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389章

我要做皇帝-第138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惹毛了他们?

    分分钟都可以来一次章丘之变,杀进太原城,把贪官污吏抓起来送去长安。

    一旦出了这样的篓子,从过去的经历来看,长安天子和九卿们,大约也是只会鼓励百姓和奖励百姓。

    某些学派,譬如思孟、重民之类的学派,说不定还会跳起来鼓掌。

    在人民获得了他们的枪杆子后,官僚们不得不认怂。

    所以,太原的诸公们,也就不得不去做事情,防止出现一个章丘之变。

    回想起此事,张垣也是感慨万千,在心里更加认同了当初天子所说的‘圣人制五兵,非以相害,乃以禁暴诛邪而已’。

    今天果然如此,百姓手里的刀枪弓弩,让官僚们不得不投鼠忌器,不得不去做一些有利于民生的事情。

    不过呢,也正因为如此,今年开春的时候,太原郡的上下官吏,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因为,去年为了维稳,太原郡几乎花掉了自己府库的最后一个铜板。

    各地官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根本没法处理。

    若今年再来一次丰收,太原郡上上下下,恐怕都得辞官了……

    好在,关键时刻,商人们来救驾了。

    龙城贸易的兴盛,使得商人们纷至沓来,官仓里的粮食,直接被买走。

    就连百姓手里的余粮,也是被一扫而光。

    去年的财政拮据,在今年变成了财政富裕。

    有了钱,郡守府直接开始考虑修直道和轨道马车了。

    花钱刷政绩这种事情,傻子都会做啊!

    由是,太原上下的每一个官吏,都成为了龙城贸易的受益人。

    甚至许多人都认为,自己能不能升官发财,更进一步,与龙城贸易的繁荣程度有着直接联系。

    龙城贸易越兴盛,大家的政绩就越多。

    而郅都受命为护匈奴将军,全权节制幕南各部的消息一传出来,太原郡甚至是整个北地诸郡,都是忐忑不安。

    大家都害怕,郅都去了龙城,可能会打压现在兴盛的汉胡贸易。

    原因呢,也很简单。

    因为郅都是法家的名臣,而法家自古就对商人瞧不起,恨不得杀光天下商人。

    于是呢,就派了张垣过来求情和递话。

    千万千万,要让郅都了解到如今代北各郡的难处,高抬贵手,莫要搞砸了大家伙的政绩来源。

    郅都哪里知道这些事情,他只是看着这繁荣的市面和到处高声呐喊的商人,有些不悦,他对张垣道:“张公,你即为太原令,为何不好好整顿一下这太原市面?任由商贾之辈横行,买卖粮食,售与匈奴?需知,粮食才是国本、民本啊!”

    他面朝长安方向拱手拜道:“天子多次教诲群臣: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在货前啊……”

    张垣闻言,面露苦涩,道:“君上明鉴,下官也不喜商贾之辈,对此辈从无什么好感……”

    这是当今天下多数官员的共同心理。

    一方面,大家伙都看不起商贾。

    无论是儒法还是黄老、墨,都觉得商人是万恶之源。

    但另一方面,没有人能拒绝得了商人的小钱钱。

    特别是,当商人的小钱钱直接与他们的政绩挂钩时……

    李悝变法,尚且需要白圭的小钱钱辅佐!

    今天,汉室的商贾与官僚集团和学术界之间的纠葛和纠缠之深,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年李悝与白圭的纠缠。

    所以,当代的官员和学者,都出现了一种非常纠结的心理。

    许多人靠着骂商人、打压商人而出名,但他们出名后,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商人的金钱所俘虏了。

    学者要开学苑,离不开巨贾的资助和捐献。

    官员要刷政绩,也离不开商贾们的商税和贸易支持。

    这种纠结的状态,让许多人纠结不已,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安眠。

    这是理想、信念与现实冲突时的表现。

    张垣就是一个这样的患者,他低着头,对着自己过去的老上级说道:“君上有所不知,下官虽然痛恨商贾,恨不得将之全数禁绝,以免彼辈蛊惑纯良之民众,从工商之贱业……然则,下官却又离不开商贾……”

    他抬起头看着郅都,说道:“君上……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若无贾人,今日君上所见的太原,可能就是一个民怨沸腾,市面萧条,百姓怨怼四起的城市了……”

    说着,张垣就将去年到今年的太原粮价起伏和丰收带来的困扰说给郅都听。

    郅都听完,久久沉默。

    作为执金吾,作为当今天子的绝对心腹和亲信。

    郅都能接触到的东西,自然远远超越张垣。

    而此番被委任为护匈奴将军后,郅都更获得了开府建牙的权力,数百名谋士、勇士,投奔他门下,为他出谋划策。

    故此,郅都能知道,商贾在逐渐登上天下的舞台。

    他们的力量,无孔不入的影响着天下的方方面面。

    安东姑且不说,雒阳和睢阳以及南阳,现在都是贾人大兴。

    无论是儒法还是黄老,不管嘴上怎么骂商贾,但私底下,人人都有一个巨贾密友。

    晁错的老朋友是田家,张汤的泰山也是田氏,荀子学派背后是临邛程郑氏和卓氏,思孟学派身后站着梁王家族,重民学派身后是雒阳商贾。

    就连曾经一向清贵的石氏家族,近来也开始悄悄的投身工商之业。

    哪怕他郅都,其实也与大贾邴氏关系密切。

    而在地方事务上,商贾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加。

    市集擅权平贾制度依托于平律,渐渐拥有了与官府讨价还价的权力。

    地方官们想处理好地方事务,更离不开辖区商贾的慷慨解囊和协助。

    贾人,正逐渐取代过去的地主豪强,成为一个影响巨大的集团。

    就像发生在太原的事情一般,很多时候,正是这些被人歧视和看不起的商贾,起到了稳定市面和造福百姓的事情。

    想到这里,郅都就想起了去年张汤回京述职时,曾经与他讨论过的一个话题——法家究竟要不要修改一些东西以适应现在的时代?

