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182章

大明1617-第1182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毛大一躬身,说道:“在下并不是为了自己,还是愿意叫族人少流一些血。”

    众人愕然,没想到这个老蒙古人居然有这样的说词。

    脑毛大正色道:“我已经没几年活头了,将来大家都在张大人的治下好好过活,如果能活下来才能安享以后的太平之福。这些天来我长了不少见识,知道在和记的治下就算再有白灾也不必害怕了,我们蒙古人也不是想着抢掠,只要能活下来,谁愿意骑马挟弓南下去冒生命危险抢掠?如果是纯粹的牧民,只要有外人经过他的毡包都会得到蒙古人的热诚招待,家中有的都会送给客人,这样的人岂会愿意行强盗之事?此战过后,我们察哈尔人一定是张大人治下的忠实百姓,也甘为张大人麾下的鹰犬,为他征讨不服。”

    众人都是默然,等脑毛大退下之后,任敬才哈哈一笑,说道:“这老狗学的还挺快!”

    “不管怎样,”杨泗逊说道:“他也是为了自己部落的延续和生存。”

    “千百年下,这一片土地都是这样,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杨泗逊感慨道:“还好这一切都要成过去的事了。”

    众人都知道杨泗逊和蒙古人打的交道多,不免有些泛泛的同情,这也无所谓,和记的体系下个人的意愿都被压缩到最小,大家伙只能按着张瀚和军令司划定的范围来做事,就象眼前的这两个方案,不管选哪一个都是察哈尔人的灭顶之灾,差别只是杀戮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说定了事情,在周耀这里也没有人愿意久留,大家纷纷告别出来,等朱大勇和张世雄等人离开之后,杨泗逊回头看到周耀已经在灯下看书了,他对任敬道:“你看,周黑子为什么能上升的这么快,你看懂些没有?”

    “懂了些。”任敬撇嘴道:“其实他早就有定论,叫我们说出来,他挑一个最合大伙方案的,这样大家也都服气,又显得他听下头的意见,没见张世雄那小子后来脸色都好看多了。”

    “这就是上位的手段,你不服不行。”杨泗逊沉思着道:“我记得大人说过一段话,你要牢牢记着。”

    “咋说的?”

    “大人说,为上位者一定要少说话,多看多听,关键时做决断,话说的多,容易叫下头的人揣摩出心思,逢其所好,你就会越看那揣摩你心思的人越顺眼,真正能做事的反而被抛在一边去了。也不能被下头牵着鼻子走,关键时刻自己要掌的住,否则容易上受制于下。而且,上位者说的少,部下和智囊们才敢多说,否则啥事都叫你说了,人家怎么敢当面反对你?只能顺从你,时间久了,上位就成了耳目闭塞的聋子和瞎子,不可不慎。现在看来,周黑子学大人的手段,学的还是挺认真。”

    任敬摇头道:“我们为将的,还是直接些的好。如果不想到军司发展,由武转文,那么心思还是简单些更好。大人说过,生活要简单,思想要复杂,其实我看当将领的,生活要简单,思想也要简单,只在战场上复杂,平时能直接就直接,能简单就简单。”

    杨泗逊哈哈一笑,闭口不语,任敬吃了一亏之后,看来是学聪明多了。

    在两人身后,大帐内周耀还是静静的看书,他手不释卷在和记内部已经出了名,从一个军户子弟出身的边军,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一役的幸存者,再成为逃亡边军,土匪流贼,再到和记的军官和高层,走这一条路用了七年时间,从天启二年之后,几年间周耀做官做事越来越顺,官职也越来越高,但手不释卷的习惯却是真的养成了。

    天黑的很厉害,原本草原上灿烂璀璨的星空消失不见了,大片的黑云将蘑菇般遍及草原的各处军营都笼罩住了,当然不可能有月色,很多巡哨的骑兵和步兵都打着火把,开完会的高级军官们分别回自己的驻地,都是由护兵打着火把赶路。

    杨泗逊回到自己的指挥部时已经接近十点,他看了怀表之后决定连夜颁发军令,各团、营、连在明早五点之后陆续开拔,继续往北方逼迫,同时猎骑兵会加大配合的力度,现在看来两军相隔二十里左右,如果察哈尔人不全师后撤的话,经过明天的压迫,后天就必须展开会战了。

    一场十几万人规模的会战可不是想的那么简单,双方的统帅要考虑到天时,地利,还有后勤和自己一方的士气,以及人数,训练,装备,各方面的考虑之后才打的起来。

    每一方都觉得自己可能赢才会打起来,要是觉得必输早就有一方逃跑了。

    历史上成千上万场战事的记录,要么一是方摧城拔寨,一方落花流水,要么就是艰苦的守城战和攻城战,真正势均力敌,双方来的有来有往的大型会战实际上却没有几场。

    南北朝时的两魏爆发过多次大战,当时的中国重骑兵水准也处于历史的顶峰,关陇武人集团开始成型,士人阶层以操、弄刀剑上阵搏杀为荣,东西魏皆是鲜卑,尚武敢死,所以多次会战都是打的相当惨烈。

    至于虎牢之战,李世民感觉自己能赢,远道而来的窦建德也认为自己兵强马壮,也是打了一场脍炙人口的大型会战。

    还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还有明太祖一统天下的与陈友谅的几十万人规模的会战等。

    杨泗逊签署军令,他知道各团的指挥多半也是如此,他们同时也接到了周耀的正式的会战的军令,所有的军令都通过军令司的系统传达,将领遵令签发,然后由军令司的人负责归档。

    …………………………

    今天祭社啊,祝大家小年快乐。

    在这种时候坚持看本书的是铁杆书友了,多谢大家,也厚颜求支持,毕竟在年节的时候还会坚持更新,任何人都休假的时候我们写手的更新甚至工作都是不停的。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

