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458章

我要做皇帝-第145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官已经与卓公、程郑公等明公谈过了……”

    “此番出兵,所获羌人战俘,皆由卓公等明公所收之……”

    “皆以市价而论……”

    “市价?”何刚一听整个人都亢奋了!

    僰人是天生的奴隶贩子,他们热衷于捕奴,在卓王孙和程郑婴还没有带起奴隶贸易的节奏前,僰人就已经在不断捕奴,并且形成了僰奴训练传统了!

    而在现在,整个僰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奴隶集中营。

    骁勇的僰国武士,进入各国,深入群山,寻找和追捕一切他们发现的人。

    男的卖给卓王孙和程郑婴,女的送去训练营,经过严格训练,然后经由汉商,贩卖至天下。

    僰奴贸易的巨额利润,甚至推动了僰人将其奴婢分级。

    现在,长安城里的僰奴,就分为玉奴、银奴、金奴和铜奴。

    玉奴价值最高,一个就要百万,而铜奴最低,但也需要三五万。

    但是……

    这些僰奴在僰国的价格,却很低廉。

    哪怕是最贵的玉奴,也只需要十来万。

    铜奴甚至几匹丝绸就可以带走……

    巨大的差额,落到了中间商手里,僰人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这是买房市场,他们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

    何刚一直想要改变这个局面,主导奴婢的定价。

    现在,机会来了,汉朝人主动松开了这个口子!

    这让何刚欣喜若狂!

    他立刻就道:“如此,小臣愿意替王父做主,出兵两千,皆为僰国勇士,为上国陷阵!”

    夜郎王太子武容也道:“小国也愿出兵两千,为上国前锋……”

    其他各国太子也纷纷开口,出兵数量从数百至千余不等。

    这也是现在各国经济所能承担的出兵上限了,毕竟,从其国出兵,自带干粮,给汉朝打工,开销巨大,哪怕是夜郎和僰国这样的壕,也只能承担两千上限。

    刀间听着,笑道:“诸位太子请稍安勿躁……本官的话可还没有讲完……”

    诸位太子立刻安静下来。

    “除所获战俘、战利品由各国所得之外,本官还将奏请天子,准各国军队所立军功,按照十一配比,赐列国国王……”刀间微笑着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这下子,炸锅了。

    汉朝军功?

    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这个东西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护身符,是保命和保富国的关键!

    在今天,西南诸国都清楚一个事实——他们的王国生死存续,系于汉庭之手。

    哪怕是在国内骄横自傲,以为劳资天下第一的僰国太子何刚在到了长安后,立刻就清醒了——这强大的汉朝,甚至只需要一根手指头,就可以掐死僰国。

    甚至,汉都不需要动手,只要努努嘴。

    其他西南诸国立刻就会群起围攻,将僰人撕碎,用僰人的血,讨好汉朝!

    甚至,就连僰国内部那些拥兵自重的贵族,也可能迅速反水,打起‘尊王讨逆’的旗号,将僰国王室毁灭!

    而原因,相当简单。

    在经过程郑婴和卓王孙的‘教化’后,西南各国内部,都有一大批带路党和狗腿子。

    各国经济命脉和生死存续,也都系于汉。

    而贵族们,也都普遍接受汉文化。

    特别是滇国、僰国和夜郎国,其国内贵族的汉化程度,甚至已经接近七成了!

    这其中,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宗教的原因。

    在西南夷之中,汉天子的威名,也是声威赫赫的。

    “另外……诸位太子,我汉家可不仅仅只是要料理一个区区羌人……”刀间继续说道:“未来,王师还将进军河西,直抵西域,乃至于深入西方之地,占身毒之土……”

    刀间如同一个蛊惑人心的魔鬼一样,循循善诱着:“远方之国,万里之外,种属无算,生民以亿万计!”

    “当此大世,诸位太子,还不觉悟吗?”

    “若诸国之兵马,在此番平羌之战中,立有功勋,为天下之所瞩目,未来,汉伐西域,取身毒,天子必定再次启用各国兵马,为汉之羽翼也……”

    此话,彻底击溃了各国太子的心房。

    对于这些已经习惯了捕奴,同时严重依赖奴隶贸易的王国来说,他们现在最尴尬的就是——捕奴已经无处可捕。

    经济面临转型,而国家面临困难。

    但是……

    现在,刀间给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选择——为什么一定要在西南地区捕奴呢?

    远方,有着无数的国家,无数的民族。

    只要大家伙死死抱住大汉帝国的大腿,这捕奴事业就不会衰竭。

    大家可以继续沉浸于黄金时代之中,为自己和自己的王国强盛,添砖加瓦。

    当下,各国太子就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当然是尽起本国的精兵强将,追随刀间前往西方,这一战一定要打好,给汉朝爸爸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未来,才能继续得到业务!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节 人口带来的压力

    未央宫,天子夏季寝宫清凉殿。

    刘彻站在庭院之中,望着从石渠阁而来的潺潺流水,从自己的面前流过。

    这些从上林苑之中引来的河水,干净而清澈,甚至可以直接饮用。

    但刘彻的思绪却飘向了安东。

    就在方才,他接到了安东方面的奏疏。

    护濊将军李广上书请求扩大海运船舶规模,以尽快将安东屯垦团的余粮转运出来。

    此事,刘彻已经下诏给楼船将军衙门,命令徐悍立刻调集船舶,前往安东转运。

    同时,刘彻还命令楼船将军衙门,加快造舰速度,在三年内,建造一支足可一次转运粮食一百万石的运输舰队,以此满足天下海运的需求。

    这是一个迫在眉睫,必须去做的事情。

    因为……

    刘彻赫然发现,大汉帝国,竟然已经开始面临粮食紧缺了。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今年关中粮食价格较去年上涨了两成。

    粟米价格涨到了一石六十钱,麦粉价格一石涨到了一百一十钱,稻米价格也涨到了五十钱。

    而天下粮食产量,却已经连续八年增长了。

    特别是关中地区,平均亩产已经相较先帝时期,翻了一倍还要多!

