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99章

我要做皇帝-第59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对人民的定义,诸子百家都有不同的解释,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刷声望。

    天子通过最新的律法。给予鬼薪白粲和城旦舂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这从礼法秩序上来说,当然可以指责为‘颠倒纲常’。

    但从仁爱方面来说,这却是大大的德政。

    而汉家天子,素来标榜的,就是自己‘为百姓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子女做错了事情,父母要是连个认错悔改的机会都不给,这像话吗?

    朝臣们都相信,并且清楚的知道,今天的事情。一旦传出去,那整个天下舆论,马上就要沸腾,魏其候窦婴,估计要被口诛笔伐好一阵子,甚至,未来史书之上还要被骂上一千年,成为一个彻底的反面教材。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捧臭脚跟抱大腿的文人。

    但,这还只是一道开胃菜。

    真正的主菜。在后头。

    当总数高达二十一万多的鬼薪白粲、城旦舂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后,他们会怎么选择呢?

    尤其是这个群体里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

    他们本就是烂命一条,早晚都是一个死字。

    若是某些故事。传到他们的耳里,呵呵……估计晚上睡觉,都得抱一把剑了……

    二十一万多人里,难道还出不了一个豫让吗?

    这才是朝臣们迅速转弯的关键。

    没有人能承担得起二十多万人的怨怼跟仇恨。

    刘彻却是坐在御座之上,摆摆手道:“卿等皆平身吧……”

    解放鬼薪白粲跟城旦舂这两个阶级,是刘彻早就想干的事情了。

    想想看。二三十万的青壮,终生被固定在社会最底层,被国家用来当做消耗品跟工具使用。

    从表面上看,是政府跟国家赚到了。

    有着这么多的免费的廉价劳动力跟消耗品,很多工程,譬如帝陵什么的,就不缺乏劳力了。

    但其实,刘彻知道,这样的买卖亏死了!

    且不说,若这些人能恢复自由身,因此可以缴纳的税赋跟提供的兵源吧。

    单单就是他们若成为一个正常的家庭,开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开枝散叶,由此带来的人口红利,就足以弥补损失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刘彻借此,为老刘家再打下了一个稳固且牢不可破的基本盘。

    这条律令实施之后,解放出来的鬼薪白粲、城旦舂,自然而然,无可避免的,就会成为刘氏的脑残粉跟死忠。

    更不提,随着这条律令实施,因此激发的鬼薪白粲跟城旦舂这两个阶级的工作热情跟效率,带来的收益了——事实上,刘彻也不是因为圣母或者单纯的想做好事。

    在那条律令背后,还潜藏着更深层次的目的。

    这是给即将开始的汉室国营纺织工厂做准备。

    众所周知,纺织业,哪怕是两千年以后,也是典型的密集型血汗工厂。

    而在如今——恐怕唯有奴隶工厂能配得上纺织业的地位……

    但如今,新的纺织技术以及操作技术,都还在摸索中。

    这就使得刘彻迫切的需要一批听话,吃苦耐劳,能干、勤奋的一线操作工去帮他完善这一步。

    还有什么群体能比鬼薪白粲跟城旦舂更适合的?

    要知道,如今少府的东西织室中,超过七成的织工,是来自于鬼薪城旦阶级。

    这就是为什么刘彻要给他们定个十年期限了。

    十年以后,还活着的工人,恐怕不是技术大牛,就是高级工程师了,这样的人是国宝啊,捧着含着都来不及,哪能继续压榨呢?

    而到时候,汉室也应该能获得足够多的廉价的免费的劳动力了。

    亚洲这么大,还怕没人吗?

    “一箭三雕……”刘彻得意洋洋的摸着下巴表扬着自己:“通过这条律令,朕即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基本盘,同时还得到了一个二十多万人的十年努力奋发工作,更解决了纺织工业初期的效率问题……”

    然后,刘彻就看向窦婴。

    窦太后跟章武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大将军……”刘彻缓缓的开口。

    “罪臣在……”窦婴现在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太丢人了,太狼狈了,出大丑了,这些话,就像后世的弹幕一样,在他的脑海里无限循环。

    对文青来说,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事情,大抵莫过于此。

    “朕尝闻仲尼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刘彻张口就将《孝经》里的这一段话背诵出来,对窦婴道:“其与大将军共勉之!”

    窦婴的表情,霎时就变得精彩无比了。

    先前,窦婴用纲常礼法跟秩序来反对刘彻的平律,现在,刘彻反过来,拿着纲常礼法跟道德秩序反将了窦婴一军。

    意思很明显了,大将军,业务能力不熟练啊,还要回去多读书。

    这同时也是安抚的意思。

    “至于大将军先前所言之事,出大将军口,入朕耳,不复再闻,诸位臣工,皆不要再议再论,违者,以抗命论!”刘彻轻轻地下令,帮着窦婴把屁股擦好。

    “陛下隆恩,臣万死难报!”窦婴连忙叩首,感激的拜道。

    窦婴现在没有想的太远,他还以为只是天子怕他尴尬,所以为他挽回面子跟颜面。

    倒是章武候窦广国闻言,终于把心放回肚子里。

    然后,他看了看窦婴,在心里叹了口气:“王孙(窦婴表字)终归是太过轻浮,做这个大将军,不太合适,待过些日子,吾去跟阿姐商议一下,让他去清河做一任郡守,历练历练……”

    ps:  今天写的有点慢,所以少了点,抱歉~

    另外解释一下,书评区有读者反映昨天的章节屏蔽字比较多,我查了一下,好像没什么犯忌讳的词组吧?

