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58章

大明1617-第158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玉景说着喝口茶,摇头道:“这银子正好是赖参将养一千七百营兵带家丁的开销,嗯,还有军马。”

    “不过,收入也是增加了。”李玉景看看左右,蒋奎等护卫站在门外隔绝来往人等,屋里只有梁兴和杨秋加常威几个,都是东主心腹中的心腹,常威是张瀚带到辽东来回万里的嫡亲表弟,说收入自是不妨。

    “帐局分店共有二十三处,每个月接单在一百八十万两上下浮动,现在这会正是淡季,这个月保单有一百二十万左右,年前保单最多,可达三百万以上,月收入也是不等,少的时候月入六七万两,多的时候就是去年年底,那个月收入十一万两……从东主离开到现在,帐局收入是九十一万两,去掉花销收入是八十九万不到这样……”

    李玉景脸上有淡淡的潮红,一年不到,光是帐局就收入八十多万,谁敢相信?

    张瀚也感觉很高兴,但他高兴的不是银子,其实在这个时代身家十万或百万甚至千万的感觉是一样的,花销就是那么多,无节制的购入田产只是取死之道,当身家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只是纯粹的数字游戏,因为该享受的东西早在赚到这些钱之前就已经足够了。

    拿张瀚来说,现在一家大小还挤在原本四万两身家的小院子里,不是他不想动弹,而是没有合适的时机。

    有些事不是有钱就好办的,就是这个道理。

    “骡马行……”李玉景翻动帐本,纸页发出沙沙的声响,他清清喉咙继续道:“骡马行五十三家,骡子马匹和毛驴加起来四千五百多匹,用的骡夫脚夫伙计一千五百三十一人,每月月饷四千七百,盐菜和粮食每月两千一,还有杂费每月要两千多,主要是鞋子衣服和打制马掌维修马车的费用,还有给骡马治病的开销也是大头,每月都得死几匹骡马,也得打在杂费损耗里头。大车现在有两千多辆,以前旧的不合用的慢慢淘汰,也算损耗里,每月制新车和淘汰旧车的开销加上买骡马的费用在一万一千左右,这里头也包括杨和高那些匠人的月钱和工料使费……骡马行每月纯利在两万上下,总体收入是十八万两。”

    “还有就是老店的收入,杂货加粮食已经囤了九十万两的货,这些月每个月往口外出货在五万两上下,光粮食就是三万多两,折粮五十七万石,每个月都出口外五万石以上,这两个月越来越多,粮价也越来越高,总的利润在有七万多。”

    “铁场用工一千九百人,出铁到现在是三百三十万斤,共有十一座炉,去掉开销和买矿场的银子,获利是七万两……东主,这不大合算啊。”

 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

    “还得去掉给麻总兵和郑副使他们的银子,去年给一百三十七个官儿送过礼,两个总督各一千两,三个巡抚各八百两,麻总兵是三万多两,郑副使是两万七千,赖参将是三千五百,其余官员或三百二百,最少五十,加起来共是送了十一万七千两的礼。”

    张瀚屈指在桌上敲着,沉吟着道:“送礼才是大头开销啊。”

    他直觉这数字不对劲,帐局还好,主店的生意收入太低,至于矿山是他故意为之,多招矿工,大价格买矿,出产生铁省下来的成本和利润肯定都被用掉了,要不然出铁三百多万斤,这个数字已经很高了,一斤晋铁也能卖十几文钱,当时一个大钱够买两个烧饼,十几文钱省点用够吃好几天,如果是精铁,或是闽铁,价格还得翻几倍十几倍,如果控制矿工数量,利润肯定要翻几倍上去,当时张瀚着眼的是利润,后来他格局变大,矿工如果加以严格的训练,当兵比农民或军户都要强的多,他们胆大心细,容易服从,抵达辽东后他给蔡九写信,以继续买矿的名义多招收矿工,就算开销变大也要紧持下去,现在看来,矿工的人数确实很多,但花这个代价值得。

