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94章

我要做皇帝-第694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就是这么一副嘴脸吗?

    对某些家伙而言,事实不重要,问题的本质也不重要,甚至就连被人打脸,都没关系。

    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特权和存在的政治意义。

    他们就会不惜一切的去做。

    对此,刘彻颇为期待。

    官僚或者权贵这个玩意,可不分你是什么制度,一定会存在的。

    甚至,越落后越封闭的环境,这样的问题就越严重。

    只要人还是自私的,就不可能消灭官僚和权贵问题。

    ………………………………………………

    送走且渠且雕难。

    丞相周亚夫和将军们,就再也忍不住了。

    “陛下,贸然输出武器给匈奴,怕是不妥吧……”一个将军委婉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陛下所命,有违祖制,请恕臣不能奉诏!”周亚夫就说的更直白了。

    在这个问题上,周亚夫觉得自己必须表明明确的立场。

    哪怕为此跟天子犟上一回,也在所不惜!

    “丞相!”刘彻笑着道:“诸将军列卿大臣,诸君的担忧,朕很清楚!”

    “朕也知道,此乃与虎谋皮!”

    “那陛下为何如此?”周亚夫不太理解了。

    匈奴人若得到了中国的武器,长城未来,恐怕就要有安全隐患了。

    “朕将攻城车和云梯还有床弩卖给匈奴人,卿等以为从此匈奴就能威胁到长城了吗?”刘彻对此嗤之以鼻:“北虏,向来以轻骑突进而闻名,其骑兵,来去如风!”

    “所以,中国兵能胜,但不能歼之!”

    “若彼辈,带上了沉重的弩车,云梯,他们还能来去如风吗?”刘彻问道。

    在刘彻看来,匈奴人这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明明全国都是轻骑兵,就该好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嘛。

    学谁不好,学以前的汉军。

    刘彻真想看到,带着那么多器械的匈奴军队,如何再在长城内自由活动!

    更关键的是……

    “且夫,王师如今日强于一日,今日比昨日强一分,而明日又比今日强一分!”

    “匈奴此乃以牲畜奴隶,助朕换装也!”

    “况且……”刘彻对周亚夫道:“丞相难道不知道,郡国武库之中,此刻,就已经堆满了各种青铜兵器吗?”

    “若要将这些武器融化重铸,朕记得丞相府报告过,说是起码要花费数万万的钱,还要动用十余万的人力!”刘彻对周亚夫道:“如今,一分不费,不用动国库半分,还能将这些兵器换成牛马奴工,丞相以为,这买卖如何?”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八十三节 捕鲸业奠基

    “乌孙人找到了!”

    回到后、宫,刘彻就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陛下,这是安东都护府都督的奏疏……”有宦官捧着一份奏疏,进呈倒刘彻面前。

    刘彻接过来,看了看。

    “真是可怜……”

    在几年前,乌孙王国,还是匈奴的铁杆小弟兼重要盟约。

    它雄霸西域,控弦数万,是草原上仅次于匈奴的巨头。

    若刘彻没记错的话,数百年后,会有一个跟乌孙有着血缘关系的民族击败柔然,崛起在草原上。

    它的名字的叫突厥。

    可惜,这一切,基本都不会再发生了。

    如今的乌孙,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人的部众。

    最重要的是——这么多的部众里,女性的数量,少的可怜。

    这就意味着,作为一个民族,乌孙几乎不太可能有继续存续下去的可能了。

    不过,这对刘彻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乌孙人的养马技术跟选马技术,对汉室来说,是一个黑科技一样的存在。

    有了这些乌孙人,等于有了培育出专属于汉室的优良马种的希望。

    “陛下,朝鲜君跟堂邑候世子,也有奏疏……”那宦官在旁边将两本奏疏也递到了刘彻面前。

    “都想出海啊……”

    朝鲜君刘明跟陈须,在奏疏中,只说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们也希望,能出海,跟陈嬌一般,去霓虹发财。

    也不能怪这两人起了这么个心思。

    陈嬌远航归来后,押着几千个倭奴,招摇过市,搞得人尽皆知。

    倭奴什么的,倒也无所谓了。

    关键是那朝鲜海峡和日本海里的鲸鱼群,却是让人不得不垂涎三尺。

    鼓励捕鲸,这是刘彻的既定国策。

    朝鲜和东北地区。也有足够的木材,可以就地建造捕鲸船。

    只是,捕鲸的利润,是如此的巨大。

    尤其是现在。全球的大洋里,生活的鲸鱼种类和数量,数不胜数。

    单单是中国沿海和朝鲜海岸附近,刘彻觉得,保守估计。有个百八十万头鲸鱼,一点也不过分!

    现在,捕杀一头鲸鱼,能获得的利润,最起码,都是几十万!

    换句话说,刘彻只要开了这个口子。

    那么,以后,沿海的诸侯王跟海商们的财富,恐怕就要累积到一个可怕的地步。

    尤其是朝鲜和韩国。背靠元海,扼守着海峡。

    要是放纵他们肆意捕鲸。

    很可能,用不了多久,这两个王国的富裕程度,就要超越齐鲁了。

    而一个富裕的地方政府,显然是不利于大一统的王朝统治的。

    “还是应该要实现准入制度……”刘彻在心里想了想,就做出了决定。

    捕鲸,当然是要鼓励的。

    在现阶段,也就只有捕鲸这个产业,能推动中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毕竟。如今的汉家楼船,可谓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找遍整个世界,也找不到一个能与之匹敌。甚至稍微造成些麻烦的敌人。

    庞大的楼船舰队,在今天,已经制霸了整个中国近海。

    曾经最大的敌人南越国的舰队,也已经成为了准自己人。

    没有敌人,也没有威胁,更缺乏动力。

    很显然。再这样下去,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很可能就要止步不前了。

    毕竟,跟物种一样,技术跟产业,也是需要敌人或者有足够利益驱使,它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譬如后世的航天科技技术。

    米帝在五六十年代,就实施了阿波罗计划,将航天员送上了月球。

    但到了新世纪。

    别说再将人送上月球,乃至于火星了。

    米帝甚至连航天飞机,都没有了。

    为什么?

