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058章

大明1617-第1058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磨光。”

    额麟臣大加赞同,不过一下子想起来,似乎前几天火落赤的说法是要磨光对方的锐气和血肉,这一次看来是把血肉去掉了。

    这一去十分明智,明显的商团军的战力还是超过了火落赤的想象之外,也超过了额麟臣的想象之外。

    哪怕是明军将领最珍爱的内丁也没有眼前的表现,更不会有这么多华丽到叫人无语的装备。

    那一具具甲胄最少都值几百白银,最少在火落赤等人的心里值这个价。这么多的军队,这么多的优良战马,这么多昂贵的战甲和兵器,毫无疑问这是一支拿银子堆砌出来的军队,强大的令人窒息,也根本叫人不知道怎么抵抗。

    现在所有人都只庆幸一点,还好在短短时间里做出了这样简陋的防御,把蒙古人的优势扩大到了最大,不然的话,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在逃亡途中了。

    商团军很快就冲到了第二条沟,仍然是一样的战术,一样的火花迸射,一样的勇往直接。

    整条壕沟都在沸腾着,到处都是在燃烧和爆裂,到处是砍杀,到处都是死人和沽沽流淌的鲜血。

    这样强度的厮杀蒙古人根本承受不住,这一次他们败退的更快。

    当然商团军还是付出了代价,又有一些人倒在了壕沟内外。

    但在他们身后,辎兵和工兵们已经快填平了第一条沟,枪骑兵的几个营分散开来,缓缓策马向前。

    整个枪骑兵犹如一个整体,象是冷硬的铁块,慢慢向前,给人一种绝望之感。

    任何人都感受到了这支骑兵队伍的强悍与冷酷,只要地形打开,留给蒙古人的时间绝不会太多。

    似乎也是感受到了压力,不少蒙古人都懒得叫唤了,整个战线又被推过来里许,他们的纵深更浅了。

    在几十里外的身后就是他们的白城子和灰城子等城池,也是鄂尔多斯的统治中心,扁平的牧场东西两面都挤满了人,除了精壮的牧民都上了前线外,男子中连老人和孩子也持弓戒备,往西边的防卫多半是套部的人和鄂部的老弱在防守,也就是说,白城子北边的这一大片的防御就是他们最后的防线,一旦失守,整个部落就象是松散的蛋糕,等着被商团军随意的切割。

    正因如此,战斗意志十分薄弱的蒙古人这一次迸发出了罕见的战力,虽然在商团军看来还是十分孱弱,可好歹他们都象样的抵抗之后才会撤退,每一次撤退时都是留下满地的尸首,对一群以牧民为主构成的根本算不上职业的军队来说,已经难能可贵了。

    在第二条深沟被打下之后,商团军的将士们纷纷开始冲向第三条沟,还是以工兵先行,不过人们这一次发觉第三条沟变浅了和变窄了,在有的地方可以一跃而过,披着重甲的士兵很难跃过,那些火铳手则没有限制,几十人一群的火铳手在沟前列队,打乱打退对面的防守力量,然后纷纷疾冲,一跃而过。

    蒙古人一拥而上试图把人打回去,上了刺刀的火铳手则是结成方阵对敌。

    刺刀散发着耀眼的寒光,配合娴熟的刺刀手发挥的威力远比对面的铁矛或腰刀要大的多,蒙古人哪怕是甲兵也没有演练过怎么在战场上配合杀敌,更不必提有什么完整的队列,相反哪怕只有几十人的火铳手也演练过方阵圆阵半月阵等诸多阵形,他们配合娴熟,有时候是整队的配合,或是整个军阵的集体行动,有时候则是两三人的配合,两人架一人突刺,突刺的战士完全不顾自己的左右,因为深信自己的战友会替自己挡下致命的袭击。