    这个问题,让郅都数月来,无数次的思考,但至今依然没有答案。

    看到老上司沉默,张垣就知道有戏了,他赶忙笑着道:“还请君上体谅代北各郡百姓之艰辛,勿要轻废龙城之市……”

    郅都听了,却是一笑,道:“吾哪里有废龙城之市的权力?龙城榷市,乃天子之意也!”

    这个答案让张垣欣喜若狂,只要龙城贸易继续存在和兴盛,那么,自己就可以有很多钱来放心大胆的刷政绩了。

    虽然自己身体有残疾,上升空间有限。

    但只要用心刷政绩,致仕前混一个中大夫的头衔应该是没有压力的。

    “那君上此行前往幕南,是要?”张垣忍不住好奇问道。

    郅都看了一眼张垣,也不瞒他,直接道:“此行,吾受命天子,乃要在幕南,大启群狄!”

    “大启群狄?”张垣闻言,忍不住的心惊肉跳。

    在历史上,楚武王之时,楚国攻略汉江流域,征服数十个方国,使之尽数化为诸夏,史称大启群蛮!

    自那以后直至今日,汉江流域从未脱离中国。

    而当年,楚武王大启群蛮,靠的是军队开路,教化为辅。

    如今,毫无疑问的,既然长安已经决心要将幕南消化,还派出了郅都这样的干将。

    这必然会是一场血雨腥风,整个幕南的现状,都将彻底改变!

    想到这里,张垣就忍不住拜道:“君上,下官有二子,长子建、次子信,皆孔武有力……愿君上收之,以做牛马走!”

    要消化幕南,自然要杀人,只要是杀人,就有功勋!

    而如今天下,功勋最值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五百零二节 担忧

    从太原直抵狼猛塞,郅都用了七天时间。

    一路上,他看到的是车水马龙的繁荣直道。

    数不清的重载马车,牛车甚至是手推车,推着无数的各色商品,行走在直道上。

    人民争先恐后的从事贩运。

    许多人甚至干脆就是用肩挑手提,带着大大小小的商品,艰难的跋涉在秋季的道路上。

    饿了就从怀里取出干粮,放到壶里一热,就着醋布吃下;渴了就饮山泉甚至是河水。

    至于那些大贾豪强,则直接用了昂贵的重载马车,带着全副武装的护卫,押送着成千上万的商品。

    有些队伍的规模延绵两三里,超过千人!

    站在狼猛塞城头,郅都望着城门口,排着队伍等待出塞的马车、牛车和人群,久久无语。

    “王宣,狼猛塞每日出塞人数是多少?”郅都扭头问着自己身旁的狼猛令王宣,王宣是郅都的旧部,五年前,郅都担任河南郡郡守之时,王宣是河南郡郡守府的一个杂役,因为干事勤勉,用心,而被郅都提拔,一路从斗食走到今日的狼猛令,秩比一千石!

    在老上级兼恩主面前,王宣自然不敢有丝毫隐瞒,答道:“回禀君上,狼猛塞自夏五月以来,每日出塞多则三千,少则两千……”

    他望着那密密麻麻,几乎全部被人群所占据的城门口,心惊胆战的说道:“其中泰半,是自行贩运物资前往龙城的平民……”

    自从龙城贸易兴盛,代北地区就出现这股可怕的贩运潮。

    而且,因为成功者众多,而愈演愈烈。

    最初,参与者大多数是地方豪强或者游侠头目,但随着龙城贸易的利润被人传说的越来越夸张。

    中下层的百姓,也开始加入进来。

    许多农民,甚至干脆就是挑着自己家里的粮食、布帛,就踏上了贩夫之道。

    一些聪明人,甚至自己烧制陶瓷器皿或者青铜器具,贩往龙城,以期暴富。

    然而,致富之路,哪有这么容易?

    在长城之内还好,这些百姓最多只是旅途艰难要吃些苦罢了。

    但出了长城,进入荒野之中,他们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过去数个月,出狼猛塞至龙城道路上盗匪和马帮激增。

    几乎每天都能发现被强盗马匪杀死的百姓尸体。

    为了维护商道安全,同时也为了刷政绩,句注军和上郡郡守府组织了四千多名骑兵的巡逻部队,开始对草原进行不间断的巡查,郡守府甚至直接授权给军队——可以便宜行事,杀死他们所有认为可能是马匪、盗贼的人。

    但依然没有起到什么震慑作用。

    马匪、盗贼,依然猖獗不已。

    他们还跟军队打起了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而百姓们,虽然也都知道,此行道路坎坷,安全问题成疑。

    但追寻财富的心,使得他们抛弃了一切畏惧和恐惧,毅然决然的踏上这条生死不明的未知道路。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郅都看着这样的情况,也只能是感慨一声。

    这一路上,他曾派遣了大量官吏和幕僚,走到这些民众和商旅之中,去询问他们此行的目的、为什么不在家过安生日子?以及其他一些问题。

    得到的答案让郅都胆战心惊,难以自抑!

    几乎绝大多数百姓,给出的答案都是——为了发财!

    有人仅仅是因为听说了邻县的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