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421章

我要做皇帝-第142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天子都不得不从他那个向来只进不出的黄金储备里拿黄金出来救急,国库的拮据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条件下,连护匈奴将军对幕南的行动,都只能找商人打秋风。

    对河西的军事行动,去哪里找钱?

    大家都是一筹莫展。

    倒是义纵不担心这些事情,钱的问题好解决!

    大不了让天子从内库再拿点黄金出来,再找列侯化缘,基本就能搞定了。

    他担心的是,这个美差,被人给截胡了。

    所以,他才要先将此事,跟自己的亲信们讲清楚,让他们做好竞争的准备。

    他看着众人,说道:“诸君,我得计划是这样的……”

    “西匈奴在去岁已经将合黎山割让与我,但居延泽依旧为其所控制,居延泽在彼手,则合黎山之通道随时可能被掐住……”义纵义正言辞的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居延泽不为我所有,则我汉家进出河西之咽喉一日受制于人!必取居延,以安河内!”

    “且夫,居延之地,故流沙之国也,乃我诸夏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之固有领土!亦先王之土也!”

    说着,义纵还从怀里取出了好几本书。

    其中有一本,甚至还是由太史令所写的《五帝本纪》,他翻出其中一页,指着给众将看:“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这流沙就是今之居延泽啊……”

    “今居延非汉所属,吾辈武将,安能无动于衷,不怕先王降罪?”义纵一副痛心疾首,悲愤难平的模样。

    众将一听,立刻纷纷表态,拜道:“流沙之土,居延之泽,先王所遗,吾辈誓必收复,以告帝颛顼之神灵!”

    是啊,颛顼大帝的教化之所,怎么可以陷落在夷狄之手?

    作为诸夏的军人,颛顼的子孙,谁敢坐视这样的耻辱?

    没有人!

    最重要的是,大家伙现在也听出了义纵的意思了。

    西匈奴在去年已经放弃了合黎山,将之割让给汉室以求自保。

    但这居延泽,他们却怎么也不敢再放弃了。

    不仅仅是因为此地的战略作用——过居延泽,则祁连山就暴露在汉军兵锋之下,轻骑只需要三日就可以兵临祁连山,让西匈奴小政权灭亡!

    更因为这里是西匈奴的经济命脉!

    没有了居延泽的丰盛绿洲出产,西匈奴的经济窘迫就会进一步加大,失去居延泽,西匈奴就要灭亡。

    所以,西匈奴小政权不得不不死命的保护居延泽。

    而这正好符合义纵一开始提出来的练兵之法。

    甚至……

    说不定,汉家各军可以轮番上阵,你这边练完我这边上。

    而西匈奴小政权,却不得不应战,也只能应战。

    如此,在漫长的拉锯和轮战之中,西匈奴的力量会被逐步消耗,而汉军也达到了练兵的目的。

    然后,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攻占祁连山,全取河西。

    从而打通通向西域的道路!

    这也是现在西匈奴所面临的悲剧困境,汉室想灭亡它,甚至都不需要出全力,一个手指头就可以了。

    西匈奴能存在到现在,完全是因为现在汉军无力也没有兴趣去消灭它。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节 和平时代结束了

    “将军们可还真是闲不住啊……”拿着绣衣卫的报告,刘彻轻笑了一声,有些颇为无奈的耸了耸肩膀。

    从郅都到义纵,都在急不可耐的想要发动战争,获取武勋。

    这揭示了当前汉家上下的心态。

    这头可怕的战争机器,已经是停不下来了。

    就连刘彻,也感觉到抓着缰绳的手,有些发疼。

    没办法,这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在怂恿和鼓动,甚至不是一两个利益集团在搞事。

    这是整个军队的诉求。

    准确的说,是整个统治集团的呼声。

    仔细想想,也能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自元德四年以来,随着军事上的不断胜利,刘彻这个皇帝渐渐大权独揽,获得了远迈父祖几乎比肩高帝的威权。

    但他没有去享乐,也没有沉迷于美色,反而挥舞起屠刀,对着贵族和官僚们下手。

    这一刀刀砍下去,列侯贵族官僚甚至诸侯王,统统遍体鳞伤。

    仅仅是gg思密达的诸侯王,就已经多达五位。

    至于死在各种变故和案子里的列侯官僚不计其数。

    就以长安来说,今天的长安官场上,超过五成的旧官僚已经消失了。

    更可怕的是连开国列侯、惠帝功臣和文景功臣们,也遭受了沉重打击。

    自元德元年到现在,不足八年的时间里,刘彻干掉了上百个列侯家族,数不清的名臣之后被打落尘埃,旧时公卿化作今日庶民。

    这一切虽然看上去波澜不惊,甚至可以说风平浪静。

    但表层之下,却是风起云涌。

    旧官僚和旧贵族的消亡,使得新兴军功贵族和新兴官僚集团趁势崛起。

    新贵族和新官僚们,死心塌地的追随着刘彻这个君王,将那些旧贵族、旧官僚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难道只是为了忠君爱国?

    或许可能有这样的人,但绝对不多。

    更何况,刘彻还不许官僚们贪赃枉法,更不准列侯们欺男霸女,鱼肉百姓。

    谁犯谁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军列侯官僚们,还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彻走。

    为的不就是,刘彻给他们画下的大饼?

