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26章

我要做皇帝-第326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算是属于汉室的特色文化吧。

    臣子们总是不遗余力的搜集美女来取悦皇帝,而皇帝则欣然接受这些臣子的贿赂。

    一来二去,很容易就培养出几个死忠的臣子。

    韩颓当这样做,其实就是想跟刘彻表明,他愿意为了刘彻,做任何事情!

    ps:  咳咳,状态还没提升上来,今天目测一万字泡汤了~

    明天继续努力看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零四节 无题

    在韩颓当毕恭毕敬的奉请下,刘彻坐到主位。

    立即就是鼓乐大作,一个个身姿婀娜的美人儿,挥着长袖,进入场中跳起了舞蹈。

    对舞蹈什么的,刘彻向来没什么研究。

    但,跳舞的舞娘,即使以刘彻的眼光看来,都属于一流水准的美人了。

    有了音乐、美人,自然少不了美酒。

    推杯换盏之后,刘彻就有些微醉了。

    借着醉意,刘彻半是试探,半是调侃的对韩颓当问道:“将军特意请朕过来,怕是有所求吧?”

    韩颓当闻言,立即笑着举杯道:“圣明无过陛下,臣这点小小的心思,怎能逃得过陛下的法眼?”

    韩颓当跪下来,拜道:“臣听说中尉即将出任河南郡郡守?”

    刘彻闻言,点了点头。

    中尉郅都确实已经定下了出任为河南郡郡守的事情,等考举一过,他就将上任。

    河南郡是汉室除关中外,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郡内辖有雒阳、荥阳、武库、敖仓等重镇,长期以来,出任河南郡郡守的人,都是外戚或者皇帝心腹。

    任命郅都为河南郡郡守,可以有效的加强汉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虽然在后世看来,从中央九卿到地方郡守,这属于贬嫡了。

    但在汉室,当过九卿,又被任命为地方郡守的例子有很多。

    因而,郅都出任河南郡郡守,并不属于贬嫡——尤其是他的中尉官职是临危受命得来的,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此次去河南郡当一任地方郡守,回到长安,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出任九卿乃至于三公了!

    郅都这一卸任,想当中尉的人,自然就会开始钻研。

    只是……

    刘彻看了一眼韩颓当,抿了口酒道:“将军就不用多心了,朕已经给将军安排了出路。辽东郡郡守!”

    韩颓当闻言,脸上的笑容都凝固了起来。

    辽东郡?

    那可是个比上郡还苦逼的地方啊!

    一年四季,据说大雪是下个不停的。

    刘彻转着酒盏看着韩颓当的神色,不动声色的道:“将军勿忧。朕命将军去辽东,是要大用!”

    “梁王已经将他麾下的张羽、韩安国所部五万军卒,交付了丞相,卿此去辽东,就是要帮朕。将这五万军卒,收归朕心!”刘彻慢慢的道。

    这其实只是表面上的理由。

    更深层次的理由和担心是:韩颓当、俪寄等将军,去年跟着周亚夫平叛,几十万大军听命于周亚夫一人旗号。

    刘彻虽然不相信周亚夫会干什么黄桥兵变一类的戏码。

    但是,军权长久把持在某个人手里,任何皇帝晚上做梦都会被吓醒。

    虽然现在周亚夫已经不是太尉了。

    但是,他对军队内部的影响,却依旧根深蒂固。

    刘彻不想学朱重八,用血来清洗,就只能是将那些周亚夫用惯了将军、心腹。打散,分别安置。

    不止韩颓当,等封赏之后,就要被刘彻派出去。

    其他如俪寄、栾布等将领,也都会如此。

    说到底,这都是因为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

    在没有参谋本部跟无线电的时代,只能用轮换将领来保证皇帝对军队的掌控力。

    听了刘彻的解释,韩颓当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既然连皇帝都表示‘我很看好你’,身为臣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韩颓当拜道:“一切唯陛下之命是从……”

    然后。他就又笑着问道:“不知道陛下听说过了没有?”

    “什么?”刘彻看着韩颓当,感觉,这个家伙的笑容有些怪异,于是问道:“将军有话。但请直说!”

    “曲周候俪寄欲娶粟长君,此事,陛下可有听闻过?”韩颓当禀报着。

    刘彻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韩颓当说的是谁。

    粟长君,不就是他那个死去的老妈粟姬的姐姐吗?

    今年好像差不多四十岁了吧?

    刘彻回过头,对身后的王道问道:“可有此事?”

    “回禀陛下。确有此事,不过,以奴婢所知,此事,乃是两位国舅在宴请曲周候时的酒后戏言,尚未有正式的说法,因此,奴婢就没禀报陛下……”王道恭身答道。

    像这种类似黄段子或者起哄的酒后之语。

    汉室的贵族们年年说天天说,真个落到实际的是很少很少。

    所以,王道也就是将之当成个笑话来听了。

    但刘彻听完以后,脸色立刻就拉了下来。

    曲周候俪寄,那可是出了名的除了打仗,其他事情样样脑残的货色啊。

    尤其是政治上,他向来以幼稚闻名。

    别人可能是酒后戏言,但俪寄和刘彻的那些舅舅们可就未必了!

    对俪寄来说,娶一个皇帝的姑姑,似乎是个很美妙的事情。

    对粟家来说,与列侯结亲也能显示他们的逼格。

    只是,他们都没考虑刘彻这个皇帝会怎么想!

    比起这个事情来,曲周候俪寄更玩火的事情都干过!

