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83章

我要做皇帝-第883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卿以及考工令、楼船将军还有墨苑的钜子!”

    他抬起看着刘彻,说道:“欲取高阙,必梁北河,臣等必须确认,现在我朝的浮桥技术以及搭建之法!”

    这是自然,刘彻点点头,道:“就依丞相的意见!”

    他扭头对汲黯吩咐:“传朕的诏命,立刻宣:少府卿刘舍,考工令以及少府六丞,并楼船将军徐悍、墨苑钜子杨毅,立刻入宫来见朕!”

    渡河,永远是军事战争中的难题。

    从春秋的泓之战、城濮之战开始,怎么渡河就成了军事家们思考的问题。

    而黄河现在可是汹涌澎湃的大河。

    尤其是上游的水势,湍急而汹涌。

    靠舢板就想让大军过河,简直是痴心妄想。

    更何况,今日的汉军,已经是一支骑兵为主的作战力量。

    因此,想要渡河作战,就必须架浮桥。

    而架浮桥,天下最精通此道的就是少府和楼船衙门。

    至于叫墨家的钜子进宫,则是希望让墨家根据现有的浮桥技术,开发和改良出一种更好,更便利同时更安全的浮桥架设之法。

    “臣等还想知道,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发起河套之战?”周亚夫凝神看着刘彻,其他将军和列侯们,也都是呼吸急促。

    特别是那些上次马邑之战没有出征的列侯以及新兴的将军们,都对这个答案紧张不已。

    他们需要确定具体的时间,然后,才好回家疯狂鞭策和训练家臣和家兵,同时做好抢职位,占坑的准备。

    现在的汉室军队,其实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洗牌。

    这场洗牌的激烈程度,仅次于当年覆灭诸吕的倾轧。

    在这场洗牌中,活下来的,生存下来的山头,才能有未来可言。

    不然,就会跟过去无数的名军,强军一般,默默消亡。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军功!

    军队里,比的就是谁军功多。

    谁的军功多,斩首多,谁说话的嗓门就大,就敢向上面要最好的装备,最好的士兵和最好的补给!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五十九节 猛将

    “早则一载,迟早两岁!”刘彻看着群臣说道:“就必须发起高阙战役!”

    准确的说,汉匈战争,必须在六年之内结束。

    六年之内,刘彻要消灭匈奴王庭,至少也要将河西走廊以及幕南的所有战略要点占领,同时,还要将西域战略,迫使匈奴人只能龟缩在大漠以北。

    而一旦匈奴人只能龟缩在漠北,又没有了西域可以吸血。

    那他们就是瓮中之鳖,迟早要饿死,渴死!

    至于为什么是六年?

    因为……

    六年后,也就是西元前一百四十四年。

    岁在丁酉,春三月,大雨雪!

    整个关中,将连续三天,遭遇暴雨和大雪袭击。

    当年,关中粮食歉收,减产超过一半,同时北方也出现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隔年,关中一日三地动。

    上庸大地震爆发,震级至少里氏八级,强余震持续二十二天。

    上庸县被夷为平地,死伤百姓士民以万计。

    夏,大旱,蝗虫起。

    这意味着,那两年,汉室都不会有余力处理外面的事情。

    必须将全部心神放在内政上。

    好在,去年刘彻就已经下令迁上庸郡迁离原址,向南偏移一百里。

    但,这只能确保上庸地震损失减少到最低。

    而且,那场可怕的晚春雨雪灾害和隔年的大旱,在刘彻的记忆里,留下了非常可怕而深刻的印象。

    而听到了这个准确的时间的将军列侯,却都是私底下弹冠相庆。

    事实证明,打仗捞军功,是会上瘾的!

    尤其是马邑之战的大胜和随后实实在在下发的赏赐和爵位,让整个汉室的军方和贵族们,都为之疯狂。

    从上到下,现在,都只有一个想法——还有谁?还有谁!

    这也是商鞅设计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可怕之处。

    房子、土地、票子、妹子、爵位、地位!

    想要吗?

    那就去作战吧!

    用敌人的首级和鲜血以及哀嚎来换取这些奖赏吧!

    明文规定,明确的军功等级以及相关的晋升方法,足以让任何人,哪怕是胆小鬼和怯懦者的勇气和血性也被唤醒。

    现在,整个世界,整个中国的军人和百姓,都被马邑之战的辉煌胜利以及丰厚的奖赏而刺激的血脉偾张。

    军队内部暗流涌动。

    尤其是那些上次没捞到出战机会的山头……

    譬如,棘门军、灞上军这样的老牌的主力野战兵团。

    “陛下……”一员虎将,昂首跨步,走出人群,来到殿中,微微恭身致意:“末将臣灞上军都尉勇,愿为陛下轻兵之矢!”

    他微微收缩一下身子,庞大的身躯中的骨骼,顿时就响个不停。

    足足至少一米九以上的个头,使得他的身形就犹如一座小山一样,结实的肌肉,就像坚石一般,仿佛电影里的史泰龙走到人间,随时都会提起加特林大杀特杀!

    让刘彻看了,都有些发毛。

    “勇儿,天子面前不得放肆!”将军们之中,一位老将出声训斥,然后出列而拜:“老臣管教无方,让陛下见笑了!”

    刘彻看着这对父子,露出一丝笑容。

    管教无方?

    是故意的吧!

    “冯公请起……”刘彻抬抬手说道:“令郎狼行虎步,勇冠三军,朕甚喜也!”

    刘彻拍着手道:“朕愿以令郎为侍中,为朕侍卫帷幄,不知冯公意下如何?”

