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428章

大明1617-第1428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期两个团,还有两个团明后天出发。”李守信脸上一脸灿烂的笑容,对面的荷兰人脸色就更难看了。

    和记将士的训练水准他们是知道的,一天打的火药和子弹他们一个月也打不光。另外就是吓死人的体能训练,各种队列和技战术训练。

    这些殖民者说是军人,但其实多半是跑出来找发财机会的普通人,多半是农民,匠人,手工业者,没有几个是纯粹的军人。

    这个时代的欧洲也极少有纯粹的职业军人,职业军人在此之前是贵族,最少得是个骑士,出海的风险极大,这个时代不会有骑士出海,当然就没有职业军人。

    和记的训练,军纪,枪械,这些都是被荷兰人看在眼里的,也深知差距甚远,这也是科恩等人迅速服软,达成协议的一大重要原因。

    海上干不过,但还能有一拼,了不起从国内公司再弄几艘大型战舰过来,涉及到一年最少三百万两的利润,公司总部也会下这个血本。

    可是除了战舰,最少还得需要两万人的陆军,荷兰现在全国的常备军也没有这个数字。

    荷兰与法国开战时,出动的主力才一万多人,用了一千多辆四轮马车提供后勤帮助,一时间出了大风头,但不能掩盖它没有大陆军的事实。

    欧洲就是这样,国家多,力量分散,而且各有专攻。

    比如法国和普鲁士,还有奥匈帝国,俄罗斯,端典,这都是传统的陆军强国。

    其中法国因为港口多,海岸线长,海军传统也不错。西班牙则是大航海搞的早,海军力量很强,但西班牙国王作死,非要充当天主教的保护者,又要搞大陆军,西班牙方阵确实横行一时,可是很快被法军这种传统的陆军强国吊起来打,不仅在这个时代,一直到拿破仑时代和二战时期,西班牙都属于鞋垫级别的存在。

    荷兰在海上没得说,现在除了英国就是荷兰,不过搞大陆军荷兰就不行了,连西班牙的档次都不如。

    而传统的陆军强国,比如德国等国,海军就根本提不上来,就算国力强盛,工业化之后的德国拼命造舰,还是比英国差的老远了。

    底蕴就不是一下两下能追上来的,在风帆时代更是如此,水手,造舰的经验,设计,火炮的铸造,这些东西真的不是一两下能追上来的。

    对宋克等人来说,幻想一下战舰对决取胜还是有可能,但幻想从国内派来两三万人的陆军在台湾与和记开战,怕是想想都觉得自己疯了。

    荷兰本土也不是没有威胁,怎么可能把所有的常备军派到东亚这边来?

    而和记刚签和约不久,大军就要出发向吕宋去。

    这一刻,宋克也不知道是幸灾乐祸,还是感觉悲凉?

    看着大股的穿蓝色军装的正规的中国军人,这一刻殖民者的心情无比复杂。

    论仇恨,荷兰人肯定更恨西班牙人,但论感情,他们都是都是欧洲人,都是远道而来的殖民者。

    和记万人大军登陆,还有强势的军舰掩护,西班牙人不管是海上还是陆上都绝对不是对手,可想而知,半个月后就是马尼拉陷落的消息传来,好几千西班牙人,传教士,贸易商,居民,文员,家属,水手,军官,殖民地官员,这些人除了妇孺外怕都是没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这是一次复仇之旅。”李守信退后两步,一脸心满意足的补充道:“用刀剑来回应刀剑,用鲜血来回应鲜血。”

    宋克脸色惨白的道:“希望你们不要做的太过份。”

    李守信道:“放心,我们不是野蛮人,会给他们公平的审判和应得的惩罚。”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

    眼前海天一色,风景绝佳,荷兰人终于上船离开,十余艘商船军舰排成长长的队列,而在舰队不远处,队列更长,船只更大,载运兵员更多的往吕宋的舰队也是出发了,所有在岸边的人都向着舰队上欢呼致意,强大的舰队带着勇猛无敌的陆军将士们,前往吕宋,征伐远道而来的殖民者,抢下吕宋当成汉家的殖民地,自此之后,日本和吕宋的航线和贸易线路都是和记占大头,更多的殖民地,更大的地盘,更多的贸易路线……这也是和记不可能彻底赶走列强的原因所在,需要有人贸易,总不能和一群土著谈生意。

    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前途大好,没有人会怀疑和记在西班牙人手里会受挫,也没有人怀疑和记水师会打不下吕宋各岛。

    新的殖民地,大片的土地,人口,市场,这意味着大量的财富源源不断的到来,也意味着大家的收入和待遇会节节攀升。

    现在中层收入的家庭都用了土著当仆役,种地开荒,给工钱就是,也有女仆,给各家打杂做饭带孩子。

    当然新移民也有不少在做这些,台湾行军司尽可能的会利用人力,还是会有相当多的人自己找合适的岗位。

    这也随意,和记不是搞国营公司的,也不搞大锅饭福利,真正待遇好的就是官司的官吏和军人,军人也同样分等。

    不同的贡献,不同的收入,不同的待遇。

    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

    “夫君,”军队出发之前有短暂的假期,卢大抱着娃和妻子一起沿海堤往家里走,天高云淡,隆冬时的台湾还是很暖和,人们穿着夹袍就行,卢大一家混在人群中慢慢向前走着,卢大妻子突然道:“打吕宋你可要万万小心。”

    “不是早说过了嘛。”卢大略有不满。

    “不是……我又有了。”

    “啊?”卢大张大嘴巴,先是惊叹了一下,接着就是满脸喜色。

    现在卢家四兄弟就他有了第二个孩子,真是可喜可贺。

    “回想以前,我家四兄弟一起蹲在屋檐下喝野菜粥,那粥能照出人脸来!哪敢想有现在的这样的日子。”卢大放下儿子,拍了拍屁股叫小子自己走,半大的娃还就喜欢自己瞎跑,这边外围有军堡和防御线,到处有治安官盯着,根本不怕小孩跑丢了。看着儿子扭着屁股跑了,卢大心满意足的一笑,掏出根纸烟来点头,他的薪饷很丰厚,已经不再抽烟锅了。

    吐了口烟之后,卢大笑道:“我是连级军士长,不会打头阵冲锋,你放心吧。不过,还是要说一句,如果真的有硬仗要打,轮着我这个军士长往前冲时,我也不会装孬。装一下,前途全完,薪饷也没有了,叫我去和土著一起卖苦力,我受得了,你和娃怎受?”

