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67章

我要做皇帝-第467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等必须要深思和检讨吾等的策略了……”鲁地,几位戴着儒冠的学者聚在一起讨论。

    当墨家在关中复苏的消息传到鲁地,哪怕是这个儒家守旧势力的大本营,也是立刻产生了原子弹一样的冲击。

    没有儒生会忘记,当年,他们犟着脖子。跟秦始皇刚正面,最后是个什么下场!

    一句‘以古非今者族’,多少前辈因此而殒命。

    当然,儒家自己是决不会提当年。不知道多少儒生,跑去咸阳,抱始皇帝大腿的事情。

    这就跟后世的犹太人决不会提他们曾经干过的好事,只会一口咬定,错的不是我。是他!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儒家确实是诸子百家里,适应力最强的学派。

    哪怕是他们自己也唾弃的暴秦,跪舔起来,也毫无顾忌。

    即使是鲁地儒生,当年,秦始皇手下的博士,二世身边的侍从之中,也多的是!

    因此,当墨家复苏的消息传来。或许老一辈的鲁儒,思想观念已然根深蒂固,不可更改。

    但,青壮派却是立刻像被人抽了一鞭子,立刻就清醒过来了。

    大家都很清楚。

    儒家,再不奋起,万一要是墨家坐大,甚至,墨家根本不需要秉政,只要墨家能够恢复到其鼎盛时的一半声威。

    这儒家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深根社会底层的墨家。有着把儒家赶尽杀绝,甚至于彻底清除的能力。

    黄老、法家势大,儒门尚有生存之地。

    若墨家强势,这天下。恐怕就无儒门立足之地了。

    许多人的忧患意识,瞬间max。

    “当今天子,喜实干而轻文章,重利而虚义,嘴上崇古,实则法今。究其即位以来,诸般诏书,凡三诏,必有一句‘嘉与士大夫更始’……”一人道:“吾辈欲要建功立业,就必须从这个方面着手,迎其所好!”

    其他人纷纷点头。

    这种变幻调门的事情,儒家各派干起来,都从不生疏,反而异常熟练。

    仲尼的教训,完全可以从无数个不同方向去理解。

    实在不行,还可以从周公的理论中去吸取营养!

    “吾尝与蜀郡司马相如通信,问其今上喜好,其曰:陛下欲法秦时,收三越,击匈奴,服西南,吾等或可从此下手!”又有人道。

    投其所好,与统治者同呼吸共呐喊,向来是儒家生存和壮大的不二法门。

    也就是说。

    其实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完全是由掌权的统治阶级决定的。

    你要扩张,儒家立刻就能为你找出中国统治世界,是上天决定,神明授予的神圣事业的理论和根据,还能瞬间形成一整套思想体系。

    你要收缩,他们也能立刻从三百六十五个角度,阐述必要的退让的重要性。

    甚至,夷狄入主,华夏变色,他们都能找出道理和依据。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儒家自己是掺私货的。

    于是,立刻就有人道:“昔在战国,楚曾经略西南,当吴越之时,三越也属中国!”

    “至于北击匈奴,雪白登之耻,复吕后之仇,更是理所应当!”那人慷慨激昂的道:“岂不闻: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连最保守最崇古的鲁儒都开始思考变革,考虑转换调门,换脸的时候。

    在中国腹心,天下通衢的雒阳。

    这里的儒家,反应则更加激烈。

    因为,他们不仅仅看到了墨家的复苏。

    更看到了法家的崛起,看到了武人的强势。

    河南郡郡守郅都,去岁上任以来,杀了数百豪强地主官僚。

    南阳郡新郡守张汤,一到任,就大开杀戒,全郡噤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政绩斐然,声闻天下。

    就连一个长安来的法家小吏王温舒,拿着天子节,也夷灭了宣曲豪强,已然繁衍数十载的任氏。

    任家现在虽然还没定罪,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任氏,这次怕是过不了这个槛了。

    雒阳儒门弟子,基本都是地主子弟,官宦子弟和富商子弟。

    他们胆战心惊的看着这一切,每天做梦都梦到被如狼似虎的官差拖走。

    内心的恐惧,日复一日的积累、膨胀。

    对法家的恐惧,对墨家复苏的担忧,还有对未来前途的忐忑。

    使得此地儒生,正经历一个自秦以来,最激烈最剧烈最强的变革。

    一个在去年,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员加起来也没超过十人的儒生内部小派系,在这场变革中,迅速脱颖而出,旬月之内,这个以前充其量顶多属于一个内部学习互助小组,而且还是非主流的互助小组,迅速成为了雒阳城内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短短半个月,这个小学派就膨胀了几十倍。

    成员从十个手指头数的清,变成了上百人参与,数百人认同,无数家族追捧和资助的大派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五十七节 儒家的改变(2)

    这个在雒阳渐渐开始兴盛的学派,是思孟学派的一个变种。

    简单的来说,就是把子思和孟子的思想和理论,进行一些精加工后就粉墨登场了。

    整个学派的核心理论就是民贵。

    至于君轻?

    不好意思,提都没有人提。

    开始的时候,雒阳的各大家族和豪强,对这个学派没有什么好感。

    民贵?

    尼玛,你想要泥腿子骑劳资头上撒尿?

    门都没有!

    就那些黔首、庶民,乖乖的受我们这些雅人的剥削和奴役才对头!

