艰苦,比如现在的俄罗斯其实有一个出海口,名叫阿斯特拉罕,这是俄罗斯吞并了喀山汗国之后得来的一个来之不易的港口,但这个出海口只能抵达伊朗,几乎是没有任何用处。

    原本在伊凡四世统治之初,俄国还有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但在立窝尼亚战争中俄国被瑞典击败,失去了涅瓦河口,亚姆,伊凡哥罗德登等重要城市,失去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为了此事,伊凡四世暴怒之下用手杖打死了皇太子。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人对出海口的渴望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强烈和狂热,甚至他们在寻访到了北冰洋的出海口后,虽然不是不冻港,仍然立刻拨款造船!

    李慎明和孙敬亭等人匆忙赶到,张瀚便是将郑芝龙说的事情与他们说了。

    “这很重要!”李慎明虽对海贸并没有张瀚看的深远,但北上和南下同时是张瀚的两大决断,他当然不愿张瀚失败,当下就用赞赏的眼神瞟了郑芝龙一眼,说道:“既然这样,恐怕要和俄罗斯人谈判了。”

    孙敬亭道:“一官兄弟不要恼,我问一句,这些话会不会是俄罗斯人故意泄给你听?”

    郑芝龙忙道:“孙司官怎说的……在下不会恼……应该不是,他们每天都喝酒,提起和大人的贸易谈判没法进行,他们都很苦恼。再者说,他们也知道张大人是要和我们合作在南洋经营海贸之事,他们还很眼红,和我打听了几次台湾和南洋等事,我说了一些,把他们羡慕的了不得。”

    俄罗斯人确实一直想打通往太平洋的道路,远东的不冻港一直是他们最想要的,但一直到二百多年以后才获得了旅顺港的租借权,然后经营成十分坚固的良港。

    后来日俄战争,为了保住旅顺,俄罗斯的主力舰队不惜万里重洋绕道半个地球赶过来参战,结果在对马海峡被联合舰队歼灭,损失十分惨重,旅顺由此坚持不下,被日军不惜代价后攻克。

    张瀚以指击桌,桌面被他敲击的笃笃直响,他下定了决心道:“南下暂时以立下营寨和搜寻人才,经营人脉为主,毛文龙那里,徐名已经有信来,说妥了大木的事,暂时先准备木头和人才,这样的话费用有限。我看,我们不仅要北进到青城,甚至还得准备北上更远,最少要护住我们往车臣部的商道!”

    李慎明道:“车臣,土谢图,扎萨克图,以车臣汗的资历最浅,也是和林丹汗的关系最好。土谢图和扎萨克图与土默特蒙古的关系更接近些,但我们要继续北上,商道就一定在车臣汗境内,他们西邻土谢图,北邻布里亚特蒙古,现在那里已经是俄罗斯人的地盘,双方来往密切,也是和俄罗斯人的那个在瀚海边上的大定居点相邻……这事情很麻烦,可能会耗费我们大量的精力和钱财。”

    “那也必须要做。”张瀚语气坚定的道:“我知道南洋地界泰西各国都没有大的造船场,最多是修补,没有多少人才可用。不管是造船还是开船,我们要走坚船利炮的路,李爷那边的人手可用的也不很多,俄罗斯人为了寻找东边的出海口,从原本波罗的海的港口地方调来了大量的工匠和技术人才,还有航海的人才,这是现成的一整套的东西,要是能拿来,我们的南方基业才立的起来!”

    郑芝龙在一边听着,这时才明白过来张瀚为什么听到自己的话之后那么激动,又为什么说创他把自己也套牢了……原本郑芝龙就是要到南洋搜寻造船人才,既然俄罗斯人那边有现成的,他又懂得俄语,不派他去,派谁?

    这时正好张瀚也看过来,见郑芝龙已经明白过来,便是直截了当的道:“一官兄弟你明白了就好,俄罗斯人的造船是与泰西诸国一脉,就算有些差距也不很大,何况可以慢慢再进步,他们在托木斯克的这些人,我们一定要全挖过来!”

    “是,在下一定尽力而为……”郑一官感觉有些沉重,他看的出来张瀚等人对此事的决心有多大。

    张瀚又道:“我知道此事很难,越是难,就越是要尽力而为,此事若成,我会和李爷和大公子说,把一官你要过来,将来在南边,你郑芝龙会是一号人物。”

    郑芝龙躬身道:“请大人放心,在下有十分力,必定出十二分。”

    “好,很好,现在你先下去,等我们商量好了细节,再请你过来。”

    “是,大人。”

    等郑芝龙退下后,李东学方苦笑着道:“现在看来,辎兵的人数,还要再往上加了。”

    “各司把详细的预算案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