    冷酷,暴烈,高效。

    刺刀方阵展现出来的威力引发了所有人的注意,在刺刀阵面前一切抵抗都显得那么可笑,刺刀阵如同高效的收割机,或是绞肉机,任何敢于停留的生命都会在瞬间被吞噬,没有丝毫逃生的可能。

    更多的披甲战士也开始试图跃过长沟,有人成功了,重重的惯在对面的草地上,半天才爬的地来,有的战士不慎落在蒙古人密集的地方,立刻在跌倒的状态下被斩杀了。

    更多的跃过成功了,披甲战兵立刻结成小队,用同样高效的手法收割人命。

    还有人跌在沟里,有人受了伤,可还是在努力往沟上爬,一旦爬上来就是一声怒吼,接着便是同样的一幕上演。

    跃过,冲锋,杀戮。

    没有人畏惧或迟疑,有一个人带动着往前跳,便是成片的几十人几百人上千人的冲过来。

    商团军人的表现象是一群群的疯子,其实他们可以等工兵先作业完毕再冲,可是打红了眼的军人连这么一点时间也不愿等候,他们宁愿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跳过去,而不是在阵前白白的浪费时间等待。

    第三条防线很快被打崩了,蒙古人的抵抗意志如烈日下的冰雪迅速融化,如果说前两道防线还有些抵抗意志的话,到第三条防线时他们已经没有什么继续打下去的决心了。

    现在连火落赤也在发呆了,虽然还有十来条防线,还有黑水河,但商团军进逼的速度太快了,现在才刚到午时,距离天黑还有好几个小时,可能在天黑之前,整个防御阵地最少要失守一半。

    他们站在红儿山的一座支脉上远眺着,利用望远镜和高度可以看出很远,也能大约看到战场上的情形。

    一个个刺刀手和披着铁甲的战士不停的翻越壕沟,然后拼命奋战,蒙古人的人数优势毫无用处,直接被打懵了,打惨了,不到半个时辰,连续两条沟的防御失守,还有一处地方有一个开然的高台,上可站立数百人,几百个弓手站在高处不停的引弓射箭,但火铳手拼命向前,到了有效射程后展示了娴熟的技战术的技巧,几轮齐射打的上面的人如蜂窝一样,连射也没处躲,鲜血顺着高台不停的流下来,把那高台的半截土层都染红了。

    (本章完)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伤逝

    战争的惨烈场面看在火落赤这样身经百战的统帅眼中也是触目惊心。

    整个方圆几十里的战场到处都是进击的商团军的军人,蒙古人到处都是在后退,没有哪个地方打出叫人眼前一亮的结果来,无非就是射箭,厮杀,溃败,逃跑……这样一轮又一轮的循环,战场虽大,壕沟虽多,但在有经验的统帅眼中,这样的抵抗根本坚持不了太久,不仅是战事不利的士气不振,而是军心已经跨了,现在大家的抵抗只是下意识的无胜利欲望的惯性作用,等再过一段时间,所有战线上的士兵发觉抵抗毫无用处的时候,整个战场崩溃的时间也就到来了。

    在战场的左翼有套部骑兵和少量的猎骑兵在纠缠,双方都没有在西边投入重兵,商团军是因为有西路军的存在,而且行军的路线是白城子的正北方,如果要从西翼切入要绕道百里开外,显然张瀚不愿意这么做,而且东翼空虚的话,蒙古人可以从东路切出,一样会有百里的战略缝隙,很容易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在东边,原本有黑水河做为屏障,把几十里外的红儿山和灰城子等地方挡住了,可是在火落赤等人眼中,大量的皮阀子正在河面上飘流着,而且商团军并不是用皮阀子过河,只是在河面上搭建着浮桥。

    在河面上作业的都是工兵,他们对手头的活计再熟悉不过了,草原上也有河流,足够工兵们展开日常的演练,虽然黑水河正在化冰的涨水期,可是对工兵们来说也并不困难,在他们的手中,一座浮桥已经渐渐成型。