    但是,随着郅都上任后,一刀刀全都是砍在豪强富商大地主的身上。

    面对法家掀起的‘暴政’,各个豪强都是战战兢兢。

    在这个时候,有几个聪明人,开始捡起那个曾经弃之如敝履的‘民贵’思想了。

    然后,更多的人也回过味来了。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雷姆特。

    所谓思想,所谓政治观念,所谓意识形态,其实完全看你是怎么解读的。

    这就好比后世金三胖的太阳帝国,居然能从《资本论》里找到金家王朝世代统治,主题思想光荣正确的理论基础和结论……

    既然是民贵了,那,统治者当然就不能随意的根据自己喜好,制定法律,冷酷对待民众了。

    要‘爱民如子’,那就要用怀柔手段来对待‘民众’。

    随随便便就打打杀杀,动不动就族、诛、腰斩,那是要不得的!

    岂不闻,昔在唐虞,画像而民不犯?

    统治阶级只要树立好榜样了,下面的人民,自然会为榜样的力量所折服,进而温文恭谦,造福乡邻?

    这些回过味来的聪明人。立刻就对从思孟学派身上改进后的学派,表达出了十二万分的热情。

    不止勒令自己的子弟,全部要学习‘民贵’思想,认真检讨过往得失。

    自己更是亲自下场。为‘民贵’思想摇旗呐喊。

    毕竟,当今天子就不止一次下诏,明示天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

    既然如此,‘民贵’就是理所应当了。

    地方官和执法机构。应该充分领圣天子的意思,加强学习,贯彻天子的诏书精神嘛。

    比较有意思的是——河南郡郡守,号称苍鹰的郅都,似乎真的在这个‘民贵’思想前退让了,止步了。

    有心人很快就发现:但凡那些接受了‘民贵’思想,并将之视为家学的家族,河南郡官府,秋毫无犯!

    于是,大家就纷纷转换门墙。大力吹捧和鼓吹‘民贵’之道。

    有着这些豪强、富商和官僚的加入。

    这个过去默默无闻,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学派,立刻就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和膨胀。

    数不清的地方名流、社会贤达,纷纷加入,并且对这个学派的思想和理论,进行了‘指导’与‘扩充’。

    这些人,当然不是吃干饭的。

    理论水平和知识底蕴,都不是以前那几个闭门造车的穷酸所能媲美的。

    很快,这个小学派就完成了换皮。

    主导者和领袖人物。都换成了河南郡地方上的名流。

    甚至,几位河南甚至河内、河东的列侯,也站出来表示,自己很喜欢‘民贵’的理论。

    而一直活跃在河南、河内的儒家的一个大派系——谷梁派的几位领袖。也站出来表示,‘民贵思想’是符合《春秋》大义的。

    至此,这个小学派,立刻就成为了河南郡的显学。

    成为了时髦,成为了潮流。

    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倘若没读过这个学派的著作和理论书籍。那出门都要被人笑话。

    而从长安来的白纸和雒阳东宫中少府下面的印刷坊,更为这个学派快速推广和传播自己的理论,奠下了厚实的基础。

    不过半个月,这个学派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号为‘重民学’。

    其相关的理论著作和思想论述,也迅速从一个月前,几乎为零的局面,瞬间变成一个拥有数十本相关著作,上百篇从不同角度阐述‘民贵’重要性的文章的大学派。

    这些人绕来绕去,扯着上古三代,历代贤王和周公的名义,大谈特谈,‘以民为本’‘生民最贵’。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狼不吃羊了,改吃草了。

    但,郅都对这一切,都看的很明白。

    他拿着手上,那几本新鲜出炉,刚刚被印刷出来的‘重民派’论述,冷笑两声:“儒生就是花花肠子多,这绕来绕去,还不就是一句话:我们很重要,我们很有用,我们是国家的基石,你要对我们好!”

    “在我看来,这些人,都是五蠹之属!”郅都咬着牙齿道:“真不知陛下,为何特意让我对他们留心,还要手下留情……”

    “明公只管按照陛下命令行事就可以了……”郅都身边,一位头戴儒冠的士子低头笑道:“陛下明见万里,想必圣意自有谋划……”

    若有重民派的大员在此,肯定一眼就能认出,此人,就是先前重民学的发起人和领导者,去岁从长安落榜后回家读书,打算来年再战的雒阳杨氏庶子杨威。

    郅都闻言,无奈的点点头,拿起笔,在一纸公文上签字,然后取出郡守印,加盖印信,叫来一位亲信,吩咐道:“去,张贴于城中各处露布下!”

    “诺!”那人领命而去。

    不久,在雒阳城中各个繁华地段的露布下,就出现了一篇河南郡郡守衙门的公文。

    这篇公文的出现,立刻再次引爆了整个河南郡郡中各大豪强、地主,对于‘重民学’的热情。

    这篇公文,先是巴巴拉拉了几句郡守郅都受命天子牧狩河南以来的种种紧张和担忧的心理,生怕自己干的不好,有负天子之托一类的文字。

    然后就话锋一转,提起了当今天子之前的几道强调‘生民’‘养民’的诏书。

    这些诏书,当然是大大的好啦。

    而他郅都也注意到了,目前河南郡士林中风行的‘民贵’思想。

    郅都认为,这个思想很好,值得提倡,天下士民,都是天子的臣民,作为郡守,他的责任,就是要照顾和治理好这些天子的子民,让人人都过上好日子,如何如何的。

    最后,郅都就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