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52章

我要做皇帝-第452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繁重的训练,营养就一定要跟上来。

    刘彻对军队,特别是能打的王牌,从来不会吝啬。

    因为这天下,这帝国,这伟业,需要他们流血牺牲。

    旁边的骆郢,此刻却已经是哆哆嗦嗦,冷汗直冒。

    细柳营,只有见过它的人,才知道,这是一头多么可怕的,为战争而生的怪兽。

    四海之内,六合之中,军旗所过,谁可抵挡?谁能抵挡?

    哪怕骆郢再怎么无知,也清楚,在这支军队面前,闽越、南越、东瓯的所谓强军,真是如土鸡瓦狗一样!

    “得寸!亦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骆郢想起了过去老师为他所讲过的一个中国王朝的典故。

    这个伟大的王朝,一旦觉醒了名为贪婪的野望,寰宇之中,谁能抵挡?

    抵挡不了!

    无法抵抗!

    闽越小国寡民,当事大为主!

    骆郢想起了先王无诸的教训。

    是啊,中国如此强大,汉朝如此富庶,吾闽越小国,如蝼蚁一样的力量,在这巨人眼中,怕是不值一提吧。

    恭顺!恭顺!一定要恭顺!

    汉朝凡有所命,无所不应!

    汉朝凡有所需,无所不给!

    这才是保有闽越社稷,延续祖宗宗庙的宗庙的唯一途径和唯一办法。

    况且,以汉朝之强,中国之富,若得中国天子垂恩,指缝之中随便漏一点出来,他骆氏也是受用无穷。

    那闽越族人,或许还能摆脱世世代代穷尽一切而不得一餐温饱的厄运!

    “孤向汉朝恭顺,不应当是什么罪过,也不该是什么屈辱,孤这是为了闽越宗庙,为了骆氏社稷,为了禹皇,为了勾践大王!”骆郢在细柳营的威势面前,所有心理防线和最好的侥幸与执着,终于全面崩溃,事实证明,人,特别是少年人的心态,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骆郢也是如此。

    他在现实面前,迅速的理智的非常彻底抛弃了原先许观灌输给他的闽越独立,统一三越,北伐中国,问鼎天下的志向。

    转向了全面跪舔和全面投降。

    “孤这是曲线兴国啊!”骆郢在心里为自己的软弱与妥协找了个高大上的名词:“有汉朝保护,闽越人一定能安居乐业,闽越宗庙,骆家江山,也能稳如泰山。”

    “小国事大,些许荣辱,又算的了什么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四十节 骆郢归心

    看完细柳营的操演。

    刘彻笑的嘴都合不拢。

    骆郢却是已经连手脚都发软了。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郎,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想要他心志坚定,屹立不拔,这简直就是全天下最好笑的笑话!

    好在,有着‘曲线兴国’的念头支撑着他,让他不至于崩溃。

    骆郢现在最害怕的,就是,中国连曲线兴国的机会都愿意给闽越。

    一定要完成天下的大一统。

    天下大一统并不可怕。

    实际上,三越诸族中,也不凡渴望生活在一个天下大一统的中国社会中——虽然主要都是被从汉地过来的儒生洗脑了的家伙。

    但汉越民族千余年的交往下来,彼此之间,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重要的是两者同文同种,同根同源。

    而且,闽越故地,经过秦代十几年的统治,早已是书同文、车同轨。

    哪怕是最激进的闽越人,也不会否认自己属于‘中国人’这个概念。

    真正可怕的是,中国天子要扫平闽越宗庙,废藩置郡。

    那样的话,骆氏这闽越的千年贵族,世代王族,就要灰飞烟灭。

    不止是全族上下,都要与尘土为伍,更可怕的是,宗庙祖宗,将无人祭祀,子孙后代,将忘了自己的根。

    在这个时代,民族主义,连影子都没有。

    所谓国家政权,说的好听一点,是‘负万民之望,代天牧狩’,说的难听一点,其实就是家天下。

    家天下时代的君王,最着紧的就是两个事情。

    一是祖宗;

    二是自己。

    祖宗是己身权威的来源,是统治的法理基础。

    自己……

    这就不用多说了。

    每一个君王,都必定是极端自私的存在。

    哪怕是明君,也是如此。

    骆郢显然不算明君、明主,也够不着明君、明主的标准。

    但他到底是闽越王世子,未来的闽越国主。

    对自己的未来,对己身的存亡,对己身的荣华富贵。

    他自然无比关切。

    因此,刚刚跟着刘彻出了细柳营,坐上回程的撵车,骆郢立刻就是跪到刘彻面前,低头口称:“蛮夷小臣,恭问中国天子安!”

    好吧,格调直接从‘下国小臣’变成了‘蛮夷小臣’。

    姿态已经是低到了极点!

    要知道,自诩以禹皇苗裔,勾践子孙的闽越人,可从没有将自己看成蛮夷的。

    而且,这个世界也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是蛮夷。

    骆郢的低姿态,让刘彻很受用。

    “爱卿快快请起……”刘彻微笑着让王道扶起骆郢,道:“蛮夷小臣?爱卿何出此言哉?卿之祖,系出夏后氏,受过周室册封,列名于中国诸侯之中……”

    刘彻笑眯眯的走上前去,拉住骆郢的手道:“且卿祖,卿父,在朕看来,对中国是有功的,对朕这汉家江山也是有功的,翌日青史之上,卿祖卿父,乃至于卿,都可留名于上,供后世子孙瞻仰——一如卿之先祖,越王允常、勾践,朕就常常对左右说,允常、勾践,真贤王也,筚路蓝缕,为中国开疆,呕心历胆,传播华夏文明之声,教化百越,功在千秋,利在万世!”

