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024章

大明1617-第1024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扎好帐篷之后,就得设法生火,这也相当的困难,草原上原本就相当缺引火物,和记辎兵和工程兵在外最挠头的就是缺乏引火物。

    有时候是整车的焦炭随行带着,加上有一些易开采的煤矿补充,内蒙是一个煤矿分布较广的地方,外蒙也很多,煤矿和铜矿原本也是内外蒙最多的矿产。

    更多的时候还是找林地,砍伐树木和捡取枯木,特别是烧窑制砖的时候,燃料是最头疼的事。

    到了冬季,漫天大雪的时候,根本找不到枯木,林地也少,就算有,林地的木头冻硬实了,很难砍伐。

    张瀚他们就是带着焦炭,这是好东西,几十颗倒出来就能提供相当长时间的热源。

    当然不是用来取暖,那太奢侈了。

    一百多匹马背上驼着大量的干粮,每个人也会随身带着干粮,隔几十里会有一次补给的机会,但焦炭的数量还是唯恐不足。

    在这样的环境里行军,如果没有取火物,就意味着没有水源,没有热食,几天下来就会有人生病而失去继续行军的能力,这很要命,有几个小伙子发过低烧,随军的军医赶紧处理,知道是长途艰难行军引起的身体的自然反应,但一定要早做处理,拖的久了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如果因为行军而死人,很难叫人接受。

    生火之后,就扫雪煮成开水,各人先灌满自己的水囊,然后用温水饮马,喂豆料和盐巴给马吃,战马的体能消耗的很厉害,原本肥壮的战马都有消瘦的迹象,骑士们也没有携带干草束,太占地方也没有多少营养,战马要是只吃干草的话一天得用十几个小时进食,还很难吃出肥壮的体形,所以每人都带着相当基数的豆料,配合鸡蛋和盐巴给战马补充营养。

    这也是随行骑队的负重内容之一,除了人的食物,焦炭,帐篷,还得有马的食物,并且数量相当庞大。

    好处就是隔几十里就有一个补给点,墩堡已经一路修过来,每路过一个张瀚就会和驻堡人员说一阵话,在墩堡里巡视一下。

    可能会耽搁十五到二十分钟,不会太久,但这样的做法相当值得。

    每一次张瀚离开时,辎兵们都会在防御圈外站很久,甚至在张瀚屡次回头时都能看到一个个小黑点,一直到好多里外,视野里只剩下一片洁白时才不见他们的踪影。

    甚至张瀚有所怀疑,就算是那个时候,那些辎兵也未必就进去了,很有可能还是站在外头在观看着自己一行人的踪迹。

    每次这样想的时候,张瀚就有些难过,是他把这些家伙抛在这样的地方的,几十里内没有同伴,几百里上千里内只有不到一百个人类居住在这样的墩堡里。

    但转念一想,如果换了自己的话,如果有可能成为辎兵中的一员,替华夏守卫这一方土地,有温暖的房间还有画本小说,吃的饱穿的暖,似乎也没有太辛苦的感觉。

    总之自己是愿意的,并且感觉有无上的光荣,真的,这是件相当光荣的事情,张瀚以辎兵们的奉献为荣,同时也以自己为荣。

    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雪地里时,脚是酸软的,身上一片冰寒,走的久了后背流汗,然后迅速又变得冰冷,这种滋味绝不好受。

    零下二十度以下的天气,手是绝对不能裸露的,战马也围着保暖的羊毛织物,护着腹部等要害地方,人们用毛皮披风裹在身上,挡着寒风,同时尽可能的把脸遮住,只把眼露出来。

    有时候张瀚怀疑自己的眼被吹的生疼,他很担心,好在看到那些蒙古人并不在意,他知道眼睛大约是冻不坏的,就把心放下了。

    说来也是好笑,在草原上好几年了,第一个冬天就在军堡里度过的,有充足的炭火取暖,最冷的极寒天气不用出门,张瀚就是在那一年发明的扑克牌,每天和孙敬亭等人打扑克解闷。

    有时候张瀚想把麻将弄出来,后来考虑到这是赌具,军中是严禁赌博的,影响不好,只能放弃了。

    后世时张瀚是一个烟酒赌博和女人都不缺的涉黑商人,真的是酒池肉林,花天酒地。

    没想到穿越过后,财富是增加了几十倍上百倍上千倍,但过的跟清教徒一样端庄自持,私生活上完全符合大明人道德模范的标准,甚至那些士大夫在狎妓喝花酒的时候,张瀚还在雪地里痛苦的行军呢!

    (本章完)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传世

    “你在画什么?”

    看到银锭架着个画板,象模象样的在自己面前画画,张瀚颇觉好奇。

    张瀚和银锭一个帐篷,同时还有吴齐和李贵几人,他的帐篷当然是最大的,这一点特权还是有的。

    不过也没有扎成那种可以睡觉和会客见人的大型帐篷,每天都可能有强风,那种大帐篷搭起来太费事了,而且很容易被强风集火,就算牢牢的扎在地里,也很难保证不被强风吹起来,这样的话还不如小一些。

    帐篷能容纳十来人睡下,圆形的帐篷很厚实,地底下铺着干草再放上羊毛毯子,加上厚实的毛皮褥子,人钻进去后感觉很暖和,没有火盆也很好。

    “画的就是这一阵的事情。”银锭扭头向张瀚笑笑,说道:“你不会不给画吧?”

