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380章

大明1617-第1380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这个进攻营地被修好,在东南和西南角也陆续有大股官兵带着民壮过来修营。

    明军看来是打算硬来,以蚁附登城为主,如果是打算围困就会准备起长围,或是先挖一道壕沟,便于从地底掏洞过来。

    远方响起了轰隆隆的鼓声,一杆丈六高的红色大旗被竖了起来,由于距离不远,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三军司命”的字样。

    王长富冷哼一声,说道:“洪某人也抖起来了,我记得前几年他在大同当提学,曾经到李庄来过,提起大人就是毕恭毕敬的样子,这一晃才几年,他胆子倒是大了。”

    张瀚笑道:“端人碗,受人管。你当他喜欢在这里?这个黑锅是先帝叫他背的,他也是没有办法,苦命人啊。”

    要是洪承畴在这里,一定会大为激赏,张瀚简直是把他的心声给说出来了,简直是对他太了解了。

    在不远处的西北角,数里之外也有卢象升的大旗竖起。

    大旗之下,军伍整肃,秩序井然,城堡上的人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精良的大明官兵,一时都有些接受不了。

    “唉,其实大明王师曾经就是这般模样。”张瀚心里不乏遗憾感,九边曾是经百万雄师,要知道对抗强势的游牧骑兵是很困难的,明初时以京营为重,一出兵就几十万人,蒙古人就采取躲避战术,不与优势人数的明军会战。

    朱棣多次进攻草原,其实所得相当有限,而消耗的国力就相当令人感觉恐怖了。

    到土木堡之变时,明军已经经历十几年的和平,老将凋零,成国公朱勇等人不过无能之辈,五万骑兵被也先的五万人所击败,全军覆没,在洪武年间的明军是不可想象的事。

    后来三十万京营兵尽丧,明军始重九边,九边立起来之后,蒙古人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哪怕是嘉靖年间,国力衰微,但朝廷稍加振作,戚继光的蓟镇,马芳的宣府,李成梁的辽镇,这些军镇要么固若金汤,要么凌厉出击,蒙古人根本不是对手。

    那时候的大师王师,训练有素,铠甲齐备,兵器精良,四万辽镇兵马对抗十五万日军不落下风,这就是明军战斗力的明证。

    到万历中期之后,明军的战斗力开始急剧下降,武备不修,训练不精,将领无能,文武官员都是一样,贪污军饷,苛刻军士,军队几成流民和叫花子,这样的情形已经好几十年,在明中期后开始的过程在万历中期之后加速了。

    可以说,宣大地方的人们已经好几十年没见到如此威武的王师了,哪怕是双方处于敌对状态,也是令人感慨万千。

    官兵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已经过午时,原本不该是攻城的时间,理应从早晨天色微明时准备,辰时之前就要开始攻打,现在已经快过午时,用来攻城的时间并不多,从这里也能看的出来洪承畴等人的急切心理。

    在堡墙上人们的眼里官兵明显开始向前动作了,从好几个方向,大量的民壮抬着数百面云梯,还有大量的云梯车和撞车一起向前,大量的骑兵开始在两翼奔跑兜圈子,大地之间到处都是一片火红色,火红色的旗帜和穿着火红色战甲和鸳鸯战袄的明军混杂成色,明军尚红,军中几乎都是一片赤红,三面围过来的明军有一万多人,加上万余民壮,声势已经是相当的骇人了。

    “长富,他们不可能真的三面一起强攻。”张瀚神色却相当放松,他对王长富道:“你观察一下,看看哪边是真的主攻方向……其实也简单,云梯车和撞车哪边最多,哪边就是真的。我们有小型火炮,轰击过去,打乱他们的阵脚就行。城头用火铳不停齐射,打挫他们第一次攻击的势头,今天下午就没事了。”

    王长富擦了擦额角的汗水,没好气的道:“今天没事了,明天又如何?”

    “放心。”张瀚慢慢在城楼门口的石阶上坐下,神色淡然又有些疲惫的道:“孙耀会日夜兼程的赶路,我说过了,我战胜他们是我一手打造的这个体系。一会儿你就会发现,城头的将士会拼命,而矿工们也会拼命赶过来。尽管他们只是矿工,伙计,掌柜,普通的百姓。但他们的血勇之气已经被我激发,在我打造的这个体系里头,他们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一切。吃的饱才有尊严,看的起病才有未来,能做自己想做的活计,不会随时担心被达官贵人欺负,不需要跪在庄子路口迎接田主,不必担心被衙役欺付,不必害怕喇唬无赖,我给了他们一切。尊严,幸福,未来,所有人都被笼罩在其中,所以你们觉得危险,我却始终感觉安然。城上的这一千多人,他们所有的一切是我给予的,但他们想不想失去这一切,终究是靠他们自己。所以他们会拼命,矿工们也会拼命……放心吧,孙耀会提前赶过来的。”

    众人一时无语,而堡门下明军已经接近到二里之内,城堡上的炮手们判定了明军主攻方向就是在迎恩门前,看来明军是希望蚁附施压的同时,最好是能攻破城门,直接从城门灌进来,这样破城最省时省力。

    明军也是考虑他们攻来时间很急,堡内未必将堡门给封死,这样留下了很大的机会。

    新平堡的防御体系原本是很完备的,堡中有南北两门,外围有河流和壕沟,并且箭楼等辅助守城设施,但自嘉靖年间与俺答汗达成和议之后,这里已经好几十年没有北虏进犯,时间久了,日月侵袭,原本的防御工事已经荡然无存,一条南北和东西的大道横在迎恩门前,白洋河也不具备护城河的功能了。

