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89章

我要做皇帝-第58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当于每个字几十钱。

    这样的投入,堪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家编书行为。

    一个时辰后,已经编辑整理完成的全套《新农书》被搬到了刘彻面前。

    因为《新农书》用的是白纸载录,所以很轻便,总计二十一卷的全文,也就装了一个小木箱子而已。

    这在过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刘彻花了三天时间,将这八十多万字啃完。

    总的来说,刘彻非常满意!

    这本《新农书》完全符合刘彻当初提出来的‘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编篡目的。

    上承战国农家许子等人的论述,下接战国以来农业技术变化和变迁,追述汉兴以来诸般新兴技术和器械的变革脉络。

    几乎可以堪称是当代农业百科全书。

    更关键的是,这本《新农书》第一次引入了插图。

    用了一千多副插图,详细介绍了诸般先进农具和先进沟渠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如水车、曲辕犁以及堆肥技术,更是事无巨细,图文并茂的记载于上,让人能一眼就看清楚。

    “此书可为天下农师!”刘彻放下《新农书》,感慨一声,就下令道:“其令,赐《新农书》主编臣商容等黄金百金,布帛十匹,赐爵为左庶长,迁臣商容为大农中丞,余者编臣,各论功行赏,命少府有司,即刻刻录《新农书》全文雕版,勘印千套,以赐郡国守尉主薄及两千石!”

    好东西,当然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了。

    更何况《新农书》这样的当代农业指导书籍。

    像秦始皇收六国图册、史书及技术书籍,然后藏到宫里面,不跟大家分享,这样的傻事,刘彻可不会做。

    更何况,马上就要迎来正月朔望朝。

    刘彻需要这样一个振奋人心,同时宣扬自己‘文治功绩’的筹码来说服百官和天下,告诉保守派们,朕依然是坚持以农为本,不会改变国策的,你们哪,把心放回肚子里面吧。

    至于主爵都尉衙门的成立,只是为了顺应时代变化的需要而成立的衙门。

    习惯就好了!

    ps:  持续吊水中ing ,好可怜,打了那些药,脑子昏昏沉沉的!~好难受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七十八节 决定未来的朔望朝

    元德三年春正月初一。

    这一天,平明刚过,未央宫北阙的城楼下就已经热闹非凡。

    来自长安三公九卿衙门及各位特进元老,在京宗室贵戚与列侯勋臣,济济一堂,依照地位尊卑次序,排好队形,等待着宫门开启。

    而整个长安,无数人昨夜彻夜难眠,为今日的朝议而辗转反复。

    今天,是传统的朔望朝。

    但在过去六十年,从未有过任何一次朔望朝,比今次朔望朝,更加牵动天下舆论的关心。

    此刻,不单单是长安。

    在雒阳,在临淄,在邯郸,在南阳,在成都,不知道多少人,多少眼睛,多少势力,都在看着,在关注着这场注定了将要决定汉室未来经济政策走向的朔望朝朝会的最终结论。

    更何况,本次朔望朝,还将决定马上就要开学的武苑、甘棠、太学等诸多国家级中央教育机构的相关制度及政策方针。

    可谓是汉兴以来所未有的空前重要朝会。

    甚至,夸张一点来说,这次朔望朝,可能将决定未来汉室的国本、国策。

    “丞相,陛下欲兴主爵都尉以治商贾,加车船矿山之税,丞相是个什么意见?”有列侯悄悄的凑到周亚夫面前,不怀好意的打探消息和口风。

    天子要加商税,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早在去年朝野就已经放风了,还多次传出要让关中各县的平贾擅权也参与朔望朝,朝野群贤,共议征税额度,只是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拖到今天。

    列侯们对这个事情,非常关心。

    但他们关心的重点,却不是车船矿税的加征,而是,平贾擅权的权柄可能得到的加强程度。

    在过去。平贾制度已然在市集和商场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列侯勋臣们依仗权势和地位,横行霸道,强买强卖的风潮。

    若平贾擅权的地位和权柄再次加强。并且得到天子背书。

    那么……

    很多列侯都已经决定,动用一定的资源,在自己封国附近,扶持和控制几个平贾擅权给自己谋福利。

    甚至,嫁几个女儿出去。拉拢拉拢这些可能要贵幸的阶级。

    周亚夫闻言,笑了笑,没有答话。

    车船矿税的加征,如今在最高层,已经是形成了共识,并且得到了军队一致支持。

    天子说的很有道理。

    不去加征那些家产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数万万的豪商的税,难道去加田税?

    对列侯们的那点小心思,身为列侯阶级中的一员的周亚夫,哪里能不清楚?