    “我来看看。”

    张瀚好奇心起来了,从褥子里钻出来,观察着银锭的画。

    画板和类似素描的画法原本就是张瀚教给银锭的,和记的传教士多起来之后,银锭拜了个水平不错的老师,开始很认真的学欧洲画法。

    中国画到高端之后,其实也有写实画法,水平也不会低,但中国画入门较难,银锭权衡很久之后还是决定学西洋画法。

    几年下来,他的水平已经相当了得,最少比张瀚强多了。

    在画板上,一张张图案上都是记录着最近发生的事情。

    从会盟到行军,再到张瀚进入墩堡慰问辎兵的前后经过,都是被银锭很写实的画了下来。

    “你要画连环画吗?”张瀚笑道:“看起来象是一个个故事,可没有什么韵味在里头啊。这样的画艺术评价不会太高的。”

    “去他娘的艺术。”银锭笑骂了一句,扭头对张瀚很认真的说道:“这些经历相当的宝贵,我怕以后的记忆会有偏差,画出来的东西会失色,现在只是打一个底子,以后我会用我最好的技巧来润饰这些画的。可能几百年后,我的这些画会是传奇呢。”

    银锭在艺术上倒是一直有追求,从当初那个爱美而叫人画肖像画的傻子小台吉已经变成了一个很有想法的画家了。

    张瀚看了看银锭的画,线条柔畅而又潜藏张力,水准已经相当不低。

    等进一步的处理之后,谁说将来不会成为传世名画?

    最少一个亲历者画的这些画,比起欧洲人拿圣经故事来画的画,更应该被世人所重视吧?

    张瀚笑了起来,他对银锭道:“你一定会成功的。”

    不过张瀚没有继续看下去,银锭身为蒙古人对恶劣的条件下出门已经很适应了,他并不是太劳累。

    对张瀚来说,就算体能相当强悍,这些天下来也是消耗光了他的体能储备,现在的他疲乏不堪,他赶紧又躺了下去,叹道:“画上的我还是那种全身是劲的样子,不太真实啊银锭。现在的我已经累跨了,就巴不得明天就能回到青城,然后泡一个热水澡,接着大睡三天,真的什么事也不想理,我太累了……”

    银锭难得听到张瀚的抱怨,他脸上露出笑容,扭头想说什么时,发觉张瀚已经睡着了,发出了鼾声。

    ……

    在路上又走了十天之后,终于走到落雪不太深的区域,也可能有短暂的回暖时期化了一些雪,总之大片的地方雪只没到马蹄一半,这种路相当的好走,所有人精神振奋,从早到晚都是骑马赶路。

    从却图南城南返一个多月之后,终于又走到和记的核心区,当看到青城最北端的第二铜矿时,不少人都差点流下泪来。

    很多人都经历过若干场的血战,当然也经历过万里转折的艰辛。

    但象这一次这样,近四千里路程,有一多半时间在雪地里艰苦跋涉,每天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走三四十里,自己要走路的同时还得照料战马,每天到下午时这些经过艰苦体能训练的军人都是耗光了体能,走到后来连蒙古人也受不了了,还好走出了深雪区,不然的话会有大量的人和马倒毙在途中。

    就算这样,也死了好几人,战马损失更大,一百多匹战马倒毙在了途中,人们不得不抛弃很多不是必须品的装备,这才能使战马轻装上阵,减少损失。

    好在进入内蒙区域之后,不象外蒙的无人区那样残酷了,积雪渐浅,人们可以骑在马上赶路,恢复跨下来的身体体能,至于战马肯定要亏耗更多,也只能回去之后给这些可怜的大牧畜好好休息来恢复了。

    这一次张瀚也没有再巡视其余区域的打算,趁着雪浅赶紧赶路,要是再下两场大雪,积雪一深,又得每天靠着两腿在齐膝深的积雪里赶路了。

    到了十二月中旬时,也就是离过年没有几天的时候,人们先是在地平线上看到了大青山的山脉,绵延千里的山脉象一条趴在地上沉睡的巨龙,原本青郁葱葱的山脉上方已经满是白色的积雪,看到这样的景像之后,所有人都差点哭出来。

    又走了两天之后,青城的北门在望,这一下没有人忍的住,都是欢呼起来。

    张献忠又是满脸的大胡子了,连张瀚都是一脸络腮胡子,当然不会有人怪他,在众人欢呼时,张献忠怪叫着道:“老子要去好好泡个澡,然后叫两个小娘,然后不穿裤子,三天不下床!”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连张瀚也是大笑。

    男人嘛,心理是一样的,虽然累的连手指也不想抬,但一想起温香软玉的女人,两三个月禁欲的生活过来的,都是心头和小腹一片火热啊。

    假期是肯定人人都有的,这一次太艰苦了,按商团军的习惯,最少会给所有人放半个月的假,又是眼看到年了,连同年假一起,最少能休息十几二十天的功夫,张献忠要三天不下床,只要他自己受的了,也不会有人管他。

    这时候已经有大票人迎上来了,青城北方的防御还是很严密的,一直到北端的铜矿都有相当多的火路墩和辎兵驻守,到了青城外围第一圈防御就是近卫第一团的驻守范围,第一团也从纯步兵团改成了龙骑兵团,由于是近卫第一团,在资源照顾上有很大优势,几乎配给了完全的战马和胸甲或扎甲,兵器特别是火铳和刺刀也是配给齐全了,当张瀚一行人出现时,外围防线立刻启动预警,在没有完全判断和确认张瀚等人身份之前就有小股的胸甲骑兵不远不近的跟随,也没有人过来盘问,张瀚等人熟知商团军触发的警报后的流程,所以还是不紧不慢的向前赶路。

    等大股的骑兵出现,并且做好了包围阵形之后,才有一个穿着扎甲的游兵士官带着一小队骑兵向前飞驰过来,应该是要就近观察和确认张瀚等人的身份了。

    一切都是按流程来,反应相当的快,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做好了一切。

    张瀚当然相当的满意,他没有办法不满意,这一切流程都是下头的人做好了预案,通过演练成熟之后上报后被他批准下来的,事实证明,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