    前世,这货居然就提出来了要娶王娡的老妈……

    真是想不通他的脑子到底是个什么构造。

    他也不想想,他要娶了王娡的老妈,那他成了什么了?国丈爷?呵呵,皇帝会许可吗?

    今生,虽然俪寄没干出前世那样疯狂的事情。

    但,这事情真要成了。

    那刘彻就坐蜡了!

    以后见了俪寄,该喊什么呢?

    还有,这事情真成了,就会牵扯出另外一个事情:刘彻的生母粟姬的历史定位问题。

    粟姬要不要追封皇后?要不要迁入阳陵与先帝合葬?

    若是几十年后,薄太后都已经不在了,这个问题还好解决。

    但现在,东宫的薄太后还在,这个问题一不小心,就要引爆党争,还会引申出许多其他的麻烦。

    譬如粟家的外戚,要不要封侯?

    刘彻现在连面都不见粟家的人,很明显就是要拖着这个事情。

    俪寄这个时候跑出来捣乱,刘彻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了。

    想了想,刘彻觉得,既然韩颓当都郑重的将这个事情告诉他,那么,很有可能,这是俪寄的试探。

    谁不知道,俪寄跟韩颓当关系很好呢?

    恐怕,假如他现在沉默或者不置可否的话,俪寄回头就会去提亲了。

    刘彻于是板着脸,对王道吩咐:“去,告诉曲周候,军人,就该有个军人的样子,别有事没事,就跟外戚来往!”

    “诺!”

    ps:  感冒好难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零五节 贿赂

    出了这么档子事情,刘彻也就无心再寻欢作乐了。

    他站起身来,对韩颓当道:“今天也不早了,朕还有些事务要处理,就不打扰将军了!”

    说着,就径直起身,领着侍卫大臣出门而去。

    韩颓当这时候脸上的表情真是要有多精彩就有多精彩。

    “俪寄啊俪寄,我可算被你害惨了!”韩颓当后悔的想着。

    同时也在心里责备自己怎么就提起这茬事情来了?

    现在可好,马屁拍在马大腿上了!

    没办法,韩颓当只能领着自己的家人,一路恭送刘彻出了家门。

    目送着天子上了銮车,韩颓当这才悄悄的拉着王道的袖子,媚笑着道:“王公,您看,今天这事情,真是本候多嘴了,还请您多担待!”

    说着韩颓当就不动声色的塞过去一块玉佩。

    王道见状,连忙推回去。

    开什么玩笑!

    今上最恨身边的吃里扒外了!

    即位半年,就已经杖杀了三个收受宫外贵族贿赂,通风报信的宦官。更定下了规矩:敢有私泄禁中语者死!

    虽然,这并不能制止宫中早已泛滥的贿赂之风。

    但对于王道这样级别的宦官,却是再好不过的震慑了。

    好不容易才爬到这个位置,为了点小钱就载了,那就真真成笑话了!

    行贿被拒绝,韩颓当以为自己算是踩了老虎尾巴了。

    为求补救,韩颓当只能舔着脸巴结着道:“王公,本候听说,公之子,正欲求一名师教导?”

    王道闻言,本欲转身离开的脚步,生生的止住了。

    对一个宦官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过继一个族侄为子,其次就是为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请一个大家。海内知名的学者,教导和传授文化知识。

    只是……

    当今之世,但凡稍微有些节操,有点水平的文人。都是拒绝收宦官后代为子弟的。

    甚至,就连跟某宦官稍微搭边一些的人,在舆论界都是被歧视和打击的对象。

    文人们动辄一句:吾辈羞于阉竖为伍。

    能把人给活活气死!

    王道前不久才借了天子恩典,过继了一个族侄为子,王道对这个儿子。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不止为他单独购置了宅邸,请了仆役和奴婢伺候,让其一切享受与待遇,都如贵族公子一般。

    可是,那孩子还小。

    今年才八岁,正是进学的时机。

    然而,他找遍了长安,求遍了朝野,就差没拉下脸皮去求天子、太皇太后恩典了。

    可依然没有人愿意收一个宦官之后。列入门墙。

    哪怕是记名弟子,人家都不乐意!

    因而,对王道来说,现在,再没有比他儿子入学这个事情更让他着急的了!

    看到王道停步,韩颓当连忙接着道:“不瞒王公,这个……鄙人与黄老先生有些交情在,若王公信得过鄙人,贵公子又心向黄老,那此事。就包在鄙人身上了!”

    王道闻言,黄老先生?

    当世黄老学的巨擘,姓黄的足有三五人之多。

    但在长安的,却只有两位。

    一位是东宫太皇太后的座上宾。朝廷的道德经博士黄丞。

    这位老先生年已八十,身份高贵,名望颇重,而且早就不收弟子了。

    剩下的就是这位黄老先生的师弟黄迁了。

    这位老先生虽然身份没有他师兄那么显耀,但也是当世黄老学公认的巨擘之一,更关键的是。这位老先生还是开门收徒的!

    只是……

    王道看着韩颓当,有些不太相信,道:“君侯这话当真?”

    韩颓当这时候是骑虎难下。

    还好,当年,朝野闹得沸沸扬扬的张释之去职案中,他卖过一个人情给那位黄老先生。

    再加上俪寄也还有些情分在,厚着脸皮去恳求,应该还是能搞定的。

    于是,韩颓当重重的点了点头。

    王道见了,嘿嘿一笑,道:“既然如此,那君侯就等着咱家的好消息罢!”

    天子生气了吗?

    以王道看来,其实并没有,至少没生韩颓当的气。

    因此,这个事情,他连嘴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