    随着今上开始放风,要加强平贾擅权的权力和地位。朝野勋贵们,就已经开始提前行动了。

    对真正有权有势的人,想要操控某个地方的市集平贾人选,真是不要太简单了。

    过去,大家没去做,只是因为这样没有什么利益。

    平贾们,无非就是个跟官府打交道,商定官价,同时维持市场秩序的人选。

    但现在就不同了。

    平贾们极有可能进入权力金字塔,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

    这样一来。就算是只猪都知道要抓住这个未来的新兴力量阶级了。

    权力,你不去掌握,你的政敌就会去掌握。

    很显然,身为丞相。周亚夫已经决意,要掌握和控制住平贾们了。

    自然,周亚夫就不会跟其他人去分享这个事情。

    倒是其他列侯想的更远一些。

    “丞相,仆等听说,曲周、弓高两位有可能出任武苑山长,不知道。丞相觉得,这两位,谁的机会更大一些?”又有人悄悄的问着。

    对列侯们来说,他们在这次朔望朝上,真正关心的核心利益,可能就是马上要开学的武苑了。

    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国第一次出现了以中央政府组织和牵头成立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武将培训机构。

    武苑的成立和运行,自它的名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起,就牢牢的吸引走了所有列侯的注意力。

    毕竟,从汉室成立以来,武将,尤其是高阶武将,就一直为列侯集团牢牢掌握。

    数十年来,也就出了李广、郅都这样的异类。

    其他所有两千石以上的军官,谁不是跟列侯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武苑成立,却可能打破这个格局。

    历来,一个旧格局打破,必然有人利益受损,有人被淘汰,但也会有幸运儿,乘风逐浪,顺势而起,成为时代弄潮儿。

    聪明的列侯,自然清楚,应该怎样在这场变局中稳固自己的利益,同时争取更大的权益。

    “某以为,曲周候胜算更大一些……”这次周亚夫有了回答:“不过,具体如何,还是要看圣裁!”

    其实,周亚夫更想自己去做这个武苑山长。

    这可是个真正能福泽子孙万代的职位啊!

    一任山长,教育数百甚至数千的武将。

    这些人,在理论上来说,都是山长的徒子徒孙。

    未来自武苑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起码要念些香火情吧?

    这样,就等于给周氏打下了数代不衰的基础!

    可惜,作为丞相,周亚夫没戏,除非他愿意请辞丞相,然后去跟俪寄还有韩颓当去争这个位置。

    只是,这样做的话,吃相太难看,会被人骂的。

    而在另外一侧。

    士大夫们则围拢在大农直不疑跟御史大夫晁错身周,激烈的讨论着太学跟甘棠的事情。

    甘棠之事没有什么好说的,天子去年已经拍板。

    但太学的问题上,就大有文章可造了。

    跟列侯们一样,士大夫们当然也想竞争一下太学的山长啊祭酒什么的职位。

    反倒是他们对主爵都尉衙门跟加征商税的事情,没有想象中的关心。

    其实,也不是他们不想关心。

    实在是,他们没有力量也没有办法去阻挠这个政策的推行。

    今上的威权和权柄,在现在,几乎已经超越了太宗皇帝,跟太祖皇帝平行了。

    太祖当年在雍县能指着四位天帝,硬生生的立下黑帝法统。

    如今今上要强行征收商税,设立主爵都尉衙门,谁敢拦?谁拦得了?

    没看到,就连关中的商贾和豪强们都认命了吗?

    关中第一大豪门田氏,甚至都已经放话了——为汉子民,纳税出役,天经地义。

    言下之意就是,陛下啊,刀子别砍太狠了,轻一点,俺也认了。

    也是没办法啊!

    谁敢跟手里拿着枪杆子,还得到了上苍背书,确认了君权天授,身为在世神明的天子掰腕子?

    天下民心士气和军心,都在天子这里。

    天子一个人就可以单挑全世界了。

    面对这样的一个天子,无论是商贾、豪强还是士大夫勋贵列侯,都已经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天子想怎样就怎样吧。

    更何况,过去的经验,似乎告诉了商贾地主豪强和士大夫列侯阶级。

    今上虽然有时候胡闹了一些。

    但似乎,胡闹过后,大家的利益并未受损啊。

    譬如盐铁官营吧。

    没实施前,商贾豪强哭天抢地,大喊‘与民争利’‘此秦法也’。

    现在呢?

    脑袋都磕到地上,只求大农跟少府在买自己的盐铁器皿时,稍微松一下标准。

    从上到下,都赚的盘满钵满。

    现在,在关中,只要能找到工人,拉个架子,开个作坊,几乎就是稳赚不赔的!

    ps:  今天依然吊水中~头晕无力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七十九节 儒法合流?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

    伴随着古老的诗歌唱诵,编钟齐鸣,鼓乐齐奏。

    刘彻乘着天子撵车,从宣室殿的后殿,穿过重重宫闱,进入已然灯火通明,火光萦绕的正殿。

    群臣百官,诸缭元老,皆是俯身叩首,拜道:“臣等恭迎陛下升阶视政,愿吾皇万寿无疆!”

    刘彻头戴着天子冠冕,手持天子剑,走下撵车,一步步登上御座龙榻。

    因今天是春正月初一,所以,刘彻的天子朝服也换了个颜色,自玄朱换成了绛黑。

    这是刘邦当年跟萧何捣鼓出来的规定。

    所谓春夏秋冬天子所服,当法天地之数,中得人和。

    但其实,这个规定,就连刘邦自己都不尊重,制定者都不尊重,就别想其他人有多看重了。

    也就最近十来年,老刘家阔气了,才把这个压在故纸堆里的制度捡起来,擦擦灰尘,堂而皇之的用上。

    但也就仅仅在每年的大朝仪和朔望朝这样的场合使用。

    平时在常朝时,皇帝一般都是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诸卿平身,赐座!”刘彻坐上御榻,符节郎立刻献上天子五玺。

    待群臣落座后,刘彻才慢吞吞的道:“今日是朔望朝,本明尊老,首在崇功,其赐特进元老与三公并列之!”

    于是,曲周候俪寄,弓高候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