    然而,粮价却一直不能下调,今年更是出现了异常的增长。

    这很不寻常!

    让刘彻立刻就警惕了起来。

    在少府和大农以及京兆尹等衙门把控下,粮食保护价政策,一直被有效执行。

    平抑粮价以稳定民生,渐为国策。

    如今,这个政策不仅仅覆盖了整个关中。

    更延伸到了三河地区、梁国和广大的北方。

    从今年开始齐国也将实行这一政策。

    负责执行这个政策的,也都是刘彻千挑万选的可靠官吏。

    兰台的尚书们,也会轮流前往各地监督和考察。

    是以,有人捣鬼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

    而剩下来的,唯一可能的缘故,也就浮出水面了——人民的粮食消耗量在剧增!且人民的粮食消耗量,正在全速超越粮食增产的速度。

    不然不可能发生,粮食价格的异常波动。

    窥一管可知全貌。

    关中如是,天下自然也难以免俗了。

    “半大孩子,吃穷大人……”刘彻也是叹了口气,颇为无奈,他对这个局面,算是早有预见了。

    元德以来,天下增长最多的,自然是人口。

    尤其是关中、三河以及北方郡国地区。

    人口就像吹气球一样增长。

    这既是刘彻鼓励生育的缘故,也是因为对外战争不断胜利的原因。

    打赢了战争,得到了军功和武勋的年轻人,不断的娶妻纳妾,然后抓紧造人。

    儒法黄老的大佬们,更是在民间不断鼓噪多生多育,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就是报效君父,孝顺父母,回报先人的道德之事。

    民间由是展开了生育竞赛。

    只有一个子嗣的人,出门都抬不起头。

    两个三个,算不得什么大丈夫。

    大丈夫的标准是三十岁前,至少有五个子嗣!

    若某人能够生养十个以上的子嗣,那出门就倍有面子!会受到乡邻尊重,官吏高看,就连游侠们,若是犯法被捕,倘若他有个十来个子嗣,那么,地方官甚至可能高抬贵手,放他一马——因为这种生育标兵,贸然送进监牢,那是社会的损失,人民的损失!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新生儿一年比一年多。

    大汉帝国的人口年轻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如今天下,元德元年后出生的人口,几乎占据了总人口的三成左右……

    可怕!恐怖!

    而第一批婴儿潮出生的孩子,现在已经七八岁了。

    他们的胃口与日俱增,而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经济情况,使得他们比他们的哥哥姐姐叔叔伯伯们得到和享受到的自然更多。

    最起码,吃穿方面,比他们的上一代要好的太多。

    一群敞开肚皮,随便吃的孩子,就问你怕不怕?

    尤其是,如今是西元前的封建社会。

    当初,刘彻曾经恐惧的事务,现在正在成为现实。

    嗷嗷待哺的孩子们在渴望和催促他们的君王与国家,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育,寻找更多的资源。

    大汉帝国的剑,必须为它的子民的胃,找到更多饱腹之物。

    好在……

    安东地区的粮食结余很多很多,只要能够全部运出来,暂时还可以满足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

    但,再过五年,等到元德一代的潜能爆发出来。

    一个安东的粮食产出,可能无法满足这些人了。

    毕竟,到那个时候,刘彻要养活的人民,可能高达七千万!

    十年以后,这个数字很可能飙升至八千万!

    二十年后,极有可能破亿!

    一亿人口,以目前的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来看,需要的耕地数量,远远超过现在汉室所拥有的耕地数量。

    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就可以告诉刘彻这个事实。

    因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月需要吃掉最少一石半的粮食(这是战国时期的农民粮食消耗量,算是最基本的需求了)。

    一亿人口,最起码每月要消耗六千万石以上的粮食(这已经是最最起码的消耗了)。

    而按照最乐观的情况来计算,天下亩产平均四石。

    需要一千多万亩土地才可能满足这个需求。

    而这只是一个月的。

    一年十二个月,大汉帝国需要一亿四千万亩以上的耕地来养育自己的子民。

    而现在天下在册田亩数量,算上安东地区,满打满算,撑死了也就七千多万亩。

    安东地区虽然还可以继续开垦荒地,并在未来二十年,增加三千万亩的可耕作面积。

    同时,天下各郡国也可以继续开垦出数千万亩的荒地(大运河的开凿,可以加速江南的开发,由此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但,粮食的缺口,依然巨大。

    保守估计,以目前的情况来计算,二十年后,汉室的粮食缺口,很可能达到了四千万石以上!

    这意味着,将有上千万人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