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1章

我要做皇帝-第3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更送上,这两天恐怕都得晚更了~

    主要是丈母娘要来了,而且丈母娘过两天大寿,这个你们懂得,哄好丈母娘,老婆才会高兴。

    嗯,晚上还有2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十六节 举荐来的汲黯

    想做就做,第二天一早刘德就起来,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去了薄皇后的淑房殿,请到了薄皇后的懿旨,然后前往少府官邸。

    少府在汉代是个畸形的怪兽。

    少府的主官将作少府秩两千石,位列九卿。

    但同时,将作少府却不受丞相的管辖,他直接听命于天子。

    少府能管的事情很多。

    营造宫殿、陵寝,修缮道路,开凿运河,甚至就连税收工作它也能插一手!

    它的职权更加庞大。

    天下刑徒与服徭役的民夫,基本上都是归少府管理。

    天下山泽水池的产出与商人所需缴纳的租税,最终也是要交到少府手上。

    少府究竟有多强,一个秦朝末年的著名事件就能说明。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秦王朝陷于毁灭边缘,秦朝当时的少府章邯在此时挺身而出,发少府所有刑徒与奴产子,合计七十万,组成军队,迅速的反扑过去,陈胜吴广起义因此被镇压,要不是后来项羽在巨鹿之战击败了章邯,恐怕现在天下姓什么还是个未知数。

    汉承秦制,虽然在细节上进行了微调,但少府本身的职权并未缩减。

    在汉代,禁军和边军的武器装备是少府辖下的军工作坊所产出。

    这些军工作坊技术精湛,技工水平一流,像是著名的大黄弩、斩马剑、连弩都是由少府辖下的作坊发明和制造的。

    同时,少府手里还掌握着大量的其他手工作坊。

    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铸钱作坊。

    刘德跑来少府,当然是来挖墙脚的!

    基本上,皇室成员甚至是皇室的家奴,遇到事情,跑来少府打秋风挖墙脚,那已经是一个传统了。

    像是以前孝文皇帝的宠臣邓通,他的财富富可敌国,但他是怎么办到的?

    答案就是拼命的挖少府墙脚。

    拿着薄皇后的手书,刘德一路畅通无阻,直接见到了现任少府监成毅。

    以刘德目前的身份,还是不够资格直接对两千石级别的将作少府发号施令的,就是连一千石的少府监,他也要扯个薄皇后的虎皮,才能直接见到。

    见了成毅,刘德将薄皇后所书的手令递过去,道:“明公,我奉皇后之命,请您将邓通先前在长安城外所拥有的铸币作坊调拨一个出来!”

    不得不说,邓通就是倒霉蛋,一辈子辛辛苦苦的挖少府墙脚攒下来的财富与土地、商铺、作坊,一朝换了天子,统统全部被没收充公,然后物归原主,又回到了少府名下。

    刘德想要铸币,少不得就只能打邓通留下的那些作坊的主意了。

    要知道,当年邓通名下的铸钱作坊,可是能跟吴王刘濞名下庞大的铸钱产业相媲美的。

    甚至一度有人说,天下钱币一半出自吴王,一半出自邓通。

    成毅接过刘德递来的手令,将之与他手里掌握的皇后符信对照之后,点点头道:“殿下即有皇后的手谕,臣自然奉诏!”

    成毅能如此听话,并非是因为刘德的皇子身份,乃是因为,在实际上,少府官僚除了要向天子负责外,他们同时还要听命于皇后、太后。

    因为少府在本质上其实是皇家的私人管家,代替皇室管理属于皇家的田宅与财产。

    薄皇后虽然皇后位置不稳,但终究是皇后,是有资格对少府官僚发号施令,甚至罢免一些她看不顺眼的官员。

    成毅说完就写了道公文,在其上盖印之后,交给刘德,笑着问道:“臣听说殿下似乎有意选拔人才?”

    刘德不禁看了他一眼,这风声传的还真快,这才一天不到,连少府监这个级别的大臣都听说了!

    但他接过公文只是笑笑,像这种事情,怎么可以光明正大的讨论呢?

    再说,一个少府监就能让他给面子,那要是丞相申屠嘉开口了,他是不是就得跪舔?

    成毅似乎也是注意到了刘德的态度,不好意思的笑笑,道:“殿下,臣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臣有一位世侄,学问与人品都是不错,而且家世清白,在地方素有名望,因此臣冒死向殿下举荐之,请殿下明察!”

    “他叫什么名字?”刘德不置可否的问道。

    “汲黯!”成毅回答道:“他乃是战国时卫国名臣之后,其父汲公曾任职为大夫,为人正直,朝野多有赞誉!”

    刘德听到这个名字,瞳孔不禁扩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啊!”刘德在心里感慨一声,对成毅道:“如此,成少监,你便命他尽早来见我就是了……”

    前世,刘彻朝中的大臣,许多都有着私德上的各种毛病。

    像公孙弘,能力本事都是不错,但奈何就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家伙,这种人用的好,那自然是好,用不好了,则可能会反噬自身,所以刘德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去招徕公孙弘。

    至于主父偃,则太贪了。

    张汤呢,看着各方面都不错,但是就是身为法家,局限性太强,背锅不错,但是拿来做门脸给天下人看就不够了。

    而汲黯正好就是刘彻的门脸。

    前世,汲黯是名满天下的正直大臣,为人虽然有那么一点迂腐,但瑕不掩瑜,是刘彻朝廷里为数不多真正被天下尊敬的大臣。

    或许汲黯能力比不上公孙弘,机智不及主父偃,手腕比不过张汤。

    但是他在刘彻的朝廷里所起到的作用却远远大于这三人。

    原因很简单,汲黯虽然迂腐了些,但是,敢于直谏,同时还善于直谏。

    对于上位者来说,这样的臣子弥足珍贵。

    不夸张的说,没有直谏的汲黯,怎么在天下人面前建立起刘彻雄才大略,胸襟宽广的形象?