    在大股的明军进袭下,火炮声响了起来,同时城上和城下一起击鼓,明军爆发出呐喊声,在将旗之下,一些武将率部先冲出来,大量的明军将士举着云梯冲过来,卢象升穿着铠甲,从自己的帅旗下冲出,策马在军阵中激励着将士们的士气。

    张瀚知道自己必须退避到城楼之内了,否则守城将士们不能安心,反而会影响到他们的发挥。

    临进入城楼之前,他也是看了一眼冲锋而来的明军。

    大旗招展,赤帜如火,将士们也是奋力向前,侵掠如火。

    曾几何时,明军也有这样强盛的武力,北伐蒙元,东抵库页,南至缅甸,西至哈密,赫赫武功留下千古传奇,壬辰倭乱,丰臣秀吉想的是一统中国,却被几万明军就打破了其成为天下一人的迷梦。

    他不由得想起了萨尔浒,当时张瀚就在辽东,亲眼看着穿着草鞋和破鸳鸯战袄的明军在冰天雪地里与后金兵奋力拼杀。当时的明军将领不将女真看在眼里,诸将敢战,将士们也没有一触即溃,血战之下,却是实力不如对方,但哪怕是最后一息,仍然是有大量的明军如眼前的情形一样,如一团团烈火,猛然冲向敌阵。

    “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和明军对抗,自己人杀自己人,实非我之所愿。然而一统之路,怕琮是要死不少人。”张瀚叹息一声,转身进入城楼,而在他身后,火炮已经发出了怒吼轰鸣。

    ……

    天色晦暗,从傍晚时分终于开始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所有人都取出了身后背包里的油衣,披在了身上,挡住火铳口和弹药,也把大半个身体遮掩住。

    天气的变化并没有使部队的速度减慢,天黑前孙耀下令休整十五分钟,这时候人们脸上才呈现出相当疲惫的样子,所有人原地坐下,就在泥泞的道路上坐满了人,四周是农田和绵延不断的山丘,现在是九月,天气已经转凉,要是下个月的话,这场雨随时可能转为一场大雪,现在还好,人们只是感觉到秋凉而已。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边

    路边的田间地头有不少人在忙碌,很多扛着锄头的人自发的走到近前来,看到是灵丘矿工被武装起来,人们并不害怕,而是走的更近了。

    韩老六坚持要跟着大军走,不肯和老蔡他们坐车绕道,他早累坏了,坐在道边喘气,一旁的壮实矿工们都在吃干粮,主要是麦饼配肉罐头,韩老六一时没有心思吃,他用笠帽挡着雨,用引火机点燃了一根卷烟,刚抽几口就被烟呛的咳起来。

    就这样一旁的矿兵们也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引火机还是比较贵的,一般的矿工买得起也舍不得,卷烟单买几包抽倒不算很贵,可是要是一个月抽好几条卷烟,矿工们的收入不低,也还是承受不起。

    现在卷烟主要用来做外贸,卖给俄罗斯人,日本人那边也开始接受,很快会风行开来。

    将来的南洋也会是卷烟的重要市场,在国内来说,虽然没有力推,但卷烟已经在京师到临清一带畅销,很多从京师南返的南方商人也会从京师或临清带回去,可想而知这会是一个很强的利润增长点。

    “你们要去做甚?”一个农夫模样的戴着笠帽,瞪眼问韩老六。

    韩老六咳了几声,对那个农夫道:“官庄上的?”

    农夫答道:“嗯,不是雇工,佃农。”

    韩老六道:“你家没走?”

    农夫还是瞪着眼,一脸不高兴的道:“老娘病着,医生说走动了肯定死半道上,正好地里还需着人,朝廷还能拿咱们这些种地的不成?”

    韩老六道:“想不想走?”

    “谁他娘的不想?”农夫道:“张大人待人多好,在和记咱一家才吃了饱饭。听说到鞑子地界更好了,地好种,好酒好肉吃着,还领钱。”

    韩老六含糊道:“这里也不差,留着吧,总得有人种地,这都是和记的地,抛荒了可惜了。”

    草原上的屯堡确实开垦出很多地,其实比在大同这里辛苦,待遇上来说确实比在大同这里要强一些,不过要选择的话,得看每个人的性格怎么样了。怕辛苦喜欢守成的还是留着好,愿意闯荡改变生活的,去草原比较合适。

    而草原和大同这里本质上的不同,还是那里由和记掌握全局,所以在民生和法治还有治安,教育等各方面都比大同还要强的多。

    在这里,虽然是和记崛起的根基,但毕竟大明在这里有卫所,各处有州县,地方有生员,和记的各种动作没有办法做的那么明显。

    到草原上就不同了,完全的新规划,一切都是和记说了算,境界自然不同,人们在草原上生活,并且更加适意,虽然条条框框很多,但没有恶霸田主,没有高高在上的生员,也没有衙役帮闲胥吏,不必担心交不上租被田主打,被衙役捕到县衙门门口立站笼,不会被打板子,不会有飞来横祸,无妄之灾。

    和记当然也有官吏,也有管制,张瀚也不会要求官吏们对百姓反而恭谨客气,这是几百年后也办不到的事。说是服务员,其实是做不到的事,人性如此,任何思想和制度也改变不了。再说当官为吏的好歹在见识和能力上比普通人强些,叫他们去一脸笑容的服务见识不如自己的百姓,除非是一些民粹国家,一般的国家都是做不到的。

    农人低了低头,斗笠上的雨水顺着帽檐流下来。

    农人突然道:“我知道最近官兵往新平堡去了,我这心里急的跟油煎一样,要不是老娘快死了,我拿着铁叉就奔新平堡去。替张大人死了,张大人一定管我一家老小,要是叫我再过几年前的日子,吃了上顿怕没下顿,天天杂粮吃的牙都坏了,喉咙天天拉的疼,不怕你们笑话,他娘的拉屎都要拉不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