    然后,大概,或许,可能,是酒——徒这个词组犯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九十节 文治(1)

    出了窦婴这么档事情,顿时就没人再敢在《平律》上挑刺了。

    原本蠢蠢欲动的博士们,更是彻底的偃旗息鼓下来。

    不会有那个傻瓜,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唧唧歪歪。

    因为那等于,将自己所在学派的未来政治前途葬送掉。

    而且,所有人都确信,一旦自己惹怒了天子,那么天子一定干的出,将该学派在政坛上赶尽杀绝的事情出来!

    当年高皇帝能当众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现在的天子,将某个学派丢到垃圾箱里或者封杀个几年,简直是不要简单的事情了。

    甚至都不需要表态!

    旁的不说,今年的考举,天子只要固执己见,对某派的学生跟弟子一个不取。

    那瞬间就能对该学派造成毁灭性打击。

    除了死忠跟脑残粉外,其他绝大多数正常人,都会选择与之划清界限。

    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后续影响——整个天下的地主跟贵族,都会用脚投票,将那个无助他们的子孙后代仕途跟上进的学派,从他们的家庭教师跟宗族蒙学的名单里去除。

    然后,就是天下乡校,取消这个学派的一切典籍备案资格。

    这可并非只是吓唬人的虚幻未来,而是曾经确确实实,发生过的惨剧。

    想当年,战国时期,墨家与杨朱学派,双星争霸,在舆论界跟思想界,轻松吊打儒法。

    以至于孟子专门写文章说:杨子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禽兽也。

    能让孟子这样素来温文儒雅,进退有度的君子,破口大骂,而且丝毫不顾形象,可见当时,杨朱学派跟墨家在思想领域跟舆论界中的巨大影响力。

    毫不夸张的当说。在当时,思想界跟舆论界,几乎就是被杨朱学派跟墨家的士人把持。

    所谓儒法,都是小字辈。

    两者一度瓜分了天下话语权。

    但现在杨朱学派哪里去?

    便是墨家。若非今上偏心,刻意扶持,还不要节操的以天子至尊,挽起袖子亲自下场,恐怕墨家很可能会逐渐消亡。甚至,当它最后的道统和传承断绝之时,人们都可能不会知道。

    就如同杨朱学派一般,静悄悄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默默无闻的死去。

    即使如此,现在的墨家,也是寒掺的很。

    别说与它全盛时期相比了,就是与田横时期比,都是远远不如。

    整个墨苑,够的上墨者称号的人。不足两百人。

    而这,却已经几乎是目前整个天下全部的墨者了。

    儒家毫不怀疑只要能把墨苑里的墨者一锅端了,那么,墨翟的道统就可能彻底断绝。

    至于杨朱学派?

    现在还有这个学派吗?

    甚至很多年轻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昔日曾经不可一世,影响了天下舆论跟主导了思想变迁的学派。

    哪怕是许多的饱学之士,鸿儒,都已不知,这个过去曾经称霸了中国的学派的核心主张跟具体理念叙述精髓了。

    杨朱之学,凋零至今,绝大多数人甚至只能从庄子、吕氏春秋跟孟子的等著作里去探寻这个学派曾经的主张和自我定位。

    为什么会这样?

    许多博士官都将复杂的神情。投向了端坐在天子宝座上那位温和的笑着的刘氏天子。

    杨朱之亡,是秦汉两代王朝接力完成的任务。

    如今,天子扶持起了墨家,让其复兴。

    很多人其实都在心里敲鼓:万一哪天。天子将杨朱学派这个恶魔释放出来,天下苍生该如何是好?

    没有人不对此转辗反侧,失眠。

    ………………………………

    刘彻笑眯眯的看着安静的博士们。

    他的手指,慢慢的敲着案几。

    案几下,摆着一卷陈旧的竹简,这在如今已经普及了白纸的汉宫中特别显眼。

    “这个核武器。看样子是用不着了……”刘彻不动神色的将那卷竹简扫到袖子里,然后揣起来,小心翼翼的保护着。

    能不小心吗?

    这卷竹简,极有可能是这个世界最后五卷有关杨朱学派的核心论述,而且是战国时期,杨朱学派最重要的典籍《杨子》的残卷。

    这是当年刘邦留下来,传给子孙的为数不多的遗产之一。

    在汉宫中,向来是跟天子剑一样,只有皇帝能查阅、使用的少数东西。

    为什么?

    因为这卷竹简上的文字,在这西元前的汉室,就像是后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本家的天敌《资本论》一样可怕危险且恐怖的敌人。

    这些文字,在数百年前,曾经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猛烈的思想大辩论。

    即使以刘彻的眼光来看,这上面叙述的思想跟内容,也是危险至极,无比可怕的内容。

    一个推崇极端自私本我,自利,崇尚自我本位主义,通篇自由主义跟自我主义,无视社会道德秩序,纲理伦常,不认过程,只看结果的学派。

    就问皇帝怕不怕?

    说起来也是让人唏嘘。

    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

    刘彻知道,两千年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