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78章

我要做皇帝-第47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先帝十子,太宗苗裔,高祖子孙,天下英雄,恐怕都要按捺不住对皇位的憧憬了。

    刀间根本不关心谁会获胜。

    他只需要,长安城里现在坐着的那个皇帝下台。

    那么,依传统,下台的天子,必然是错误的,他的全部政策都要推翻重来,甚至打倒在地,踩上一万脚!

    那他刀间,就可以继续逍遥快活的在这繁华临淄城里作威作福。

    甚至……

    日子过的比以前更潇洒!

    没有了长安的压力,地方上不就是他们这样‘德高望重’‘身负民望’的乡贤说了算吗?

    至于天下百姓,会因此死多少,多少地方要被打成废墟,多少城市,要从此废弃,多少白骨,密布荒野。

    这些事情,与他刀间何干?

    刀间甚至,对此还颇为期待——只有战争、混乱和失序,才是他这样的人的天堂。

    整个关东,类似刀间这样的想法的人,数不胜数。

    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对长安刘氏,几十年来如一日的不断割韭菜和不近人情的陵邑迁徙制度,无比痛恨,并且对汉律无比厌恶。

    对他们来说,继承自秦代的汉律,简直每一个字,都是有罪的,流着‘良民忠臣’的血与泪。

    反应过来的汉室朝臣,大惊失色。

    甚至可以说是心惊胆战。

    原本,许多人都没太搞明白,这迁徙江都民众的事情,怎么会牵扯到了全天下的安定团结之上。

    那时候,大部分人的心思,都在怎么借着此事谋求利益上,利令智昏,当然就不会考虑这么多了。

    而当他们反应过来后。

    整个统治集团的第一反应就是——迁徙和安置难民,必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所有的细节,都要做好!

    甚至就连未央宫里的那个分封的传闻,大家也都没心思管了。

    与天下局势动荡相比,分封的土地,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更何况,大家都知道,自己跟天子,是一条绳子的两只蚂蚱。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用去看别人,就看当初诸侯大臣共诛吕氏后,那些与吕氏走的近的人,都是些什么下场吧?

    即使是侥幸活过了那场大清洗的人,事后,也被迅速秋后算账了。

    辟阳幽候,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堂堂列侯,曾经担任过两千石九卿的重臣,在自己家的屋檐下,被淮南王一锤杀死,事后,朝廷连惩罚刘长的行动也没有一个,只是假惺惺的责罚了几句。

    要是现在的天子倒台,大家会是个什么下场?

    不问自知!

    ps:  嗯,今天有点抱歉,本来写了八千的,但是,后面六千没写好,被我干掉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六十七节 风暴(3)

    事实证明,爆发出自己全部潜能的官僚阶级是恐怖的!

    后世二战时期,米帝用一星期一条航母的速度下饺子,直接干垮了霓虹和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

    苏联的卫国战争中,苏联的拖拉机厂在大炮的轰鸣声中,在整个战争中生产了十万辆各型坦克。

    t34海活活的把汉斯淹死了。

    就算是那场大战中,最不靠谱的面条国,其实生产效率也不低。

    而制定督促实施并且参与堪称奇迹与伟大的生产计划的人,恰恰是这些国家的官僚集团们。

    面临生死存亡之时,官僚集团所能爆发出的能量,远超普通人的想象。

    因为,这些人,是全社会最顶尖最聪明和最有能力的人。

    现在也是一样。

    一位位地位尊贵的列侯,带着自己的家臣子弟,沿着长江和驰道,视察和督促粮船的运输和保障工作。

    他们日以继夜,不分昼夜的巡查着每一条河道,每一段道路。

    同时,家里的粮食,开始源源不断的运往彭城。

    更有许多列侯,亲自带着亲信家臣,来到了彭城和淮泗诸郡,参与到了对难民的安置和安抚工作中。

    这些列侯,几乎每一个都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

    其中,甚至不乏曾经担任过郡守乃至于九卿的重臣。

    在这些的带领和督促下,难民安置工作,出奇的顺利和平稳。

    而中央的大臣和列侯们,则充分发挥了官僚统治集团的优势:一级压一级!

    丞相周亚夫主动召集九卿和各衙门的主要官员,布置任务并要求他们立下军令状。

    这些人回头,就把自己下面的属官召集起来,同样要求他们立下军令状,限期完成某事,完不成的,就可以准备滚蛋了。

    而地方郡县。则受到了来自朝廷的强大压力。

    一个个郡守、郡尉,纷纷接到了自己恩主或者顶头上司的命令。

    于是,沿途的各郡,一下子就将救灾和援助灾区的事情。摆在了头等大事的地位。

    各郡的县令和县尉被要求,亲自带人,巡查河道、道路,并且组织民众,帮助运输。

    于是。整个难民安置工作以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以一种连刘彻都膛目结舌的高效进行。

    “可惜啊……”刘彻揉了揉太阳穴:“恐怕此事过后,他们就又要恢复原状了……”

    这是肯定的事情!

