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231章

我要做皇帝-第23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其免遭吕氏毒手,又与陈平周勃共诛吕氏,恭迎代王入京。

    这履历到这里,就已经足够闪瞎大部分人的二十四k氪金狗眼了。

    更离谱的是,当陈平周勃倒下后,张苍就开启了超神模式。

    看看他做丞相后主导的那些改革和事情。

    绪定律历,推五德之运,定汉之水德,尚黑!这是给王朝的属性和天命定下基调。

    吹律调乐,入之音声,这是定礼乐。

    比定律令,这是改革法律,重订司法基础。

    若百工,天下做程品。这是重新修订度量衡,明确秦汉之分。

    这些事情,张苍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完成的。

    简直让人以为无法直视!

    更恐怖的是干这些事情的时候,张苍已经将近八十了,是个年逾古稀的老人。

    在这个时代,这个时间点,张苍的名声和威望,是汉初所有功臣中最高和最大的之一。

    甚至连萧何、曹参,也不过与之齐平而已。

    后世张苍排在萧何、曹参的后面。是因为政治的原因。

    小猪太初改历,制定太初历,当然要贬低和打压张苍的历史地位了!

    而在此时,没有人。包括刘彻的老爹,敢于怠慢那个躺在家里,眼看就要断气的前丞相。

    实在是张苍乃是类似于大熊猫之于后世的自然科学一样的活化石。

    这个家伙,可不仅仅是汉臣那么简单,他给秦始皇当过御史。负责主柱下方书。

    这个职责比较生僻,简单的来说吧,这是一个古老的官职,在周号为柱下史,老子李耳就干过这个职位!

    而张苍跟李耳一样,喜欢读书,尤其是数学和法律的书,他来者不拒。

    给秦始皇打工的那些年,张苍几乎将整个秦廷的律书和法令都背下来了。

    这也是他后来当丞相后敢那么大开大合的动手调整整个法律系统的底气所在。

    在此时,张苍这个名字。就是秦汉百余年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更是现行体制的创立者。

    是以,刘彻只是看到北平侯三个字,立刻就放下手里的一切工作,前去迎接。

    哪怕,来者只是张苍的代表,他的儿子张奉。

    刘彻穿好太子冕服,在宦官簇拥下,来到前殿。

    “太子驾到!”王道在门口扯着嗓子喊着:“大臣恭迎!”

    “臣奉拜见家上!”一个拄着拐杖的华服老者巍颤颤的低头弯腰行礼。

    刘彻立刻迎上去,道:“老大人切勿多礼!”

    来之前。刘彻就已经知道了,这位北平侯世子张奉,已经当了四十多年的北平侯世子了,论年纪。他都快八十岁了!

    这样年纪的老人,在当今汉室,见了皇帝都不必下跪!

    可惜,他老爹的生命力比他顽强多了。

    张苍今年已经百余岁。

    以刘彻听说过的传闻,那位堪称传奇的老人,依然活蹦乱跳。每天还能喝三大碗乳汁!

    刘彻扶着张奉,主宾落座之后。

    张奉巍颤颤的躬身道:“家上,臣,乃是奉家父之命,前来觐见家上……”

    刘彻闻言,连忙问道:“北平侯可还安好?”

    “有劳家上挂记,臣父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思维清楚,能算数,能吹瑟,能弹琴!”张奉低头答道。

    “额……”刘彻不得不对张苍强悍的生命力和长寿之术深感钦佩。

    活到一百岁,在这西元前的时代本就是一个奇迹。

    到了一百岁还能保持思维的清晰,能算数学问题,吹瑟弹琴,这就有些夸张了。

    但,刘彻知道这是事实。

    前世,北平侯张苍据说临死前,还在琢磨着一道数学题……

    想了许久,刘彻无力吐槽,只能道:“请老大人代孤向北平侯问安,就说末学后进,小子刘彻恭请长者安好,若有空暇,孤当亲赴北平,看望北平侯!”

    “多谢家上关怀……”张奉再次躬身施礼。

    然后,他就道:“臣,此次来见家上,乃是奉家父之命,将家父致仕后历年所做之书以及笔记,奉于家上之前,另外,家父托臣带来一句话……”

    张奉说着就慢慢的跪下来,道:“臣北平侯苍,叩首再拜太子,将死之人,无所挂记,唯所念者,余之著述而已,今进《九章算术》补缺七篇,为政十一章,历年所记之笔记,数十卷……家上所为,臣虽远在北平,亦有耳闻,数者,天之道,地之理,吾辈格物而致之!臣北平侯苍,再拜家上,伏维上帝,佑吾大汉!”

    显然,张奉复述的是他老爹张苍托他带来的一段话。

    刘彻听完,感慨一声,拜道:“请转告老丞相,小子彻,必受教诲!”

    然后,张奉的几个下人就抬着两个大箱子进来。

    在刘彻面前打开。

    张奉指着这些箱子,道:“家上,臣父致仕以来,所忙所著,皆在于此……”说着他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刘彻看着这满满的两大箱子竹简和木牍,这些竹简,有的串着的绳子都开始腐朽了,有的却依旧崭新。

    显然,这两大箱子竹简,不仅仅只是张苍个人的论著,应该还有着许多先秦时代的数学典籍和先人的智慧结晶。

    本来,应该是等张苍百年之后,与之一起长埋地下,被岁月腐蚀,为水土风化。

    但,此时,却全部摆了在刘彻面前。

    刘彻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刘彻搞的考举,大力提倡数学,自然对了张苍的胃口。

    因此,张苍将这些他珍藏的宝贝和他自己的论著,一同进献给刘彻。

    是希望刘彻接过数学治理天下的旗帜,继续发扬和拓展数学在所有领域的应用,以数学来格物致知,解密天地的道理。

    而这正是张苍当年的志向!