    老将军闻言大喜,拜道:“这是犬子的荣耀,伏唯陛下之命!”

    然后,他扭头对那个年轻的巨人说道:“还快快奉诏?”

    那军官连忙叩首拜道:“诺!臣谨奉诏!”

    刘彻看了,满意极了!

    因为,他知道,现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军官,在未来,会是一位让人敬畏,同时也让人惋惜的英雄!

    他姓冯,名勇,字子敢。

    墨子曰:勇志所以敢也!

    他没有辜负自己的名字和表字。

    在曾经的历史上,七年后,雁门郡郡守郅都为窦太后赐死。

    匈奴去一大敌。

    隔年,匈奴就大举入寇雁门,想要一雪被郅都吊打的耻辱。

    当时,接替郅都为雁门郡守的就是这位冯勇的父亲,大概就是刘彻现在面前的这位老将军冯敬。

    冯敬是老臣子了。

    冯敬之父,是秦将冯无择,也就是那位在曾经保护秦始皇南巡的秦武信候。

    顺便说一句,冯无择的祖父,就是那位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的韩上党郡太守冯亭。

    所以,这是一个军功勋爵为本的武将世家。

    而且枝繁叶茂,经历战国至秦汉的岁月依然强盛。

    冯敬本人的履历也非常漂亮。

    他本人,曾经与韩信和曹参在楚汉争霸时交过手,虽然战败被俘,但却得到了刘邦的夸奖,说他还是颇有贤能,打不过韩信曹参,那是理所当然,非战之罪。

    冯敬本人,参与过平灭诸吕之乱。

    并且在政变中,手刃了诸吕的头号战将,那位与他父亲同名,曾经在荥阳城断后,为刘邦出逃争取到宝贵时间的汉博成侯冯无择。

    因为这个功劳,冯敬本人在太宗皇帝时期,曾经短暂担任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然而,很快,一个事情发生了。

    冯敬因此丢掉了御史大夫的职位。

    外人都说,冯敬是因为和周勃、灌婴合伙诋毁贾谊。

    因此被太宗皇帝冷落。

    但,只有刘氏的天子才知道,真相是什么?

    刘彻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位老将军,老实说,心里面也是发毛的。

    众所周知,刘彻的老爹即位前,是还有四个哥哥的。

    也就是说,刘彻有四位伯父,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就死了。

    怎么死的?

    史书上说病死的,坊间说是因为从代国来到的长安的路上,染上风寒,暴卒的。

    而散落在民间的八卦党里,则有些微弱的声音在说:太宗杀妻杀子杀舅杀弟。

    杀舅杀弟,是即位后的事情。

    而杀妻杀子是即位前的事实。

    八卦党们又一次胜利了!

    但,他们没有证据,他们的声音注定要被埋葬,而且,他们知道的也不是真相。

    只是接近真相!

    当然,史书上的记载,偶尔也会暴露出真相和事实。

    譬如,后来太史公著史记,就不小心在《外戚世家》里就写漏了:代王王后先后生四男,及代王更立,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注意是先后病死,而且是太宗来到长安在长安先后病死的。

    他们为什么会先后病死?

    还有,那位代王的王后,哪里去了?

    她姓什么叫什么?

    她的儿子们叫什么?

    死因是什么?

    史书上一个字也没有!

    这段历史,毫无疑问,是被强权,而且是强大的连皇帝都要低头的强权强行从历史长河中截取出来,然后抹杀掉了的。

    她们的名字,永无人知晓,她们的故事,随风消逝。

    但,在唯有皇帝能接触到的,深藏在未央宫深处,被严格保护和保密的一间密室里。

    堆满了这些被抹去和抹杀的历史。

    其中,有着韩信之死的真相,有着彭越被诛的事实,还有着完整的高帝起居录、孝惠起居录以及吕后起居录。

    自然,也有有关这段历史的真相。

    刘彻的四个伯父,不是病死。

    而是被毒杀!

    下毒的人,就是眼前的这个老将军冯敬。

    而且是他亲手将毒酒,灌入四位王子的喉咙里,看着他们咽气的!

    但,他们的父亲,刘彻的祖父,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

    因为,这就是代价。

    即位为帝的代价!

    因为,那四个儿子的母亲,姓吕!

    吕后当年,为了永葆吕氏富贵,于是,推行了刘吕联姻。也就是所谓的‘吕氏有女,不以他配,而适刘氏。’

    所有的诸侯王的正妃,都是吕氏!

    代王刘恒,自也不例外!

    而当代王要变成天子。

    那么,王后和王后的儿子,就不能留下,必须去死!

    这就是为什么,史书上会记载,太宗孝文皇帝,在代国,听说了大臣们推举他为帝,却犹豫,却迟疑,没有马上启程的缘故。

    根本不是担心局势。

    而是……

    诸侯大臣的条件是——王后及王后子,皆不得留!

    冯敬作为亲自下毒毒死了太宗皇帝四个儿子的人,哪怕他只是个执行者,真正的命令,是陈平周勃灌婴等巨头所下。

    但他也因此被牵连。

    在陈平病故,灌婴逝世,而周勃被驱逐甚至下狱后。

    他的御史大夫,自然也要罢免。

    不止被罢免,还要被长期排斥在决策圈之外。

    一个大臣,连皇子都敢毒杀。

    就问皇帝怕不怕,心里面发不发毛!?

    皇帝在这样的大臣面前,当然会感到恐惧,也当然会心里发毛。

    但,这些都是陈年往事了。

    当年,联合起来诛灭了吕氏集团,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