    最大的敌人,苏联已经gg思密达。

    余下的渣渣,加起来,也赶不上山姆大叔任意一支武装力量的实力。

    无敌的米帝空海部队,制霸了整个地球。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巨大,而且几乎没有短期收益的航天计划,当然是要被pass掉。

    每隔个十年,搞个深空探索,发射几颗探测卫星,维持技术优势就可以了。

    如今的情况也是这样。

    庞大的汉室楼船舰队,显然已经无敌于这个世界了。

    更可悲的是,它连个敌人都找不到了。

    一艘楼船,造价动辄数百万。

    新型的福船,造价更在旧式的楼船之上。

    现在,有着刘彻这个皇帝的支持,楼船衙门,哪怕是已经沦为了渔政衙门,也能继续维持。

    然而,想要扩大甚至发展出更加庞大和更加先进的舰队。

    那却基本是做梦了。

    朝臣和贵族们,根本不会同意,每年投入几万万钱的资源,去维持一个只能送送快递,抓抓鱼,在内河和近海巡逻的大型舰队——就是现在,楼船每年七八千万钱的维持费用,就已经有人在非议了。

    觉得这完全是浪费。

    这楼船,反正就是抓抓鱼,送送快递。

    哪里需要这么多的经费?

    若非是刘彻压着这些声音,朝堂上,早就吵起来了!

    刘彻相信,假如,楼船衙门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性。

    恐怕,等他这个支持者一蹬腿,继承的下一代,可能就要在别人怂恿下,一把火烧掉所有舰船和船厂以及船舶设计图纸、海图。

    就跟朱棣死后,明朝的文官,一把大火,烧掉郑和舰队的一切存在痕迹一般。

    中国,向来现实的很。

    类似郑和舰队那样,耗资巨大,投资无数的远洋舰队,既不能带来财富,也不能带来好处。

    留着自然就是祸国殃民。

    所以,文官们烧掉它。也不能说错。

    反之,若是郑和当年,丢掉节操,忘记礼仪道德。学习西方殖民者,实行种族灭绝,抢掠财富和人口,每次归航,都能满载金银。

    你看看。哪个文官敢烧?

    信不信,哪怕是动了舰队一根桅杆,皇帝劳资都能扒了他的皮!

    如今的楼船舰队,跟郑和舰队一样,面临着存在价值危机。

    刘彻必须向天下人证明,他每年投入在楼船的资源,是值得的。

    这样才能避免未来楼船舰队重蹈郑和舰队的悲剧。

    显然,现在的楼船舰队,还不具备远洋航行的能力。

    哪怕是最先进的福船,其实也有着许多缺点。只是一种能在近海航行的舰船。

    所以,派遣舰队,远征印度甚至美洲,这样的事情,暂时是不可能发生的。

    它唯一能体现其价值的,其实也就是捕鱼了。

    譬如去年,楼船派遣三艘楼船,带着拖网,在新化的黑水河里,捕捞了数万石鱼干。价值接近一万万钱。

    正因为有了这个底气,楼船才敢在今年继续扩大自己的舰队规模,还开始设计基于福船理念上的新型舰船。

    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

    毕竟,在内河捕鱼,不要楼船,也是能行的。

    更何况,拖网的造价高昂,制造困难。少府衙门现在每年撑死了能生产不过十张大型拖网。

    仅靠捕捞大马哈鱼,并不足以维持楼船的存在。

    没办法,刘彻只好放大招了。

    “尚书令,拟诏吧!”

    汲黯连忙坐下来,拿起笔墨。

    “楼船将军请令楼船诸校尉:鲸,太一赐朕子民之福报也,朕从来甚嘉士大夫列侯率民捕鲸,以深入多捕为上!然,鲸者,上帝以此赐天下之福报,而非三五人之禁脔,士民捕鲸,得益者,三五人而已,不能惠天下,此朕甚为憾事。乃命楼船上下,督天下捕鲸之事,凡士民官绅,欲捕鲸者,须具报楼船,得楼船之准,而后方可捕鲸。

    楼船当以捕鲸之船大小,收其税赋,以船一丈,岁取税赋一万钱。

    不如令而擅捕鲸者,罚没船舶,且以其应交之税十倍追缴!”

    刘彻说完,对汲黯道:“去将此诏,交于楼船将军!”

    “另外,转告楼船,旧有的封存之楼船,皆可改造为捕鲸船,于齐鲁…辽东…朝鲜之间,捕鲸炼油,均输少府!”

    民间捕鲸要发展,官方捕鲸,自然更要大力提倡。

    楼船衙门现在,起码有一百艘老式楼船,停泊在各个港口,无所作为。

    与其让这些船在港口风吹日晒,不如改造成捕鲸船,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汉室过去建造的楼船,虽然不利于远航,但是,却是最佳的捕鲸船的载体。

    因为它首先够大,其次够重。

    一般的抹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