    刘彻看着张奉,郑重的对他道:“孤必不负老丞相所托!”

    然后,他就拿起了一卷竹简。

    刘彻只觉得,这卷竹简仿佛重若千钧。承载着一位曾经呕心沥血,企图将数学纳入一切体系的老人过往的一切。

    若按照历史来看,这位老人的一切努力,在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烟消云散,遗留的政治遗产在之后数十年迅速消亡,几乎没有给后世带来任何影响。

    他就如一位冲向风车的骑士。

    “这样的结果,我不要!”刘彻在心里说道:“数学,乃万业之本,张苍的道路没有错,我要继续在张苍的基础的前进,有朝一日,让数学,释放出让所有人都为之顶礼膜拜的光辉来!”

    “老臣一定将家上的问候和答复带回给家父……”张奉巍颤颤的拄着拐杖,对着刘彻施礼道:“老臣即已完成家父的嘱托,就不叨扰家上了!”

    然后就不顾刘彻的挽留,执意带着下人,倔强的拖着老迈的身子,走出大殿的门口。

    刘彻很清楚,这是因为,他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伤张苍伤的太深了……

    是以,张苍家族,过去十几年,从未踏入长安一步……

    ps:  今天就这一更了,查资料什么的花的时间多了些~嗯,比昨天少了一更!

    明天看看能不能超越昨天~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零二节 乱起!

    送走张奉,刘彻就开始清点那两大箱子的竹简。

    花了足足一天时间,刘彻才整理归类完毕。

    这两大箱子竹简,总计分为三类。数学、政治以及论述。

    “宝贝啊!”刘彻看着整理好以后的这些竹简,兴奋的摩拳擦掌。

    所有的竹简,总计是两百三十七卷!

    其中数学知识在其中占了将近一半。

    在整理的过程中,刘彻甚至发现了,三个版本的《周髀算经》分别是荀子、吕不韦以及萧何的注释本。单单是那三本周髀算经,就是无价之宝!

    更别说,这些数学类的藏书以及张苍自己的论著里,涉及到的种种数学概念。

    刘彻稍微统计了一下,一百多卷数学类书籍中,总共涉及到了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九个部分,合计三百四十五题,两百一十二个案例。

    涵盖包括求方程,求圆周率,衰分法,开平方立方,求解几何,测定距离等所有数学的基础概念。

    毫不夸张的说,以这些为基础,加上本就流传于世的《九章算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完爆西方的《几何原本》,最起码,在数学成就上能甩对方好几条街!

    甚至于,刘彻发现,张苍居然已经开始在前人的数学基础上,开始测定太阳的距离了……(注1)

    这要搁欧罗巴,恐怕就要火刑架伺候了……

    这也就罢了。

    关键的是,张苍进献来的政治论述中,竟然有着十几卷张苍与历代名臣大将的对话。

    看行文方式和文字。

    估计是张苍致仕后以回忆的方式写的类似回忆录一类的文章。

    但,每一个对话对象,都举足轻重!

    萧何、曹参、灌婴、张良、陈平、周勃,几乎一网打尽。

    刘彻稍微看了看,行文充满了浓郁的张苍的个人风格,通常都是以某年某事某臣上奏以,然后。就是张苍与那些历代名臣人杰之间关于那事的对话甚至是争论。

    “不愧是活化石啊!”刘彻伸了个懒腰,把王道叫过来,吩咐着:“这些竹简,你让人好生收起来。放到孤的画堂的书房中去……”

    王道连忙点头。

    然后,刘彻就将视线转移到了那些记载了张苍与许多前辈名臣对话的竹简上。

    “这些,让人收拾起来,送到石渠阁去,让太史令归档吧……”像这种涉及到了史料和私密档案一类的文件。即使刘彻也不敢私藏。

    只能将之放到石渠阁里去,需要调阅的时候,再去查阅。

    错非现在,刘彻不想出风头了,单单是亲自去将张苍的十一篇为政进献给皇帝老爹,也能博得老爹一笑。

    “这样的话,以后太史公写史记,估计能在石渠阁找到不少素材了……”刘彻看着那些张苍送来的竹简,心里想着。

    对刘彻来说,这次张苍送来的这些他珍藏的孤本以及他的本人的回忆录。论著等,帮刘彻填补了一块残缺的拼图。

    有了这些张苍的书。

    刘彻觉得,是时候在长安建立一所面向官僚贵族阶级的图书馆了。

    嗯,准入门槛,就暂定为四百石以上官员或者公乘以上爵位的贵族吧!

    先试探着建立一个规模较小的。

    “嗯,就用程郑婴的招牌,打个民营的旗号,这样即使有问题,那背锅的也是程郑婴……”刘彻心里寻思着:“出了成绩,我再去摘桃子!就这么定了!”

    于是。刘彻对身边一个宦官吩咐道:“去把张汤给孤找来!”

    让张汤出面,去给程郑婴的图书馆当个保护伞和背书的人。

    这样就能避免许多麻烦了。

    只是……

    刘彻猛然发觉,这么一来的话……

    刘彻感觉自己好像越来越像小说里专门躲在幕后的隐藏boos了。

    …………………………

    太子宫,画堂。书房。

    义纵带着一帮小伙伴,匆匆忙忙的跑来。

    此刻的义纵,已经再非当初那个毛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