    浮桥看起来是那么可怕,但在上游似乎还有工兵在搭建,浮桥一成,天险也就无险可言,大量的骑兵可以从黑水河的东段切过来,直接兜到白城子附近的牧场,那绝对是一场灾难。

    火落赤和额麟臣不得不派出一些骑兵到东路去戒备,两人都是不指望派出去的人马能击败过河的商团军,只是单纯的过去判断一下过河的时间。

    更多的部落和台吉们被调度着,去填充那些已经开始空虚的战场。

    额麟臣注意到套部真正的强悍的部落和台吉们都被往榆林一带调度了,他有些骇然的道:“现在就要做准备了吗?”

    “明天就必须走了。”火落赤道:“能撑到今晚还是我们挖的沟多,要不然现在我们已经跨了,想越过边墙都办不到。现在就要做出部署,要小心谨慎,既不能叫商团军知道,也不能惊动对面的明军。”

    额麟臣知道火落赤的判断是对的,防线上的牧民和甲兵们不可能再撑到明天中午。

    他有些痛苦和不甘的道:“那前方的将士怎么办,如果要不惊动商团军,他们很难全撤下来。”

    “傍晚时开始撤出精兵和靠近的牧民,至于过北端的只能放弃了。”

    火落赤垂下眼帘,说道:“有时候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部民,这很痛苦,但还是值得的。我们要潜藏起来,和记不要想过的舒服,草原是我们蒙古人的,只要有我们这样一直抵抗下去的部落,迟早会带起更多的人起来反抗。商团军是强,可汉人吃亏在他们并不是草原的主人,他们会疲于奔命,最终只能退出去。我看过一些汉人的史书,汉唐时我们所立的地方是他们的地盘,那时候他们在这里设立州郡,有百姓和村落,也有强军,可后来他们还是退出去了。这说明这块地方是我们的,现在是,将来都会是我们的。”

    火落赤情绪激动,神色狰狞,但额麟臣已经不为所动。

    到目前为止,投入到前方最多的是鄂部的人,准备逃走时在最前方的则是套部的人。在青海,额麟臣和他残余的部民必定只能仰套部的鼻息来生存,什么大义和收复故土都是虚的,以后怎么过日子才是实的。

    鄂尔多斯部占据着最肥美的地段和草场,连俺答汗都羡慕的肥美土地,也是当初达延汗分封的六万户之一,部落首领一直有着正式的济农称号,那可不是现在人人都能自称的大汗,这个济农的含金量比却图汗这种大汗要大的多了。

    要额麟臣抛掉自己的草场,牺牲掉自己的部民,然后跑到青海胡那边苟延残喘……火落赤说的漂亮,谁知道在和记这样的兵力优势下,套部什么时候才敢再回来,十年,二十年?现在两部合兵不是对手,二十年后就是对手了?

    额麟臣心乱如麻,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决断错了。

    如果跟白洪大台吉学……

    额麟臣不动声色,说道:“一切如诺颜所言。”

    火落赤闭目不语,重新把目光投向战场。

    傍晚时,商团军打穿了一半多的壕沟,在黑水河上也构筑成功了三道浮桥,枪骑兵会出动一个营,配合一个营的龙骑兵从那边绕道过来攻击。

    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烽烟篝火,疲惫的将士们脱下铠甲,以小队形式围拢聚集在一团。

    辎兵们还在工作着,在收拾和打扫着战场。

    没有热食,所有的将士们已经是第四天在啃食着干粮,当然也没有热水,不过这难不到大伙,有不少人把凉水倒在铁饭盒里,放在篝火边上加热,然后用热水配着加热的罐头或是肉干,配着麦饼来充饥。

    到处已响起鼾声,今天没有在一线的将士负责值守,虽然蒙古人不可能来夜袭,中间还隔着壕沟,但还是派了将士轮流值守,这使得奋战过的将士更能安心休息。

    对于打了一天仗的人来说,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