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717章

我要做皇帝-第717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汉朝人中,有很多人的骨头,都硬的可怕。

    杀、打、折辱,都无法屈服他们。

    这让楼烦王也感到有些无奈。

    幸运的是,并非所有汉人,都是这样的硬骨头,也并非所有的硬骨头都无法屈服。

    美色、富贵、刑罚,总有一个能让人低头。

    即使这些都不能屈服,也还可以慢慢的用水磨工夫感化。

    一般来说,只要这些汉朝的硬骨头,在匈奴生下孩子,有了后代,就会渐渐认命。

    所以,楼烦王一点也不担心。

    “这次来汉朝,最少也要得个几十的义士回国……”楼烦王在心里盘算着:“若是能在得到几百工匠,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我得提防折兰王来坏我大事!”

    与他不同。

    折兰王和他的部族,是彻彻底底的疯子和野蛮人。

    这个部族历次入侵,都会将沿途的一切,烧成白地。

    杀光抢光烧光,就是折兰部族的信条。

    折兰的骑兵,甚至还停留在过去的原始时代,以谁家收藏的脑袋多为荣。

    此番进军,楼烦王心里认为最大苦楚,不是汉朝军队,而是折兰部族的那些疯子。

    “我得去找白羊王谈谈……”

    这样想着,楼烦王就重新骑上战马,向前而去。

    ………………………………………………

    此时此刻,过去的汉朝边塞,分割着文明与野蛮的武州塞内外,已经变成了骑兵的海洋。

    数以万计的匈奴骑兵,正在井然有序的通过武州塞,进入到汉朝境内。

    战马和人流,延绵长达数里。

    “可惜,还是让汉朝人点燃了烽火!”尹稚斜骑在马上,远远的望着那一路延绵至远方的狼烟。

    这是匈奴人对汉朝边塞最头疼的地方。

    每次匈奴入侵,面对这些汉朝的边塞的抵抗力量,都无比的烦躁。

    这些边塞,驻军虽然少的可怜。

    但每每都能成功的将狼烟点燃。

    然后,一个个烽燧台,不断的点火,烽火将直接延绵到汉朝的腹地。

    用不了半天,太原的汉朝军队和飞狐口的汉朝军队,就都会动员。

    最迟三天后,长安就会得到警迅。

    然后,就是可怕的动员。

    汉朝人在曾经的历史上,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动员出了五十万的大军,北上抵抗匈奴军队。

    而这样的可怕动员速度和规模,是匈奴人最畏惧和害怕的。

    这样规模的军队数量,足以将匈奴人一路逆推回草原。

    然后,两国军队,就在长城边塞脚下,开始玩起了大眼瞪小眼游戏。

    直到双方都筋疲力尽。

    “有朝一日,我若为单于,我就要想好,怎么破解汉朝人的这个政策的办法!”尹稚斜在心里想道。

    至于现在?

    “这事情就让军臣去头疼好了!”尹稚斜在心里冷笑着,然后扬起马鞭,对左右下令:“传令全军,进入汉朝境内后没有本王命令,不可轻举妄动!”

    他现在,只有一个万骑的力量。

    也只有这个能保障可靠和忠诚的力量。

    自然而然,要保护好。

    反正,尹稚斜已经打定了主意。

    冲锋陷阵,就让白羊、楼烦跟折兰人去做。

    一旦发现事情不妙,他就马上丢下这三个军臣的奴才开溜。

    “遵命!”左右轰然应诺。

    然后,一面绘着狼头的大纛,就开始在匈奴军队中升起。

    跟着这面旗帜,匈奴右贤王的本部万骑,开始入关。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零三节 出关

    义纵站在一个山坡上,借着灌木丛的掩护,远眺远方道路上的烟尘和人影。

    “匈奴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了!”义纵对着左右笑道。

    “现在已经确认了,白羊王的大纛和楼烦王的大纛,已经进入武州塞内的平原!”一个校尉禀报道:“另外,右贤王的狼头大纛,也已经在方才进入武州塞,只有折兰王的大纛还未确认方向!”

    大纛,无论在汉朝还是匈奴,都是一支军队最为显目的标志。

    大纛在主帅在。

    换句话说,大纛在,则该部族的主力,就能确认方位。

    而且,匈奴比中国,更加重视大纛的作用。

    在匈奴,大纛就是一个部族的灵魂。

    匈奴有法律,在战时,大纛有失,则尽斩保护大纛的卫队,还要追究该部族首领的罪责。

    有时候,甚至会将丢失大纛的部族首领,送上祭天台,将之作为祭品,献祭给神明。

    所以,汉匈一旦发生战争,汉军最重要是的事情之一,就是辨认来犯匈奴部族的大纛标志和方位。

    以此确认敌人的身份和数量。

    汉军上下,很多人,都能对匈奴的各大主力部族的大纛模样和标志,倒背如流。

    譬如,白羊部族,其大纛是一只白色的羚羊。

    折兰部族,以雕为旗。

    若卢部族,将猿猴作为图腾。

    楼烦部族则用弓做图腾,看到一张绘制了长弓的大纛,就能确认,这是楼烦部族的主力。

    至于右贤王,用狼头为旗,左贤王以猛虎为标志。

    单于,则用应龙做大纛。

    而这些大纛,也都能在某些程度上反应这些匈奴部族的某些特性。

    像是白羊部族,速度最快,反应最快。其回身射战术冠绝匈奴。

    每一个汉军边塞的将领,都会被告知,遇到白羊部族,绝不可追击。追击则亡。

    折兰部族,则是如雕一样凶狠,是匈奴所有部族里,最擅长的白刃冲锋和肉搏的部族。

    这个部族,甚至与其说是骑兵。倒不如是一群随时会下马跟人厮打撕咬的凶悍部族。

    所有曾经与这个部族交手的汉军,都对他们的凶残和残暴,记忆犹新。

    而楼烦?

