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44章

我要做皇帝-第344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是力有未逮啊!

    况且,明太祖朱元璋杀的官吏胆寒,结果是什么,被人骂了一万年,同样的还有天朝太祖,一生辛勤,结果又是什么?

    刘彻还没高尚到会为了人民之类的高大上理由,去赌一把的程度。

    不过,话又说回来,王温舒的这个回答还是很符合刘彻心意的。

    对官僚阶级,有时候太客气,人家就会骑到皇帝脖子上拉屎拉尿了。

    譬如宋朝的文臣,明朝中后期的文官集团。

    皇帝只靠施恩,可没办法让人心悦诚服,关键还得有一把刀子悬在官僚们的脖子上。

    刘彻需要王温舒这样敢杀人能杀人的臣子,去帮他杀掉一些吃相太过难看的官僚,震慑一下那些胡作非为,以为自己是土皇帝的地方豪强。

    用汉宣帝的话说,这是‘汉家自有制度,以霸王道杂之’

    用刘彻理解就是手拿刀剑,口吐仁义。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山姆大叔,确实已深得统治精髓……”刘彻在心里感叹着。

    这样想着,刘彻将王温舒的卷子放到一个写了华阴县的签挡中。

    尽管考举还有两轮才算完成,但王温舒仅靠这篇策论,在刘彻眼中就已经可以保送到第三轮了。

    相应的,他的,也就比别人高了。

    华阴县还缺一个四百石的尉丞,刘彻决定让王温舒去干上一干,顺便磨砺一下他。

    要知道,华阴,那可是关中出了名的官吏险途,当地宗族势力强大,甚至有宗族就是从秦代就一直生活在当地的地头蛇。

    汉兴以后,刘邦又安置了一帮山东老兄弟在当地。

    这些山东老兄弟现在虽然死的差不多了,但他们有子孙啊!

    这些功臣后代,从龙将士的后人,虽然已经不能享受祖辈给他们的特权,但发起疯来,动不动就我爷爷我爹当年跟太祖高皇帝如何如何,而且这些人与长安的列侯勋臣集团,有着千丝百缕的联系,这些人常常不是某位列侯先祖的心腹之后,就是他家家臣之子,甚至有人的母亲、奶奶什么的,就是某位大人物的乳母。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阴等几个山东老兄弟后代聚集的地方,简直就是一般官吏畏之如虎的险地。

    去了这些地方的,很少有能顶得住压力的。

    常常不是被迫或者半推半就的同流合污,就是挂冠而去。

    但刘彻却不能再容忍这些家伙继续躺在先祖的功劳薄上吸食国家的血液,贪吃懒做了。

    再这样下去,这些家伙估计要演变成八旗子弟了……

    还是派几个酷吏去教育一下他们比较好。

    “国朝至今五十余年,也是到了该换皮的时候了……”刘彻心里想着。

    纵观历史,谁都能发现,任何一个朝代,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次主动或者被动的换皮,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汉室发展到现在,也确实是到了要换皮的时候了。

    这是大势所趋。

    刘彻心里很清楚,所以,他才要掌握主动权。

    主动选择朝那个方向进化,总比被嘴炮党和利益集团裹挟着换皮要好。

    ps:  明天要去长沙吃酒,上午会有更新,然后,估计得周一晚上才能有空写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二十七节 看望

    看完王温舒的卷子,刘彻又翻了几十张,不禁有些乏味了。

    因为这些家伙写的答案,几乎都是假大空的那一套。

    至今为止,一个理解刘彻问这道题目的心思的人都没有……

    “知己难求啊……”刘彻感慨了几句,然后,下一份卷宗,就让他眼前一亮,不为别的,就为此人姓公孙名弘字季,嗯,是的,就是那位把汲黯坑的五体投地,搞的董仲舒生活不能自理,弄死了主父偃,在史书上留下了‘弘竟以丞相终’的平津侯公孙弘!

    老实说,刘彻对公孙弘的印象很不好。

    因为,这货是汉室历史上出了名的小人,而且还是真小人!

    “姑且看看这位小猪朝唯一的能在丞相位子上寿终正寝的平津侯的水平吧!”刘彻想着,就翻开公孙弘的卷子。

    公孙弘的卷子上的字迹,非常漂亮。

    看的出来,这位的书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微微扫了一眼,刘彻的嘴巴就有些因为惊讶而微微张开。

    因为,公孙弘完美的解答了那道困扰了无数人的算术题。

    这道题目出了一年多,被人解答出来,没什么疑问,但问题是,答出来的居然是公孙弘!

    他可是胡毋生的弟子!

    学的是《公羊春秋》!

    又不是墨家那帮天天钻研数学和几何的家伙……

    但想了想,貌似研究数学也是现在儒生的必修课……

    譬如后来司马迁带头,带领儿宽枚乘等一批文学之士,编篡了太初历,计算了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

    这可是比这道数学题还难n倍的超级计算工程。

    便是后世专门研究数学的研究僧,博士甚至教授,估计也很难凭借一己之力,不借助电脑,就完成对此的计算。

    这么一想,刘彻也就点点头。

    接着去看公孙弘的策文。

    只看了一眼。刘彻就移不开视线了。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刘彻心中感叹着:“难怪公孙弘可以成为小猪朝唯一的政坛常青树,不倒翁,单单是这份政治敏锐度,就足以令其屹立不倒了!”

    公孙弘很完美的挠到了刘彻的痒痒处。

    他的这篇策文。准确的找到了刘彻到底想说什么的关键。

    是的……

    正是制度,也只有制度!