    不对劲的是主店,粮食价格张瀚是有定价权,可以根据市场波动,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和自身形象,定价不会太苛刻,但利润肯定不小,何况走私买卖、比普通的粮食交易要赚的多,就是布匹杂货,出口走私的利润也是很高,主店的利润居然才这么一点,其中必有猫腻。

    李玉景又把细帐说了半天,因为还有很多开销,按“进”,“缴”,“存”,“该”四柱入册并不能完全反应整个和裕升的收入和开销,有很多困难和麻烦的地方,这时张瀚又恨不得立刻教给他们最新式的记帐法,可惜他知道没有办法把步子迈的太大。

    “现在在库有银二十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三两。”最终李玉景终于说完,已经是一脸的疲惫。

    张瀚很沉稳的点点头,并没有特别欢喜的表情。

    常威和梁兴几个的眼中满是敬服,他们的脑子已经昏沉沉晕乎乎的,不大敢相信李玉景说的数字,这个数字还是囤积了大量杂货粮食所致,如果没有积压那么多货,现在的存银已经过百万。

    这是什么概念?

    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税法,把大量的田赋和杂费用条鞭法归纳在一起,改实物税和人力税为缴纳白银,这样才把财政收入稳定在一年三百到四百万两左右,去年辽事突发,朝廷国用不足加征辽饷,一年也不过才征收二百万两。

    张瀚一个普通的商人东主,一年的收入已经可以接近国库收入的一半左右,就算朝廷还有布、绢、杂物,加上两千万石粮食的年收入,张瀚与和裕升的收入也足够惊人了。

    张瀚最后只道:“很可以做些事了。”

    时间晚了,李玉景先告辞,张瀚叫梁兴和常威也出去,等杨秋一个人在屋里,张瀚才皱眉道:“你是我留在家里的眼线,各种事你都要盯着,你有什么成果没有?”

    杨秋当着张瀚的面还是有些紧张,他自己也觉得差事做的不是很漂亮。这么长的时间,只在京师和太原加上开封,真定,张家口等重要地方建立了情报收集的小组,京师的王发祥干的最漂亮,别处地方都是中规中矩而已,老店和各处分店都有乱帐,杨秋也隐约知道,现在张瀚回来,他感觉自己有些难以交代。

    杨秋咽了一口口水,解释道:“东主我的人只能收各地的风声,盯着那些可疑的官员和大商家,咱们内部的异动咱们没有东主的命令没有办法去查……”

    “一点儿风声也没有吗?”

    “有是有……”杨秋道:“开初还好,后来二舅爷派了自己的一些掌柜到咱们店里来,也被派出去当分店掌柜,后来渐渐有些乱规矩的事情发生,老周掌柜碍着二舅爷的面子也不好太过管束,后来就彻底乱起来了。”

    “你把大体的名单给我。”张瀚盯着杨秋,慢慢的道:“我知道你手头肯定有。还有,你挑一些手下待命。”

    “是,东主!”杨秋猛的跳起身来。

    ……

    回到宅邸时已经过三更,张瀚不可避免的惊动了一些人。

    常氏早就睡下,也被惊醒,派了几个丫鬟下人过来伺候张瀚。

    在莺莺燕燕的人群中张瀚没有看到杨柳,看来常氏对他的定力不是很放心。

    这样倒好,张瀚感觉自己近来克制欲望变的很难,眼前这些丫鬟长相都很普通,只是脸上都是一脸的青春色彩,都是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他也不熟,就算这样也感觉很有想法。

    在草原上和辽东来回近万里之远,十个月都是和男子们打交道,蒙古女人又看不得,加上一路全是牛羊肉,大米和馒头都没吃过几次,这十个月时间张瀚又长高了一头,现在个子比普通成年男子要高不少,身量也壮实多了,梁兴等镖师一直和夜不收补课,学习搏击厮杀的技巧,张瀚也不停的打熬身体练习,他的身体变的很壮,火气也大的多。

