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381章

我要做皇帝-第138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室殿,参与廷议!”

    “诺!”左右连忙恭身领命。

    匈奴西征一旦开始,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哪怕一切顺利,匈奴主力和精锐都会离开幕北至少一年。

    虽然汉军不具备跨越大漠的能力,贸然远征很可能血本无归。

    但这并不意味着,汉室就要站在原地,等着匈奴人西征归来。

    匈奴主力西征,对于汉室来说,利好也是空前的。

    这意味着,刘彻和汉室,终于可以不用顾忌,不用忌惮,可以大刀阔斧和铁腕的清理幕南各部和那些三心二意的墙头草。

    抓住匈奴人无暇南顾,力量空前衰弱的机会,将整个幕南彻底纳入汉室的疆域。

    无论是建立一个个列侯贵族把持的所谓牧区侯国,还是扶持和建立起一个个定居部族城市,都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甚至很可能是足以改变未来千年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大事!

    ……………………

    “朕手里面,现在有多少牌可以打呢?”刘彻坐在御座上,思考着如今汉室手里掌握的牌。

    想了想,刘彻低声说道:“朕手里,现在应该有两张王牌……”

    第一张,自然是龙城的归义单于夏义,这个归义单于有着大义名分在手,背靠着汉室,拿着孪鞮氏宗种的名头到处忽悠人。

    至少在明面上来说,幕南各部,都必须服从他和他的命令。

    当然,这些部族可以不承认夏义的地位和他的单于威权。

    但问题是——既然你不承认夏义和汉室对幕南地区的控制权,那么你还留在幕南做咩?

    意图顽抗中国?

    大逆不道!

    这种人直接可以用军队洗地,或杀或囚,他的部族成员,统统可以抓起来,送去挖运河!

    渭河漕河在上个月正式开工,关中的包工头们,对于廉价的劳动力,可是望眼欲穿啊!

    所以,夏义这个傀儡是很有用的。

    其二,当然是军队了。

    忠勇军和楼烦军,镇压整个幕南,万族俯首。

    在这两支精干勇敢忠诚的汉化胡骑面前,幕南各部根本就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只要他们不能团结,任何单一或者几个部族联合起来的反抗,都如同鸡蛋碰石头,注定要粉身碎骨。

    有着这两张王牌,幕南地区虽然情况复杂,局势动荡,但汉室依然牢牢控制着局面。

    若非忌惮过于急切的改变和变动,会导致这些部族用脚投票,刘彻早就已经要下令洗地了。

    现在,匈奴主力西征,这些部族全部失去了最后的唯一依凭。

    他们已经是待宰的羔羊。

    可以被汉室随意拿捏,让他们身不由主。

    但刘彻很清楚,铁腕和高压政策,只能稳定一时,不能稳定一世。

    压力越大,最终反弹的力量也越大。

    要想汉室能够长久的控制幕南,光靠杀人,无法解决问题——除非学习米帝,直接上种族灭绝,杀光和屠光所有部族。

    这样做,不是不行,刘彻也考虑过这样做的可能性。

    但思量许久后,被他否决了。

    原因很简单,首先,现在不是排队枪毙的年代。

    米帝能够屠灭印第安人,靠的是燧发枪以及大炮。

    即使如此,为了灭绝印第安人,米帝也是花了百余年时间,最终通过一次西进运动,才得以解决问题。

    在这个没有排队枪毙的年代,想要进行种族灭绝,对汉室来说压力太大了。

    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完崩。

    再说了,中国与诸夏民族,自古以来,就不是靠着屠杀和种族灭绝来统治世界和主宰天下的。

    文化与制度,才是中国和诸夏的最大优势。

    放着好好的祖宗制度不用,去学欧米鬼畜,那不就是间接的拉低了中国的逼格,说不定,三代先王们若知道这个事情,会在坟墓里打滚,在墓穴中哭泣。

    杀人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方法。

    在异族问题上,屠杀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更何况……

    中国的士大夫,中国的人民,中国的士兵,中国的贵族,中国的将官们,未必会同意和愿意进行这样惨烈的种族灭绝。

    汉室和刘彻,一直以来告诉天下人,特别是告诉汉军士兵和将军们的事情是——匈奴稽粥氏率兽食人,朕受命于天,天命朕以保诸夏……伐无道,诛暴政,三王之所昌……

    总的来说,就是击败匈奴,是为了复仇,也是为了正义,为了三王五帝和王道教化。

    忠勇军和楼烦军,以及其他许多投诚和投靠汉室的部族,也都是在这些口号和理念下,为了汉室而战。

    一旦,刘彻和汉军开始在草原上玩什么无人区,种族灭绝。

    叫忠勇军和楼烦军的士兵们怎么看?

    叫天下人如何看待?

    叫诸子百家怎么去评论?

    到时候,别幕南没搞定,自己内部倒是烽火四起,辩战不休。

    所以,还是那句话。

    一手拿诗书,一手拿刀剑。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愿意当中国人,愿意学习中国文化制度的,那就给与优待,给他们政策,给他们出路,让他们生活变好。

    不愿意当中国人的。

    瀚海没加盖,狼居胥山依旧在。

    滚回幕北去!

    既不肯当中国人,还不肯滚回幕北去吃沙子。

    那刘彻只能说,运河欢迎你。

    大汉帝国在未来十年,会需要成千上万的劳动力,来开凿运河,建设水利,甚至于建设工业。

    这也符合自古以来中国的价值观,更加符合普世承认的真理。

    夷狄需要教化,教化的成的,那自然转化为诸夏。

    屡教不改,顽劣不堪,那是无可救药,需要人道毁灭的渣滓!

