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80章

我要做皇帝-第180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东西方彗星在古代都是挥之不去的噩梦,灾厄的象征,战争的使者。

    每一次的彗星回归,都会让人们惊恐无比。

    在中国,中国问题更加严重。

    因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代天牧狩,统治九州万方。

    而彗星每一次回归,都会触动统治者脆弱的内心。

    刘彻将脸一捂。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衡山国的雹雨刚来,这位就赶趟子出现了。

    “备车!”刘彻吩咐道:“孤要立刻入宫面圣!”

    …………………………………………

    此时此刻,在未央宫之中,天子刘启抬头望着星空中的那颗拖着长尾,自东向北划破天际的不详之星。

    “起风了啊……”天子刘启喃喃自语。

    彗星,预示着战争、流血还有饥荒。

    “立刻召太史令、御史大夫、尚书衙门的大小佐官还有中尉、弓高候、曲周候以及将军栾布、太仆、太常、宗正入宫!”天子命令着。

    “诺!”身边的宦官连忙点头。

    自从孝惠皇帝时期出现过一次之后,这是汉室第二次面对彗星的来袭。

    不重视都不行!

    …………………………

    与此同时,晁错在自己的家中,抬头看着天空上的彗星。

    他的手颤抖了起来。

    心中隐隐有着不安的情绪在酝酿,在滚动,在沸腾,在发酵。

    生平第一次,晁错感到了害怕。

    天象。这个晁错之前从来没有预料到的敌人,猛然出现,给了他致命一击。

    晁错此刻实在是很怕,怕天子在天象面前屈服。从而抛弃了他的削藩策。

    “不行,我必须加快推进削藩,必要之时,用些雷霆手段,也在所不惜。不能让天子动摇!”晁错在心中想着。

    他太了解当今天子了。

    当今天子看似性格果决,敢于任事。

    但是……

    他生性多疑,敏感。

    假如天子动摇,那他晁错不止削藩大计无从谈起,自己也要身败名裂,被人围攻致死!

    因此,想要天子不动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他不得不也必须支持他的削藩策,让他没有后路。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逼反一个够分量的藩国。

    当今天下,除了吴楚,没有那个藩国能逼的天子只能硬着头皮支持他的削藩策到底。

    可是……

    晁错心中有着犹豫。

    因为,这么一来天子固然没了退路,可也是凶险无比。

    一个不小心,就要赔上身家性命!

    晁错还是没法下定决心!

    ………………………………

    衡山国国都六城。

    衡山王刘勃抬头仰望星空中出现的那颗不详之星,整个人猛然跪了下去,眼泪从两颊流下。

    “泰一神啊,您这是要惩罚罪臣吗?先是雹雨又来彗星,罪臣……”刘勃今年三十岁左右。长的很清秀,跟他的父亲跟哥哥都不怎么像。

    与大多数汉室宗藩不同,刘勃是很少见的爱民诸侯王。

    被封为衡山王后,他一直坚持高帝刘邦所制定的政策。王宫每年要花多少钱,他就征收多少钱的贱更钱,田税收益则是一半用来发放俸禄,一半用来兴修水利。

    此外,刘勃是唯一一个到现在为止,还坚持每年向长安运送献金的诸侯——虽然。每次都被长安退回来了。

    由此可见,刘勃也是一个文青。

    此时此刻,这个文青真是被天上的彗星吓坏了。

    他以为,这个彗星是老天爷专门来警告和责罚他的。

    于是,刘勃立刻下令,道:“传令下去,寡人从今日起斋戒沐浴,诚心像泰一神告罪,令丞相暂代寡人处理国政!”

    …………

    与刘勃不同,千里之外的彭城,楚国王宫,楚王刘戊,看着星空上的彗星。

    心里头的那点小九九,又开始冒了起来。

    这可是彗星啊,说明长安天子根本就不得上苍眷顾!

    可是,那个汉鼎的事情,又让刘戊犹豫了。

    刘戊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成器。

    但他老爹楚夷王和祖父楚元王,多年来根深蒂固的教导,在他脑子里留下了非常浓厚的礼教色彩。

    对于老天爷,刘戊算是汉室宗室里最敬畏的一个人之一。

    “要不,寡人先去探探吴王的口风?”刘戊心里想着。

    但随即他又摇头:“不行……不行……就算寡人跟吴王联手,也打不过长安天子!除非齐赵愿意加入!”

    他的楚国三郡加上刘濞的吴国三郡,总共才六个郡的地盘,国内心向长安的将军和官员也有不少,特别是在楚国,一脑子忠君爱国思想的将军和官员,数都数不清。

    就是他的太子,也常常劝他要忠于长安,不要有二心。

    儿子都这样了,可以想见其他人了。

    正是因为这样,刘戊才一直在反叛和不反叛之间动摇。

    汉鼎出现后,刘戊更是立刻端正了态度,跟刘濞那边撇清了关系。

    “罢了,罢了……要是晁错不削寡人,寡人就不去跟吴王瞎闹了……”刘濞心里想着。

    其实,他觉得做楚王也没什么不好,在这彭城之中,天天玩美人,斗鸡走狗,蹴鞠,不比去跟长安天子拼命有趣吗?

    更何况,帮吴王,他未必能捞到什么好处……

    因此,刘戊觉得,只要长安天子不动他,他就绝对不闹腾!