    丫鬟们帮他换下贴身的衣袍,这些衣服都已经穿了十个月,破旧不堪,而且一股浓郁的酸臭味,一个叫荷花的丫鬟和张瀚说了几句玩笑话,她是府里的老人,张瀚注意到荷花的胸口呼之欲出,令他一阵阵心动。

    “你和杨柳处的很好吧?”张瀚洗了手脸,穿着干净的中衣,泡着脚,一阵倦意上来,他和荷花闲聊天,打发时间。

    “奴婢和杨柳亲姐妹一样。”荷花抿嘴道:“大爷,杨柳那妮子可想你呢。”

    张瀚现在的称呼已经从少爷变成“大爷”,当然和后世那种尊老的叫法是不同意思,这是对他在府里地位提升的承认和肯定。

    张瀚听的笑道:“杨柳要听到了,可能会想掐死你。”

    荷花叹道:“杨柳算有下场了,可怜奴婢……”

    张瀚看着她,想了想,笑问道:“你想嫁给谁?”

    荷花红着脸道:“哪有这般问人的。”

    张瀚笑道:“等我有空问了杨柳再说。”

    荷花不语,脸红红的替张瀚擦干净脚,端着水和人一起退了下去。

    这样的气氛和环境里,张瀚一下子就睡着了,他一时忘了白山黑水冰天雪地里的残暴和冷酷,忘了那些血腥的战争和屠杀。

    ……

    天不亮张瀚就醒了。

    睡梦中他又回到了建州部,他被努儿哈赤发觉了野心,被喝令推下去凌迟处死。

    张瀚一惊,醒了。

    他没有在府里耽搁太久,和常氏常宁一起吃饭,说些闲话,母子间和表兄妹间都很亲热,气氛比昨天的大型酒宴要好的多。

    常进有抽空来了一次,叫张瀚陪他一起去庄上看水车,常进有还有不少想改进的地方,需要大笔资金,另外他想沿着河多造几座大水车,同时还有用在水渠和支流小河的小型的人力踩踏型的水车可以制造。

    张瀚答应了,不过他表示要等几天。

    吃罢早饭他就赶到店里,先和镖师一起会操,这阵子有近二百新镖师加入,这些人和张瀚不熟,不熟的部下用起来就不能得心应手,张瀚要跟着他们一起操练,慢慢增进感情。

    会操过后,张瀚和新镖师分别聊天,问些生活上的事情,只是表达关切,被他询问的人都很感动,这年头张瀚这样身份地位的东主根本不可能对这些镖师这般亲切,况且各人在这里拿的月饷丰厚的叫人难以想象,吃的也好,后加入的镖师已经多半是各军镇的边军,以大同和陕西甘肃的边军为主,这里的生活与他们原本的相比简直好的太多,这些镖师只要把见习转为正式后就接来家小,在新平堡安家。

    从镖师人群中出来,张瀚又进入骡马行,和老蔡一伙人闲聊,看新制造出来的马车,到后院看成片的骡马。

    这里原本能养几百匹马,现在是不成了,骡马太多,新平堡外建了一片大型的马厩,更多的骡马养在那里。

    各个分店也都有大量的骡马,骡马行现在主要的业务是运送货物,然后配合帐局押运货物或现银,也会给主店和别的店运粮食,现在还有从灵丘运铁来的业务。

    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张瀚没回来时,大家缺乏主心骨,生意做的虽好,但心里不托底,万一东主出了什么意外,这么大的局面,这么大的一摊子事,没了东主谁能弄的下来?就杨秋那一伙孽障,除了东主,谁能镇的住?

    接下来的事就很辛苦,张瀚开始研究这几个月下来的各处分店的设立情形,看帐本,还有经营的记录图表。

    这事旁人也代替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