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00章

我要做皇帝-第900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成候车骑将军,就是其中之一。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信息是——李沮听说,似乎当今天子也给自己设计了一套肩章和胸章。

    独一无二的应龙为信!

    当然,这也只是个传说,在坊间流传的八卦。

    没有人亲眼看过,更别提形容了。

    除此之外,军官的头盔上的头缨颜色、大小、高度也都不相同。

    另外就是,像羽林卫这种天子亲军,据说,每一个肩章和胸章以及背幡的两侧,都会有文字注明,这位军官的部队番号。

    甚至,士兵身上,还会有铭牌。

    铭牌用竹木制成,其上写有这名士兵的性命、所属部队及番号。

    这些改变,使得,现在的汉军,开始发生了一种不为人知的变化。

    李沮离开军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不清楚,这种变化具体到了什么程度。

    但看着那支不过十人的队伍,昂头挺胸,骄傲的就差在额头上刻下‘劳资天下第一’这六个大字的士卒们。

    李沮知道,他们必然有着其他人所不能及的勇武和技战术。

    在军队,一支部队的骄傲程度和威风程度,基本上与其战斗力成正比。

    尤其是在广大的北方郡国,和关中这样天下英雄豪杰猬集的地方。

    没有三两三,也敢装x?

    必然是要被人教做人的!

    当今天下,任何一支声名赫赫的强军。

    都是靠着拳头和刀枪,打下自己的赫赫威名。

    李沮于是抬起头,目不转睛的看着校场中央的那支羽林小队。

    其他人也多半是凝神屏气,一动不动的观察着。

    就在这时,那支羽林小队动了。

    在李沮的视线里,那个羽林卫的什,几乎就像一个整体一般。

    当什长跨出第一步的时候,他前后左右的士卒,几乎就是在同一时间,就与什长一起行动起来。

    他们双手抓握着陌刀,身子微微前倾。

    手中的陌刀,恰到好处的向前倾斜了一个角度。

    然后,他们就像一堵墙,就如一道波浪,就那么简简单单的跨前三步,但每一个人的姿态,每一个人手里的陌刀,却依旧纹丝未动。

    直到……

    领队的什长大喝一声:“杀!”

    陡然就是金戈铁马一般的战场气息扑面而来。

    他们整齐划一的做出了劈砍,前进,再劈砍的战术动作。

    在阳光下,陌刀的刀身,闪烁出让人胆战心惊的光泽。

    那个羽林卫的小队,宛如一台可怕的绞肉机,似乎要将一切都搅碎!

    “其徐如林,其疾如风,侵略如火,不动如山!”李沮在心里赞叹着,宛如欣赏了一次华美的歌舞表演。

    这支羽林小队,用着只有军人,只有硬汉,只有大丈夫才能欣赏的艺术,将几个简单的动作,变化成了一曲军人的礼乐,一声武人的长鸣!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李沮深知,这样默契的配合,如此可怕的协调性,以及那么恐怖的纪律性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汗水和日夜辛勤的训练。

    仅凭着这支小队的方才的表演。

    他们在云中郡,就已经足够列入郡守魏尚的视线,成为云中驻军的精锐和重点培养对象了。

    更何况……

    他们的武器……

    李沮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那支小队手里的武器!

    “这是对抗匈奴骑兵的神器啊!”李沮在心里激动万分的想着。

    在汉军的旧有武器中。

    就以昔日的王者长戟为例吧!

    长戟是过去汉军重步兵的主战武器,它是戈矛的综合体。

    既能横劈也能直刺,还能倒勾,甚至可以作为格挡兵器使用,在实战中,常常有惊人的威力。

    所以,汉军的主力部队,过去,中军主帅阵前,都有一支长戟兵方阵,以保护和掩护中军。

    但长戟,在与匈奴人的对抗里,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首先就是笨重。

    这也是现在材官衰落的原因。

    一柄长戟,光是戟部,就重达数十斤,非精锐不能使用。

    哪怕猴版的长戟,也常常有二三十斤重。

    其次就是长戟兵,必然是重步兵,全身披甲,以此来抵抗匈奴骑兵的箭矢。

    这就使得它移动缓慢。

    当然,这些都是小问题。

    真正的关键在于,要玩好长戟,需要长期训练。

    哪怕是李沮这样的材官世家,他有一年多没练,现在再让他去持戟,他都会有些不适应。

    更何况,长戟在应敌时,反击手段太单一。

    戟,虽然可以劈砍也能直刺,更能当勾子,甚至还可以客串一把长刀。

    但,正因为太全能了。

    所以,它劈砍不如斩马剑,直刺不如长矛,勾人不如锁链,横扫不如长刀。

    面对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手持长戟的重步兵,实际上就是个靶子。

    是以,汉军的材官部队,永远无法离开强弩部队的掩护。

    过去历次战例都表明,在野战中,至少需要双倍的兵力,汉军的材官+强弩部队,才能在正面抗衡和逼退匈奴骑兵!

    这才是材官现在的尴尬所在——进攻性几乎为零,只能被动防御!

    马邑之战后,汉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朝野上下,全军上下,都是进攻的声音。

    大家都不想带只能被动防御的材官玩耍了。

    总觉得带上材官,不仅仅要拖累军队的速度,还要影响大家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还没啥作用。

    与其带着材官,不如带上更快,更灵活的强弩部队。

    但,陌刀就不一样了!