    每一层都是层级分明,指挥体系十分成熟的顺畅,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上,自己应该干什么,同时听谁的指挥来打仗,这样的指挥体系能叫每个将士都知道自己该干的事儿,也没有什么弯弯绕。

    因为统兵的大将就是武人,发布的命令相当简捷明了,大伙儿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任务,而同时的军令颁布下达,建档归档,后勤军需,医疗补给,这些事都是各司的事,大伙各有一套体系,不会互相干扰。

    明军解决这些后勤上的各种事,靠的是文官统帅和统帅身边的文职幕僚,效率当然十分低下,失误错漏不可避免,关键是文人把武人当厮养仆役,送死的炮灰,待遇比如猪狗,明军的士气可想而知。

    杨泗逊发布了命令后就带着些许担忧入睡了。同时军令官和参谋官们都没有入睡,他们还在连夜看地图调整部队的驻扎地点和前进基地,包括后方医疗点和大型野战医院,辎兵补给点和大型物资仓库的调整,一场大规模的会战能顺利展开,绝不是统帅说一句开打吧就可以,部队最远的驻在离敌人三十多里外的战场,最近的也有近二十里,很多部队要在半夜就准备出发,移驻到前进基地,在广袤的战场上会有很多临时的基地,用来驻扎调整过后的部队,而早前驻守在前方的部队也会早早出发,压迫敌人,挤压战场,准备在即将到来的会战中充当先头部队的角色,冲锋号一响,正式的会战就开始了。

    如果察哈尔人临战退缩,只要各条战线的包围圈继续收拢就可以了。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天气,杨泗逊的担忧之处就在于此,黑暗的草原象是一口大铁锅反盖在人们的头顶,无星无月,隐约有闷雷声。

    如果下雨的话蒙古人一定会退走,弓弦绝对不能受雨,一旦受雨潮湿整张弓可能都废了,一柄良弓要花大价钱和时间才能制成,蒙古人的骑弓再粗劣也是正经的弓箭,一旦暴雨,鞑子们绝对会在第一时间退缩,避免在雨天会战。

    而从商团军的这一边来说,下雨的影响并不大,最多是火铳打放有些难度,但经过多次的试验和训练,哪怕是在暴雨天,火铳每轮打响率还在五成以上,这样已经足够用了。

    而如果北虏退走,估计下一次制造出两军主力会战的态势就得再等天时地利,毕竟林丹汗和他的后妃们总会有可能清醒一两个,再过几天可能察哈尔人就不是想着会战,而是考虑怎么突围了。

    虽然罗网已经张开,可是如果有一锤定音的机会,中路大军也不可能有人会想着放弃。

    东路和西路都做了很多,将察哈尔人往他们的核心地带挤压,所求的不过就是眼前的结果,如果有机会还抓不住,从周耀以下,中路的每个军官都会感觉灰头土脸。

    ……

    卢四是在一阵诱人的肉香香味的引诱下醒过来的,他首先感觉到肚子在叽里咕噜的鸣叫着,昨晚吃的不少,但后来连续一个多时辰的会战准备,开会,动员,巡视,查哨,事情不少,忙到十点过后才上床,好处就是他不必再值哨了,连队里有值哨的士兵当然就有值哨的军官,就卢四自己来说,宁愿睡的晚一些也想睡个囫囵觉,睡的正酣时被叫起来值哨的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

    如果要更痛苦的话就是冬天的半夜起床,那种感觉叫人生不如死。

    还好现在是夏天了,昨晚卢四临睡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的里衬都湿透了,身上一股子臭汗味道,这时他才感觉到夏天真的来了。

    但半夜时又变得很冷,卢四醒来时发觉自己裹紧了毯子,由于没有带厚褥子,盖着毯子睡觉还是有些明显的凉意。

    在饭菜香气中醒来,卢四楞了不到一分钟就彻底清醒了,这是军人的习惯,最短时间醒来,最短时间进入状态,没有必要的拖延和懒散可能耽搁的不是工作,而是自己或别人的性命。

    卢四拿起怀表,借着凌晨的微光看了一下,指针指在四点五十左右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他比平时的起床时间早了一个小时。

    睡的晚起的早,卢四感觉有些轻微的不适感,还好并不太严重。

    起身,换上干净的里衬,卢四同时向帐篷里另外几个军官提醒道:“今天很可能打起来,一定要换干净的里衬,万一中了箭或是被劈砍到了,干净的衣料不太容易引起严重的感染。”

    听到这话,几个想偷懒不换衣服的家伙纷纷取出背包里的干净里衬,忙不迭的换上。

    卢四微微一笑,自己将军服外袍穿上,胸前的铜扣他扣的很仔细,直到把领口的军风纪扣也扣好为止。

    然后是靴子,昨天晚上巡哨回来卢四第一时间就把靴子擦好了。

    每个军官对擦靴子这件事都很上心,第一是要求很严格,军风纪扣,军服,大帽,当然还有靴子,每一条都对应着相应的评分,军法司的人查的很上心。毕竟查别的不好查,可能要水磨功夫或是看运气才能查到什么大案子,但军容风貌,这东西一眼看去就看的出来,军法司的人查的相当仔细和认真,就指着平时的这些检查来展现存在。

    当然还有什么早出归归,查哨不仔细,哨位不在,移动哨时间不准,有人喝酒打架之类的事情,有军法司就好掌握部队一些,一般的主官也都明白这一点。

    靴子擦的很黑很亮,卢四很用心,毕竟是小伙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着好军靴,再佩带好自己的手铳,佩上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