    汉室最熟悉的部族,就是它了。

    因为汉军内部,就有许多的楼烦人。

    甚至于,最初的中国骑兵,就来自于楼烦人组成的骑兵部队。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取经的对象,就是古楼烦王国和林胡部族。

    楚汉争霸时。项羽的楚军和汉军,也有许多的楼烦将领,充当骑兵将官。

    乃至于今天,汉军中依然有着为数众多的楼烦人或者楼烦人的后代。

    当然,这些都是已经汉化,并且在中国生活了无数代的楼烦人。

    要知道,战国时期,楼烦王国,可是长城内的一个王国,与赵国毗邻。甚至曾经受到过周天子的册封!

    在今天,长城内的楼烦人,已经都将自己视为了纯正的诸夏子民。

    而长城外的楼烦人,则依旧被发左袵。为夷狄之属,甚至给匈奴人卖命,甘坐鹰犬。

    因此,长城内的楼烦人,是不认自己的这个表亲的。

    义纵身边,就有好几个祖上是楼烦人的汉将。

    “这些叛徒又来了吗?”一个背着一张长弓的汉军校尉冷笑着道:“当年。他们放弃祖居之地和人民,逃奔匈奴,我们就发过誓,要将他们做成箭靶,射成马蜂窝!”

    现在,生活在中国的楼烦人中,都流传着一个故事。

    当年,赵武灵王击败楼烦王国,然后,收复和纳降了大部分的楼烦人。

    但当时的楼烦王,却带着部分族人,抛弃了自己的人民和土地,逃遁到了塞外。

    从此,长城内的楼烦人就发誓,要将这些叛徒抓回来,献祭给祖先。

    这种怨念残存至今,甚至成为了许多楼烦故人的心中执念。

    而每一个楼烦人,都是神射手。

    楼烦王国,自古就是以骑射闻名天下。

    义纵对这些故事,当然知道。

    他闻言点头道:“会有机会的!”

    然后,他转头,对身后的传令兵下令:“可以给塞候发信号了,让句注军和飞狐军,开始出关吧!”

    “诺!”

    …………………………………………

    雁门关内的句注军军营之内。

    被任命为前将军的大农直不疑,一身甲胄,站在中军营帐之内。

    “将军!”一个背负着令箭的士卒直奔入帐中,拜道:“骠骑传讯:匈奴已然入瓮,请将军速发大军出关!”

    “善!”直不疑大喜。

    他在这里,已经等了足足四五天了。

    终于等到了骠骑传来的情报。

    直不疑对左右下令:“号令三军,立刻出关!”

    “诺!”帐中十几位校尉立刻领命而去。

    等这些人离开,直不疑就露出笑容,对一直站在他身旁的破虏都尉程不识问道:“都尉,我军出关后,当以何阵前行?”

    直不疑自己是清楚自己有几把刷子的。

    他这个塞候的爵位,其实也是混来的。

    当年吴楚叛乱,他受命先帝,领兵四千出征。

    其实,一路都在打酱油,跟着郦寄跟韩颓当,混功劳。

    但因为他资历够老,然后名望够高,所以混了个塞候。

    但,真正要带兵作战,尤其是汉匈这样的大规模作战,直不疑很清楚,自己的军事能力和决断能力,都不行。

    但没关系!

    跟他当大农一样。

    直不疑很清楚,自己只要放权就行了。

    何况,这程不识是天子派来辅佐他的。

    这就更要放权了。

    反正,这些日子以来,直不疑是将军中大小事务都丢给程不识去干的。

    事实证明,对方干的很不错!

    “大军出征,以稳为要,我军当步步为营。前后呼应,直趋马邑城下!”程不识道:“从路程计算,我军应当在两日后,抵达马邑城下!”

    “介时。匈奴主力也应该已经全面入瓮,只要骠骑按时截断武州塞,细柳营能按期夺其老巢,我军就必胜无疑!”

    “善!”直不疑听了,感觉无比舒服。

    再没有比这样躺着就把功劳捞了。更让人高兴的事情。

    ……………………………………

    咚咚咚!

    激昂的战鼓声,声声响起。

    三面大纛,从句注军的营盘中升起。

    中军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前字。

    这说明,这里是前将军所在营盘。

    左右两侧则升起了两面让所有见到它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大纛。

    飞狐军的猛虎旗和句注军的长蛇旗,在打出的刹那就震惊了整个雁门关的士民。

    “飞狐军什么时候来的?”无数人接头交耳。

    “天啦!飞狐军主力全来了!”也有人看着那从营盘里不断出来的严整军阵,两股战栗不已。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情——长安的天子,早就已经下达了******!

    飞狐军早已经在数日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全军拔营。来到了这里!

    这支汉军的预备役机动兵团,以建筑狂魔闻名天下的主力。

    向来都是宅在飞狐古道,没有天子诏命,根本不会挪窝的!

    飞狐军来了。

    棘门军、霸上军,甚至细柳营还远吗?

    一些心里有鬼的家伙,吓得汗流浃背,瘫软在地。

    “完了,完了,天子已经预知了……”许多人捶胸顿足。

    当今天子,已经用事实告诉过天下人——他的神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