    ………………………………

    广陵城,吴王刘濞看着彗星,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

    有了这颗彗星的出现,对他的计划和目标,无疑是一针强烈的兴奋剂,接下来,就只等长安那边行差踏错,给他机会了。

    “不过,寡人还是要加紧拉拢楚王和齐赵诸侯,还有衡山、庐江梁王,哼!刘启杀了刘安,寡人就不信,衡山、庐江会无动于衷!”

    只要拉拢楚国,加上衡山王和庐江王,那他的吴国军队,就可以放心的出兵,与庐江衡山先合力扫荡横在江淮与吴楚之间的几个汉室郡县和长沙国这颗钉子,然后就可以肆虐齐赵……

    不行……不行……

    齐赵先不去管,长驱直入,直取长安才是关键!

    他已经老了,没几年好活,他很清楚,自己一死,他的儿子就可能压不住局面了。

    所以,必须要趁着自己还能动弹,完成心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两百五十九节 破逐鹿之妄说

    宣室殿中灯火通明。

    刘彻跪坐在席位上,听着皇帝老爹跟群臣们的讨论。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但汉室的应对之法却没几个。

    因此,这朝论与其说是在商议应对之策,倒不如说是虚应故事,做个样子给天下看看,朝廷对老天爷还是很尊重的。

    但,除此之外,无论皇帝还是大臣都拿不出什么应对之策,也不会拿出什么应对之策。

    假如不出意外,明天朝廷肯定会装鸵鸟,装作没有彗星出现一样。

    反正,在这个皇帝绝对不会错的时代,基本上没有什么傻瓜敢跳出来唧唧歪歪。

    但刘彻却不能放任这个情况。

    皇帝不会有错,但太子就不一定了!

    有心人想炒作的话,今年下半年,那些种种天象出现,刘彻也不用做别的事情了,天天宅在太子宫里反省和面壁吧!

    若是再危险一点,甚至可能借天变将刘彻从太子位上拉下马。

    刘彻觉得,这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因而,他完全不敢冒此风险!

    等最后一个大臣发言完毕,刘彻这从怀里取出一份他这几天在太子宫里日夜赶工还把颜异跟汲黯都叫过来,一切参谋、修订、完善后的一篇策文捏在手里。

    这时候,正好天子刘启的视线放在了刘彻身上,天子刘启见到刘彻手里好像拿着什么,于是问道:“太子有话说吗?”

    刘彻于是出列躬身一拜,呈上自己手中的那份帛书,道:“回父皇,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近日儿臣麾下家令汲黯,家仆颜异,写了一篇文章,儿臣看了,觉得挺好的。特进献父皇,伏维父皇指正!”

    天子刘启一听,眉毛微微一扬。

    这种把戏,当年他当太子的时候。隔三差五的就经常玩。

    按照制度,太子不能直接对朝政发话。

    但太子大臣可以。

    于是,为了彰显太子的存在,同时刷刷声望,当年他就隔三差五的指使晁错等人上书先帝。议论朝政。

    譬如《贵粟论》等奏疏,没有他的许可和审阅甚至指使,晁错敢上书吗?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子假借其臣子上书议论朝政,既能很好的向天下表明,太子的志向和政治倾向,同时还能保护好太子本身——假如说错了什么,也没人能指责太子。

    嗯,要是做出了成绩,那自然头功就是太子领导有方。运筹帷幄之功。

    “拿来给朕看看……”天子刘启想了想,伸手道。

    但他兴致并不是很高。

    老实说,倘若不是刘彻,别人的奏疏,他此刻一概是没心思看的。

    一位宦官接过刘彻捧着的帛书,将之呈递御前。

    天子刘启将之打开来,只看了一眼,或者说是只看了标题,他的眼睛就挪不开了。

    实在是这上面的东西,太正确了。太正能量了!

    天子刘启越看着文章就越喜欢,只觉得这上面每一个字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了。

    脸上原本郁结的不快和不爽,瞬间烟消云散。

    大概过了一刻钟,天子刘启才放下手中的帛书。对刘彻道:“文章不错,太子明日叫太子仆跟太子家令一同入宫来见朕!”

    “诺!”刘彻恭恭敬敬的叩首道。

    他自然清楚这篇文章有多大的杀伤力。

    毫不夸张的说,他献上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两汉第一政治正确的文章。

    原作者叫班固。

    此文写成之后,东汉政府几乎将之视为圭壁,满天下宣扬。每个东汉的官员都被要求熟记和背诵。

    基本上就跟天朝的三个表,十六荣耻差不多的必修文章。

    当然了,刘彻也记不大全那篇班固原文,只记得中心思想和一些模糊的内容。

    但这就足够了。

    有汲黯和颜异这两个黄老派和儒门的顶尖士子,只要有主旨,写出一篇类似班固原文但更贴合此时实际情况的文章,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御史大夫,太仆、中尉,诸卿都一起看看……”天子刘启满脸笑容的对着群臣们招手。

    大臣们闻言,连忙出列对刘彻和天子一拜道:“臣就失敬了!”

    于是,就有宦官捧着那份帛书将之放到一个案几上,然后,就抬着来到了大殿之中。

    大臣自然一拥而上,人人都想知道,这到底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竟然能让天子瞬间走出彗星出现带来的阴霾。

    尤其是晁错,脸上神色怪异。

    实在是这一幕太熟悉了,当年,他不就是这样在当今天子的唆使下,以他的名义上书,议论国政吗?

    作为御史大夫,晁错是第一个看到那帛书内容的臣子。

    只看标题,晁错就心中一跳。

    “王命论!?”晁错深吸了一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