    妇人沉默了,各个屯堡包括行政区和生活大区都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家,男人违了军纪,革退出来就只能打零工卖苦力,正式签长约的佃农都干不了,妇人和孩子也只能跟着一起打散工,不会有地方收容,免费的学校也不收这样家庭的孩子,只能花钱念,真是一人犯错,全家受累。

    这还算好的,要是被彻底革出和记体系之外,那就完了,还不如趁早离开,会被排挤死的。

    “所以该冲我就会冲,你也甭怕,我就死了,军司都会供养你和娃娃们一辈子。”卢大粗糙的手拉着妇人,感觉对方的手一片冰凉,他哈哈一笑,说道:“放心吧,老子打了这么多年仗了,多少险事经历过来,西班牙人才几个人,怕是咱们没打他们就降了,你放下一百颗心!”

    这么说来,妇人的脸色就好的多了,是个人都知道和记的抚恤有多少,她完全不必担心生活上的事,可是丈夫可不光是一个收入问题,他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也是妇人一辈子的依靠。

    “那就盼你早点回来。”妇人甜甜一笑,陕北女子,从小吃了不知道多少苦,但现在生活好了,也能打扮自己,并且妩媚起来。

    “对了。”妇人看着海天一色,舰队还没有远去,仍然看的到那壮观的船队,明后天还会有后续的船队跟上,舰队的实力完全在这一片大海上可以横趟,倒是真的不用担心。妇人只说道:“肯定会要军队在吕宋驻守,你可别呆那儿,我听说吕宋更热,这台湾夏天我可觉得难熬了,更热的地方就甭去了,上头这点面子还是会给你的吧?”

    卢大闻言,想了一想,猛然大笑起来。

    ……

    长街寂寂,到处都有未融化的积雪和成堆的垃圾,还好,天气很冷,风也很大,到了春天就能闻到漫天的恶臭。

    这就是京师,到处还有一些燃放爆竹和烟花后留下的余烬,元宵节都过去不少天了,还是能看到无人清除的垃圾。

    一辆马车停在了嘉定伯周奎的府邸前,几个仆役打着灯笼迎上来,照亮侧门前的道路,以防客人踩着结了冰的地面,跌滑摔倒。

    过年后不久,礼部官员奉金册金宝,皇帝正式册封周王妃为皇后。

    周奎也跟着水涨船高,正式成了国丈,受封为嘉定伯。

    大明的侯伯来的相当不容易,除了开国时和靖难两拨勋贵之外,这么多年很少有将领或文官立功被封爵的了。

    成化之前,其实封爵还很正常,真的立下大功了,侯伯之位还是能得到的。

    文官中有王越,在河套大胜蒙古,受封伯爵。

    武将就相对多一些,到嘉靖年间还有武将封爵。

    文官封爵最后一位是正德年间的王阳明,那可是千古留名的奇人,普通人怎么比。

    除了功劳赏爵之外,就是撞大运了。

    生下闺女被皇家看中,成为皇后或得宠的贵妃,一样会有爵位世职。

    如果是孝宗年间的张皇后,万历年间的李太后,不仅能封伯,还能加封为侯爵。

    一般妇人都活的长久,外戚家风光五十年都是常有的事。

    只有孝宗的张皇后倒霉,跟着男人风光十来年,孝宗不到四十就死了,然后儿子也是三十多岁就死了,无后,张太后迎来了小心眼的嘉靖皇帝,外戚张家就倒霉了,张太后还很有可能被嘉靖给毒杀,真是凄惨。

    周奎正式封伯之后就进入了京师的勋戚圈子,每天不是去赴宴就是在家里摆宴,府门前客人往来不绝,是一个相当热闹的所在,来了一辆马车,下来一位客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伯府门前也没有打事件的番子,锦衣卫当然也不敢派校尉在这里盯着,周皇后相当得宠,这事叫皇后知道了,谁也兜不住。

    “谁也不会怀疑一个外戚伯爵不是?”周奎把大个子客人亲自引入小客厅,自己倒了杯茶送上去,满脸笑容,十分客气。

    王发祥接过杯子,喝了一口,若有所思的道:“京师这个冬天还是很冷啊。”

    “见着不少死尸么?”

    “嗯,有十来具尸体。”王发祥道:“我从德胜门过来的,天没黑就有这么多,每天一早晨还不知道有多少?”

    “这事我倒听人说起过,锦衣卫的骆指挥说起过,”周奎竖了根手指,说道:“每天过千。”

    “真的这么多?”王发祥脸上掠过一丝讶异之色,接着道:“京里没开粥场?”

    京师里别的不多,就是权贵富户多,而且京师是天子脚下,死的人多了有碍观瞻,也失皇家的脸面,所以历来四处有灾,灾民如果能逃到京师是肯定会到京师来避难,不为别的,光是那些富家大户施粥就值得了。

    “粥场是有,不过不及往年多。”周奎叹道:“你想啊,粮价已经涨到三两一石,各家各户要么囤粮等发财,要么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