    想到这里,刘彻忽然停顿了一下,因为他发现,自己似乎貌似还有第三张王牌——肥料!

    作为穿越者,刘彻很清楚,不仅仅农业需要大量的肥料,畜牧业想要发展,想要兴盛也同样需要大量的肥料。

    如今,汉室在农家学者和官僚们的带领下,已经走向了精耕细作的时代。

    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以及全新的耕作方式不断被推广,粮食亩产一增再增。

    但草原上的牧场,却是几千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

    自从地球上出现第一个游牧民开始,这些游牧部族就是逐水草而居,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他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不得不与人斗,与天斗,与自己斗。

    这些特性,决定了游牧民的桀骜不驯和反复无常。

    但倘若——假如说,一块牧场生长的草料,就已经足够一个部族一年不需要迁徙呢?

    楼烦军的定居模式,已经被证明,可以在这个时代,用技术和新的牧草草种实现定居的目标。

    虽然,这是在长城之内,肥沃的牧场上取得的成绩。

    但问题是——草原的环境,并非不可改变。

    只要草原的牧场土壤有着足够的肥力,那么草料的生长,自然会迅速而繁荣。

    “鸟粪石!”刘彻从嘴中吐出一个名词。

    他确信,这是汉室控制草原的最大王牌,更是让游牧民再也无法威胁到中国的最大保障。

    只要有足够的鸟粪石供应,草原的游牧民就可以定居下来,至少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定居,不再需要逐水草而居,他们的牧场会不断生长青草,供给他们的牲畜所需。

    假如不需要迁徙,也可以吃饱肚子,谁会去迁徙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节 权衡利弊

    除了王牌,汉室手里现在还握有多张可以打出去的好牌。

    其中就包括了盐与茶。

    早在去年燕蓟之战结束之初,夏义前往龙城的时候,刘彻就已经命令忠勇军和楼烦军,将幕南地区那几个著名的食盐产地彻底控制。

    北方草原,本就缺盐很厉害。

    现在,仅有的几个盐场,都在汉室控制之中。

    他们想吃盐,就得到龙城去买。

    盐这个东西,无论是对于牧民还是他们的牲畜,都是生命之源。

    没有盐,人畜都要患病!

    至于茶叶……

    任何熟悉游牧民族生活习性的人,都会清楚这种神奇的植物饮料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没有茶喝,牧民或许不会死,但肯定会难受!

    控制了盐与茶,就等于控制了很多部族的软肋。

    此外,中国产的粟米和小麦、酒类,也是汉室目前可以对幕南地区部族施加影响的商品。

    至于铁锅这种奢侈品,更是从元德三年开始,就一直被匈奴各部追捧。

    刘彻可听说了,拥有一只铁锅,一把菜刀,在匈奴各部之中,就是身份的象征。

    这样想着,刘彻就敲了敲案几:“或许还可以加入五铢钱……”

    汉室铸造的五铢钱,因为其外观精美,重量适中,同时含铜量很足,不仅仅受到了汉家臣民的追捧和信任。

    就连三越和西南夷之中,也蔚然成风。

    至于匈奴,刘彻也曾经听说过,有匈奴某部与汉家榷市贸易,坚持要五铢钱的故事。

    在悄然之间,五铢钱就像一道飓风,横扫了世界。

    短短八九年间,就占据了信用货币的头把交椅。

    可惜,五铢钱的流通盘子,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严重缺铜的现实,在事实上使得,每年的铜料产量,远远赶不上货币的增发速度。

    去年的铜锭产量甚至不足新增货币的两成!

    这真是太尴尬了。

    少府为了铸钱,几乎都快疯掉了。

    要不是齐鲁五王和长安官僚集团们送的大礼包,恐怕现在,少府卿刘舍已然疯掉了。

    “继续增加金五铢的铸造量吧……”刘彻在心里盘算着。

    金五铢自元德四年问世以来,走过了坎坷而艰辛的道路。

    与五铢钱不同,中国自古从未有过什么金银流通货币。

    黄金在过去千年,一直被视为贵重金属,而不是一般等价物。

    秦汉两代,虽然开始重视黄金的作用。

    但其流通范围,却一直被限制在贵族士大夫之间。

    直至马邑之战后,少府铸造了第一批一百万枚金五铢,作为犒赏给将官士卒的赏赐。

    刘彻本以为,这会开一个好头,为黄金货币流通打下基础。

    但哪晓得,他差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绝大部分士兵和军官,拿到了金五铢后,没有将之用去消费,而是跟地主老财一样,将这些黄橙橙的小可爱挖了个坑藏了起来。

    而且,多数人的想法都是——将来自己死后,让儿孙将这些金五铢作为陪葬品给他带进棺材之中……

    这可真是让刘彻气的几乎吐血。

    他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从列侯大臣手里,一点点的抠出来,打算作为未来金本位货币的储备金的黄金,结果到最后,依然逃不了当陪葬品的命运……

    当时,刘彻几乎就想要放弃了继续发行金五铢的想法。

    还好他咬着牙齿坚持了下来。

    而且不断的扩大和增加金五铢的发行量。

    元德四年,整整一年,汉室只铸造一百万枚金五铢,耗费黄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