    汲黯之于刘彻,就如魏征之于唐太宗。

    作为有志于当皇帝的刘德,自然也需要这样的人才来衬托他的伟大与不凡!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

    “我岂不就是专门挖刘彻墙脚了?”这个念头只在刘德心头一闪而过,旋即就被抛到了脑后。

    成毅却是大喜过望,道:“诺,臣会命他尽早来拜见殿下的!”

    许是觉得刘德给了他一个很大的面子,不给点回报,说不过去,他又道:“殿下,您拿着臣的这公文,去长安城外的南陵,哪里有一个邓通前年刚刚建好的作坊……”

    …………………………………………

    嗯,今天就这一更了,明天要早起去接车,不能太晚睡~~~

    so,那跟大家算一下欠账。

    本周总共欠大家4章,我会尽量在下周还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十八节 忠臣

    出了少府官邸,刘德正准备出宫去看看张汤,顺便把铸钱作坊跟造纸的事情跟张汤交代一下。

    “殿下,请留步!”在司马门的出口,刘德听到有人在喊他,于是,停下马车,稍微等了一会,没多久,一位穿着黑色甲胄的武将走过来,见了刘德,跪拜下来道:“下臣张羽拜见殿下!”

    “你是?”刘德看了看此人,脸生的很,基本上从前是没见过的。

    而他能出现在宫廷里,这又意味着他的官职不低,起码是将军一级的武将。

    在听到他的名字,刘德猛然想起,前世吴楚叛乱,他的皇叔刘武麾下两位大将在抵御吴楚七国叛军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两人一个是韩安国,成语死灰复燃的主角,后来做过刘彻朝的御史大夫。

    另外一人就叫张羽。

    这两人,韩安国率军死守梁都睢阳,令吴楚叛军不敢越雷池半步,周亚夫的大军能截断吴楚粮道跟韩安国在睢阳的浴血奋战是分不开的。

    而张羽则是棘壁之战的指挥官,率军在棘壁与吴楚大军激战,双方死伤都是数以万记,据说战后战场上到处都是死尸,连大江之水都变红了。

    刘德隐约记得前世刘武病死之后,韩安国立刻就良禽择木而栖,转投刘彻阵营,做了朝廷大臣。

    而张羽却多次拒绝了汉家天子的征辟和调令,忠心耿耿的守护在刘武嫡子刘买身边。

    这说明他是一个忠臣,而且是死忠的那种。

    想到这里,刘德就不禁多看了张羽几眼。

    跪在他面前的这位名叫张羽的将军,看上去外貌与常人无二,只是脸上隐约能看到几道浅浅的刀疤,身材也并不是很魁梧,只能说是一般,并不像一般的武将那样,身体健壮得像头牛,反而身上隐约有股子儒雅的气息。

    这也算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

    刘德的那位皇叔是个文青。

    所以他手下的臣子大部分也是文青。

    刘德就记得前世刘武麾下的文武大臣里有许多后来都是赫赫有名的历史名人。

    韩安国就不必说了。

    像是枚乘、严忌,甚至连司马相如都在刘武手底下混过。

    只是这些人刘德都不怎么在意。

    后来的事实已经证明,韩安国在平定吴楚之乱后在军事上已经江郎才尽,或者说跟不上时代发展了,所以迅速被新兴的军事天才卫青霍去病淘汰。

    枚乘、严忌、司马相如,这些人写写文章倒是不错,具体办起事情来就有些不足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好鸟,典型的墙头草。

    韩安国倒还算尽职尽责,起码对得起刘武对他的看重,至少韩安国转换阵营前还帮刘武摆平了窦太后。

    但枚乘、严忌、司马相如却是一看风声不对就抛下刘武跑路了。

    只有像张羽这样不离不弃的忠臣,才真正叫刘德眼红心热。

    张羽这样的武将,能力有,没能力的人不可能守得住棘壁。忠心也足够,就算后来梁国一分为五,新王刘买也是个纨绔子,但张羽还是坚决的留守梁国,为死去的君主尽忠。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的矛盾。

    就像现在刘德明明知道张羽不可能效忠他,韩安国、司马相如这些人才是刘德可以争取的。

    但是刘德还是免不了生出一些亲近之心。

    反倒是对韩安国、司马相如等人有些厌烦。

    这大约就是上位者的通病了,总是喜欢忠臣孝子,哪怕明明对方有可能对自己本身构成威胁……

    “下臣梁国睢阳都尉张羽奉我家大王之命,请殿下于明日晚间,前往梁王府邸赴宴……”张羽的声音打断了刘德的回忆与思绪,他从怀里取出一份鎏金的请帖,递给刘德。

    刘德接过请帖,点点头,和颜悦色的问道:“皇叔可是要回睢阳了?”

    算算时间,前世刘武也应该是在这几天向便宜老爹请辞的,只不过后来老太后说什么不都愿意放刘武回睢阳,强行又留了刘武在长安两三个月。

    刘德不相信这种事情刘武事前没跟窦太后商量过。

    既然如此,那么……

    刘德看了看手上的请帖。

    心里不禁叹了口气,这世道真是越来越坏了,连刘武这种文青都开始演戏了……

    这戏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