    为的不就是,在战场获得功勋,封妻萌子,光宗耀祖?

    为的不就是,带领自己的宗族和亲朋、部下,走上人生巅峰?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纵然刘彻知道,国家需要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纵然将军们明白,现在国库拿不出钱来支撑战争,百姓也已经疲惫不堪,无力再像过去那样支撑他们走向胜利。

    但,下面的将官,中下层的军官们,可不会管这些。

    他们只知道,没有战争,就没有武勋,没有武勋就不能晋升。

    特别是元德元年到四年之间入伍的那一批中下层军官们,他们渴望战争的心情,就像干旱的土地渴望雨露的滋润一样迫切。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军列侯们,不由自主的被下面的人支配着,就连刘彻这个皇帝,也不得不去考虑这些人的诉求和呼声。

    打个浅显的比方。

    如今的大汉帝国,是一个上市公司。

    作为董事长,刘彻虽然握有控股权,但是,广大中小股东们的呼声,却不能不去考虑。

    特别是,当这些中小股东们还是大汉集团的关键部门的具体执行人和管理者时,哪怕是董事长,在这些人面前,也得仔细和慎重的考虑他们的要求。

    哪怕,这些人的要求有些过分。

    因为你得防止他们撂挑子甚至跳槽到竞争对手那边啊!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中下层推动着高层的将军列侯们,发出战争的动议,将军列侯们,为了安抚他们,只能拿一块骨头出来,先安慰安慰。

    不然他们能怎么办呢?

    一个不能给下面的人带来好处的领导,是不可能得到下面的人的拥戴的。

    更何况,他们自己本身也是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而且,他们的动议,其实也不算过分,甚至可以说得上合情合理。

    新兵们,确实需要一个中低烈度的战场来磨砺和锻炼。

    只是……

    “战争一旦开始,其规模便无法控制……”刘彻在心里叹息着。

    他太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了。

    郅都和飞狐军、句注军在幕南搞实战演练,这个事情倒还可以控制。

    但义纵想要在居延泽开辟一个新的轮战战场,却是无法控制的事情。

    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刘彻不认为,将军们一旦拿下了居延泽,还能按捺住内心对祁连山的渴望?

    恐怕,到时候,某位将军脑子一热,就带着军队嗷嗷叫着冲向了祁连山。

    然后,其他部队立刻就会打起‘救援’‘支援’的旗号,紧随其后。

    到那个时候,朝堂怎么办?刘彻怎么办?

    捏着鼻子认下来?那君权和国家对军队的控制力就荡然无存。

    从此以后,军方就会肆无忌惮的凌驾在国家之上,各种绑架国家,自行其是的独走。

    说不定,还会出现一个个尾大不掉的军事集团。

    否决甚至断然的予以制裁,那就更不行了。

    军队的将军们一片赤诚,为国家为社稷,冲锋陷阵,回过头来你皇帝和国家一棒子打下来,功臣瞬间变罪臣,不怕寒了将士们和天下人的心?

    刘彻立刻就要变成赵高宗,朝臣自动匹配秦侩的角色。

    揉了揉太阳穴,刘彻很苦恼的坐在御座上,思考起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无疑,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无论答应还是不答应,对于刘彻来说,都有着极大的风险。

    毫无疑问,这是刘彻即位以来,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一个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大动荡。

    这也是现行的汉室体制下,必然会面对的问题。

    军队的势力不受膨胀的控制,国家却不断收紧对贵族官僚的限制,这也不准,那也不行。

    那就只能将整个统治集团,引向不断扩张和征战的道路。

    不然,你既不准他们欺男霸女,鱼肉百姓,也不许他们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甚至不许他们混吃等死,现在,你连打仗的乐趣也要从他们身上剥夺。

    那他们会很无奈的。

    到时候,他们就只能让你去死了。

    这就是大汉帝国的现状。

    发展到巅峰的军国主义制度,自动的推动着国家滑向战争。

    个人的意志,根本无法扭转。

    除非,刘彻扶持起儒家,而且是最差劲的儒家地主官僚集团,将武将集团打压下去,让他们变成宋明那样腐朽堕落无能的将官。

    不然,这个问题就是无解的。

    “原以为,可以修养几年……”刘彻在心里叹着气。

    他本来计划,是要修养三年,重新蓄力,同时安下心来,全力解决内政,消化胜利果实。

    按照他的原计划,三年后,消耗了战争红利的汉室,将飞跃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那个时候,府库充裕,兵多将广,汉军从顺德出浚稽山,从榆林塞出合黎山,双线并进,一举解决河西走廊的西匈奴小政权,然后提兵十万祁连山,跃马西域楼兰国。

    现在看来,这个修养时间,只能缩短了。

    因为,下面的人等不了这么久了。

    将军们也不会有这个耐心在长城内种田。

    他们现在只想征服世界!

    仔细想想,其实刘彻也能理解将军们和军方的这种焦虑的心情。

    毕竟,元德四年以前入伍的军官们,在现在的汉军之中占据的主要地位。

    尤其是中下层,特别是司马以下的广大军官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