    刘彻这些话,并无任何夸大之处,是很公正的评价。

    当然——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的。

    不管闽越国王室从无诸开始,打的是什么主意,但是,他们都如南越国的赵佗一样,在客观上促进了汉越民族融合,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文化与先进理念。

    虽然这两者都是躺在秦始皇的功劳薄上做出来的成绩。

    但成绩就是成绩,不可否认。

    像福建的山沟沟,两广的崇山峻岭,甚至中南半岛上的丛林深处。

    若无赵佗、无诸等人的努力。

    汉室就算动用武力,吞到肚子里,估计也会消化不良。

    而历史证明——自小猪灭亡三越后,三越故地,就尽为中国之土,三越人民,尽为中国之百姓。

    甚至,连交趾郡这样的在后世只能从历史上寻找的故土,也直到五代才分裂出去。

    那完全是子孙不孝。

    换句话说,其实假如不考虑,刘汉王朝与南越、闽越之间的分歧与纠葛的话。

    那么,其实,南越国和闽越国,都可以看做是中国的分基地。

    虽然,现在,分基地跟主基地之间,有着少许的矛盾和少许的分歧。

    但大家同出一门,系出一源,同文同种同祖,完全可以坐下来谈嘛。

    只要能完成统一,刘彻觉得,没什么事情是不可以谈判的。

    骆家想继续称孤道寡,也不是不可以。

    赵氏想继续称王称霸,也没什么关系。

    只是,不能在中国的故土上。

    朝鲜半岛啊,霓虹啊,印度啊,西域啊,东南亚啊。

    这个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两个异姓诸侯王。

    更别提放他们出去还有好处。

    周室分封越国在江浙,当初江浙是东夷的地盘,现在却是雷打不动的中国本土。

    只要他们能发挥祖宗十分之一的能耐,未来的中国疆土,就可以再扩张个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了。

    这样想着,刘彻就语重心长的对骆郢教育道:“华夏贵胄,从来就不是夷狄!卿要记住,卿的身体里,流着的是夏后氏的血,是先贤允常、勾践的嫡系子孙,不管卿以后在那里,做什么,卿都一定记住这一点!”

    骆郢被刘彻忽悠得只感觉血脉偾张,浑身红热。

    越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得根在何方。

    闽越社稷的祭祀,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禹皇。

    大禹治水的禹皇!

    当年,楚国灭越,越人宁死不屈,坚决抵抗。

    虽然最后失败,但是,残余的越国贵族,带着百姓,撤向南方的崇山峻岭。

    这就是闽中越人各族的祖先。

    越人当然也是骄傲的,也是自豪的。

    深埋于他们血液中的不屈因子,更是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他们的所有人。

    是以,即使骆郢为细柳营破胆,为闽越国的前途绝望,但却也只想‘曲线兴国’,而不是彻底归附。

    跟东边的濊人、真番、马韩等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此,想要让越人真正归心,也是无比困难的事情。

    当年,吴苪威震全越,被闽越各族奉为共主。

    那又怎样?

    时机一到,各个山头纷纷弃其而去。

    许多人甚至招呼都不打一声,真是让吴苪伤透了心!

    但越人同时也是感性的。

    即使身在夷狄数百年,越人也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先来自哪里。

    骆郢家的族谱,甚至能一直追溯先王允常时期。

    听着刘彻这个汉朝天子的话,骆郢忍不住泪流满面。

    天可见怜!

    自从先王允常起,越人就一直想着回归中国。

    勾践大王灭吴之后,会盟徐州,称霸中国,周天子策命勾践大王为伯,赐践祚,佐天子,这是越人最接近自己梦想的那一刻。

    可惜,勾践大王后,国事日衰。

    终灭于楚威王之手,末代大王无强战死沙场。

    无强死后,诸子争位,越国在内战与外敌的相互打击下,终于四散于江海。

    这些历史,都是写在了骆郢家族的族谱上,历代祖先,不断训诫、传承。

    时光荏苒,勾践大王后三百载,终于,又有一位中国天子,愿意承认越人=中国人。

    这让骆郢百感交集,涕泣不已。

    当然,这是建立在,一则,骆郢已经彻底丧失了与汉朝为敌的信心与信念。

    二则,他是个少年人,再怎么聪明,也没什么心眼,而且最是容易为热血支配。

    若无这两点关键,刘彻恐怕嘴皮子磨破了,对方也会无动于衷,最多做做样子。

    “陛下……臣……臣……”骆郢一边流泪,一边笑着恭身一拜,郑重的道:“臣郢愿永为陛下之臣,永为中国之臣,永为华夏之臣,臣之子孙后世,亦是如此,若有驱策,唯效死而已!”

    刘彻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闽越的问题,有了骆郢的这个态度后,实际上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剩下的事情,无疑就好办多了。

    文化经济双拳出击,法律传统铁拳,三管齐下,慢慢的通过文化同化,推行经济一体,甚至委派官员(也可以换个马甲叫顾问),不出十年,福建全土,就尽为中国疆域!

    这可比小猪花了大力气,打的头破血流,最后还只能使出绝招——尽迁闽越百姓于江淮,才解决闽越问题可好得多了。

    而得了福建,泛海过去,就是宝岛。

    现在可能还开发不了台湾。

    但我们可以先派几艘船过去占个码头,建个城市,宣示主权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