    米帝在冷战时,为了跟苏联刚正面,上马了阿波罗计划,并且实施了载人登月。

    等到了新世纪,特么米帝居然连航天飞机都要跟已经奄奄一息的大毛借,节操都碎了一地。

    官僚阶级就是这个样子的,在平时,你抽一鞭子。他就动一下,你不抽,他死都不会动的。

    只有面临生死存亡危机之时,或者有着重大利益需求时,他们才会爆发出他们的恐怖力量。

    好在,经此一事,刘彻也摸到了些让这些家伙积极起来的条件的门槛。

    毫无疑问的,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官僚集团,只有在扩张期和感觉到危险的时候。才会高效运转。

    孟子不就说过: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后世米帝和西方,天天喊天朝威胁论。

    难道只是闲的蛋疼。想给自己找个敌人,然后愉快的开启地球ol废土版本预告?

    答案很简单,他们需要为自己找个心理对手,然后假想这个家伙很强大很恐怖,自己必须打起精神来。

    不这样的话,他们的整个统治集团。就要在和平的靡靡之音中腐朽、堕落并且滑向深渊——虽然,其实在实际上,他们已经在滑向那个深渊了,但好歹,能延缓一下速度,喘上几口气不是?万一在这过程中,发生奇迹了呢?

    譬如毛熊之死这样的盛宴。

    那大家就又能愉快的活上几十年了不是?

    找敌人这种事情很简单,特别是现在。

    匈奴是个再好不过的mt了。

    但问题是,现在,汉匈关系非常好,短时间内,刘彻也不想破坏这种和平的环境。

    种田没种完,怎么能打架?

    所以,公开的全面的大规模的宣传仇恨匈奴的事情,是做不得的。

    匈奴人又不是瞎子和聋子,他们在汉室内部,也有眼线和情报来源。

    核心的机密他们探查不到,但公开的消息,却总是会知道的。

    刘彻可不想,现在就面对四十万匈奴铁骑。

    那么,就只能从利益方面着手了。

    让广大官僚集团和权贵阶级,分享国家发展和扩张的好处。

    虽然说,其实皇帝分不分享,无所谓。

    中国的历朝历代,皇帝通常都以为天下是他的。

    但实际上,却是官僚权贵们的。

    这就好比后世的集团公司,创业之初,老板肯定有着绝对控股权,但发展壮大后,许多人可能连百之十的股权都没有了。

    一家公司,要发展,而且要发展好,就不能不给下面的人股权,也不能不用股权去拉拢更多的人为自己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国家其实也同样如此。

    不管什么政体,统治者如何如何的强力,设计的制度如何如何的bug。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要面临一个问题:这蛋糕要不要分?分给谁?分多少?

    而中国的王朝在这个问题上,普遍做出了看似很美好,但实际很糟糕的抉择。

    准确的说是,为了面子而放弃了里子。

    王朝发展到中后期,表面上,皇帝君临天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实际上却是个傀儡、雕塑。

    大臣们总是能让皇帝知道那些他该知道的事情,同时也能让那些不该让皇帝知道的事情,皇帝永远无法知道。

    历史上,汉室在小猪后,实际上就已经开始进入了衰退期和腐朽期。

    看看刘贺的模样就知道。当时的皇族已经堕落到什么地步了!

    但汉室运气好,出了个刘病已。

    这位生长在民间的天子,给西汉王朝续命了。

    但也仅仅是续命而已,宣帝的太子。毫无疑问的再次被文官们洗脑了,然后,西汉王朝就滑向了灭亡的深渊。

    至于西方,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

    最起码的一点——中国的皇帝可以被废黩,可以被杀。可以被幽禁,但绝对不可能出现像英国那样,贵族们逼着皇帝签下所谓‘大宪章’的事情。

    而且,西方的模式,弊端重重。

    在中国,一个底层的穷酸,可以通过科举,走到权力的巅峰,西方能吗?

    要不是大航海的发现,和后续的殖民地。让西方人用其他民族的血泪,完成了他们的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

    恐怕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欧陆之上,贵族也依然是贵族,泥腿子永远是泥腿子。

    这种一成不变,浑身腥臭的贵族政治和领主制度,要是出现在中国,早他妈被陈胜吴广打的妈妈都不认识了。

    在刘彻看来,中国是根本不适合西方那一套制度的。

    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中国的价值观。

    当然了,西方的东西,也是有些好的,可以借鉴的。

    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向来就是中国的优点和传统。

    刘彻这些天,就一直在琢磨这个事情。

    毫无疑问的,官僚集团和权贵阶级和普通民众,都必须得分享国家发展、扩张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

    就像秦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一样,清楚明白的告诉天下人。这样做,你就可以出任官员,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反之,你就只能泯然众人,被别人骑在脑袋上。

    但这个事情的难度,却是远超刘彻预计的。

    哪怕他把兰台的尚书们也叫到一起,集思广益,讨论了好几天,也依然没有头绪。

    毕竟,刘彻不是开国之君,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画。

    更不是天朝太宗,可以在别人已经写好规则和定好秩序的游戏框架里,用地图编辑器,再开个新游戏。

    这种要在已有制度上,开刀,并且重新改写规则,还能让人接受的事情,无疑,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搞定的。

    倒是外面的人看到刘彻天天召集心腹亲信议事,还以为天子也没有底气,纷纷开始在心里琢磨和准备,怎么给天子擦屁股这种事情。

    但其实,刘彻根本就不担心那场风暴不会来。

    担心也没有用!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