    虽然受限于时代局限性,公孙弘也只能说到这里,但,这就足够了!

    刘彻站起身来。手中拿着这份卷子,轻轻的将它放到王道手里,吩咐道:“去,抄录十数份,分别去给颜异、汲黯、张汤、义纵等朕近臣看看,让他们好好学一下,人家的思考方式!”

    刘彻这却是找到机会,开始宣泄了。

    他身边近臣十几人,一个想到这个地方的都没有!

    真是……

    “拿笔来!”刘彻命令着。

    一位侍从立刻捧着一支毛笔,递给刘彻。刘彻提笔在那卷子上加了一句话:朕闻自古王者易制以合天下,士大夫贵戚重臣,为天下表率,当嘉与民更始。

    写完这句话算是对公孙弘策文的补充,刘彻就挥手道:“告诉他们,明日,朕要看到他们的奏疏!”

    仅靠公孙弘这个现在还不起眼的士子的一篇文章,是造不出势的。

    所以,刘彻需要自己的亲信心腹们,掀起一股上书潮。带动朝野舆论。

    “诺!”王道恭敬的点头。

    刘彻看着王道远去的背影,心里头却是松了口气。

    事实证明,当皇帝也不容易。

    特别是碰到臣子们无法领悟自己心意的时候,那个尴尬。不是皇帝是体会不到的。

    将此事处理完,刘彻觉得,是时候休息一下了。

    今天他都看了差不多两三个时辰的卷子和奏疏了,再这样,恐怕将来会出现什么肩周炎一类的顽疾。

    劳逸结合,才能活的更久!

    于是。刘彻吩咐道:“摆驾宜兰殿!”

    宜兰殿是义婼的寝宫,说起来,自打义婼怀孕后,刘彻已经有些日子没去看她了。

    这女人,尤其是怀孕的女人,要多哄。

    正好今天有些空闲,刘彻觉得过去看望慰问一下给他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义婼。

    嗯,你没看错。

    对刘彻来说,义婼的怀孕,就是最大的功劳。

    不然的话,无后的皇帝,位置,始终是不安全的。

    皇帝只有有了子嗣后代,才是一个完整的皇帝。

    不然,下面的人可是会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的。

    而有了子嗣,不止是刘彻的位子稳固了,便是大臣们也能找到主心骨和寄托的对象 。

    算算时间,义婼已经怀孕四个多月了。

    大概在明年正月或者二月左右就能给刘彻诞下血脉。

    对于义婼,现在宝贝的不只是刘彻。

    整个朝野都在关注着这个为天子怀上血脉后嗣的妃嫔。

    只要不发生意外,义婼生下的孩子,假如是女孩,那就是大长公主,汉室,大长公主的特权,并不比诸侯王少,因为一般,长公主都会肩负起帮助天子照料那些幼年皇子的责任,这样一来,等于是给了长公主与未来的天子拉关系的机会。

    吕后时期的鲁元长公主,可是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甚至她的一生可以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就叫《公主该怎样操纵朝政》。

    是男孩,那就更可怕了。

    皇长子!

    天然具备向皇储位置发起冲击的存在。

    更关键的是,后位至今未确定。

    假如或者万一,未来义夫人变成义皇后,那么,皇长子立刻子凭母贵,直接获得皇储的预备位置,甚至直接被确立为皇储。

    可能也是因为感受到义婼的压力,馆陶才会那么迫不及待……

    只是……

    想着陈阿娇,刘彻揉了揉太阳穴。

    这是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

    因为他清楚,陈阿娇,先天不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她的后位,注定就将充满波折。

    只要太皇太后一归天,刘彻都很难确保,陈阿娇一定能继续呆在皇后大位上。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薄太后一样,能跟刘彻一拍即合。

    而且,有了粟姬的教训,刘彻也不认为,将来会有什么妃嫔会愿意让自己的子嗣跟皇后走的太近。

    对于吸取经验教训这个天赋,刘氏皇宫的女人,可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ps:  423还没改过来吗?

    我记得我改了的……

    我马上要坐车,等我到了长沙,再看看吧~

    估计是点娘抽风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二十八节 战争!

    当刘彻走出宜兰殿时,已经接近黄昏了。

    抬头看了看苍穹,想着反正还有时间,刘彻决定去石渠阁视察一下《大汉英烈传》的编篡工作。

    可谁知刚走到石渠阁门口,刘彻就接到了来自辽东郡的八百里加急奏报。

    刘彻看完密封的奏报后,脸颊抽动了一下,感觉火辣辣的疼。

    “传令:立刻召丞相、在京两千石以上将军、南北两军校尉以上军官立刻来宣室殿商议军国之事!”刘彻立刻下令,想了想他补充道:“再让人去将梁王请来旁听!”

    辽东郡发来的奏报,只说了一件事情:七月二十七,朝鲜王袭辽东,杀东部都尉。

    这个事情等于是一巴掌狠狠的扇在了刘彻的脸上。

    甲子诏谕以来,刘彻营造起来的声势,也被这个巴掌扇的支离破碎。

    “妈蛋,朝鲜这帮蠢货是把朕当成天朝那帮缩卵了吗?”刘彻在心里骂了一句:“就算是天朝的绥靖派,要是遇到这样被人杀到家来,宰了一个军区司令的事情,恐怕也忍不住要种蘑菇了吧?”

    刘彻很清楚,对于朝鲜的挑衅,他必须给予迅速果断且毫不犹豫的回应。

    不然的话……

    不说匈奴四夷怎么看他这个汉室天子,恐怕就是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