    看似,陌刀只能进行简单的劈砍。

    除了劈砍,还是劈砍。

    但是,足够大的刀身,提供了足够的杀伤面积。

    敌人不管从那个方向来,骑术如何精湛,我自一刀一下,除非对方全身着铁甲,不然就是连人带马,一刀两断。

    而且,简洁的设计,也使得陌刀比长戟能更灵活。

    长戟劈砍一刀的时间,陌刀估计能劈砍两次了。

    另外,就是,陌刀跟长矛一样,并不需要多么繁复的训练,就能掌握陌刀的使用方法。

    士兵也不需要去考虑,面对敌人,我到底是直刺?斜刺?还是劈砍?或者把他从马上勾下来?

    简简单单,就是一刀下去。

    并不需要怎么动脑子。

    更重要的是……

    “进攻啊!”李沮在心里兴奋的喊道:“这是为进攻而生的武器啊!”

    步兵吊打骑兵,这在历史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譬如,当年秦军在蒙恬的统帅下,经略河套。

    包括匈奴在内的所有胡人,全部被秦军打的不敢南下牧马。

    蒙恬的那支长城兵团,就是靠着铺天盖地的箭雨,以及长戟、长矛和长戈组成的方阵,让一切夷狄,都狼狈奔逃。

    秦军直接占领阴山,在阴山以北,设立防线。

    只是,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秦军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那支追随蒙恬驻守河套的长城兵团,不是消耗在了秦末混战的沙场上,就是被项羽坑杀了。

    少数幸存者,也在随后的楚汉争霸中,消耗殆尽。

    但另外一个例子,却是可以做为参考。

    汉七年,汉匈战于平城。

    匈奴单于冒顿,统帅主力,将汉军的车骑主力,包围在白登山上。

    但,汉太尉周勃统帅的汉军步卒,却自磐石南下,反过来包围了匈奴人。

    两军对峙七天,匈奴被迫解围。

    当时的周勃,就是以强弩部队为掩护,靠着长矛、长戈和长戟,步步为营,将匈奴骑兵的机动性,完全锁死。

    骑兵一旦没有足够宽阔的战场,那自然就会被步兵拉到同一水准。

    只是,这种对峙和消耗,损失很大。

    几乎就是拿着士兵的生命去跟匈奴人兑子。

    反正,汉军人多,匈奴人少。

    加上冒顿也不敢在长城境内损失太多兵力和太多有生力量——人家是来发财的,不是来拼命的。

    而且,自那以后,匈奴人就改进了战术。

    出现了回身射、下马步射和袭扰、侵袭和多路并进等等战术。

    进攻和防守,总是在相互进化。

    就像矛与盾。

    盾更坚固了,就逼迫矛一定要更锋利。

    此消彼长,永远处在一个循环中。

    但马邑之战,打破了这个循环。

    汉军的材官,再也不需要去考虑怎么让自己的防御更牢固,更无懈可击了。

    因为,他们失业了。

    国家不再需要依靠他们稳固的防御和沉着冷静的步伐来抵御外敌。

    汉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骑兵和进攻,成为了主旋律。

    再也不需要去烦恼自己的盾为何不如敌人的锋利了。

    因为,汉室直接丢掉了盾,捡起了矛。

    而且这柄矛,比匈奴人的锋利多,也长多了。

    但,眼前的这支羽林小队的演示,却给李沮打开了新世界的窗户,让他眼前一亮。

    材官,当然也能进攻!

    当然也要进攻!

    唯有进攻,才是王道!

    “大丈夫,当如是哉!”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瞬间,几乎所有的材官都喝起彩来。

    他们喝彩,是因为,他们知道,哪怕这次选不上羽林卫。

    大家也不用担心,不用颓废,更不用傻不拉几的学习那些儒生那些士子,天天背着让自己浑身不自在,就像有无数只乌鸦在叽叽喳喳一般的文书了。

    北地丈夫,本来就不习惯这样文绉绉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大声骂娘,那才是生活,那才是人生!

    拿武器,比拿毛笔舒服多了!

    此番,哪怕选不上羽林卫,吃不上天子的俸禄。

    大家也可以选择回家,选择回到家族,继续祖业。

    有了这种神器,这种专门为材官而生的武器!

    大家家族的辉煌与荣誉,依旧能继续延续!

    当然……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许多人都用着警惕和戒备的目光打量着身周的同僚,在心里面思考着:怎么淘汰掉对方!

    大家都是丈夫,七尺昂藏男儿。

    当然想成为最好的那个!

    台上,那位校尉却是在那队羽林将士停下动作的瞬间,含笑说道:“诸君,现在,请诸君以十位一组,准备演练方才所见的动作和阵列!”

    “吾给诸君一炷香时间……”他笑眯眯的不怀好意的道:“一柱香后,诸君必须选好同伴,皆十人一组,然后,开始五组一起演练……”

    顿了顿,他补充道:“某会从各组之中,选择某所认为的可以过关的人选……换句话说,诸君……若是某将名额选满了,那么,后面的人,无论多么厉害,多么优秀,也只能原路请回!”

    他这话刚刚落下,顿时,所有人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许多人,都像个无头苍蝇一般,到处拉人或者,求人拉自己入伙。

    唯有李沮等少数人保持了冷静。

    “敢问贵官!”李沮举手在人群里大声问道:“倘若人数不足十人,该如何?”

    “这某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